元青花演绎“四爱图”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k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江西景德镇窑青花瓷的成熟,改变了传统宋瓷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四爱图”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明代以前并无梅瓶称谓,清代的《饮流斋说瓷》中说道:“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日梅瓶。”
  武汉博物馆藏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高37.6厘米、口径6.2厘米、底径13厘米,器体较厚重,通体施白釉,釉面泛青,器内无釉,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圈足平底。梅瓶通体绘青花纹饰,以带状卷草纹和锦带纹相间,自上而下分为三组:肩部绘凤穿缠枝牡丹纹,腹部主体纹饰为四个菱形开光,分别绘有中国古代四位高士闲情逸致、恬静自然的场景。其故事取材高雅,即“周敦颐爱莲”,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爱菊”,东晋诗人陶潜“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隐逸田园,赋诗躬耕聊以为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喜菊之清雅飘逸,华茂多姿;“王羲之爱兰”,东晋书圣王羲之爱兰叶之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将其美融入书法创作,开创了妍丽含蓄,道媚健秀的新书风,所书《兰亭序》光耀千古;“林和靖爱梅鹤”,北宋诗人林逋,世称“和靖先生”,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一生不仕不娶,以梅鹤为伴,人称“梅妻鹤子”。


元 青花“四爱图”梅瓶 武汉博物馆藏

  四幅人物典故,饱蕴着浓郁而典雅的人文底蕴,将其描绘在梅瓶之上,既表达了古代文人对清廉、高洁精神的追求,也表达了艺术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腹下部绘一圈宽仰覆莲纹,莲瓣中饰垂叶状祥云纹。整件器物造型秀美,纹饰层次分明、繁而不乱,“四爱图”画面情景交融、线条流畅、色泽浓艳,可谓元代青花瓷中的精品。
  元代青花瓷造型极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大型器,但也不乏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胎体轻薄的精细之作。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大多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求。如大罐、大瓶、大盘等大型饮食器皿是为了适应一些民族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而小罐、小瓶、小壶等小型器皿则多销往东南亚,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为了适应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等,这件梅瓶可用于盛装酒水液体,当属此类。

钟情人物故事


  元代疆域广大,东西文化交流畅通,青花瓷胎、釉皆美,青花色料多为进口的钴土矿,含锰量低、含铁量高,故呈色显得浓艳靛蓝。元青花画工也格外细腻,优雅精致之处,与我国传统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装饰题材可谓精彩纷呈,花卉、走兽、戏剧故事、人物等皆跃然瓷上,清新悦目,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榮与长久不衰。


武汉博物馆藏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局部

  其中,人物故事图案是元青花装饰中最为后人称道的装饰题材,与其他动植物纹样相比,绘有人物故事图案的元青花器物虽然较为少见,但几乎件件可称得上是稀世珍品。从已知资料来看,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图案主要见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茅庐”“蒙恬将军”“文姬归汉”“周亚夫细柳营”“昭君出塞”“尉迟恭救主”“四爱图”等。
  这些图案的故事内容多取材于民间喜闻乐见的著名历史人物故事,显然它与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流行及元代戏剧的发达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文学艺术对元代陶瓷装饰工艺的深刻影响。

凤毛麟角


  存世元代青花瓷器的数量可谓屈指可数,目前全球仅400多件,国内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收藏仅100多件。元青花瓷装饰图案多以植物花卉为主,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则存世不多,其中绘有人物及故事情节的更是凤毛麟角。
  武汉博物馆这件集精美的“四爱图”人物形象于梅瓶一身的珍宝出现就显得格为罕见,为进一步了解元代青花瓷制造工艺,及人物图案纹饰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展现了我国青花工艺在元代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2005年7月,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名为“鬼谷子下山”的中国元青花罐拍出了折合人民币2.3亿元的天价,至今还让业内津津乐道。近年来,只要有元青花在拍卖场出现,必定都会引起人们高度关注。这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1987年10月由武汉市文物商店收购于民间藏家(武汉市文物商店后并入武汉博物馆,更名为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1987年《长江日报》“长江上下”栏目首次对这件“梅瓶”进行了报道,199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又陆续刊载了关于“梅瓶”的消息,“梅瓶”先后得到国家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张浦生先生的肯定与赞誉,逐渐为文博界、收藏界所关注,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定为国宝级文物,并收录入《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


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藏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同纹饰主题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出土于2006年钟祥市郢靖王墓。细鉴赏,两件梅瓶人物应不属同一画工所绘,元明以来瓷器图案往往有本所依,多出自刊刻的画本或插图之类,也有出自传统戏剧故事钞本插图,因此图案往往有很大相似性,但具体又因工匠、时代的变化在一些细节处理上又有些许差异。如“王羲之爱兰”纹饰,省博梅瓶中王羲之袒胸露肚,武博梅瓶图中王羲之则衣着儒雅,颇有文人风度。釉色上,省博的梅瓶发色兰带灰,武博梅瓶则发色兰艳,青翠艳丽,观感性强烈。两件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同城齐聚,成为江城武汉一江两岸两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的馆藏瑰宝,不仅可以说是佳话,更可称之为传奇。
其他文献
国歌的全称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的全部素材来源于当年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也可以说是东北抗日义勇军打响了抗日的第一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王亚编的《东北抗日烈士传》中介绍的第一位抗日烈
期刊
陆镜清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就在今年春拍的槌响热闹京城之初,南边的杭州西子湖畔,西泠拍卖已率先响起了内地艺市线下大拍的“前奏”。为期4天的拍卖,无论是专场设置还是拍品呈现,“极具传统文人情怀,不愧是西泠!”一众业内人士如此评价道。  巧合的是,今年还是西泠拍卖一个新十五年的开局,这愈发给本季春拍增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色彩。高溢价拍品频出、成交纪录被屡次刷新;总成交额稳固
期刊
大凡经历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应该对一部叫做《第八个是铜像》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仍有印象。它讲述了该国反法西斯战争时期游击队英雄易普拉辛的故事。  影片中,六个成人和一个孩子,护送着一尊铜像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他们要把它抬到铜像主人易普拉辛生前的故乡。影片名中所谓的“第八个”,指的就是这尊铜像背后所象征的自由、英勇与奋不顾身。可以说,在那个典型时代,这部影片的教育作用是远远大于它的艺术价值的。更重
期刊
SARS让我们突遇夜经济,这是意外;发展夜经济正当其时,这是大势;如何将夜经济从非正常爆发引导到细水长流的健康持续发展,怎样把点缀在夜色中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这是夜经济要突破的瓶颈。      突遇夜经济   文/本刊记者 张馨月    北京,今夜无人入睡……  2003年6月27日,北京“双解除”后的第一个周末,暴雨难挡夜色中汹涌的人潮,这是一个狂欢夜!  与漫天烟花一起释放的,
期刊
观点撷要:  * 公共事业产权国有,弊端巨大。  * 把民间资本引入到公共事业产业里,会加快公共事业的发展。  * 不是任何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公共事业领域。  * 政府首要做好“进入管制和价格管制”,现在还没有一个规范的进入程序,另外价格也不是越低越好。    盛洪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86年和1990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继获得经济学硕士和经济学博士。现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和山东大
期刊
摩根斯坦利的首席经济师谢国忠大致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未来失业率的高低将部分取决于中国的廉价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他还说过,目前世界经济的不景气更加有利于中国的商品,因为大家都在寻找物美价廉的东西,而这正是中国商品的"菁华"所在。  如今,不再需要经济学家们的解释,国人也明白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大马车"之一,其意义不言自明。什么样的"马车"也不会自己狂奔,都需要外力的驱使。这就引出了我们文章的主角-
期刊
为守护这段全民抗“疫”的时代记忆,做好特殊时期的国家记忆保存,传递抗“疫”正能量,国家图书馆于近日启动中国战“疫”记忆库建设项目,面向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集抗“疫”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收藏、研究、展示、纪念价值的代表性主题资源。与战“疫”主题相关的著作、文章、图片、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源和手稿、书信、照片、书画作品等实物文献均在其征集范围内。15年  目前,《北京市
期刊
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来,我们无论工作与休闲,似乎都紧紧地被这块屏幕“捆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可能已经对这种方式感到疲惫和厌倦。重拾声音带来的美好,似乎恰逢其时。  在古人那里,琴是享受声音之美的最佳器物。或纤指翩翩、或携琴出游,抑或知音相约,在古代画卷中皆有描绘。通过这些画面,我们能发现古代文人对听觉艺术是多么挑剔和讲究。同时,也正是他们的参与记录,让古琴艺术得以逐渐发展并流传至今。
期刊
琴作为礼乐的一部分,在历代不断发展演变。目前能见到清代中和韶乐、丹陛大乐所用琴的实物,其形制有统一的规范,制作工艺和演奏方式与文人琴基本相同,但整体气韵略显呆板,使用频率也很低,只有在元旦、大婚等重要庆典时才用。所以古琴文化传播的主体是作为修身工具的文人琴,文人用琴文人造,或许虽不必亲自动手,实则每每参与其中。  在具体的斫琴实践中,除文人参与以外,皇室贵胄参与斫琴的成效似乎更为显著。比如宋徽宗,
期刊
无论古琴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在宋代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于宋代皇室对文艺的推崇,当时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一般都通晓音律、喜好抚琴,并且常常琴会雅集,以琴为题材的艺术创作蔚然成风。  宋代的绘画作品受到当朝文人风气影响,在文人画的创作中着力把握琴与画面的整体关系,以及琴与人的思想活动的联系。以宋徽宗赵佶为代表的一批书画大家在画作中寄予“琴”丰富的精神内涵。皇帝深通琴道  赵佶的《听琴图》是宋朝人物画的佳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