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邮市行情低迷而放弃投资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邮市持续低迷已长达3年。如今,有的集邮爱好者(主要是邮市投资者)由于对邮市前景过于悲观,已经远离了邮市甚至不再集邮了,全国各地的邮票市场均已呈现出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实际上,因为邮市行情低迷就放弃邮市投资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困难。半途而废的人永远也不能取得成功。靠投资邮票(邮品)获利更是如此。“买了就涨”的行情总是短暂的,获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此投资者遇到阻力不能退缩,身处逆境也不应气馁,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有所收获。如果因为行情暂时的低迷就放弃投资,到邮市形成高潮时又怎能品尝到胜利的果实呢?邮市中经常流传的一句话“涨跌都是机会”,是极富哲理的。像现阶段邮市虽然深陷低迷,然而投资者若能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就会发现邮品价格的连续下跌和邮票发行部门在政策上对邮市的扶持,使邮市低迷的行情中蕴藏了投资者千载难逢的建仓良机。
  邮市中各种邮品的价格经过连续3年的下跌,“泡沫成份”已不复存在,多数邮品的价格已只有上轮高潮时的1/2-1/3。由于有的邮商盲目悲观,甚至把“黄金当成废铜卖”,造成一些邮品的价格超跌,此时留给投资者的获利空间是最大的。即使邮品价格存在着投资者担心的继续下跌的可能,其下跌空间也是极其有限、微乎其微的,因为邮品价格的下跌不会没有尽头。从1985年邮市第一次形成高潮至今,行情总是在潮起潮落中循环,今后必定还会有起伏,总会存在相对的高潮与低潮。当邮市深陷低迷之际,或许就是新一轮高潮的开始,邮市历史上的行情起落也印证了这一点。1991年的邮市高潮过后,1992-1995年时邮市就处于低潮。那时,新发行的小型张打折,“白豚”小本票在邮市中仅卖13元,“澳门基本法”纪念邮资片每枚0.60元,“梅兰芳”电话磁卡面值价,“乙亥年”电话磁卡贬值……凡是在当时低迷的行情中没有放弃投资、敢于逢低建仓的投资者,到1997年获得的丰厚回报就是对他们的奖励。如果投资者在1997年邮市已处于颠峰时才想起建仓,则为时已晚。很多人深套其中便是前车之鉴。再从当前邮市所处的政策面上看,我们就更不应放弃投资了,因为邮票发行部门在近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措施,邮市的下跌行情很可能随之结束。
  由于当前集邮业务收入在全国邮政业务收入中占据重要位置,所以搞活邮市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反之,若邮市衰败的趋势不能尽快制止,那么人们的集邮热情还会降低,集邮队伍的人数还会减少,全国集邮业务收入也必将受到影响。邮票发行部门早已意识到这一点,从年初开始已经在想办法激活邮市,例如:发行了缩量邮品“春节”小版张,宣布今后将提前公布邮资封片发行量,继1996年之后再次大规模销毁邮票,“六一”期间将部分盖销邮票赠送青少年(这样做既是销毁邮票,对集邮队伍“扩员”也相当有益,是邮市发展的长远之计);近期又颁布了《集邮市场管理办法》,有利于杜绝违规现象,使邮市长期健康有序地发展;今后,还将发行中断了多年的小本票和三角形邮票;至于集邮爱好者最关心的新邮发行量问题,邮票发行部门更是一再承诺将继续减量。以上这些利好措施,就是邮市将要转暖的信号,它们除了会有力地推动邮市转暖之外,也表明了邮票发行部门救市的决心。中国邮市是地道的“政策市”,政策上的调控历来左右着邮市的潮起潮落。像邮票发行部门于1995、1996年连续两年在政策上扶持邮市,使得邮市行情在1997年初达到顶峰。如果邮市在政策面的扶持下显示出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必能吸引大量民间游资进入邮市。据报道,我国的民间游资有近5000亿元之巨,只要有一小部分被吸引到邮市,邮市资金匮乏的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重现昔日辉煌并非梦想。
  邮市自身有反弹要求,再配以政策上的扶持,其下跌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呢?目前的邮市中,中早期邮品已基本上止住了跌势。以T46“猴”票为代表的“绩优”品种更是率先反弹,与1996年初的情况一样,有望成为领涨邮市的先锋。可以说,用不了多久邮市就有希望摆脱低迷,伴随着利好措施全部付诸实施,形成新一轮上涨行情。难道目前还不是建仓良机吗?根据邮市现状,为使投资做到稳妥、安全,笔者建议投资者目前最好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建仓,就是把资金分期投入。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尽量回避投资风险,即使邮市行情短期内不能反转,资金也不至于全部套牢;二是能避免踏空,现在大多数邮市投资者只认为“套牢”会使他们遭受损失,实际上,到邮市形成高潮时“颗粒无收”的结局———踏空,又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损失!每当邮市高潮来临,总有很多踏空的投资者为自己错失良机、没能在邮市低迷时果断建仓而后悔不已。当前的邮市行情又处于低迷,希望投资者抓住眼前宝贵的建仓良机,为能在下一轮邮市高潮到来时“大丰收”而果敢地“播种”。
其他文献
有三大创新首先是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3位世所公认的20世纪伟人,汇聚到一套邮票里。过去这3位世纪伟人的形象曾多次被国内外印成邮票,但他们同时出现在一套邮票里,这还是第一次。  二是邮票刷色没有照搬原邮票各自不同的刷色,而是经过大胆设计,改为统一的颜色,并用深灰、乳黄、白色等,使该邮票有一种严谨、肃穆、凝重的气势,恰到好处地表达出重大历史题材邮票的格调。  三是邮票留有较大空白,几乎占了票幅的
期刊
港、澳、台地区的退件戳,内容较为丰富,有手形退件戳,也有文字退件戳;有的带边框,有的无边框;有的戳简单,有的戳复杂。现介绍如下:澳门的退件戳最简单,在函件上盖上中葡文的“无人认领”退件戳,将原址用红笔划上几杠,退件手续即告完成,然后退给寄件人。  香港退件戳为文字戳,长方形,规格为6.5×5cm,有带边框和无边框两种(图①)。退件原因有8种:①地址不全;②拒收;③无人居住;④收不到;⑤搬迁,新地址
期刊
笔者近期跑了所在城市的几个集邮门市部,想买几版刚发行的《小鲤鱼跳龙门》,结果大失所望,因为该版票的版号全被切掉!行内人士称这是邮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和统一行动。但在今天这种市场渐冷、人气渐低的邮市大背景中出现这种现象,无论从国家邮政的救市政策,还是从集邮属性来看,都让人吃惊和难以理解。笔者认为其负效应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损坏了版票的完整性,影响了集邮者的收藏情趣。一版完整的邮票应具有完好的版铭
期刊
“市场培育”是时下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时髦词语,也是现代市场管理的重头戏。“培育”二字,顾名思义,即培养,使之发育、壮大。市场讲究培育,就如同庄稼讲究浇水施肥、讲究科学护理一样,至关重要。邮市作为一种特殊的新生市场,不仅遵循一般的市场规律,而且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更应该大做、特做“培育”文章。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邮市的管理颇不如人意。对邮市的不景气和败落,大家有目共睹,其原因也
期刊
刚刚迎来新千年,接着又迎来中国传统的农历庚辰龙年。为了庆祝庚辰龙年的到来,国家邮政局将发行一套文物龙的邮票,给千禧龙年增添了新的喜庆。  中国是龙的国度。远在七八千年前,龙的形象就已经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孕育、萌生了。我们去博物馆或读文化史的著作,经常会看到一些史前绘有"龙"或接近"龙"形象的器物或"龙"的雕刻形象,如山西襄汾龙山文化陶寺遗址的盘龙纹彩陶盘、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的龙首玉镯,以及这次邮
期刊
2000年《集邮》第一期上由周治华先生撰写的《千禧龙年喜说龙》一文,对龙的历史和龙文化有精辟论述,读后受益匪浅。但周先生的文中认为今年生肖龙票的第2枚"龙"字是取自怀素的墨宝,不知周先生史出何处。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依愚拙见,票中"龙"字并非是怀素的墨宝(注:怀素即释怀素,是唐代一位僧人,亦是草书的始祖之一)。我查阅了中国书店1983年第一版《草书大字典》,此字典根据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影印,是比较
期刊
●10月11日,台湾省邮政部门发行《台湾蜻蜓———溪流蜻蜓》邮票一套4枚,同时发行小全张1枚(图①)。这套邮票是“台湾蜻蜓”系列邮票的第一组。邮票面值及发行量分别为5元(250万枚)、5元(250万枚)、12元(200万枚)、12元(200万枚),小全张面值为34元(127.5万枚)。此套邮票由连日清及叶文琪规划,陈一铭绘图设计,彩色平凹版印制。邮票票幅为29×27mm或27×29mm,小全张票幅
期刊
1986年7月1日,台湾省南区邮政部门发行《台湾南区风景明信片》一套19枚。明信片图案为各景点画面,图像清晰,色彩鲜艳。同时还刻制19枚风景戳,戳径为39mm。与此同时,台湾省北区及中区邮政管理部门也分别刻制了36枚和34枚风景戳。这批风景戳是台湾省启用的第二批风景戳,共计89枚。现在上述风景戳皆已停用。第三批风景戳于1995年2月22日启用,共计114枚。附图为南区的第二批风景戳戳样。  (朱炳
期刊
自1970年8月1日发行首套编号邮票《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开始,到1973年10月15日发行最后一套编号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3年多的时间内共发行编号票21套,总计95枚。从选题角度来看,编号票作为介于“文”字邮票与J.T票之间的过渡品种,既带有“文革”时期的遗风,又有J.T票的精彩,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新中国邮票中一个较为独特的板块。  从发行量和存世量来看,编号票与“文”字邮票有相
期刊
提起“片蓝”,集邮界无人不知,它是一枚因“错”未发行的邮资明信片。“片蓝”只是集邮界约定俗成的叫法,它的全称为“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属JP系列,编号为JP22,发行日期为1990年5月17日。但在规定的发行日之前,该片就已大量流入市场。究竟有多少“片蓝”流出,至今无人能够准确地说清楚,而集邮界对它的探索、论证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前些时候,某邮刊发表一篇文章,列举了某些权威人士关于流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