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众之梦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从何时起,文化已如“女人的袜子”,流转万变,频繁更替。虽然它们样式翻新,五彩缤纷,却都只能各领风骚三五天,再也没有什么“货色”能压得住“箱底”,有幸而陪伴“女人”终生了——文化“蜕变”为“流行文化”。
  虽然是“袜子”一样的文化,流行起来却也令众似醉似醒,如痴如狂。流行文化为何如此魅力十足,竟能将大众集体地引入“曼陀罗”之梦呢?《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一书为此进行了探索式的阐述。
  本书所考察的“流行”文化是指以影视明星、流行音乐、武侠、言情小说、商业广告、名牌时装等等为标志的大众文化。作者之意不仅在于揭示“大众文化为何”,而且更深入地阐释了“大众文化何为”?也就是说,企图揭示大众文化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心理基础和它所具有的符号意义。
  从人类的文明发展史考察,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而又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文明使人远离原始宗教和原始文化,使人逐渐由对外物的依附与迷信转向对自我的认识与自信,这开辟的是一条通往理性与自由的大道;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并没有与文明发展同步而行,人并没有完全摆脱需要神护的心理。时至今日,这种心理弥漫为一种非理性的情绪:对陌生和孤独的恐惧,只有在大规模地互相认同和仿效的活动中,人们才能摆脱这种恐惧心理,只有在众人的共同操作活动中,才能克服这种软弱和不自信。海德格尔把这种众人的同一称作日常生活的平均状态;米兰·昆德拉则谓之为“媚俗”。大众文化迎合了这一社会集体无意识活动,反之也可以说,大众心理呼唤出了大众文化。二者一拍即合,形成一种循环:越来越强烈的陌生、孤独与异化感助长着大众文化向逃避自由和非理性的方向演化;大众文化的这种倾向又为大众与日俱增地提供着心灵的依附与庇护。于是,人们躲进流行音乐、畅销书、娱乐片、舞厅仿效着,彼此相认同……大众文化的汹涌潮流似乎冲走了孤立无援、烦忧困惑的自我——抽什么牌子的香烟,穿什么牌子的时装,乃至发型、妆扮、姿态等等,已不仅仅是趣味的差异,它的背后隐藏着的文化意蕴是能够进入流行时尚的某一层次,与人对话交流,避免被摒弃在层圈之外而“无家可归”。
  这是一种回归,而又不是简单地回归到过去。原始人通过图腾崇拜使自己与自然同一,从而借对外物的依附慰藉孤独的心灵。当代人的心理需要却是通过五彩斑斓的大众文化的投射而符号化、象征化了。人们从这些符号中读出了“意义”,曾经被人们抛弃了的原始图腾又被当代人以另一种形式高高地竖立了起来。
  大众文化是流行文化,不能否认,流行有流行的理由,流行有流行的魅力。它起码激活了当代人内心深处的幻想、想象与追求,呼唤着被束缚的人性得到解脱,它使人在狂歌劲舞、灯影迷幻中尽情宣泄苦闷而找到心理的平衡,它也为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了外在的活力。
  但也不可否认,大众文化终究是流行文化,流行文化终究缺乏深厚的内涵和底蕴。它毕竟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是一股暗中涌动着的非理性之流,它使人不自信,把人淹没在日常生活的平均状态。本书的作者正是带着这样的一丝忧虑而进行思考的,他交给了读者们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大众文化由于它暗含了当代社会集体无意识的心理需要,那么,它会不会造成全社会文化品位的转向和降低,因而使古典人本主义传统和理性精神失去价值?
  
  (《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高小康著,东方出版社一九九三年二月版,5.95元)
  品书录
其他文献
读到叶秀山先生的《没有时尚的时代?——论“后现代”思潮》(载《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他把“后现代”理解为“没有‘时尚’的时代”,“没有‘时尚’的世界”,颇有新意。对“post”这个词的破释(它“不仅有时间上的前后,而且有意义上的正反。”)亦很有趣儿。这里谈谈我的想法。  后现代哲学破坏了理性,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一元理性被多元化,原来人们共同崇尚的社会性时尚也被多元化或被分割。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理性
2013年1月11日,法国战机飞临马里上空,这个长期动荡不宁、处于分裂状态的西非国家,一夜之间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1月16日,法国陆军抵达马里的迪亚巴雷镇附近,首次对两天前占据该镇的马里反政府武装发起进攻。19日,法国防长德勒里昂宣布,法国派往马里的地面部队人数已有1800人,最终兵力可能超出2500人。  这个前法属国家硝烟四起,法国又一次扮演了积极的“宪兵”角色。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两年前的利
近日读到中年诗人孙银标的诗集《豪华的忧虑》,不禁深为其直面人生、拥抱生活的气度和寓理于情、清淡恬然的风格所吸引。  或许由于作者长期在基层从事宣传工作,奔波于城乡结合部之故,职业习惯常常驱使他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生活的悲喜剧进行剖析和思考,反射于他素来爱好、即使从政也不愿放弃的诗歌创作中,也便无处不染上这种思维的印痕了。那就是——强烈的忧患意识,生活主人翁的责任心。  书名《豪华的忧虑》,显然是以诗
早逝的才子梁遇春,只有机会写出两本散文,其中之一便是《春醪集》。他在那里把人生看成“偷饮了春醪”醉中做出的好梦,颇为感叹地说:“再过几十年,当酒醒帘幕低垂,擦着惺忪睡眼时节,我的心境又会变成怎么样子,我想只有上帝知道罢。我现在是不想知道的。我面前还有大半杯未喝进去的春醪。”其时他寓居在上海真如,那是远离灯红酒绿的偏僻一隅,若说沉醉,也只有醉于文字。这种处境之可怜,才子是知道的:“只是说几句梦话”令
鲁迅曾说过:“在年轻时候,读了伟大的文学者的作品,虽然敬服那作者,然而总不能爱的,一共有两个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一个是陀斯妥耶夫斯基,还有一个,就是但丁。说是读《神曲·炼狱篇》时,见“有些鬼魂还在把很重的石头,推上峻峭的岩壁去。这是极吃力的工作,但一松手,可就立刻压烂了自己。不知怎地,自己也好像很是疲乏了。于是我就在这地方停住,没有能够走到天国去。”每当我捧起《神曲》,就想起鲁迅这番话
2011年末,当微博上各路神圣开始关注雾霾这个话题且聊得不亦乐乎之时,我老家所在的北方小城每天早上依然有无数人在寒冷的冬天坚持晨练。2012年初,当央视终于公开报道“未来北方地区雾霾严重”之时,我正在北方小城收拾行囊,准备南下回到那春暖花开的第二故乡。  至于雾霾这个问题,我一点儿也不在意,反正我就要回到南方去了,那个滨海城市天蓝蓝海灰灰,雾霾什么的,爱谁谁。  如果临行前的那个晚上我没有被家人生
喜马拉雅山脉顿成汪洋,里约热内卢基督像轰然倒塌,旧金山金门大桥顷刻断裂,人类在火山、地震和洪水中挣扎求生……这是2009年美国灾难片《2012》所描绘的世界末日景象。影片上映后,世界将在2012年走到尽头的说法甚嚣尘上。而各地发生的一系列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也加剧了不少人心中的“末日恐慌”: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
军事链接    在军事上,伊朗是一个“独特”的国家,境内有两支有着同样军队建制的武装系统。一个是伊朗国防军,也称伊朗武装部队,另一个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者拥有30余万人的军队,而革命卫队目前拥有近13万武装人员,也有自己的陆军、海军和空军,是一支与伊朗国防军平等的武装力量,后者对稳固伊斯兰政权的意义更大。伊朗国防军与革命卫队并存的体制实际上是国家武装力量与宗教武装力量的并存和结合。国家武装力量
阿曼达·玛利亚·诺克斯  好莱坞影星马特·戴蒙主演的新片《静水城》日前在北美地区上映。影片讲述一名中年男子跨国营救含冤入狱的女儿的故事。导演麦卡锡称,此片的灵感来自14年前轰动一时的“天使杀手案”。  2007年,20岁的美国女生阿曼达·玛利亚·诺克斯在意大利留学时,被控与男友一起杀害室友。因她有着天使般美丽面孔,这一案件被称为“天使杀手案”。此案牵涉美、英、意三国,案情扑朔迷离,审判一波三折。麦
我本人其实是极不相信运气这回事的,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抽奖连一包纸巾都没中过的缘故,我对于“靠运气”这事儿深恶痛绝。过往的人生经历使我坚持认为,与其相信好运会从天而降,不如相信公鸡会直接下一枚荷包蛋。  但自从关注体育以来,我发现我的上述人生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我的主队对阵强队时,我会抱着“也许会出现奇迹”的想法看比赛,不到最后一刻,这念头绝对不消;比如小德在网球赛中爆冷出局,我一定会认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