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的遗产之一:藏式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j364199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色拉乌孜山腰远望拉萨城,布达拉宫占据着河谷的中央位置,高大醒目,带给整个城市一种西藏独有的气质。而另一面,河谷中的新城区正在兴建和扩张。今天人们提及的拉萨,已经是两座不同城市的合体。十几年前被称为西郊的地区,今天已经开发成了拉萨的新城,其繁华面貌与中原城市毫无二致,一样的高楼大厦、酒店与咖啡馆,并且还在不断地向外生长。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地标不断涌起,一片片小区堆起高楼,相比之下,曾经“田园诗般”的老城渐有被吞没之势。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断裂:现代与古代,发展与保护,未来与过去……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自治区文物局文管所袁所长表示。
  拉萨所谓“遗产”,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于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一处三点”的描述。布达拉宫于1994年1 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4),后来又加入了大昭寺和罗布林卡(2001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建造于公元18世纪的罗布林卡,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
  有关大昭寺,评价中仅提到“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据西藏经典《五部遗教王者遗教》记载,“大昭寺是以天竺嘎摩罗寺为模式。嘎摩罗寺是天竺大寺。”这里的嘎摩罗寺就是印度“超岩寺”,此寺的遗址还未发掘,据称其建制与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学院那烂陀寺十分相近,故由那烂陀寺可大致推想大昭寺最初的形制。尤其大昭寺的中心佛殿与那烂陀寺遗址的建筑形制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宿白先生的《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谈及大昭寺的木质门框和廊柱时这样写道:“以上遍体雕饰之木质框、柱等之形制与风格,均为西藏所罕见,而流行于印度6世纪开凿的石窟,其中与大昭寺雕饰最接近的是阿旃陀第1.27号两僧窟……”这些廊柱与木雕是大昭寺现存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对大昭寺底层木柱采样作过14C同位素测年,所获数据证明其确为唐代的遗物。
  
  
  保护原则的确立
  
  “一处三点”成为拉萨保护的核心词汇。
  袁所长介绍,在城市整体景观上,拉萨城的保护以“一处三点”为中心设立了“建设控制地带”。在规划中,设立了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和建设控制三级。比如大昭寺围墙内属重点控制区域,而外围则应根据历史遗存来设定。控制区域并非机械的数据值,比如,依袁所长的看法,大昭寺北的外围控制线应该一直划到北京中路上。而“三点之间的关系应该统一考虑”,袁所长甚至认为,拉萨的发展应该远离古城,设新区来应对城市发展。
  的确,在上世纪后期的发展中,拉萨城并未完整地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因素,“建设控制”并未完全落实,但随着新的保护方案的出炉未来拉萨应当在发展中逐渐消除失控的部分。使整个古城纳入“一处三点”的保护范畴中去。挪威人克纳德拉森在《拉萨历史地图集》中,集中分析了拉萨城市景观设计与控制方向。其分析基于传统拉萨老城的节奏,特别是拉萨老城与布达拉宫、药王山、磨盘山及周边群山在视线与景观上互动,分析之细微,令人称叹,可以作为未来拉萨保护的参考范本。
  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多半来自于西方考古与文化领域,在对古建筑保护影响深远的《论修复》一文中,作者维奥莱拉迪克(Viollet-le-duc)也表示:“自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在谈到历史时,才对过去采用了一种很是不同的态度。我们这个时代总愿意分析过去,归纳过去,比较过去,用一步步的前进和进步,以及人性的不同变化阶段,去为过去书写完整的历史。”也是在这篇文章中,维奥莱一拉一迪克提出了文物修复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认为,一栋建筑的修复应该用一种适于它自身整体性的方式进行。”这与自治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或“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是一致的,但更精微、恰当。
  
  “阿叔”的经验
  
  阿叔原名阿旺洛珠,只因德高望重,文物局的人都称他“阿叔”,真名倒不大提了。
  1961年阿叔就到罗布林卡参加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工作了,半个世纪来,他参加了自治区30多处重大工程的维修,经验丰富。
  在阿叔这些从过去走过来的人身上,现代与过去的“断裂感”相对轻微。因为他们继承了过去的财富,而不是“遗产”。阿叔了解过去西藏传统的古建维修的技术和流程维修的“工程师”是有“钦莫”头衔的高级木工,他也是总工程的设计师。在给主持工作的官员“提案”时,他要做出一个微缩的木制模型来。即使对于不懂图纸的官员,也一目了然,阿叔说,在罗布林卡新宫维修时,“钦莫”就做了两个模型,听说被放弃的那另一个是仿照萨迦寺的样式。由“钦莫”领导的小组设有两个“乌穹”,各带几个木工,分别负责选材和雕刻等。其他工种,如石匠、铜匠,皮匠等都在木工的指挥下工作,每一类工种的匠人都必须专精一项,心思不能旁骛,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了解传统,才能保护和修复。阿叔说,西藏各地的建筑都是依据本地气候、地理、原料条件而各有不同,比如拉萨一般用石头砌墙(多为花岗石),而日喀则一带多用土,山南桑耶和朗色林庄园则采用本地常见的火山灰石片,布达拉的地垅是用石砌的,古格的就是土质的。再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用来彩绘的石青、石绿等颜料大都来自尼木县,地方政府采完后封闭;边玛草来自墨竹工卡县。算上边玛草,用于建材的树种共有108个品种,各有各的用处。如白杨木用于雕刻,黑杨木用于建筑的建重受力。比起河边的木材来说,山上的木材更坚实。在建筑制式上,也有等级的规定,比如,历代达赖喇嘛的角楼可以开窗,其他人是不允许的,还有过去寺庙里不允许安装玻璃。
  总结起来,老拉萨城的建筑形式带有拉萨河谷居民建筑的典型特征,即: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和木料,房屋外墙用石砌,中间填以渣土,并夯筑而成,这种夯土墙从基部向上渐渐收紧,从外面看带有微微的倾角,带来稳定而高大的感觉。当一片街区都是这样倾斜的外墙时,显得富于变化,深入其中又有一种丛林的自然归属感。外墙一般开出很多长方形的窗框,顶部用小石片修出遮雨檐,窗格四周的外墙上画上梯形的黑框,这样与外墙的倾角形成微妙的呼应。
  在形容传统藏式砌墙工艺时
  阿叔用了一句极富诗意的古语:“羽毛一样,石头相叠。”让我想起另一句话:“建筑就像人,安于某种习惯”,因而,“在改动建筑之前,必须好好地研究它们、理解它们”(《论修复》)。
   八廓街的古建院
其他文献
墨脱缺翅虫我国目前仅发现缺翅虫三种,除一种发现于台湾之外,另外两种仅发现于藏东南地区。由于在1913年首次发现的种类都是没有翅膀的,故命名为缺翅目,后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有翅型的缺翅虫。本次调查的发现地点在雅鲁藏布江北岸,而以往的发现地点都在雅鲁藏布江南岸,这一发现不仅为墨脱缺翅虫增加了新的分布地点,同时对研究缺翅虫的扩散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将为这一濒危物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摄影,
在这片苍茫亘古的荒原上,杜宏已行走三十余载。自1997年起,专注于西藏天、地、人三部曲专题摄影。以其对西藏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的深入研究和理解,用镜头记载历史,用视觉讲述变化,用角度感动心灵。独特的展现西藏“天者,神也;地者,境也;人者,魂也”的历史文化民俗及宗教景观全景图画。  摄影家是用镜头说故事的人,但有些故事,即便摄影家也无能为力。  杜宏所说的故事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那位一百岁的
中国科学院在京举行发布会,发布《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全文。《评估》指出,近50年来,西藏高原变暖加速,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  评估报告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六个方面所涉及的温度、降水、冰川、积雪、湖泊等26项指标,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  报告显示,西藏高原整体正在变暖、变湿。过
当红红的牛粪火,对着我笑的时候  我干裂的皮肤上,也生出了枝芽  当黑帐篷里的梦境  弥散得比阿里高原还要辽阔  我蓄足了脂肪、水分、以及氧气  我像我的牦牛兄弟,朝着白皑皑的  雪山的方向,有比太阳多得多的温暖  朝着阳光、枝梢和头顶的上方  有比雪绒河更加密集的鲜花、草地  以及眼泪  我想知道,那起伏的山脉蜿蜒的河流  与藏西大地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就如我身躯的外壳和紧锁的内心  究竟是
伍德罗·威尔逊的一句名言是:“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丹朗先生虽经历了几次政治和时代的变迁,但外在环境的变化未能影响到他对艺术梦想的追求,甚至对艺术的热爱有增无减。在我们的生活中因为一个“现实”的借口,很多人抛弃了自己的梦想、遗忘了自己的所爱,面对现实的同时不知不觉的迷失了自己,再也找不回自己真正的方向了。这是多么可悲的事,但很多人正在经历着……丹朗先生在有权有势的贵族生活和
【摘 要】语法是构成英语学科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小学英语语法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章安中心校借力校本课程,围绕语境,展开语法教学。教师紧扣语法知识,编排特色课程;聚焦语法功能,实施语境教学,帮助学生更自如地学习语法知识,更深入地感悟语用功能,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并乐于表达,达到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落实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有人玩泥巴、有人玩废钢铁、还有人玩石头……都玩出了不错的艺术形式来,更有蔡国强玩火药玩成了大家。但凡可以玩的都有人玩过了,那我找什么来玩呢?”朱心明曾经自己这样问。而如今,这位来自四川成都的艺术家朱心明就在“玩”一种在皮革上雕刻作画的艺术。提起朱心明,他最出名的作品算得上是三星堆的面具皮雕,在2010年的皮革艺术文博会上,他的4幅皮雕作品一亮相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而这几年,当他的皮革艺术
第三届VAUDE骑闯天路G318川藏自行车极限赛于2017年10月20日在拉萨顺利落下帷幕。当晚骑闯天路组委会在拉萨圣地天堂洲际大酒店举行了年度颁奖典礼。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秘书长王建国出席了颁奖典礼,并对所有参赛选手给予了鼓励。  经过三年的精心打造,骑闯天路川藏赛已经成为世界屋脊上一张独特的体育名片,同时也成为了国内外关注、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体育品牌赛事。在比赛期间,经过全国20个省市自
这或许是民间创作的藏地影像作品在国内的第一次集体亮相。  青藏(高原)的特殊外在条件,以及现代化进程的瞬息万变的轮廓,使这批藏族导演与作者在特殊的语境中营造出了普通民众的本能与信仰。《拉萨青年》中的朴实,《河》中的隔膜,《罗让见差的家事》中的信仰,《五彩神箭》中的传统,《回家》中的现代与故乡,《贡嘎日奥》中的传承,《白牦牛》中的自然与哲学。  一种丰厚而自觉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独特的藏地影像“新浪潮”
9月24日下午,《她》第一季——西藏女性绘画联展在乔穆朗宗文创开幕。展览以《她》为主题,共推出了藏族女性画家次仁卓玛、唐瑟达娃、次仁拉姆、德珍、妮珍5位艺术家的若干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往参观。  展览的主办人嘎德告诉记者,女性艺术系列展《她》是展示与梳理包括美术、文学、音乐、影视、舞蹈、时装等各艺术门类中优秀藏族女性艺术家的系列展,每期将推出一个艺术门类的女性艺术展。展览不仅系统梳理了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