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本教学的“补白”艺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创作当中,有一重要的手法叫“留白”,留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艺术欣赏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欣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赋予这些艺术作品以不同的意义。在文学创作当中,也有留白的说法,文学作品中的留白有的是作者刻意为之,有的则是解读者所发现的。无论什么样的成因,也都让文学作品的解读者有了新的解读空间。
   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有一个经典的作品,也就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一篇选自刘义庆编写《世说新语》的课文。从故事情节来看,《陈太丘与友期》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讲的陈太丘和友人相约出去办事,说好正午见面,结果友人却迟到了,于是他便只管自己走了。陈太丘走后不久,友人来了不见他便破口大骂。陈太丘年仅七岁的儿子元方针锋相对,友人倍感惭愧,可友人致歉示好时元方却又毫不领情,扭头进屋,弄得友人只能尴尬一笑,连连摇头。[1]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每一次的教学却总有新的发现,而在一遍又一遍的教学当中,关于本文的留白之处以及如何补白,就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重要切入口。
   一、寻“白”
   众所周知,对于描写人物的文本而言,在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课文中的人物需要借助故事才能“复活”。对于《陈太丘与友期行》这篇课文来说,其中描写到的主要人物是陈太丘的儿子元方,而在课文当中,最引人关注的一句话也就是元方所说的“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最引人关注的行为则是“入门不顾”,从这一言一行当中,人们可以看到作为主角的元方身上鲜明的特点。
   从写作背景来研读本文,教师需要认识到《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出处,即《世说新语》原本是记录魏晋时代名士之间的逸文轶事,以及玄言清谈。作为面向学生进行“守信”教育的这则文本,课文解读的重点也就放在元方的这一言语弈星之上。那么除此之外,本文有没有其它的解读切入口呢?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样的切入口是存在的。这个切入口就是本文中的“白”!那么本文的“白”留在哪里呢?进一步细致的分析这篇课文,可以发现,除了陈太丘之友与元方之外,其实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太丘自己。在课文当中陈太丘可以说是一闪而没,并没有正面的描写。但实际上所有的故事情节之所以得以展开,本质上又是因为陈太丘与友期行!那么陈太丘这个人物自身有没有解读空间呢?如果有的话,会不会对原有的解读产生影响呢?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解读空间。
   二、补“白”
   既然发现了留白之处,既然想对留白之处进行补白,那就要注意到新的解读结果与原有的解读结果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教实验版《中学教材全解》将该文的主题归纳为:“本文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年纪小小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2]应当说这样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传统认识,这种认识也符合作者的初衷,如同上面所指出的那样,《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其中所记载的或者数行,或者三言两语,其中所表现的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言行,其中的很多篇目表现出了魏晋士人的心态以及思想观念,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3]如果本着研究史料价值的视角去补白,应当说还是有空间的。
   比如说,“守信”是本文的主题,从课文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一主题的建立,是在友人“无信”“无礼”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且友人的“无信”“无礼”也确实是实锤,无可辩驳。那如果从补陈太丘之白的角度看,这个逻辑是否有其它的主线呢?陈太丘是因为友人“过中不至”才“舍去”的,站在陈太丘的角度看,其自然没有失信,尤其是从后文来看,友人没有解释自己迟到的原因,反而责怪陈太丘“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的不善与元方的愤然反击,形成了一对明显的因果关系。可以肯定的是,陈太丘一定是将与友人期的事情告诉元方的,还极有可能在出发之前对元方有所交代——这一点符合常理,符合人情。至于是如何交代的,其实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留白。
   从常规的角度来看,陈太丘可能会给元方说上这么一段话:我与友人约好了出去,但是他到现在还没有来,我就先出发了。如果他来了的话,跟他说一下,我先走了。如果从良好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陈太丘还很有可能对元方进行相关的礼仪教育,这也是符合人情常理的。当然从后文来看,友人的反应应该不在陈太丘的预期之内,因为友人到了之后就“怒曰:‘非人哉’”,放在现代社会的语境里,这也是一个很难让人接受的说辞,而元方的即时、迅猛的反应,也超过了一般七龄儿童的表现。于是这里又有一个新的值得考虑的问题:元方这样的反应,固然强化了“诚信”的主题,但是否就是最好的表现呢?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补白的教学契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对于陈太丘这个角色的解读,主要应当在其与元方的对话上,这种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家庭教育的过程。有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出这样一个新的问题:陈太丘有没有可能对元方进行守信教育?笔者以为这种可能性都存在,如果是可能的话,那就说明陈太丘重视的是守信;如果不可能的话,说明陈太丘重视的是友情,因为毕竟这个时候对孩子进行守信教育,就意味着将友人当做了反面教材,这对于元方认识这位朋友是不利的。但事实上陈太丘可能更侧重于前者,因为当友人没有准时到达的时候,陈太丘是没有做任何犹豫而“舍去”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强化了友人在元方大脑中形象不佳的可能。理清了这个逻辑之后,就很能接受元方斥责友人的无性与无理了。但是有一点笔者以为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当“友人惭,下车引”的时候,元方“入门不顾”,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元方的宽容心有所欠缺,而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而言,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从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未尝不是一种教育。
   三、析“白”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无论是面向整本教材的解析,还是面向某一文本的解读,往往都是能够寻找到新的解读空间的。寻找新的解读空间,并不是说对课文进行任意的解读,真正有意义的寻找新的课文解读空间,强调的是在尊重原文主旨思想的基础之上,通过新的教育增长点的发掘,来让课文实现更多的教育意义。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当中是一类特殊的文本,文言文言简意赅,往往有着更大的解读空间。教师既可以从古人的视角去进行课文解读,也可以站在今天的视角去对课文进行引申,因此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寻找到留白之处,然后再本着教育意义发掘的初衷去补白,于是课文的解读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空间。
   总体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想更有效地链接文言文教学,就必须让文言文教学起点更准,过度更稳。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这显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解决这个问题既需中小学语文教师的合作交流,更需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多為学生着想,依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枯燥的文言内容变得灵动,使呆板的文言课堂活跃起来。[4]当教师带着补白的思路去进行课文解读时,是可以让文言文的教学变得更加活跃的,这是因为补白的过程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过程,而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得到了发挥,就可以弥补文言文的生硬与抽象,于是学生的文本解读空间就能得到充实。
   参考文献:
   [1]张于成.《陈太丘与友期》里的三个人[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2(11):46-47.
   [2]楚爱华,刘晓春.一个不容忽视的背影——品读《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于无处写”[J].中学语文教学,2014,000(011):49-51.
   [3]李丽霞.从《陈太丘与友期》看魏晋时期士人的友情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4):15-16.
   [4]张彬,张娟.从《杨氏之子》到《陈太丘与友期》——例谈中小学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5(25):20-21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要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领悟生活教育的核心要义是主张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其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重要观点,一直以来成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命题。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这样阐述:“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往往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在解读课文的时候,最直接的视角就是课文中的“我”(这个“我”有可能是显性的,也有可能是隐性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作者的笔而进入课文。这种直觉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叩响课文解读的大门,但是有时候又会制约学生对文本解读的深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引导的出发点就是学生解读课文的直觉性认识,而落脚点则是对课文解读
何为“高效课堂”?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其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必须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   何为“把手”?即有效率进行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现状,我认为这一“把手”就是挖掘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课堂的被动式学习对比来说的。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学生就像一个容器,主要以“听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木兰诗》一课中关于木兰这一人物的形象定位,大多数语文教师认为木兰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而对木兰的女儿情怀,要么一点不涉及,要么蜻蜓点水。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如果仔细研究教材,就会发现文本中除了写木兰备战、木兰征战这两个环节之外,其余的环节都是围绕着“木兰是女郎”这句话展开的,全文突出表现了木兰的女性形象。从《木兰诗》创作的背景来看,南北朝时期正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佛教思想在当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的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示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让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孩子的内心,迸射出新鲜的血液,让传统文化的脉搏在孩子的生命中更有力、更持久。针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每位教育者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策略和途径,彰显古诗词
《项链》是莫泊桑的名篇之一,在诸多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把更多的兴趣和精力放在小说主题和人物玛蒂尔德的研究上,而对小说人物之一路瓦栽先生常常被忽略。路瓦栽先生在我们读者和玛蒂尔德眼里似乎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同时在整篇文章中,单从字数这一点上来看,作者给予路瓦栽先生的笔墨与玛蒂尔德相比也少的可怜,作者似乎也在有意忽略他。我们不经要问,既然路瓦栽先生如此多余且被忽略,为什么作者不把他直接从文章中删除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体验才是创作的土壤,决定着写作的广度和深度。囿于乡村生活,与自然更亲密的相处、和劳动更密切的接触、对现实更真实的感知等生活体验恰是乡村学生的创作优势。由此衍生的丰富而最具感染力的写作素材真实地存在于他们的大脑深处,可惜受制于思维的壁垒。   一、活动缘起   基于上述思考,在《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入门之径,是学好文言文的重要法宝。本文阐述了诵读的含义及其在文言学习中的作用,结合课堂改革背景,以《孙权劝学》为例设计“四读”课文,为诵读课堂提供三大教学策略:敢于“放”——以读促学、适时“收”——以评促读、“多”与“少”——七分研学,三分后教。   一、朗读?朗诵?诵读!   关于“诵读”,《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讽,诵亦可云读,而读之义下止于讽、诵。讽诵止得其文辞,读乃得其
现代诗歌展现出了中国五四至建国期间广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此时代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具有一定历史研究价值,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精神层面理解中国近代史。尽管如此,现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并不高,几乎所有的习作要求都会写上“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一条,然而诗歌恰是最能展现学生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一种文学体裁。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诗歌再创造的一种形式之一,能够从音乐角度上展示现代诗歌的魅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现代教育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所强调的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全面发展(“完人”)、情感交流以及非指导性教学原则,也与我国新课改以来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鉴赏文学作品”、“提升思维品质”的课程目标以及“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等元素不谋而合。   然而,从十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际情况来看,人本主义教学观与高中语文教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