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嘴边挡住癌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国学者Doll和Peto在《癌症的原因》一书中明确提出:“在因癌症而死亡的美国人中,约有35%与膳食(不合理)有关。”
  
  【主持人】 连续两期谈论食管癌、大肠癌的调治,以及肿瘤患者食用补品的注意问题,这期我们换个话题——如何从饮食角度预防癌症。这也是很多读者关心、并来信、来电话,想请您讲解的话题。
  【何教授】 这个题目还是有点大。肿瘤是一个起因非常复杂的疾病,不仅有遗传、行为、心理、环境等因素,更牵扯到饮食和营养。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对应关系,但调养好饮食,对预防癌症、促进健康还是很有裨益的。如果能达到这个效果,那么这次讲座的基本目的还是达到了。
  
  吃对癌症的“贡献率”在35-40%
  
  【何教授】 中国的象形文字,很有讲究。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癌”字是一个“病”字头,里面是三个“口”,下面一个“山”。三个“口”表示什么?癌症与“山”又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 嗯,真是这样,请您讲讲其中的含义。
  【何教授】 其实,中国人最早是把“癌”称为“岩”的。汉字是上面一个“山”,下面一个石头,真的很形象。而常见的癌症,不管乳腺癌也好,胃癌也好,在表面皮肤都可以摸到很硬的块儿,就像石头一样。所以古人认为癌症是像岩石一样硬的疾病。那么这个硬度的由来呢?古人注意到很可能就是因为“口”多了,有三个“口”在拼命的吃。所以在造字上就体现出这样一个特征——癌症和吃有关。
  近代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于1997年、2007年出版了两版很有影响的关于癌症的饮食指南。它组织全球很多著名专家进行大范围研究得出结论:癌症和饮食关系非常密切。在癌症发病过程当中,有35-40%的“贡献率”是和吃有关。所以,很多情况下,癌症是吃出来的,我们的防范也应该从管住“吃”着手。
  当然,我要特别声明一下,不仅癌症和吃有关系,今天一些常见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代谢综合症等,都和饮食有关。
  
  有的癌症是“补”出来的
  
  【何教授】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餐桌上的食物大大丰盛了,脂肪类、动物蛋白类食物的摄入量大大增加,但我们的肠胃还没有准备好。中国人几千年来都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国人的胃肠进化到能够适应今天的丰盛食物,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 请您具体说说。
  【何教授】 我在南京有个患者,做服装生意的,比较有钱,发现生了妇科肿瘤时才29岁,还没有结婚。她说,听说雪蛤能美容,就每年进补半斤雪蛤,都补了近10年了,效果明显,皮肤真的看起来特别光嫩细滑。我告诉她:你为什么会生这个妇科肿瘤,问题找到了,就是这每年半斤雪蛤惹的祸。
  今天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身体所需的营养已经足够了,你再吃这种东西,皮肤是变好了,但由于雌激素水平也增高了,它促使乳腺、卵巢、子宫等妇科器官细胞极度增生,新的问题也来了。研究发现,动物脂肪或蛋白的摄入量与乳腺癌、肝癌等癌症的发病率呈正比关系。所以,吃必须结合时代、结合社会、结合不同的人群,因人而异,与时俱进。
  
   和吃法大有关系
  
  【何教授】 还有一点,很多疾病和吃法大有关系,同样的食材,加工方法不同,对身体影响也不一样。
  中国人烹饪的菜注重味道,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大火、重油、多加辅料,很多时候会破坏营养,甚至产生有害成分。同样的食物,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最好是“过水”为主,就以蒸、煮、炖、熬为主要的加工方法,而不是“过油”。过油就是油炸、油氽,或者重油炒。至少要少放一点儿油,或者过油也不要高温,因为高温会破坏很多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变成致癌物。
  此外,现在流行的熏烤、烧烤食物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除了日常熟知的亚硝胺、3,4-苯比芘,还有一种可引起人体组织细胞癌变的物质——“致突变源”。动物试验证实,这种“致突变源”的毒性比强致癌物3,4-苯比芘的致癌作用还要大100倍。
  
  抗癌的六种吃法
  
  【何教授】 中医学对饮食向来极为重视,《黄帝内经》中曾有“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的说法,意思是,饮食不节和饮食失常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因此,建议癌症患者的膳食宜“粗、淡、杂、少、烂、素”。
  “粗”指的是粗粮、杂粮、粗纤维类食物。植物纤维具有“清洗肠道”的功能,它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缩短肠内容物通过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被人体吸收的可能,尤其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粗粮中还含有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硒是一种抗癌物质,能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
  “淡”指少食高脂肪、动物蛋白类食品,以天然清淡果蔬为宜,适当控制盐的摄入量(每人每日摄入量不超过5克)。每周红肉的摄入量要少于500克,尽可能少吃加工肉制品;每天食用白肉最好限制在50—100克以内,每周只吃2—4次。另外,食盐和盐腌食物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率,每人每天吃盐最好别超过5克,别忘了把身边零食中的“隐形盐”也算进去。
  “杂”是指食谱宜杂、广,只要没有明确的致癌性或不利于某种癌症的防范与康复,均可食用。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曾明确表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食物能够保护人们不得癌症。建议食谱有2/3以上的食物来自于多种蔬菜、水果、谷物以及豆类。
  “烂”是除新鲜水果、蔬菜外,其他食物均应煮烂、煮熟,以利消化。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和叶黄素根本不怕煮,反而比生吃更能保护身体免于癌细胞侵袭。尤其是富含类胡萝卜素的胡萝卜、西红柿,以及西兰花和十字花科蔬菜等。以西兰花为例,加热到60℃最理想,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抗癌活性,减少患食管癌、胃癌、肺癌、胆囊癌和皮肤癌的危险。
  “素”多指新鲜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富含各种维生素和蔬果纤维等,对癌症的防范和康复益处多多。我们不主张大家成为素食主义者,只吃素的,会导致营养不够,适量食用动物脂肪、蛋白质食物,可提供给人体许多素食中所不具备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等。
  
   少吃一口,多活一日
  
  【主持人】 咦!我数了一下,刚才您只说了五种吃法呢。
  【何教授】 还有一种就是“少”,指对食物摄入的总量及糖、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应有所节制,这里我重点强调下。
  我从2002年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名医坐堂》录制节目开始,就一直大力推广“少吃一口,多活一日”的观念。这看似违背常理,却是确凿的生命真理,这就应了中国一句古话——“常带三分饥和寒”。从科学上理解为:代谢旺盛了,寿命也短了。因为细胞也好,机能也好,就像蜡烛,火旺了,点的亮,但也烧得很快;火稍微弱点,但烧的时间也长。当然,对于那些饥寒交迫、营养不良的人,则不在此列。
  【主持人】 那具体应该怎么掌握呢?
  【何教授】 具体做法:一是晚餐要吃得少。胃肠都工作一整天了,到了晚上它开始有点怠工、运化不灵了。所以晚饭稍微吃多点,就会不舒服,尤其是胃。
  二是晚饭要吃的慢点。吃饭时,可以每隔10分钟感觉下饱没饱,因为从吃下去到感觉到饱,有个时间差。等你感觉到饱了,其实已经吃多了。所以,从时间角度说,感觉七分饱时就够了。
其他文献
以毒攻毒,生搬硬套  【主持人】 前不久,一个朋友被查出了肿瘤,等去医院开回药来一看,其中有蝎子、斑蝥、蛤蟆皮等等,几乎都是毒药。他和我抱怨,这些药太恶心了,不用说吃,看着都想吐,估计没病死,先被毒死了。但医生当时告诉他,这叫对症下药,“以毒攻毒”。何教授,您怎样看这个问题?  【何教授】 我不知道您朋友去看的是什么层次的医院和什么资历的医生。这种治疗方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现在明确
非凡的“暴走”妈妈陈玉蓉,日行十公里,坚持了七个月,靠艰苦的“暴走”,硬是走掉了脂肪肝,割肝救子,感动了无数国人,也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阵“暴走”的浪潮。   大众健身的运动类型应以选择有氧运动为主。“暴走”的运动类型属于有氧运动,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暴走”的运动强度比较大,每次走的时间很长、距离很远,这对于某些人是不适宜的,比如痛风病人。  痛风是很复杂的疾病,导致痛风发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飞向癌细胞的“导弹”  【主持人】 当今医学界谈论肿瘤治疗时,“靶向治疗”是一个经常用到的专业词语。这是怎样一种疗法呢,请您谈一下。  【何教授】 靶向治疗,也叫分子靶向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类全新的治疗方法。它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理论上说会特异性地选择致癌位点,与其相
【寿星档案】  沈阳的老寿星宋宝莲今年96岁,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她习惯每天喝粥。年轻时,每天早晨把五种颜色的米放在一起做粥,天天喝上一小碗粥。如今年龄大了,为了方便,就冲燕麦片来喝,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老人每天都要吃些青菜和一个鸡蛋。因为喜欢清淡,多半吃炖菜,鸡蛋也是煮着吃。两天吃一次豆腐。她最喜欢的青菜是大白菜,最喜欢的谷物是小米。老人也很讲究吃饭时的气氛,她说吃饭时心情一定要愉快,
娇娇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秋风刚刚刮起,娇娇就被妈妈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起来了。只是事与愿违,越是怕冻着,娇娇就越不禁冻,只要天气稍有变化,娇娇准会咳嗽、发烧。邻居跟娇娇妈妈念叨:“别给孩子捂太多!你看人家外国的孩子,冰天雪地里还穿裙子、单衣,这都是锻炼出来的!”娇娇妈妈疑惑了:穿得多孩子都冻病了,难道穿得少反而不得病?  耐寒锻炼,好处多多  春捂秋冻的说法是有道理的。秋凉时节,适度地让孩子少穿一点
邻居老李5岁的孙儿感冒发烧后,他自己购买退烧药给孙儿服用。谁知连服了两天也不见退烧,他便加倍让孙儿服退烧药,结果孙儿大汗淋漓,体温骤降,进而虚脱昏睡。老李慌忙不已,急送医院抢救,孙儿才转危为安。  生活中,常有病人因发热长时间不退,于是一天几次跑医院,要求打退热针;也有的家长给患儿服药后未见其体温下降,便追加服药。由此发生药物中毒或发汗过多、体温骤降乃至虚脱等意外屡见不鲜。  感染是发烧的最常见原
临床研究表明:假牙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不洁的假牙有多种可导致严重疾病的细菌、真菌,是导致义齿性口炎、细菌性肺炎以至菌血症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刘宏伟解释说,由于假牙是口腔异物,进入口腔后会逐渐形成菌斑,如果每天得不到彻底清除,病原菌就会异常增殖,并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严重的口腔和其他全身疾病。有研究表明,念珠菌可在25%甚至是60%的假牙配戴人群中引起“义齿性口炎”
【家有秘方】 从1998年起,我因老花眼视物不清,后经友人介绍,从2005年3月开始,每日上午取白菊花、枸杞各5克,开水冲泡当茶饮,服了半个月就见效了,坚持服用了3个多月后,我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书、写字了。重庆读者:李长辉  【点评】 中医认为,老花眼主要是由于脾胃肝肾的自然衰老,脏腑精气不能上输营养目瞳所致。  枸杞子为补益肝肾的要药,能明目;菊花可清肝明目。两者配合在一起,一清一补,标本兼顾,
前段时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单位共同发布了“新二十四孝”行为标准,内容很细,诸如“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亲自给父母做饭”、 “教父母学会上网”、 “支持单身父母再婚”、“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等,几乎涵盖了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细细看来,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没有纳入其中,这就是古人一直教导我们的“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不知医者为不孝”。  实际上,旧二十四孝也罢、新
年近七旬的吴大妈最近苦不堪言。只要走路时间稍长一点,脚就像针刺一样疼得要命。吴大妈就纳闷儿了,脚既没磕着也没碰到,也不红不肿,到底是为啥呢?  专家提示,老年人脚痛的病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老年人应及时查明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生理性原因,选双好鞋来缓解    辽宁省人民医院骨外二科主治医师吴峰说,人的脚和全身其他器官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尤其是年老体弱的人平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