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的构思 深情的呼唤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heng89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冬夜
  文/艾芜
  冬天,一个冰寒的晚上。在寂莫的马路旁边,疏枝交横的树下,候着最后一辆搭客汽车的,只我一人。虽然不远的墙边,也蹲有一团黑影,但他却是伸手讨钱的。马路两旁,远远近近都立着灯窗明灿的别墅,向暗蓝的天空静静地微笑着。在马路上是冷冰冰的,还刮着一阵阵猛厉的风。留在枝头的一两片枯叶,也不时发出破碎的哭声。
  那蹲着的黑影,接了我的一枚铜板,就高兴地站起来向我搭话,一面抱怨着天气:“真冷呀,再没有比这里更冷了!……先生,你说是不是?”
  看见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老头子,便也高兴地说道:“乡下怕更要冷些吧?”
  “不,不,”他接着咳嗽起来,要吐出的话,塞在喉管里了。
  我说:“为什么?你看见一下霜,乡下的房屋和田野,便在早上白了起来,街上却一点也看不见。”
  他捶了几下胸口之后,兴奋地接着说道:“是的,是的,……乡下冷,你往人家门前的稻草堆上一钻就暖了哪……这街上,哼,鬼地方!……还有那些山里呵,比乡下更冷哩,咳,那才好哪!火烧一大堆,大大小小一家人,闹热呀!……”
  接着他便说到壮年之日,在南方那些山中冬夜走路的事情。一个人的漂泊生活,我是喜欢打听的,同时车又没有驰来,便怂恿他说了下去。他说晚上在那些山里,只要你是一个正派的人,就可以朝灯火人家一直走去,迎着犬声,敲开树阴下的柴门,大胆地闯进。对着火堆周围的人们,不管他男的女的,用两手向他们两肩头一分,就把你带着风寒露湿的身子,轻轻地放了进去。烧山芋和热茶的香味,便一下子扑入你的鼻子。抬头看,四周闪着微知的眼睛,欢迎着,毫没有怪你唐突的神情。你刚开口说由哪儿来的时候,一杯很热的浓茶,就递在你的下巴边上。老太婆吩咐她的孙女,快把火拨大些,多添点子柴,说是客人要烘暖他的身子;你暖和了,还不觉得疲倦的话,你可以摸摸小孩子的下巴,拧拧他们的脸蛋,做一点奇怪的样子,给他们嘻笑。年轻的妈妈,一高兴了,便会怂恿他的孩子把拿着要吃的烧山芋,分开一半,放在你这位客人的手上。如果你要在他们家过夜,他们的招待,就更来得殷勤些。倘若歇一会,暖暖身子,还要朝前赶路,一出柴门,还可听见一片欢送的声音,“转来时,请来玩呀!”老头子讲着讲着,给冷风一吹,便又咳嗽起来,我听得冷都忘记了,突然老头子忘形地拉着我问道:
  “先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哪?……这里的人家,火堆一定烧得多的,看窗子多么亮哪,……他们为什么不准一个异乡人进去烤烤手哩?”
  搭客汽车从远处轰轰地驰来了,我赶忙摆他的手,高声说道:“因为他们是文明的人,不像那些山里的……”
  再跳进通明的汽车里,蓦地离开他了。但远的南国山中,小小的灯火人家里面,那些丰美的醉人的温暖,却留在我的冬夜的胸中了。
  (《名家记事100篇》)
  
  阅读指引
  
  那年的冬夜真的很冷——《冬夜》整体理解
  艾芜,四川人,年轻时漂泊于西南等地,在社会底层过着贫困的生活。其作品大多以早年的流浪生活为背景,反映西南边疆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他在描写那些底层劳动者、流浪汉、少数民族贫苦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时,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真、善、美的品质,展现“他们性情中的纯金”(艾芜语)。特异性格的人物和边地迷人的绮丽风光,使作品充溢着抒情气息和浪漫情调。这也逐渐使他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鲁迅称赞他为“最优秀的青年作家之一”。也有后人称赞他是中国最早开拓“流浪文学”的作家。
  文章的故事是这样的。“我”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候车,遇到一个乞讨老人。老人向“我”倾诉了他壮年流浪时在南方的山里闯入一个陌生的人家,受到热情招待的经历。这样的故事情景令“我”满心向往。文章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美的赞美和渴望。本文借用冬季夜晚的季节特点,渲染出寒冷凄惨的环境氛围,暗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冷漠无情的人际关系,与老人故事里的南国山中“小小的灯火人家”里的“醉人的温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烘托出人物悲凉的心情,有力地突出了呼唤人性关爱,追求平等和谐社会的主旨。
  本文发表于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最残酷的时候,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汪伪政府对日的温和投降态度和民众的抗战激情十分不协调地对立着。从这可以看出,小说的内容显然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
  
  尺水里生波澜——《冬夜》细节揣摩
  1.平淡情节里的曲折构思
  微型小说的情节设计常常体现作者的主旨意图。本文貌似平淡的小说情节却隐含着作者曲折的设计。这个设计主要表现在情节线索的双线构思里。
  本文情节简单,但是构思精巧。从“我”和“乞丐老人”两条线索出发,小说情节双线结构设计如下:
   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明线我等车给钱听故事向往南方
  暗线乞丐讨钱说冷讲温暖、质问北方
  从这样的双线梳理中,我们就很清楚地发现,此文的深刻之处就在于暗线中乞丐的“说冷”“讲温暖”以及“质问”中,而“我”则成了一个配角。
  在两条线索的交织中,“我”发生了变化。所以,“暗线”和“明线”之间似乎还存在着因和果的辩证关系。这也正是作者关注民众,善于发掘“社会底层的卑微的弱者的纯洁的心灵和美好的品德”在这一写作特色上的表现。在这里,用这样的因果关系,作品无声地告诉我们,知识分子的觉醒需要这样的“下层人”激活。
  2.单薄形象里的局部深刻
  本文以“我”观察这样的一个“底层人”。由于冬夜等车时间很短,所以我观察到的内容自然很少,不可能有更多的人物描写。人物语言中关键话题就是“冷”“暖”的讨论,所以观察要点不在于乞丐的形象,而在于乞丐叙述故事的内容。这样的局部绽放,使得文章主旨表达更为深刻,也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其实,作者年轻时代就有过长期在南方流浪的经历,本文是借乞丐之口,叙述了自己在南方的体会,表达了对抗战期间爱国青年对光明中国的向往。作者用第一人称来叙述,让文本亲切而真实,这也充分表达了一个左翼青年作家是和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的劳动人民是紧密相连的,充分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这些底层人民是“粗人”“野人”,但这样的称号掩饰不了他们的纯朴。
  3.环境对比中的冷暖反思
  (1)明暗对比
  以冬夜为背景。在文章中,“夜”给读者的视觉画面感基本是阴暗的,但是在这样浓黑的黑暗中,小说也给了两处明亮的描写。
  第一处出现在开头,“等车”情节中。“马路两旁,远远近近都立着灯窗明灿的别墅,向暗蓝的天空静静地微笑着。在马路上是冷冰冰的,还刮着一阵阵猛厉的风。留在枝头的一两片枯叶,也不时发出破碎的哭声。” 明灿灿的别墅以微笑的表情站在阴暗寒冷的冬夜,显得特别突兀。还有一处是在乞丐对壮年之日行走南方冬夜的叙述中。那里冬夜大山的深暗色是大背景,但是明亮的画面也更显清晰,明亮的不仅是火堆还有“周围未知的眼睛”。两处都在明暗对比中凸显明亮,但是意味却不尽相同。
  (2)冷暖对比
  冷暖对比的情形也是这样。“冬”给读者的触觉感受是寒冷。在“我”和“乞丐”交谈起来,说说城市和乡村冷暖的时候,乞丐的一番看似混乱的言语,点醒了我对冷暖的认识。 “是的,是的,……乡下冷,你往人家门前的稻草堆上一钻就暖了哪……这街上,哼,鬼地方!……还有那些山里呵,比乡下更冷哩,咳,那才好哪!火烧一大堆,大大小小一家人,闹热呀!……”冷的到底是天气温度还是人的热情?答案不言而喻。
  在这样的冷暖对比中,上个世纪40年代,一个左翼作家的思考,一个思想先进的年轻人的厌倦与渴望像火苗一样跃然而出。
  呼唤人性的春天——《冬夜》艺术主题探究
  2004年艾芜百年诞辰时,王蒙说:“艾芜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对于文学,时间最严厉,时间最公平,时间也最温馨。”本文如果仅仅限于抗战时期的民族情怀去解读,显然是不够宽广和深刻的。“他是深水,而不是喧闹的泥潭。”王蒙在2004年艾芜百年诞辰时这样表达他对艾芜的作品的理解。
  在这样深沉安静的《冬夜》的意境里,王蒙的体会无疑是到位而深刻的。本文环境描写中的对比里,隐含了一个关于文明和野蛮社会的对比,这是作者更为深刻的主题安排。
  艾芜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作的一位左翼作家,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展现得几乎都是“流浪者”的人物形象。他在《南行记》的序里说过“那时也发下决心,打算把我亲身经历的、看见的、听过的一切弱小者被压迫而挣扎起来的悲剧、切切实实的绘了出来。”本文关于这一点的描述,是通过前一部分等车时亲眼所见“老乞丐”在马路和别墅的明亮华丽里寒冷地乞讨来呈现的。这是抗战期间人民生活的写照。但是,这不是主要的内容。这样的老人,心里却还明亮地保存着对过去的光明与温暖的记忆,从而无声息地引导我对文明与野蛮的深刻反思。这,似乎是作者更为深刻的社会主题。文明是物质的丰富,是抵挡寒冷的物质条件的优越还是人与人之间保持善良的情怀?这样的主题,就是现在也依然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我们再来读读文章的结尾。作品从乞丐的叙述转回“我”的体悟。从乞丐的浅层感悟深入到了一个知识分子“我”对社会的更高领悟。冬夜里最美好的东西是什么?是温暖的屋子,明亮的窗户,但更是山里人那一份热情、善良、淳朴、好客:老太婆的吩咐迎接客人“拨火快”“添柴多”,小孩子允许客人“可以摸摸下巴”“拧拧脸蛋”“给他们嘻笑”,年轻的妈妈对待客人“高兴了”“怂恿孩子”“分开山芋”“放在客人手上”。然而,文明人很冷漠……
  “远远的南国山中,卑微的灯火人家里面,那些丰美的醉人的温暖,却留在我冬夜的胸中了。”这是小说《冬夜》的结尾。与此对比的是城市“文明人”的冷漠。“显然,艾芜在这里的判断加入了他自身的浪漫情怀。”王蒙如是说。
  (作者:金墨莉,江苏张家港市后塍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1背景介绍  根据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科(江苏卷)考试说明,平面解析几何重点考察直线、圆的方程(均升为C级),而淡化椭圆(降为B级)、双曲线、抛物线(均降为A级)的考察,解答过程一般不涉及韦达定理.为此,平面解析几何大题如何考察成为新高考的热点话题之一,本文就2009届南京市与南通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卷)中的两道解析几何大题展开探讨,以供大家复习参考.  2试题评析  
期刊
在平时考试或高考之后学生经常反映:“公式、性质、定理我们都会,为什么就是不会做题”.特别是知道答案之后,又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用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学过的.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寻求解题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的灌输解题的途径.本文拟对一些常规的解题途径作一个归纳,供同行参考.  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基本方法  寻求解题途径,首先要深刻理解已知条件,要注意挖掘那些
期刊
任务型阅读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做任务型阅读时,我们需要理解文章内容及表格结构,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文章定位到的信息转换成适当形式填入表格中。信息转换时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下面我们来介绍常见的种种转换方法。    一、名词数和格的转换    1.英语中,可数名词表示类别时可以用a/the+单数形式,也可以用复数形式 (这时名词前不
期刊
“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不同的用法”专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者,……也”“……,……也”“……者,……”“……,……者也”、“……者,……者也”表示判断,有时也用“乃、为、则、皆、是”等表示判断,表示否定判断用“非”“未”“无”“莫”等。  古汉语中的被动句有四种类型:一是用介词“见”“于”“见……于……”表示被动,二是用“为”“
期刊
1.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China has won ________ most medal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hich offers a good chance for the world to have ____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hina.  A. the; /
期刊
实词、虚词是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读懂文言文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同学们如何有效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呢?    一、分析归纳,注重积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紧扣教材反复阅读积累并熟练掌握考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以及15个文言虚词的各种意义和用法,当会对我们解题以至学好文言文有莫大的帮助。  在积累的同时,还应注意分析归纳,探寻规律
期刊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筛选信息是难点,但也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作者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必要准备。高考命题设误点主要有:“偷换概念”“移花接木”“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妄加推断”“时事交错”“判断错误”等七种情况。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时,应在“审清题干指向,全面理解文意,杜绝模棱两可,判明性质是非,推断把握规律,理清文章思路,识别所设陷阱”这七个方面下功夫。以例析之。  例1 以下句子中,全
期刊
告 状  文/沙叶新  会议室在走廊的最尽头,此刻室门紧闭,门上挂着一块棕红色的小木牌,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四个字:“非公莫入。”  室内,厂长和工会干部们在严肃认真地审定五好职工的名单。在讨论到总务科会计杨庆是否可以当选时,大家意见比较一致。  “我认为,”厂长说话沉稳有力,“杨庆可以当选,他工作踏实,作风正派,群众关系也不错。”  “他对领导也很尊重,”工会主席喜欢插话,“他始终和领导保持一致。
期刊
[权威解读]    2009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探究”。在与08年考试说明相比,1、在条目位置方面,由(一)退到(三),但这不表示“探究”地位的降低。2、在条文表述上,变动较大。一是合,由08年的(1)(2)两条合为(1)条,同时删除了释文“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方法性提示语。二是增,新增“(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心境与快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能套作和抄袭。  审题指导    所谓标题作文,亦即命题作文。如今的标题作文在写作要求不像以往命题作文那样严格。其作文标题的拟定,有些类似话题作文的“话题”,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易于立意。就近几年江苏的标题作文而言,一直延续“积极的,有意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