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诊断;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剧增,其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者人民的健康。外周血管病变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临床表现,可发生在糖尿病早期,甚至在糖尿病前期就可能己经存在,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已经属于病变晚期。所以,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对于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治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6.8岁,病程4-20年,平均8.6年。其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外周血管病变患者45例,糖尿病足者10例,3例患者行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
1.2 方法 详细的记录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病程,检查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运动疗法、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介入治疗等,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使用调脂药物、降压药物,使血脂、血压尽量达到控制标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神经营养剂;如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还应积极的控制感染,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应行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伴粥样斑块者45例,其中内-中膜厚度>1.0mm者33例,内-中膜厚度<1.0mm者12例;下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伴粥样斑块者43例,其中内-中膜厚度>1.0mm者38例,内-中膜厚度<1.0mm者5例;所有患者中45例患者经内科治疗,1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抗感染等治疗,3例患者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预后良好。其病变部位及程度统计见表一:
3 讨论
3.1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概况 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症,所引起的慢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伴周围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机制与血流调节的紊乱、血管成分的异常、凝血及流变学的改变有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被证实高血糖能造成的组织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引起内皮功能和血管调节异常,引起血管系统事件的级联反应,这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溃疡、感染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重者引起足坏疽。
3.2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临床并发症症状与体征之前多数都已经有外周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颈动脉和下肢动脉。检测方法如足背动脉检查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提示作用不突出,只对晚期患者的诊断有帮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显示内膜、粥样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等,是首选的筛选性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高分辨率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分析可精确测量动脉血管壁的中膜厚度,对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非常大。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DSA检查作为确诊的金标准。有学者提出[2]DSCT能量减影技术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DSA结果无明显差异,MR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准确、可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外周血管病变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可直接在其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
3.3 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首先应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和血糖的控制,首先是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量的运动锻炼,戒烟能减少有害物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运动对预防血管并发症会起到有益作用;大血管病变发病率的降低与强化血糖控制明显相关,血糖控制不佳能导致引起氧化应激状态,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受损、抗血栓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3]。
抗血小板和扩血管治疗 这也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血小板药物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导致生成血栓素A2减少,阻断血栓的形成,从而减缓外周血管病变的进展。扩血管药物,如凯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随着外科和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外周血管病变可以通过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的介入和外科手段来改善症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行血管重建术,如果闭塞段短而局限,可行介入治疗,如溶拴术、动脉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综上,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超声和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等。
参考文献
[1]杨伟,王立. Pal-1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05, 7(9): 166-168.
[2]王爱红,许樟荣,王玉珍,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大血管病危险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13-114.
[3]曹永吉,李卫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106.
【关键词】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诊断;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剧增,其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者人民的健康。外周血管病变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临床表现,可发生在糖尿病早期,甚至在糖尿病前期就可能己经存在,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已经属于病变晚期。所以,早期诊断与干预治疗对于延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治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28例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6.8岁,病程4-20年,平均8.6年。其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外周血管病变患者45例,糖尿病足者10例,3例患者行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
1.2 方法 详细的记录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年龄、病程,检查检验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法:控制危险因素、运动疗法、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介入治疗等,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量运动,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使用调脂药物、降压药物,使血脂、血压尽量达到控制标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神经营养剂;如并发糖尿病足的患者还应积极的控制感染,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应行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伴粥样斑块者45例,其中内-中膜厚度>1.0mm者33例,内-中膜厚度<1.0mm者12例;下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伴粥样斑块者43例,其中内-中膜厚度>1.0mm者38例,内-中膜厚度<1.0mm者5例;所有患者中45例患者经内科治疗,1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抗感染等治疗,3例患者外科下肢血管搭桥手术,预后良好。其病变部位及程度统计见表一:
3 讨论
3.1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概况 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症,所引起的慢性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病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高血糖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伴周围外周血管病变患者的机制与血流调节的紊乱、血管成分的异常、凝血及流变学的改变有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被证实高血糖能造成的组织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引起内皮功能和血管调节异常,引起血管系统事件的级联反应,这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1]。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溃疡、感染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重者引起足坏疽。
3.2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临床并发症症状与体征之前多数都已经有外周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颈动脉和下肢动脉。检测方法如足背动脉检查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提示作用不突出,只对晚期患者的诊断有帮助。彩色多普勒超声能直接显示内膜、粥样斑块、管腔狭窄程度等,是首选的筛选性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高分辨率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频谱分析可精确测量动脉血管壁的中膜厚度,对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非常大。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重要手段,DSA检查作为确诊的金标准。有学者提出[2]DSCT能量减影技术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DSA结果无明显差异,MRA在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准确、可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确诊外周血管病变的主要手段,同时也可直接在其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
3.3 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 一般治疗 对于外周血管病变的患者首先应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和血糖的控制,首先是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适量的运动锻炼,戒烟能减少有害物质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运动对预防血管并发症会起到有益作用;大血管病变发病率的降低与强化血糖控制明显相关,血糖控制不佳能导致引起氧化应激状态,使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受损、抗血栓能力下降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3]。
抗血小板和扩血管治疗 这也是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手段,血小板药物抑制环氧合酶活性,导致生成血栓素A2减少,阻断血栓的形成,从而减缓外周血管病变的进展。扩血管药物,如凯时,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随着外科和介入治疗学的发展,外周血管病变可以通过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的介入和外科手段来改善症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及时行血管重建术,如果闭塞段短而局限,可行介入治疗,如溶拴术、动脉扩张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
综上,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超声和影像学检查对其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等。
参考文献
[1]杨伟,王立. Pal-1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05, 7(9): 166-168.
[2]王爱红,许樟荣,王玉珍,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的糖尿病患者有更高的大血管病危险性[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2):113-114.
[3]曹永吉,李卫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