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浙江万里学院为实证进行了分析,指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在制度本身建设,根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只有将制度与文化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学校园 和谐文化 现代大学制度
  [作者简介]王福银,浙江万里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谢敏,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5-0052-02
  
  和谐文化的建设,因其现实的需求与政府的强势倡导,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高教界必须面对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它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血脉,是保障这所大学得以绵延且成就自我的柔性润滑剂。而现代大学制度,作为全面处理大学外部关系与内部关系的刚性规制,系统地保障着大学这一组织的顺畅运行。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直指大学良性发展的“心性”,两者兼容互补、共生并荣的特性,保障了大学和谐、可持续发展。
  
  一、校园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校园和谐文化与现代大学制度是本文要探讨的两个重要问题,首先有必要弄清楚两者的内涵、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1.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大学文化是社会系统中的一种前导性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就是由大学师生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性的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构成的系统。① “文化的创造在于立人,文化的发展在于发展人。”② 所以,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已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立在目标一致性的基础之上,它使大学各主体之间形成合力,各部分之间形成默契;它使大学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睦相处,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的整体功能,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援和人才服务。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间目标的一致性。目标一致性是建立在各主体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上,特别是建立在大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大学生与学校的传统文化和远景目标的对话与了解上。(2)文化间的彼此兼容性。即“和而不同”,是指各种思想、各种观念交汇、碰撞在一起,从而产生智慧和创新的火花。(3)活动间的精神创生性。是指建立起一种动静相宜、勾股共存的文化共同体,从而形成一种与社会积极进行互动的大学和谐文化。大学校园和谐文化本质上是大学中的主体与知识、与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2.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及特征。什么是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既是确定大学存在与发展的行为规范或规则,又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习惯、风俗等。它一方面约束着大学的行动,同时又为大学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和范围,是大学在发展和办学过程中一系列权利和义务或责任的综合。③ 现代大学制度是在大学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并非一个既定的存在,而是一个构建中的事实。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灵魂应该是“大学自治,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科学管理”;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是依法治校;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特征就是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心是完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环节,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大学管理机制。
  3.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重在制度本身建设,根在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以校园和谐文化为“魂”。实际上现代大学制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解决大学校园冲突的和谐文化,不但体现了学校的品味、水平和价值取向,而且体现了校园和谐文化中“和而不同”“精神创生性”的特征和“大学中主体与社会互动”的本质。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环境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中不可缺少的,对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应从大学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入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1)尊重学术自由,培育校园和谐文化;(2)依托学术研究,创新大学校园和谐文化;(3)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拓展大学校园和谐文化;(4)关注大学教学主体,提升大学校园和谐文化。
  
  二、浙江万里学院的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自1999年改制以来,浙江万里学院经过精心组织与倾力打造,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与校园文化氛围,为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念参照、制度设定、活动载体,文化建设取得了斐然成绩,得到了同行与领导的充分肯定。
  1.以现代大学理念文化为统领,引导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良好氛围。浙江万里学院形成了“以生为本、以师立校、面向市场、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的办学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学生的绝对主体地位、教师的相对主体地位、学校的方向性追求与办学着力点得到明确的表述,且与传统办学截然不同。在明晰了理念文化的内涵后,学校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确定以“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作为万里精神,从精神文化层面加以宣示、经营;确定以“自强不息、恒志笃行”作为万里校训,从校训传统层面加强弘扬、丰盈。另外,学校还规范了学校的标识系统,并进行系列的宣传,以期深入人心。这些都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确立了精神导引。
  2.以制度文化为规范,推进万里文化创建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学校业已形成了自《浙江万里学院章程》以下的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学生服务等做了刚性规范。而在广泛总结以前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学校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万里文化创建工程”,作为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的纲领性文件。依据这一文件,学校制定了下一个五年的文化建设规划,在理念文化、精神文化、校训传统、学校文化、活动文化等各层面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目标、方法、特点。
  3.以品牌文化为特色,打造独特和谐的文化品格。以“绿色万里”“科技万里”“国际万里”“人文万里”等为主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万里校园品牌文化的精髓所在。“绿色万里”倡导在自然环境和人际环境两个层面的“绿色”,其最终目标是引导大学生担当起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以尊重为基础的和谐关系的社会责任;“科技万里”倡导人人崇尚“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在万里校园中兴起一个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培养科学思维的热潮;“国际万里”着力于培养具有“地球村”主人翁意识、国际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世界性青年公民;“人文万里”着力于用先进文化、爱心文化引导广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浙江万里学院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浙江万里学院对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万里模式”:管理者(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者(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经省编委批准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办学者(浙江万里学院)三者权责分明、有机制衡、良性联动、形成合力。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理事会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举办单位领导组成,对学校的办学方向负责,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举办者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负责学校基本建设、后勤社会化运作,使校长得以集中精力抓教学、科研和内部管理,确保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学校建立党委,起监督保证作用;实行了在成本核算、责任理财基础上的校、院两级管理。改变投资体制,办学的主要经费不再由政府财政拨款,而以举办者投入基本建设经费和学校按教育成本收费作为运行经费,但教育的非营利属性、学校的国立属性、资产的国有属性不变。
  在此基础上,学校业已形成“万里模式”下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科技与学科建设以及人事、财务的一系列规制,目标指向培养充分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四、启示与思考
  
  检验一个组织制度是否具有所给定义的基本特征,需要历史地、全面地加以研判。现代大学制度,其理想的设计方式也不能定于一尊,经过长期的探索,一些基本的要素逐步明朗。什么样的大学制度才是真正符合现时期大学发展的本原?是否有一种普适性的制度能够解决诸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深层次问题?基于此,建塑和谐文化、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当下一条可行的途径。
  1.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以遵循现实的社会制度为背景,注重社会的现实性。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最终要靠我国高教界的智慧来创造和建立,国外大学不可能为我们预备一套现成的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本身是社会文化的再现,不同的社会文化为大学制度提供不同的文化特质,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植根的土壤。国际性与本土化结合是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没有国际性,我们的大学制度不可能获得现代大学自由之精神;没有本土化,我们要建立的大学制度可能丧失生命力。
  2.大学制度回归“人本”。根据制度现代化理论,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必须强调大学制度回归“人本”。在充分把握大学特性的基础上,用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让我们的大学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人才培养计划,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大学的教育制度应当是人性化的,大学应当充满人文关怀,必须围绕加强对教师价值自我实现的激励、学术自由与行政权力、大学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大学的责任与社会等问题进行探讨。
  3.政府主导大学组织的外部关系。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不仅是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要求。建立新型、良性的“政校”关系,政府应摈弃“全能主义”观念,树立“有限职能”观、变无限政府为有限政府。④ 政府对高校承担的管理职能应有限、合理、合法。“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都属于政府合理“缺位”“退位”的职能。政府理应“缺位”“退位”的职能包括学校内部一些具体的人事调动等,像中层干部聘任、职称评聘、报酬待遇等涉及学校自主办学权的工作管理应更多地让位于学校。与之对应,政府应强化“该管”的职能:对教育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教育政策和法规,规制有效的制度并承担制度推行的责任;制定各类学校设置标准和质量标准;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建立支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服务体系;组织对各类学校教育质量进行检查评估等。营造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环境,确立教育标准为学校提供保障和服务,健全教育制度和法规等学校外部关系的处理和协调将成为政府职能的重点。
  4.学校的着力点应当是重心向下,推行“学院制”。推行“学院制”的迫切性来源于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回归,使得大学办学要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这就要求,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不能单纯地从机关机构的精简、人员的减少入手,仅仅为机构和人员的精简而改革,关键是要以建立“校——院”二级分权的管理模式“学院制”为切入口,确立学院“主体性”结构的地位,围绕把学院构建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实体这一目标,赋予学院一定的办学自主权,激发其办学的活力,以此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依据,转变机关职能,构建一个以目标管理为主的、有宏观调控能力的精干、高效、有序的校级行政管理系统。⑤ 而最终的根本目的还在于为向更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过渡奠定基础。
  
  [注释]
  ①喻运斌,刘耀明.论大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J].教师教育研究,2006(3):13-17.
  ②金生.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59.
  ③宋旭江.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研究,2004(10):20-22.
  ④褚宏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5(1):41-45.
  ⑤肖期华.高校管理创新与学院制实体化运作思考[J].高教研究,2007(1):8-9.
其他文献
综合考虑可转换债券发行条件中所涉及的相关因素,以公司总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转换速率与公司资产变化量之间的关系模型.运用泛函变分原理,求出最优转换速率,并且进一步
介绍马铃薯“泉引1号”冬种丰产栽培技术,包括整地、播种、水肥管理、病虫防治与收获。
通过对茸毒蛾Calliteara pudibunda(Linnaeus)的饲养和大田调查相结合,研究茸毒蛾的形态特征、发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生活史,并提出简单有效的防治措施。
2010年福建省热带作物学术年会和以“加快推进福建南业热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于12月2日至3日在福州召开。来自全省热作战线上的有关领导、理事、会员代
文章通过对新时期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论述,指出了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如何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思想。
对长汀县药用蕨类植物进行了调查,显示该地区共有药用蕨类植物121种和4变种,隶属于36科67属。分析了这些蕨类植物资源、区系特征、生活型和利用价值,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
为满足涉外酒店的有线电视节目需求,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络的资源优势,而且便于日后的维护、监管,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音视频非压缩技术和WDM将节目传输到酒店的方法,并在
本文旨在对影响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某些因素的分析来阐述提高英语听力的有效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水平的目的。
为研究各向异性对圆孔翻边成形的影响,用TC2Mδ1.5mm钛合金圆板料在室温及600℃高温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圆孔翻边试验.结果发现,除翻边底孔尺寸小于极限值时在唇口边缘发生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