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篷船、绍兴酒、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悠扬的绍剧,只要闭上眼睛,绍兴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的确,不管你对绍兴是否熟悉,读着鲁迅小说长大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这座中国最生动的城市……
兰亭溪水育书圣
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是不能不提到的一位。无论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还是他研习书法时发生的种种趣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王羲之一生中曾经和多个江浙城市有缘,因为喜好游历,所以和他相关的故事与遗迹在嵊州、无锡、绍兴等多个城市中都能找到。其中,绍兴对于王羲之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因为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就是在绍兴写成的。
王羲之原本是山东琅琊人氏,后来迁徒到绍兴。曾经担任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因与骠骑将军不和,称病辞官后隐居在嵊州金庭,他的墓如今也在金庭。但是人们最为称道的王羲之遗迹,要属绍兴的兰亭。
在绍兴城西南约十三公里处的兰渚山脚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兰亭”。1600多年前的东晋,有很多名人志士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因为当时王羲之曾经邀请过很多朋友到这里来流觞饮酒,赋诗吟咏,之后王羲之将朋友们所赋之诗集成《兰亭诗》,并为其作序,这便是书法史上号称“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在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之前,兰亭不过是一座小有名气的优雅园林,但是自从有了王羲之的作品后,这里就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书法圣地。绍兴城内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和佳话,但或许是兰亭和他的关系实在是太有名的缘故,即使是绍兴本地人都经常把王羲之故居和兰亭搞混。如果在街头问“老绍兴”:“王羲之故居在哪里?”他们脱口而出的多半是兰亭。在绍兴人的心目中,兰亭已经成为了他的“故居”,而真正的王羲之故居却变得不为人知?这就像人们一说起南宋诗人陆游,就马上想起沈园,而他真正的故居老学庵却少有人知一样。
兰亭虽然在名义上不是王羲之的故居,但是可以说它是王羲之真正的“精神故居”,这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就是一个隐居、治学的好地方。
白墙青瓦,乌篷船摇曳的绍兴城本来就是宁绍平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绍兴南面毗邻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面是烟波浩渺的杭州湾,它东接曹娥江,西达浦阳江。这里,峰峦叠翠,溪流淙淙,宛如一幅幅优美的江南水墨画,所以,这里自古便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说法。而兰渚山一带又是“山阴道上”风景的绝佳处,山上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无沦是潺潺的溪流声、空灵的鸟鸣声,还是轻柔的雨声,都像是世外桃源才有的美景。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古兰亭就位于兰渚山东北隅的石壁山下。但是古兰亭在战火中被焚毁。宋朝时,在西南方的天章寺前重建兰亭,但还是难逃被焚毁的命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兰亭是1980年绍兴市人民政府依照古书的记载而重新修建的,虽然现在已经很难遍寻古兰亭的遗迹,但是在今天的兰亭里,依然能够感受到王羲之当年的风采。
兰亭和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园林一样,不讲究平衡对称,但景致的布局却错落有致,丝毫也不显得凌乱。兰亭整座园林以流觞亭为中心,另有一些著名的景观如鹅池、御碑、右军祠等都安排得很随意,但是几乎是一步一景。从兰亭的正门进入,穿过一条青石板小径,迎面便是“鹅池”碑亭。这是一座非常精致的三角形亭子,在亭子中间树立着一块大理石磨制的石碑,石碑圆润光滑,上面刻着“鹅池”二字,笔势雄浑苍劲。传说,这两个字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一起完成的。当时王羲之刚刚写完“鹅”字的时候,忽然听说有贵客到访,于是急忙赶去迎接,他的儿子王献之见只写了一个字,便提笔补上了“池”字,这父子二人携手写的两个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难得的佳话。
在“鹅池”碑亭旁边,是一个同样精致的池塘,池塘虽小,但假山、荷花、白鹅、浮萍一样不少,组成了一个精彩的世界。王羲之对鹅有着不一般的感情,绍兴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王羲之与鹅的故事。传说他酷爱养鹅,当地有一位老人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白鹅,十分惹人喜爱。王羲之得知后,便派人去以重金购买,不料,老人不管多少钱都不肯出让。无奈之下,王羲之只好常去看那只鹅,并且听鹅叫、看鹅走。老人见之,大惑不解。等他走后,就询问周围的邻居:“那个天天到我家看鹅的人到底是谁啊?”邻居告诉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老人一听,原来大书法家常到我的家中来,高兴万分,便准备好好招待他。可是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像样的莱肴,于是,她计上心来:我家不是还有一只鹅吗?便把鹅杀了招待王羲之,当王羲之看到面前的鹅肉时,又气又笑地走了。因为王羲之的影响力,有很多人都模仿他养鹅,但是都不知道他养鹅,观察鹅的真正用意。其实,王羲之是通过观察鹅的一举一动来揣摩挥毫运笔之法,比如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所以,后人由此总结出了王羲之“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除了鹅池之外,整座园林的中心就是流觞亭,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当时的名士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二人相聚于这里,那天,有二十六人共赋诗三十七首。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汇编一集,并亲笔写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除了大名鼎鼎的兰亭,在绍兴城内,几乎走几条街就能听到一个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比如绍兴的笔飞弄据说就是王羲之住过的地方,笔飞弄的巷名就和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成名之后,他的书法作品几乎是一字千金。前来求字的人很多,但王羲之从来不会轻易赐字。一次,一位商人想要王羲之的字装饰门面,遭到了王羲之的拒绝。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托王羲之的一位邻居老太太去求字。老太太知道王羲之的喜好,于是便抱着一只大白鹅拜访王羲之。王羲之见到邻居送来一只鹅,非常高兴,便以字相赠。当那个商人拿着王羲之的字从老婆婆家出来时,被王羲之从书斋窗中看见,认为受到愚弄的王羲之非常生气,于是抓起桌案上的毛笔朝那商人愤然掷去,这一掷,毛笔飞出了很远。这故事后来在绍兴城中广为流传,因此后人就将这条巷称为“笔飞弄”。
王羲之是书法大家,绍兴流传至今的与王羲之有关的地名,大多与书法有关,比如有题扇桥和躲婆弄两个地名。《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题扇桥由此得名。但是没想到这位老太太尝到了甜头,便开始缠着王羲之继续给她的扇子题字,没有办法,王羲之只好放弃了日常的行走路线,就是为了躲开这位求字的老人,于是又有了躲婆弄这个地名。
王羲之真正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的蕺山南麓,称为戒珠寺。传说王羲之住在这里时,曾丢失了一颗非常喜爱的明珠,当时他怀疑是一位与他交往甚密的老僧所窃。老僧知道王羲之怀疑他,便闷闷不乐,最后忧郁而死。后来,王家人过节宰杀白鹅,发现鹅肚子里有那颗明珠。王羲之这才知道明珠被白鹅误吞,自己冤枉了好友,但此时好友已逝,王羲之追悔莫及。后来,为了怀念这位朋友,王羲之将住宅改为寺来纪念老僧,并亲题“戒珠讲寺”匾额,表示戒绝玩珠之癖的决心。戒珠寺的名称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王羲之和戒珠寺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佳话,成为了王羲之和绍兴的另一段趣闻。
从这里走出的“中国魂”
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作为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绍兴有着“鉴湖越台名士乡”的美称。绍兴的历史上,的确是名人辈出,不过,最著名的人物还要属鲁迅。
只有来到绍兴,你才能充分体会到为什么说鲁迅使这座城市扬名天下。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文积淀,都比不上鲁迅一个人的影响。在绍兴的旧城区里,永远都是人头攒动的地方,准是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有咸亨酒店。尤其是鲁迅纪念馆,这里不分春夏秋冬,总是有无数的人挤在大门口的那堵白墙下,模仿墙上鲁迅画像的姿势拍照留念。鲁迅对绍兴的影响之大,可以从这座城市众多单位的名字上看得出来,这里有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鲁迅中学、鲁迅小学,甚至还有和鲁迅有关的鲁迅影视城、鲁迅文化艺术节,因鲁迅的文章而声名鹊起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就更不用说了。其实,鲁迅在这座城市里,只生活了18年,18岁的时候,他就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去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了,不过,在他的灵魂深处,却没有哪座城市的分量可以比得过他的故乡。
1881年,鲁迅出生在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幼年时的鲁迅,家境是不错的,加上自己的家乡又是著名的水乡,“绍兴师爷”的发源地,所以,鲁迅在绍兴浓郁的文化气息中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过,在鲁迅13岁那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鲁迅的祖父原来在京城做官,但是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入狱,祸不单行,祖父入狱后不久,鲁迅的父亲就患了大病,并且一病不起,最终不治。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鲁迅的家境开始败落。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中的长子,上有多病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弟妹,生活不容他选择,鲁迅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生活的重担,那些在百草园里捕捉小鸟、斗蟋蟀、采摘覆盆子的美好生活结束了,伴随着这些回忆一起结束的,还有鲁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
在家庭遭遇变故之前,绍兴对于鲁迅来说,就是悠扬的绍剧,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字画。但是,这一切在他13岁的时候都结束了,鲁迅很快就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为了照顾重病的父亲,他经常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到药店去抓药;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他不得不时常拿些家中的东西,到当铺去变卖。过去鲁迅算是绍兴城里的一个小少爷,在邻居、同学的眼中,周家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但是,现在这家人变穷了,家道中落的鲁迅充分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一些过去因为周家的家世而与其交好的人,一瞬间都露出了丑恶的嘴脸,为了家里的生计而在绍兴城里东奔西走的鲁迅,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些经历对年幼的鲁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人生态度。多年之后,他在《呐喊》的自序里还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也许正是因为在绍兴的这些经历,形成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个性。对于一个13岁就见惯人情冷暖的少年来说,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可以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绍兴的周家败落之后,鲁迅就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住在农村的外祖母接触了,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和了解农民的生活。这些在农村的日子,给鲁迅的少年时光增加了不少色彩,这些美好的回忆大都记录在鲁迅的小说中,比如《社戏》中那优雅婉转的横笛声、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一排排等待看戏的乌篷船、豆麦和河底水草发出的香气、欺生的黄牛和水牛、呆笨的河虾、慈祥的六一公公和他美味的罗汉豆……在鲁迅的小说中,那些温暖的记忆大都出现在绍兴的乡下。在那些场景中,少年鲁迅不是绍兴城里遭人白眼的没落公子哥儿,而是六一公公眼中“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和小伙伴们一起挖蚯蚓钓虾的“迅哥儿”。在鲁迅的一生中,这些绍兴乡下的人和事,那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都被他当做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记录着。
除了怀念那些在绍兴乡下的纯真时光外,鲁迅还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绍兴风景画、风俗画和灰色的世态画。在《社戏》里,他就描写了不少绍兴的民俗,比如“按照绍兴习俗,凡是出嫁的女儿,如果还未当家,夏季大抵可以回家去消夏”;在《孔乙己》中介绍了绍兴曲尺形柜台的不同格局和长衣衫、短衣帮不同的喝酒方式,活脱脱地展现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不过,在绍兴城里过早地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也使得鲁迅具备了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这使得他在描写绍兴乡土气息的时候,笔下也多了几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比如《故乡》中那个拥有紫色的圆脸庞,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机灵而又忠厚的少年闰土,长大后,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下,被压榨得说不出话来,变成了一尊木然的“石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在吃人礼教的压迫下重复着悲剧的命运,不断地向鲁镇的人们诉说她儿子被狼叼走的悲惨故事。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乡里这些淳朴的劳动人民,他的笔下才多了那么几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这应该是他骨子里对绍兴的爱之深、责之切吧!
兰亭溪水育书圣
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是不能不提到的一位。无论是他在书法上的成就,还是他研习书法时发生的种种趣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王羲之一生中曾经和多个江浙城市有缘,因为喜好游历,所以和他相关的故事与遗迹在嵊州、无锡、绍兴等多个城市中都能找到。其中,绍兴对于王羲之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因为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就是在绍兴写成的。
王羲之原本是山东琅琊人氏,后来迁徒到绍兴。曾经担任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后因与骠骑将军不和,称病辞官后隐居在嵊州金庭,他的墓如今也在金庭。但是人们最为称道的王羲之遗迹,要属绍兴的兰亭。
在绍兴城西南约十三公里处的兰渚山脚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所以它的名字就叫做“兰亭”。1600多年前的东晋,有很多名人志士都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因为当时王羲之曾经邀请过很多朋友到这里来流觞饮酒,赋诗吟咏,之后王羲之将朋友们所赋之诗集成《兰亭诗》,并为其作序,这便是书法史上号称“天下行书第一”的《兰亭集序》。在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之前,兰亭不过是一座小有名气的优雅园林,但是自从有了王羲之的作品后,这里就变成了闻名遐迩的书法圣地。绍兴城内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和佳话,但或许是兰亭和他的关系实在是太有名的缘故,即使是绍兴本地人都经常把王羲之故居和兰亭搞混。如果在街头问“老绍兴”:“王羲之故居在哪里?”他们脱口而出的多半是兰亭。在绍兴人的心目中,兰亭已经成为了他的“故居”,而真正的王羲之故居却变得不为人知?这就像人们一说起南宋诗人陆游,就马上想起沈园,而他真正的故居老学庵却少有人知一样。
兰亭虽然在名义上不是王羲之的故居,但是可以说它是王羲之真正的“精神故居”,这里从地理位置上来讲,就是一个隐居、治学的好地方。
白墙青瓦,乌篷船摇曳的绍兴城本来就是宁绍平原上一颗灿烂的明珠,绍兴南面毗邻峰峦起伏的会稽山,北面是烟波浩渺的杭州湾,它东接曹娥江,西达浦阳江。这里,峰峦叠翠,溪流淙淙,宛如一幅幅优美的江南水墨画,所以,这里自古便有“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说法。而兰渚山一带又是“山阴道上”风景的绝佳处,山上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无沦是潺潺的溪流声、空灵的鸟鸣声,还是轻柔的雨声,都像是世外桃源才有的美景。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古兰亭就位于兰渚山东北隅的石壁山下。但是古兰亭在战火中被焚毁。宋朝时,在西南方的天章寺前重建兰亭,但还是难逃被焚毁的命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兰亭是1980年绍兴市人民政府依照古书的记载而重新修建的,虽然现在已经很难遍寻古兰亭的遗迹,但是在今天的兰亭里,依然能够感受到王羲之当年的风采。
兰亭和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园林一样,不讲究平衡对称,但景致的布局却错落有致,丝毫也不显得凌乱。兰亭整座园林以流觞亭为中心,另有一些著名的景观如鹅池、御碑、右军祠等都安排得很随意,但是几乎是一步一景。从兰亭的正门进入,穿过一条青石板小径,迎面便是“鹅池”碑亭。这是一座非常精致的三角形亭子,在亭子中间树立着一块大理石磨制的石碑,石碑圆润光滑,上面刻着“鹅池”二字,笔势雄浑苍劲。传说,这两个字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一起完成的。当时王羲之刚刚写完“鹅”字的时候,忽然听说有贵客到访,于是急忙赶去迎接,他的儿子王献之见只写了一个字,便提笔补上了“池”字,这父子二人携手写的两个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成就了一段难得的佳话。
在“鹅池”碑亭旁边,是一个同样精致的池塘,池塘虽小,但假山、荷花、白鹅、浮萍一样不少,组成了一个精彩的世界。王羲之对鹅有着不一般的感情,绍兴至今还流传着很多关于王羲之与鹅的故事。传说他酷爱养鹅,当地有一位老人养了一只善于鸣叫的白鹅,十分惹人喜爱。王羲之得知后,便派人去以重金购买,不料,老人不管多少钱都不肯出让。无奈之下,王羲之只好常去看那只鹅,并且听鹅叫、看鹅走。老人见之,大惑不解。等他走后,就询问周围的邻居:“那个天天到我家看鹅的人到底是谁啊?”邻居告诉她:“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老人一听,原来大书法家常到我的家中来,高兴万分,便准备好好招待他。可是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像样的莱肴,于是,她计上心来:我家不是还有一只鹅吗?便把鹅杀了招待王羲之,当王羲之看到面前的鹅肉时,又气又笑地走了。因为王羲之的影响力,有很多人都模仿他养鹅,但是都不知道他养鹅,观察鹅的真正用意。其实,王羲之是通过观察鹅的一举一动来揣摩挥毫运笔之法,比如执笔时如鹅头昂扬微曲,运笔时则似鹅掌拨水,所以,后人由此总结出了王羲之“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除了鹅池之外,整座园林的中心就是流觞亭,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当时的名士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二人相聚于这里,那天,有二十六人共赋诗三十七首。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汇编一集,并亲笔写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除了大名鼎鼎的兰亭,在绍兴城内,几乎走几条街就能听到一个和王羲之有关的故事,比如绍兴的笔飞弄据说就是王羲之住过的地方,笔飞弄的巷名就和王羲之有关。
王羲之成名之后,他的书法作品几乎是一字千金。前来求字的人很多,但王羲之从来不会轻易赐字。一次,一位商人想要王羲之的字装饰门面,遭到了王羲之的拒绝。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托王羲之的一位邻居老太太去求字。老太太知道王羲之的喜好,于是便抱着一只大白鹅拜访王羲之。王羲之见到邻居送来一只鹅,非常高兴,便以字相赠。当那个商人拿着王羲之的字从老婆婆家出来时,被王羲之从书斋窗中看见,认为受到愚弄的王羲之非常生气,于是抓起桌案上的毛笔朝那商人愤然掷去,这一掷,毛笔飞出了很远。这故事后来在绍兴城中广为流传,因此后人就将这条巷称为“笔飞弄”。
王羲之是书法大家,绍兴流传至今的与王羲之有关的地名,大多与书法有关,比如有题扇桥和躲婆弄两个地名。《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王羲之“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耶’。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题扇桥由此得名。但是没想到这位老太太尝到了甜头,便开始缠着王羲之继续给她的扇子题字,没有办法,王羲之只好放弃了日常的行走路线,就是为了躲开这位求字的老人,于是又有了躲婆弄这个地名。
王羲之真正的故居位于绍兴市区的蕺山南麓,称为戒珠寺。传说王羲之住在这里时,曾丢失了一颗非常喜爱的明珠,当时他怀疑是一位与他交往甚密的老僧所窃。老僧知道王羲之怀疑他,便闷闷不乐,最后忧郁而死。后来,王家人过节宰杀白鹅,发现鹅肚子里有那颗明珠。王羲之这才知道明珠被白鹅误吞,自己冤枉了好友,但此时好友已逝,王羲之追悔莫及。后来,为了怀念这位朋友,王羲之将住宅改为寺来纪念老僧,并亲题“戒珠讲寺”匾额,表示戒绝玩珠之癖的决心。戒珠寺的名称千百年来一直沿用至今,王羲之和戒珠寺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佳话,成为了王羲之和绍兴的另一段趣闻。
从这里走出的“中国魂”
绍兴是著名的江南水乡,作为一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绍兴有着“鉴湖越台名士乡”的美称。绍兴的历史上,的确是名人辈出,不过,最著名的人物还要属鲁迅。
只有来到绍兴,你才能充分体会到为什么说鲁迅使这座城市扬名天下。这座城市里所有的人文积淀,都比不上鲁迅一个人的影响。在绍兴的旧城区里,永远都是人头攒动的地方,准是鲁迅纪念馆、三味书屋、百草园,还有咸亨酒店。尤其是鲁迅纪念馆,这里不分春夏秋冬,总是有无数的人挤在大门口的那堵白墙下,模仿墙上鲁迅画像的姿势拍照留念。鲁迅对绍兴的影响之大,可以从这座城市众多单位的名字上看得出来,这里有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鲁迅祖居、鲁迅中学、鲁迅小学,甚至还有和鲁迅有关的鲁迅影视城、鲁迅文化艺术节,因鲁迅的文章而声名鹊起的三味书屋、百草园、咸亨酒店就更不用说了。其实,鲁迅在这座城市里,只生活了18年,18岁的时候,他就背起行囊,离开家乡去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了,不过,在他的灵魂深处,却没有哪座城市的分量可以比得过他的故乡。
1881年,鲁迅出生在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幼年时的鲁迅,家境是不错的,加上自己的家乡又是著名的水乡,“绍兴师爷”的发源地,所以,鲁迅在绍兴浓郁的文化气息中长大,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过,在鲁迅13岁那年,情况发生了变化。鲁迅的祖父原来在京城做官,但是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入狱,祸不单行,祖父入狱后不久,鲁迅的父亲就患了大病,并且一病不起,最终不治。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鲁迅的家境开始败落。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中的长子,上有多病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弟妹,生活不容他选择,鲁迅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生活的重担,那些在百草园里捕捉小鸟、斗蟋蟀、采摘覆盆子的美好生活结束了,伴随着这些回忆一起结束的,还有鲁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
在家庭遭遇变故之前,绍兴对于鲁迅来说,就是悠扬的绍剧,摇摇晃晃的乌篷船,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字画。但是,这一切在他13岁的时候都结束了,鲁迅很快就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为了照顾重病的父亲,他经常拿着医生开的药方到药店去抓药;为了维持家中的生计,他不得不时常拿些家中的东西,到当铺去变卖。过去鲁迅算是绍兴城里的一个小少爷,在邻居、同学的眼中,周家的生活,是让人羡慕的。但是,现在这家人变穷了,家道中落的鲁迅充分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一些过去因为周家的家世而与其交好的人,一瞬间都露出了丑恶的嘴脸,为了家里的生计而在绍兴城里东奔西走的鲁迅,很快就感受到了这一点。这些经历对年幼的鲁迅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日后的人生态度。多年之后,他在《呐喊》的自序里还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也许正是因为在绍兴的这些经历,形成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个性。对于一个13岁就见惯人情冷暖的少年来说,在任何情况下,他都可以保持一颗理性的头脑。绍兴的周家败落之后,鲁迅就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和住在农村的外祖母接触了,这使他有机会观察和了解农民的生活。这些在农村的日子,给鲁迅的少年时光增加了不少色彩,这些美好的回忆大都记录在鲁迅的小说中,比如《社戏》中那优雅婉转的横笛声、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一排排等待看戏的乌篷船、豆麦和河底水草发出的香气、欺生的黄牛和水牛、呆笨的河虾、慈祥的六一公公和他美味的罗汉豆……在鲁迅的小说中,那些温暖的记忆大都出现在绍兴的乡下。在那些场景中,少年鲁迅不是绍兴城里遭人白眼的没落公子哥儿,而是六一公公眼中“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和小伙伴们一起挖蚯蚓钓虾的“迅哥儿”。在鲁迅的一生中,这些绍兴乡下的人和事,那种朴素自然、真诚单纯的关系都被他当做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关系而怀念着、记录着。
除了怀念那些在绍兴乡下的纯真时光外,鲁迅还依据故乡生活的经历“复制”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绍兴风景画、风俗画和灰色的世态画。在《社戏》里,他就描写了不少绍兴的民俗,比如“按照绍兴习俗,凡是出嫁的女儿,如果还未当家,夏季大抵可以回家去消夏”;在《孔乙己》中介绍了绍兴曲尺形柜台的不同格局和长衣衫、短衣帮不同的喝酒方式,活脱脱地展现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不过,在绍兴城里过早地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也使得鲁迅具备了一双看透世事的眼睛,这使得他在描写绍兴乡土气息的时候,笔下也多了几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比如《故乡》中那个拥有紫色的圆脸庞,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机灵而又忠厚的少年闰土,长大后,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重重压迫下,被压榨得说不出话来,变成了一尊木然的“石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在吃人礼教的压迫下重复着悲剧的命运,不断地向鲁镇的人们诉说她儿子被狼叼走的悲惨故事。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乡里这些淳朴的劳动人民,他的笔下才多了那么几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这应该是他骨子里对绍兴的爱之深、责之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