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优劣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能明显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呢?
  一、激发兴趣,重视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心是最强的动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修改的乐趣,要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每次修改后,教师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组织评价,可以在同桌、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对待学生的批改,教师应以淘金的眼光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学生修改得精妙的地方,应用肯定的符号给予表扬,也可以作为范例评讲。教师也可以多介绍一些中外名作家推词敲句的经典故事,组织一些有关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修改,教师不能听之任之,应重视评价。评价到位及时,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有利于培养兴趣。只要能长期、有系统、有针对性地坚持下去,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训练中逐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二、教给学生修改的知识和方法
  学生初次修改时,往往出现较多的随意和不合理,甚至感到无从下手。然而写作的技巧大多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多给学生提供一些精巧的范例就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生修改前,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知识,如中心是否明确,重点是否突出等。这样,让学生在感性地品读文章背后多一些理性的思考,有助于领悟写作的规律。然后,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修改的范围和要求,总的来说一是看语言是否通顺简洁、准确生动、妥贴得体等;二是看结构,要看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等;三是看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等;四是看材料,是否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1.多读几遍。多读,能发现文章的毛病,如读音不响亮,语意不通畅,上下文不连贯等。一读立足中心看选材;二读紧扣中心定增删;三读语序改病句;四读修改标点与错字 。
  2.多给别人看。老师、父母、同学、朋友都是忠实的读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不同的建议。如果能将这些意见认真地思考,选择正确的丰富充实习作,将受益匪浅。注意区别固执和有主见的界限,注意分辨是非,切忌人云亦云。
  3.多想几遍。想想:标点准确、富于变化吗?修饰新颖、比喻不俗吗?字词用得自然贴切吗?点睛之笔有名言韵味吗?材料与中心统一吗?有比该材料更合适的吗?主题有创意吗?……诸如此类。边想边改,边改边想,必有好处。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你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便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这也应归功于多想。
  另外,还必须教学生掌握统一的修改符号。
  三、互改互动,提高自改能力
  学生限于习作水平,往往对自己的文章已形成定势思维,找不出毛病来,此时可采用互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法是:①优劣互改互动,把优等文给后进生改,让后进生有榜样可學,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把劣等文给优等生改,让优等生有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给他们以当“小老师”的空间与时间,在互改中提高评改水平。②小组多向互改,以四人为一组,一人读自己的习作,三人听后提出修改意见。习作者可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在互评互改中不断提高自改习作的能力。
  四、分析范例,自我检查
  教师要了解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师生共改。如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的时候要注意用一件事写出你为什么敬佩他(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我浏览了学生的习作,发现了两篇较典型的习作(一篇病例,一篇佳作),分“三步走”与学生一同完成修改任务。第一步,先出示习作要求,让学生读一读。而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对照习作要求,找准“修改点”。此时,教师相机点拨:修改习作,要先弄清习作的要求。第二步,教师读佳作引导学生分析习作好在哪里?为什么?教会学生欣赏佳作,提高评批水平。然后请学生提出对病例的修改方法。第三步,请学生自己检查习作,运用学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文章。
  五、修改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
  作文修改的范围比较广,不应每次都面面俱到,没有针对性的修改容易使学生浮燥,不利于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如何确定本次修改的重点呢?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来确定,可以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来确定。重点的确定最好能形成一个体系,服从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计划,从而由点到面,最终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指导学生自己改文修改习作,不是说老师可以享受“清闲”。相反,老师更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教练”工作:一查根据学生能力的高低,注意因材施教;二是有计划地做到循序渐进;三是发掘学生改文的积极性。
  总之,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在自改、互改及教师评改后的过程中充分地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坚持不懈,本着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各个年级段的不同要求分步进行,学生的习作水平一定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对数学老师而言是一件比较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驱使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数学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破解数学未知神秘的快乐。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数学教学活动,总结经验,有效地引导学生认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更加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我们美术教学中要深刻地领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多研究教材,运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教学。多了解学生、精心研究教材,掌握课堂教学进度,与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进步。  一、创设在美与活的教学情境激发灵感  1.选择美的教学内容创设灵性的意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果
教学内容和目的: 《雨点》一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第二册。教学目的有四个:一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二是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课线内
教师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和学习效果,弄不好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合理评价,对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完美的人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评价得好,就会激发学生喜欢美术的热情,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如何在美术课堂上评价学生的作品,值得我们去深思。笔者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对于评价语言的运用,
在建筑学中,分形原理被广泛的用在建筑设计之中,进而使得建筑物的形态变得丰宦多彩起来,看起来艺术气息非常浓厚。分形学的运用可以把建筑物体和周围的自然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得
多媒体技术由于可以综合处理和同时传递声音、文字、图像等各种信息,展现更加丰富和方便快捷的人机界面,所以近年来在学校常规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常规教学应用多媒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我根据自身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运用“闪烁”引导思维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将有关的教学内容制成“闪烁”状态不仅
随着我国建设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岩溶水文地质的问题,会对工程的顺利展开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必须加强对工程建设中岩溶水文地质的研究,找出有效的措施
【摘 要】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与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课外阅读,可以从简单的,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作为切入,慢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教材为依托挖掘课外阅读素材,注重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效率  课外阅读是对于课内阅读教学的辅助与延伸,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类别、更多不同题材和不同类型的文本,这会很好地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设,检验假设”这样一个基本模式。探究有时是一个艰难的、可能要几经波折才能达到目标的心理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