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Vs思念:交替称霸的冷战(下)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ot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渠道体系:集权策略后来居上
  2005年,思念产能猛然增加至40多万吨,远超预期。巨大产能需要消化,思念投资“一江两岸”快餐店,宣布当年要在全国开47家店,计划第一个5年将开400家店,第二个5年将开600家店。顺利的话,40万吨产能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思念销售规模就会倍增,等于一个思念变成了两个思念。
  2005年2月,三全第一家快餐店——“有知有味”在郑州开张,当年进账700万元。有了郑州的样板,三全快餐迅速移师北京,6家快餐店随即开业。人都有得意之时,陈泽民偶尔也失言:“10年之内,三全开1000家快餐店。”
  三全与思念都清楚,餐饮业是一条不可多得的渠道,思念用来消化产能,三全同样需要先消化自己工厂的产品。但此时中式快餐在走相互模仿的路子,装修风格、着装、餐具、食品供应等如出一辙,甚至连洋快餐的“儿童乐园”也被照搬了过去。三全与思念同时陷入了困局:人才缺乏,产品工厂化,流水线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复杂化的口味需求。
  2006年,思念3家快餐店关门。之后,“一江两岸”作为不良资产从思念股份剥离。随后思念食品开始缓慢下滑,但思念不愿意放弃餐饮这条渠道。之后,思念又尝试与肯德基、航空用餐、医院用餐、团餐等方面的合作,但这些渠道对业绩的整体贡献并没有显现。
  三全的“有知有味”同样没能出现奇迹,北京分店关门,随后郑州店也宣布歇业。
  快餐业受挫,让两者开始将重心完全放在商超销售渠道的巩固和拓展上。憎恨商超的霸道,却还要依赖于商超的分销能力,商超让人既爱又恨。不能与商超硬碰硬,但也不愿将大部分的利润让给商超,思念执行了一个折中的策略。
  2006年,思念在全国的600多个办事处,全部变成经销商制,大量吸收地方经销商加盟。各地销售公司股权一并出让,仅保留郑州自营渠道。一方面,经销商在当地的商业资源丰富,具备与商超博弈的能力;另一方面,经销商获得思念的倾斜政策支持,积极性高涨,主动承担了商超的进店、促销等费用。这样的模式能够极大地刺激经销商的积极性,让思念产品在商超渠道迅速铺开。于是,思念在商超渠道赚得盆满钵满,牢牢占据90%以上的商超。2008年,思念销售猛然增至22亿元,而这年三全只有12亿元。
  但思念的胜利,在三全看来却是缺点不少:管理松散,不利于控制,注重短期,缺乏长期发展动力。与思念背道而驰,三全不断大幅度削减经销商数量,将外地的主要关联销售公司全部收购到自己旗下,强化集权牢牢控制终端。有了控制权,三全在各地的营销决策执行得非常快,市场反应速度也更快。
  三全的集中制也有弊端,因为管理人员、程序复杂,三全的销售费占销售额的26%,思念则只有10%。三全的利润率相对较低。但思念的渠道体系也并非完美,促销执行速度缓慢,中间环节过多,更重要的是,因为权力分散,物流环节和销售环节容易出现漏洞。
  三全在终端的优势可以在后期渐渐显现,虽然费用巨大,但销售也在同步增长。“扩大生产规模,减少流通环节,摊薄销售费用”,这是三全的渠道调整策略。
  之后,三全又建立了郑州综合基地和华东基地。依靠规模效益,2009年,三全保持住了33%以上的利润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8%,比思念多出9个百分点。
  2010年,思念不但丢掉了第一宝座,而且随后继续呈现下滑趋势。2013年,已经牢牢占据商超的三全,又进行渠道精细化改革,降低营销费用。三全收购龙凤食品之后,思念已经无力再与之抗衡。
  点评:思念省内直销和省外经销商分销的模式,可以快速提高收入,且费用率较低;而三全采用区域子公司直销的模式在起初的市场拓展不如经销商拓展来得快,且销售费用很高,降低了公司利润。
  但是,三全区域子公司直营模式的渠道掌控力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要优于思念经销商分销的模式。通过提升高端产品比重、强化规模优势,可以将费用逐渐摊薄。
  纵观两者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三全的战略是先建渠道,后扩产能,思念的战略是先扩产能,渠道外包。
  品牌营销:在高端拉开距离
  快速崛起的思念早早地使用了炒作手段塑造品牌。上世纪90年代,是对媒体炒作最为重视的年代,无论是广告、新闻还是公共关系,都立竿见影。1997年的思念在《大河报》发了一篇50万元聘请汤圆师傅的广告。在当时人均月工资不足1000元的郑州,引起了轰动。这种出奇制胜的手法,让思念当年销售600多万元,广告费仅几千元,成为轰动一时的四两拨千金的营销典型。
  在品牌度过艰难初创期后,思念又将炒作及时转变为品牌战略。此时,毛阿敏以一曲《思念》,唱响大江南北,思念又挤出100多万元请毛阿敏代言,随后300多万元的广告费砸向央视。同样,1995年,三全建厂两年后,以400万元的代价,制作了一个三口之家演绎的“三全味甜甜”的广告投向电视,广告一播就是7年。
  此时,汤圆市场趋于饱和,三全另外开辟了水饺战线。2004年,三全推出了状元水饺并不失时机地聘请了《中国式离婚》中的女主角蒋雯丽代言状元饺子、鸡汤馄饨、麦香早点等,在各渠道全面铺开。
  在此阶段,三全和思念的营销都比较平稳,但转折点出现在奥运期间。
  2006年前后,思念开始主打“文化牌”,利用各种媒体手段开展“传统文化征文”、“庆祝元宵节”、“包装征集运动”、“幸福一家人”等促销活动,各种媒体手段综合利用,此起彼伏。纷扰之下,思念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幅提升。
  之后,思念不惜投入重金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并且启用了以“打”出名的功夫明星成龙全面代言思念水饺。2007年,思念又推出金牌水饺与手打天下强化终端陈列,上下夹击竞品状元水饺。到奥运之时,思念食品的发展达到顶峰,销售额猛然增至22亿元。
  由于口味相似,两者长期在郑州等二线市场进行拉锯战,让很多人将两家全部当成了二线品牌。老大沦为老二,三全意识到与思念纠缠只是窝里斗。2009年,三全决定向高端进军,此时,品牌推广策略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明星的带动。   蒋雯丽给三全带来巨大的品牌推广效应,但是原有的内地家庭主妇品牌形象,已不能完全表达三全的高端诉求。于是三全导入全新的品牌形象策略定位,一线主持人徐熙娣成为了三全的新代言人,美貌、自信、典雅、时尚等元素适合三全的新产品定位。徐熙娣年轻时尚、兼顾家庭的形象立刻引起一线市场的好感,三全水饺一跃成为速冻水饺第一。
  与此同时,思念也进行了一些反击,但品牌破局一时无从下手,只能从价格上取胜。2010年夏,思念金牌水饺800克推出了新的传播口号“比702克多98克”。此时三全状元水饺主推规格是702克,这无疑是在给思念做品牌推广。这一年三全与思念打了个平手。
  可对思念而言,平手已算是输。2011年初,思念食品重启代言人策略,思念食品全力打造家的味道,因此聘请了有“新好男人”之称的佟大为,但为时已晚且效果黯淡。
  此时,李伟对思念的热情似乎有所递减。这一年,他开始运作起了酒水项目。2011年思念销售额仅有18.3亿元,而三全已经增加到了26.8亿元,在零售终端中市场份额超过27%。
  三全品牌渐渐发力,全面进军高端。从2007年的东北水饺开始,到2012年的“私厨”系列,三全眼中的对手已经换做了湾仔码头。思念因为过多地专注于多元化运作,留给了三全成功收购龙凤的机会。
  点评:制造噱头、广告轰炸、牵手奥运,高举高打的策略让思念一度成为速冻食品的第一品牌,相较之下,三全的品牌策略稳健有余,灵气不足。
  但三全巧妙地开辟了“第二战场”,通过速冻水饺产品进行高端破局。当单品的形象跻身高端之后,再回头反向逐步提升整体的品牌。
  两者的品牌策略,难分高下,三全赢在整体战略的转变及格局的提升。
  合作与默契
  三全和思念之间,不仅有竞争,也有合作,双方保持着微妙的默契。
  2001年10月,上海市场由台湾龙凤、海霸王把守,三全一度进攻,但终因势单力薄败下阵来。针对龙凤、海霸王的大包装,三全、思念、一改品牌产品的传统套路,联合卖起了散装食品。三全的销售人员散发着散装好处的传单,思念的销售人员则在后脚补充“价格便宜,量也足”。两者同时采取了降价策略,最终成功进入上海。此招极具杀伤力。半年后,当龙凤、海霸王降价并推出散装时,为时已晚,阵地失守。
  2004年在广州市场,为了抵制好又多超市的漫天要价,思念、三全再次联合退场,迫使好又多降低了入场费及管理费。这样的默契进退,在其他区域也多次出现过。
  在思念紧逼的时期,三全创始人陈泽民有自己的逻辑:如果山上仅有老虎,到处都是山羊,老虎慢慢就会成为懒惰的老虎,而如果山上还有一只狮子,它们就会去拼杀,它们的身体都会很强壮。三全有什么重大决策时,陈泽民甚至还邀请相隔不远的李伟来“旁听”,并称“三全永远对思念和李伟没有秘密”。
  从两者交替领先的发展路径中可以看到,领跑者对于行业发展大局的维护,同时也可以看到后来者的“非常之道”。两者并没有置对方于死地,各自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营体系,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而是在竞争中形成良性发展,不断地超越并甩开其他对手。
  无论这种“对弈”是偶然还是必然,两个企业都因此走上了共赢的道路:通过明争暗斗的较量,促使双方将其他竞争者远远地隔离。
  2013年6月28日,三全收购台湾第一大速冻巨头龙凤全部股权。这个收购不是孤立的,除了标志着三全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5%,三全与思念的产品层次也将拉开距离,三全已经全面超越思念。而思念虽然规模与业绩都逊色于三全,但是李伟在食品之外早已编织起了一个地产、白酒、资本运作的大网,他以后来者身份,为商业史提供了精彩的超越案例。
  从某种角度讲,三全赢了,思念也没输。
其他文献
索芙特、好迪、旭日升、太子奶、田七、飘影、蒂花之秀、雕牌······这些知名快消品企业的兴衰历程,我们一个个地分析下来,发现一个从“发家”到“倒下”的九阶段规律。  这个九阶段的经历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发家。  因为运气或者勇气,撞上了一款好卖的产品,就此销量迅速发展,经历一段时间的供不应求。代理商和批发商组成的流通渠道容易操作,进入壁垒低,成为企业渠道的首选。但是企业并未着力建设现代化的营销
期刊
Q:为什么要把女儿红白酒定位在“中国婚宴用酒首选品牌”?  A(江苏女儿红白酒总经理赵XX):女儿红分析,中国白酒产业年总产值为四千多亿,喜酒总量约占四百亿,非常可观。而女儿红以其天赋的婚庆大喜属性,独据喜酒品牌魁首,影响力无人能够企及,公司就是利用女儿红品牌这一天然属性,牢固树立“打造中国婚宴用酒首选品牌”的企业愿景,向消费者明晰地发出“大喜的日子喝女儿红白酒” 的消费指令,在婚庆喜宴领域针对性
期刊
眼下,对于高端白酒而言,进入商务和民酒市场是必然选择。但从以权贵为主作为主要目标群体到进入以商务和名酒为主要增长点的市场,对企业而言,意味着重大战略调整和转向,难度可想而知,因为这种转向不是简单的开发适合商务和民酒的品牌和产品,而是要从战略认识、企业定位等角度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调整,甚至要调整一些让大家一时难以接受的利润预期等。  品牌体系的规划和梳理  首先,进入商务用酒和民酒市场意味着企业在中档
期刊
全国最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中国中铁二局联合世界最大酒企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将于3月底成都糖酒会期间,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对外发布“开路先锋”白酒品牌。顾名思义,其涵义旨在寻找发现各行各业敢打敢拼、敢闯敢干、勇为天下先的“开路先锋”们,树起榜样,立起标杆,奏响时代主旋律,向全社会传递民族精神正能量。  两大企业联手打造的“开路先锋”白酒品牌也给一直在迷茫中寻找新品牌的经销商们一个全新启发:白酒品牌
期刊
随着电子商务向传统行业的深层渗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经营者在整合资源优势后强势进驻互联网市场,而买买茶正是这样一个整合了茶叶种植、生产基地、茶叶科研机构、战略合作茶叶企业供货商后建立起的垂直茶叶销售的电子商务平台。  定制联营+整合上游  尽管茶叶在淘宝的皇冠卖家如云,但一直缺乏专业垂直电商平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茶叶产品对地源优势依赖非常大,上游供给与线上渠道如何对接是一个问题,这实际上也成为阻
期刊
传统企业要导入O2O,绕不开的一大障碍就是线下体系,品牌商与代理加盟商完全是竞争关系,价格冲突、利益分配……各种矛盾纷至沓来。  当很多企业还在为自己的O2O模式迷茫时,一个奶粉企业已经累计了近180万会员,最震惊的是,他的会员已经贡献了总销售额的84.7%,这个企业是合生元,他们还给自己的会员起了一个品牌名称:妈妈100,而不是简单的某某会员卡。  这个企业能在5年之内从0做到33亿,很大程度上
期刊
张立是山东某一县级市场的白酒经销商,主要经营中高端、中低端白酒品牌,有送货车辆6部、业务员和司机各10名,库房500多平方米,年营业额在1200万左右,经营白酒多年,凭借多年的积累,在当地市场取得了很好的发展。  随着2013年白酒行业调整期的到来,张立已经感觉到自己经营的中高端品牌销量在下降,结合白酒行业的整体环境,张立调整了经营思路和方向,把公司的经营重心转移到中低端产品上。  加强销售人员的
期刊
政商务消费受阻,大众群体日常消费低迷,众白酒企业纷纷寻找白酒消费出口,于是大众宴席市场价值凸显,成了酒厂、经销商、终端(主要指流通终端)竞相角逐的热门高地,也逐步成为白酒消费者培育的核心渠道之一。  “宴席”市场的五大价值  第一,促进产品短期上量。  在“宴席”市场价值的挖掘中,这点体现得比较明显。由于“宴席”一般是聚饮性消费,其单次消费量大,能够实现品牌短期上量,尤其是婚宴、丧宴、满月宴等宴席
期刊
综观老酒坊的操作,资本的力量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完全是资本在撬动市场、成就产品的畅销。  老酒坊(化名)是D市丑小鸭酒业新推出的一款产品,包装为纯蓝色,算是追赶目前酒类行业盛刮的蓝色旋风潮流。在以金六福为代表的红色包装席卷全国酒类市场时,蓝色包装的流行倒是显得异军突起,也算是从包装上面打了一张差异牌。事实上,蓝色洋河经典、蓝浏阳河也在各自的目标市场上淘到了金矿,引领了新的白酒消费潮流。丑小
期刊
“厨房革命”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变化,引发了厨房革命。  一直以来,主食就是馒头、米饭、面条等,还有肉食和蔬菜,这些食品的变化应该说万变不离其宗,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要适应消费者这种生活节奏、生活方式的变化,调味品就成了亮点。  比如在家做油爆虾的话,有专门的油爆虾调料,比自己配的还好;做青菜,把青菜煮熟,把蚝油倒进去一拌就行了,甚至比炒的还要好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