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振动台研制及教学应用

来源 :实验技术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e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增强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该专业概念抽象的教学难题,搭建了一套二自由度电液伺服振动台.文章分析了振动台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并利用快速原型控制技术,指导学生开发了多通道系统闭环控制程序,获取了响应曲线,分析了实验台的动态跟踪性能,探索了电液伺服振动平台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表明,基于电液伺服振动台进行实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为机电液一体化相关专业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平台.
其他文献
有功功率的平衡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而频率是反映有功功率平衡的重要指标,深入理解有功功率平衡及频率调整的物理过程对于扎实学习电力系统相关课程至关重要.该文在电力系统仿真平台上开发了电力系统频率一次调整虚拟仿真实验.实验面向电力系统短时有功功率平衡问题,搭建了针对性强的仿真算例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惯性响应实验和频率一次调整实验.通过该实验可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频率动态过程的系统感知及相关知识理解,锻炼学生使用现代仿真工具辅助学习、拆解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自动化类机器人实验教学中理论计算抽象、实体实验复杂、环境构建困难、系统设备昂贵等问题,建设了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平台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把高危复杂场景和机器人高端装备搬进虚拟实验室,在三维虚拟空间中再现智能机器人控制的核心要素,构建电力运维的复杂环境,动态呈现机器人的作业过程.实验还原度高,底层数据和模型源于科研实际,通过两个教学周期中的应用,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文章就材料学科课程实践的研究性教学及其原理性深究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实践内容的原理性深究和分析可以培养学生基本的逻辑思维、缜密的理性思维、自由的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优化选择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大工程思维,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逐渐摒弃机械式记忆、惯性思维、片面理解、被动接受等传统学习习惯.
该文在分析5E模型与i-MMLOE相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应用KANO-QFD法确定了CMF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工业设计教学需求;以典型的CMF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了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CMF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通过眼动实验、任务度量以及用户体验对视觉界面、交互界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该平台包括基础知识介绍、知识应用反馈以及虚拟产品设计实践三部分,很好地解决了工业设计实践教学问题,对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为了进行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分析,开发了具有信号生成、无线电能传输、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保存、数据图形化显示等功能的实验教学系统.该实验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实现了无线电能传输功能,软件部分基于LabVIEW实现了信号生成和数据采集等功能.基于该实验系统的实验教学,验证了无线电能传输原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图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该文讨论了创新思维模式下的工程图学创新课程体系和三维融合式教学方法,将三维造型技术融入课程教学,利用三维特征构型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实践训练.
在分析高校实验安全检查意义的基础上,从检查力量、检查深度、检查效果、检查手段、检查协作性等方面入手,探讨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现实困境,并通过将“专检”与“群查”、“人检”与“机查”、“飞检”与“例查”、“点检”与“面查”、“闭检”与“必查”的结合,提升安全检查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实验室安全检查的初衷及达到安全检查的目的.
大型仪器系统培训体系是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高校推进一流教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目前培训体系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受众面等问题,天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标一流教育质量标准,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课程体系、基于PDCA模式的培训管理体系和长效完备的培训支撑体系.实践表明,培训体系可以提升学生能力,提高仪器使用效益,为高校大型仪器学生培训体系建设及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Python语言语句简洁、库类丰富、代码开源、可移植性好,在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实验是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部分的必做项目之一,其实验数据量不大,但内容相对抽象.相对于手工处理数据,基于Python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不但可以得到振荡频率与外加电压的拟合曲线视图,而且易于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因此,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中引入Python语言进行数据处理,简洁灵活、显示直观,不但使学生能快速处理实验数据,也有助于实验教师评判实验报告,提高工作效率.
为提升显微成像平台科研价值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服务能力,实验室通过实施合理购置、分类安置和管理设备,科学规划设备使用,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培训流程,切实做好平台对外开放共享等措施,经5年实践,实现平台高效运转,并推动高水平论文发表和实验新方法开发,为科研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