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动态资源创生的途径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课堂“动态资源”指课堂即时产生的,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由于动态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而我们应当利用生成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勃发生机。
  一、引导体验,在多元解读中“生成”
  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学生作为文本接受主体,生活经验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进入阅读活动后,学生的心智活动各不相同,由此生成的独特感受既无法预设也很难预知,全凭他们的悟性和自然生成。
  例如,《黄果树瀑布》一文中说:“站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教师提问:“我们会听到怎样的乐曲呢?”果然,学生说出了各种场景不尽相同,但气势都很磅礴的乐章。这时,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了:“老师,我还听到了《霓裳羽衣曲》!”我愣住了,如此壮观的瀑布前怎会听到如此轻柔的曲子呢?学生说:“课文中不是说到了瀑布轻柔的水花形成了银雨洒金街的奇景吗?那不正是凌波仙子在舞蹈吗?”我打心底里为他喝彩。学生的思维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上那些预设之外的观点,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把握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引出的将是一股富有诗意的、绵绵不绝的清泉。
  二、鼓励质疑,在自主探究中“生成”
  理想的课堂应该有学生的提问、辩解、参与和探索,应该是学生的舞台。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所提的问题就会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某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时,有学生质疑:“周瑜让鲁肃去探听诸葛亮打算怎么造箭,而诸葛亮却让鲁肃帮忙,并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为什么鲁肃不向周瑜如实汇报?为什么他会答应帮诸葛亮并为他保守秘密?”质疑引起大家的讨论,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也认识了鲁肃的为人。有人认为“鲁肃为人奸诈,两面讨好”;有人却给予否认:“鲁肃为人厚道,他有意要帮助诸葛亮走出困境。”有人更从深层理解:“这说明诸葛亮知人知心。诸葛亮为人谨慎,把这么机密的事告诉鲁肃并请他帮忙,诸葛亮完全信任他。”
  三、张扬个性,在拓展延伸中“生成”
  语文学习,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应当开放和充满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张扬自己的个性。
  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留意文本给孩子们的空白,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教《艾滋病小斗士》一文,让孩子们为“世界艾滋病日”设计公益用语;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让孩子们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回信;教《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一文,让孩子们也去读读《鲁滨逊漂流记》……这些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唤醒与尊重,体现着师生之间的融合和内心的敞亮。
  四、尊重异议,在教学智慧中“生成”
  阅读教学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学生从模糊走向清晰,从错误走向正确,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片面走向全面的过程。学生阅读中出现错误,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或者学生的知识欠缺,或者学生的理解出错……此时此刻,教者就该根据学生错误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调控,使学生的错误成为走向正确的起点。
  例如,教学《钱学森》一文时,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我觉得正如那位留学生所说,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怎么搞科学研究呢?而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有利于搞科研,所以我觉得他还是不要回国的好。”显然学生对钱学森回国的目的还没有搞清楚,于是教者顺着孩子的话进行引导:“钱学森回国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仅仅为了搞科学研究?”这样通过读悟课文,讨论交流,学生定会明白:钱学森回国的目的是为了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学生就会真正感悟到钱学森的浓浓爱国情,拳拳报国心。
  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进程中,教师应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应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适时调控,充分利用,激活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有效生成。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城中小学)
其他文献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探究式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中还面临许多问题,解决教师能力结构问题是当务之急.要顺利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具备教育科研能力、
创新是江泽民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泽民在新的形势下,实现马克思义中国化的内在动力.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江泽民的创新思想作了探讨.
文化是特定社会成员拥有的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社会习惯的总和。而语言又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两者局部互相渗透。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词语误解和误用的现象。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英语教学中将文化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文化导入的原则  文化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在
新课改以来我们一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本没错。但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陷入“主体性神话”的漩涡中,而忽视课堂中的另一半——教师的作用是不行的。课堂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的主导作用绝不低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所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
在传统体制下,国有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实际上被纳入了行政管理体系,造成多级代理和公司经营目标的偏离,削弱了经营效率.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变迁表明,分散化股权有利于提高效
从文字系统考察,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理论只适用于拼音文字系统,不适用于表意文字系统,汉字--这一有形符号与所指称的对象有着内在的联系,
长期以来,在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对于一些实验,本应该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做,去体验,但由于教师只重视对知识本身的讲解,对科学知识获得的相关过程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淡化处理,使得学生极易形成科学课学习的障碍,进而对科学课学习失去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要实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能力及行为能否产预期结果所抱的信念。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
汉语和日语都使用汉字,这是反序词形成的一大前提.通过对汉日之间存在的反序词从词义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可以为汉日同形词及日语汉字词的研究起到一定参考作用,并有利于促
教育经费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我国当前教育事业的经费来源问题,本文先对中美两国教育的经费来源、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各级政府承担的教育
碑刻语料是汉魏六朝时期独具特色的文献材料,其中的委婉语料丰富,特色鲜明,对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化、心理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考释其中有关"死亡"的同根委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