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et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梅毒抗体经ELISA法检测后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并探讨其解决方法。方法 选取梅毒患者1620例,将其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对其血清中的梅毒抗体采用ELISA法来进行检测,两组中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再进一步使用TP-PA试剂来确诊。结果 检测出老年组假阳性率为3.4%,中青年组假阳性率为1.2%,两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年龄为导致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呈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检测中应予以重视。
  【关键词】 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ELISA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57-01
  导致人们感染梅毒病毒的是一种名为梅毒螺旋体的微生物,梅毒是种以性传播为主要方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性疾病,在世界各地范围内均有分布。最近几年,中国的梅毒患者增长显著。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性交和血液。诊断梅毒的方法有很多种,血清学检查就是其中之一。现阶段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要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其主要特点为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由于ELISA法能够大批量检测,操作方便检且测费低,因此被广泛使用。但却出现一些个例,即无不洁性史者、临床特征表现正常者被检出为阳性[1]。为了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诊断错误和医患纠纷,本文对假阳性原因的产生加以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进入我院体检、住院及门诊病人1620例。其中中青年对照组为1110例,年龄分布在21岁至55岁之间,平均为37岁。老年组共有520例,年龄分布在6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岁。
  1.2 试剂 TP-ELISA试剂为研辉科技公司提供;TP-PA试剂为塞乐迪亚试剂。
  1.3 仪器 FAME24/20全自动酶标仪,GENESISrsp120加样仪。
  1.4 方法 分别对老年组和中青年组使用ELISA法进行检测,若检测出梅毒抗体呈阳性,则继续使用梅毒螺旋体诊断试剂(TP-PA)进一步诊断。
  2 结 果
  通过ELISA法检测老年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为3.4%,而中青年组梅毒抗体假阳性率为1.2%,所以可以明显看出老年组假阳性率较高,二组之间用t检验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1。
  3 假阳性现象分析及其对策
  3.1 生物学因素
  3.1.1 个体因素 在年龄逐步增长的同时,机体各项生理机能也在慢慢退化,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产生了能够影响检测结果的异常蛋白抗体,使检测呈现假阳性结果。而当患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时,由于内在免疫环境的改变,使患者体内产生具有吸附作用的特殊成分,干扰检测效果,使显色反应呈假阳性[3]
  3.2 技术性因素
  3.2.1 标本溶血 样本发生溶血时,细胞液中的大量活性酶及具有酶活性的物质以非特异性的方式与底物进行结合;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血红蛋白,其效应与HRP类似,具有吸附作用,能使底物中有色化合物含量上升,形成显色反应,本底OD值升高,产生假阳性结果。
  3.2.2 标本处理 离心分离处理不完全。未完全析出纤维蛋白,导致洗板清洁程度不够,吸光度偏高,产生假阳性结果
  3.2.3 标本污染 细菌使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由于细菌体内含有内源性HRP,会出现特异性干扰,导致假阳性结果。
  3.2.4 标本保存 标本在冰柜中存放过久,血清中的IgG聚会形成多聚体,AFP形成二聚体,本底过深,造成假阳性结果。
  3.2.5 操作不当 洗涤中如出现渗漏溢出等现象,会导致阴性孔被阳性标本的反应液污染,从而产生假阳性结果;洗涤不充分时,会致使酶试剂残留于板孔中最终导致出现假阳性结果。
  3.3 仪器因素
  3.3.1 检测仪的使用 ELISA试验过程中必须要使用到酶标仪,它是通过对反应孔进行垂直比色来分析结合物含量,当反应般底部被污染时,会导致吸光值的升高,最终产生假阳性的结果[4]
  3.3.2 拖带阳性 由于目前使用的全自动加样器针头为多次使用,加样针虽能够拆卸清洗,但清洗并不彻底。当遇到高滴度抗体标本时,由于未能充分洗净加样针,导致同一加样针拖带污染其后一孔甚至多孔,产生假阳性现象。
  3.4 方法学因素
  3.4.1 灰带区现象 梅毒ELISA检测为定性检测,在阳性与阴性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分界,称为阳性判定值,往往将阳性判定值上下的一定区域范围称为灰带区。当测定结果值在阳性判定值上下时易出现假阳性的现象。需反复试验来确定结果。
  3.4.2 空白对照 对于测定结果而言,当在使用单波长测定酶联免疫吸附结果时,空白对照的设置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反应孔划痕的影响,能够使测定A值升高。不设空白对照的话,会影响判读结果导致假阳性的出现。
  3.5 假阳性的对策 为了避免血液标本引起的假阳性,应做好采血环节的工作,要使用正确的采血方式,不宜过快抽血。当使用注射器时,应先拔下针头,使血液沿着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在运送血液标本时,要防止剧烈振动。应当先在37摄氏度的水浴中将采集后的血液标本浸泡30分钟后,再离心10分钟。洗板时要注意充分洗涤,反应板的底部应当保持洁净。洗涤过程中繇谨防出现反应液溢出的现象[5]
  由于受检者的自身因素,仪器拖带,方法学因素而产生的假阳性,必须通过TPPA试验来进行排除。
  确诊梅毒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血清学试验,在使用ELISA法检测时应仔细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综合考虑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及临床诊断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当进一步结合TPPA试验来进行确诊,以避免误诊和假阳性结果的出现[6]
  综上所述,诊断梅毒的方法中,ELISA试验的价值是巨大的,但是也存在着假阳性现象。其中年龄是导致结果呈假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他还有患者个体因素,技术因素,方法因素,仪器因素等。临床医师在遇到可能的阳性标本时,应当进行全面性的综合分析,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如有无性病史,抗梅毒治疗史等,同时也应重点注意患者年龄,是否存在梅毒体征等[2]。也可采取重新取样,结合其他如TRPR、PPA、TRUST等检测方法来进一步确诊,当检测结果仍为阳性时即可确诊。应当避免各种人为影响因素,避免由于产生假阳性结果而造成误诊,引起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季德成,李小平,董春雷,等.ELISA法检测老年人梅毒抗体易产生假阳性分析[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9,18(3):239-240.
  [2] 邰平,王进.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与对策[J].江苏预防医学,2010,21(2):56-57.
  [3] 赵向东,罗红林,连云.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546-547.
  [4] 于丽君,甘新宇,黄菲.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09,18(5):773-774.
  [5] 刘勇,肖玲,刘敏.ELISA法筛查临床样本中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M].医学信息,2012:151-153.
  [6] 汪德宇.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37-13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大柴胡汤加味对治疗失眠胃腑郁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失眠患者60名,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名,予大柴胡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0名,每晚睡前半小时予安定2.5mg治疗,3周后观察两组的治疗结果及临床药物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 年颁布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和分析中药灌肠剂对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把符合标准的5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为25例,治疗组为27例,两组都进行常规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增加中药灌肠治疗,分析和研究两组的具体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肾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87.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对于治疗
期刊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39-01  我科于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17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5例,其中男87例,女188例,年龄8-35岁,平均年龄23岁,病程6个月至3年,疣体分布颜面部125例,分布手背50例,疣体少者4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做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1000例血液标本,使用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并分析其复检规则和临床意义。结果 经XS-1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标本呈真阳性的有182例,占18.2%,呈真阴性的有706例,占70.6%,呈假阳性的有104例,占10.4%,假阴性为8例,占0.8%,复检率为28.6%。
期刊
【摘要】 对于临床医学检验报告中的检验数据,要求做到及其严格准确,从而为临床医生诊断提供有力地准确证据,确定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而为病人选择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由此可见,检验数据准确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多年,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与大家探讨一下,提高检验报告数据准确性的方法。  【关键词】 医学检验;质量分析;控制方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2-01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症高血压效果。方法 被试对象80例,实施综合治疗,即改进透析方案+联合降压药物舌下含化+中医穴位埋线。15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患者平均收缩压与平均舒张压的下降幅度比较(P140/90 mmHg)的发生率 >70%,而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控制血压是降低 M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6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并与手术、病理学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63例患者超声检查共诊断出19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其中146个实性包块和50个囊性包块,进一步确诊为83例乳腺纤维瘤、45例乳腺囊肿、29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26例乳腺硬癌、1
期刊
【关键词】 微小钙化灶;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6060-02  钙化是乳腺癌常见征象,而微小钙化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征象[1-2]。由于X线检查技术的不断改进,早期微小钙化(1.0mm,且以高密度为主,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小钙化形态常多种多样,以2种或2种以上多种形态同时出现较多见,亦可以单一形态出现。本组研究中有61例乳腺癌表现为多
期刊
【摘要】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和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医学检验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由于相对不可控,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影响较大。故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分析前检验质量的各个环节,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的全程质量控制,使检验结果能客观反映患者病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我院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
期刊
【摘要】 目的 了解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痰培养标本共计4261例,分离出病原菌926株,阳性率为21.7%,其中G一菌696株(75.2%)、G +菌153株(16.5%)、真菌77株(8.3%)。临床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