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宗教情怀及人生观念看其作品风格的变化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际遇坎坷,使苏轼的思想及人生观念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使他的作品风格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苏轼;乌台诗案;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54-02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幼年即承受家教,爱好广泛, 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无一不通。苏轼一生仕途颇多坎坷,几起几落,受尽磨难,后期渐近佛学,关心民众疾苦,深受民众拥戴。
  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使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坎坷磨难。以“乌台诗案”为界,他的创作风格也与其人生观念一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作品的风格虽有继承但差异更明显。“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虽然有一段时间官至翰林学士,但作品明显少了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笔触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甚至直击时弊,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淡泊开阔,“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苏轼《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均写于“乌台诗案”前后,此时是他人生最艰难的时期之一,也是其诗文创作最辉煌的阶段,从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人生观念和创作风格的明显变化。
   一、《水调歌头》、《定风波》、《前赤壁赋》评析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中秋词,脍炙人口,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节,是作者酒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思维,从物与人、天与地、空间与时间相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生发想象、联想,把对兄弟的感情上升到探索人生观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及美好祝愿。上阕侧重写天上,通过向青天发问 ,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褒的神仙世界,表现了作者由超尘出世而到热爱人生的思想活动。下阙侧重写人间,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借见月表达作者对弟弟的怀念。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写眼前之景,寓心中之事;由自然现象入题,引谈人生哲理。是即景生情,非因情造景。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在平朴中透出深意,于寻常处生发奇景,足见作者胸襟的旷达超脱、人生理想的超凡超俗。此词篇幅短,但意境深,内蕴丰富,平中不平,颇值得玩味。
  《前赤壁赋》(原文略),全文借景张理,由理叙志。仕途的坎坷曲折、多磨多难,使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感情和精神的寄托。面对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思。全文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抒怀,倾吐了自己对古代英雄的钦慕,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不难看出,苏轼当时的心境是极其复杂的,既想消极隐退,又想积极进取;既有疾世忿懑的冲动,又有在山水中逍遥解脱的情绪,既有与世无争的思想以及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却同时又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愤怒和不甘妥协的进取精神。
   二、苏轼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作品题材由关注政治向描写自然及人生思考转变
   苏轼前期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具体的政治忧患”,关心下层,愤世嫉俗,旦遇邪恶,必“如蝇在台,吐之乃已”。其行云流水、快意厌憎、抒怀发言之作引发了“乌台诗案”。后期作品则将侧重点放在了他自己宽广的人生忧患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方面。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彻而深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有理趣,有情趣,意境豪放阔大,情怀乐观旷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通过写在“雨中”享受美、天晴后又欣赏美,给人旷远清丽的美感,笔调空灵蕴藉,情理交融;《前赤壁赋》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曲折幽微地透露出作者隐忧的情绪,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二)文化取向渐由尚儒向尚道、尚佛转变
  前期,苏轼心怀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发声主张,坚守志趣。 后期,尤其是遭受两次被贬的打击之后,他渐渐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思想中来,企图靠宗教理念得精神解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他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寄情人间的天长地久。“人生如梦”,其调虽低沉,但毕竟难以掩盖苏轼诗词的主弦律,即其所表现出的奔放、乐观、旷达、洒脱、恢宏、阔大的激情以及对明月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眷恋之情,他以浪漫的色彩、潇洒的作品风格和行云流水、淋漓舒畅的语言,给人以无以伦比的美学享受。从“我欲”到“又恐”,再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充分地展示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起伏。紧接着他从幻觉回到了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结中,入世思想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 雄健的笔力,强烈的情感,这即是对入世思想毫无疑问的肯定。“我欲乘风归去”,既是对作者向往明月情怀的表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及其出世登仙的人生想法。   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样,《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也流露了作者相同的思想痕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天晴了,回首看看“萧瑟处”,刚才还在下大雨,现在就已经放晴了。这就是大自然,月盈则缺,缺了又圆,循环反复;雨后便晴,晴后又雨,如此循环。这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此词是作者在 “乌台诗案”之后所作,作者被贬之后,也不知道有没有再被擢升的机会,想要“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这一“归去”,既形式上照应了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又在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出世思想。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渴望“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也“知不可乎骤得”,便以“客人”的感触而写“客人”的生悲之因,说宇宙的变化,说人生的哲理。作者以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从不变的角度看,则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无穷无尽,无始无终。更何况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从如此角度思想,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统统地不足为念了。这是十分典型的佛学思想。最后他还为“客人”指出路:回归自然,寻求精神寄托。很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对话就是作者的思想、作者的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既有佛老思想随遇而安、与自然相适的成分,同时也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三)作品特色更加复杂多元
   从作品的特色角度讲,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迈奔放,其势有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后期的作品空灵隽永、朴质清淡,有如深柳白梨,花香清远,有地方人情、民风物貌,有娱宾遣兴、秀丽姿彩。诸如怀古感旧、酬赠留别,咏物言情、谈禅说理,记游写景、田园风光,无所不包,绚丽多彩。这一部分中多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的意味,全然没有了针锋相对的直面、毫不避讳的批判等对现实和政治的不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写作者在路途中遭遇大雨后吟啸徐行的经历和感受。“穿林打叶”,风雨急骤;“吟啸”“徐行”,从容不迫;“竹杖芒鞋”,条件简陋;“莫听”、“何妨”、“谁怕”,倔强豁达,宛然在目。入雨而经风雨洗礼,雨霁、天晴、日出、人醒,一切阴晴、雨霁,无不在回首间消逝一空。大自然有急雨扑面,人生中有风雷盖顶,只要沉着应变,从容履险,一切都会化险为夷。“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观自信,飘逸旷达,跃然眼前。寓深邃的人生哲理于平常的生活小景描写之中,轻松自如,韵味无穷。
  苏轼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写法。之前他人的游记散文,大多以纪游写景或于纪游中借景抒情为主。但苏轼却是借题发挥、借景立论,他并不着意写景,而是以发表议论、阐明哲理为主,把情与理以独特的风貌贯穿于字里行间。《前赤壁赋》共以三层意思展开,一写游乐,二写悲来,三写生悟。文笔变化跌宕,熔写景、议论、抒情于一炉,更为精妙的是,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景是水月流光,情是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情因景发,景用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情感波折,层层深入,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又兼具哲理。作者以主客问答为要式,文赋笔调清新,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说理自由洒脱,语言晓畅明朗,抒情表现力很强,特色独具。
  [参考文献]
  [1]夏承焘等.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古文观止鉴赏辞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雪里访贤,   又来到卧龙岗前。   雪花儿乱飘,   一座茅庵,   真乃是修真养性一座仙山   ……  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阳坡川道里,小曲儿随风飘荡,只不见何人在唱。   这里不是卧龙岗,没有伏虎卧龙,要说仙山倒也不假,此地就叫二神仙梁(位于甘肃秦安县南部)。相传,上古年间,有神仙隐于此山,因而得名。神仙变了长龙,首尾茫茫两不见。左边尤其凶猛威武的是大神仙梁;右边同样蜿蜒驰骋的是三神仙梁。
期刊
在中原人眼里,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五夫镇或许并不起眼:一爿弹丸之地,藏于闽北武夷山中,四面环山,一个出口,开阔不足,闭塞有余。建筑芜杂无序,道路坎坷不平。气质就更别说了,名义上虽为集镇(乡村中的城市),但“散、乱、杂”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小农经济特征十分明显……充其量不过一烟村小镇。   其貌不扬的五夫镇萌芽于西晋时期,初为鸡鸣小村,唤作“五夫里”,经过600多年的发展,到南宋时方小成气候。虽为商
期刊
随着丝绸之路热潮的到来,生活在古丝绸之路上的14万东干人也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2014年元旦前后,来自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东干协会会长尤素普·老贾一行三人访问了陕西师范大学,他们向陕西师范大学校长递交了几十名东干学生家长联名写给中国政府及陕西师范大学的俄文感谢信,感谢陕师大对东干学生无微不至的爱护和关怀。尤素普·老贾用地道的陕西话与校长交谈,乡音未改,模样未变,味道没窜,会见现场氛围十分感人。  
期刊
【编者按】2015年6月25日下午,本刊对陇上名医裴正学教授进行了专访。访谈围绕裴教授的家学渊源、从医经历、医学成就等方面展开。访谈中,裴教授着重对其家族传承演变史进行了详细介绍。  裴正学教授简介:  裴正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国家级中医师带徒导师、甘肃省首批名老中医、甘肃省医学科学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
期刊
田野·工作室  大海湾,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梁二平 1-1  孤独的圣河,永恒的变奏   ——写意敦煌宕泉河  /西 夏 1-6  汉简中的丝绸之路:大宛和康居  /张德芳 1-13   东来学佛僧和西去求法僧   ——海上丝绸之路的另一种图景 /梁二平 3-1  河西考察记(一)/杨冰华 3-7  出两关记/冯玉雷5-1  海上丝路与海图   ——最早进入中国地图的海湾 /梁二平5
期刊
2014年7月13日上午,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丝绸之路与华夏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师范大学《丝绸之路》杂志社、武威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启动仪式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之后,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向西,沿民勤、武威、山丹、民乐、张掖、高台、玉门、瓜州一线,主要围绕齐家文化遗址,深入民勤三角城、沙井子
期刊
序曲 天地开浑沌  中国和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都以不同或相同的文明对人类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令人遗憾和费解的是,其他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先后在地球上消失,只留下了一些历史痕迹。而中国,这个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却依然保留着她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而且呈现出一派青春、生机盎的景象。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准备了充分的人文条件。  
期刊
[摘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在极其重视忠、孝的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孝道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佛教的生存及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甘肃省博物馆馆藏宋代《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是国内现存幅面较大且有纪年的一帧绢本佛教故事画,由敦煌《父母恩重经》经文演变而来。《父母恩重经》是一部沟通儒、释的佛教经典,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其产生过程及其基本精神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读
期刊
[摘要]近期,国家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重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伙伴关系。斯里兰卡作为南海区域的一个支点国家,在地缘上十分重要,历史上又与我国有极为深厚的佛教因缘,借佛教外交对两国建立深厚的双边关系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佛教;海上丝绸之路;斯里兰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
期刊
浏览中国地图,人们发现,引发学者思考的中西陆路国际大通道有两大“路结”:一是由昆仑山、喀拉昆仑山、天山、喜马拉雅山等山脉汇聚的帕米尔高原,在这里,发源了塔里木河、伊犁河、印度河、恒河等;另一条是由祁连山、西秦岭、小积石山等在甘肃、青海交界地汇聚,大夏河、洮河、湟水、大通河、庄浪河等黄河上游的几大支流在这一带汇入黄河。  这两大“路结”就像两个坚实的桥墩,支撑起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而穿越过陇原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