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回顾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是为了追根溯源,沿着先烈们走过的成功途径继续前进,旨在吸收借鉴,展望未来。
【关键词】 黄埔军校 思想政治教育 借鉴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
(一)、国共合作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军阀连年割据混战,国家依然积贫积弱,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没有达到目的,老百姓照样受苦,军阀部队照样黑暗。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实力尚显弱小也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同盟是行不通的,在这些个严酷背景下及共产国际的推荐下,中共也注意到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个民主的党派。国共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期许,就是打倒封建军阀,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二)、早期积累经验。黄埔军校为大革命时期培育了大量的革命人才。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的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占据着核心地位,这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进行政治教育的全新尝试和初步探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本着“亲爱精诚”的校训,为黄埔军校的工作尽心竭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了黄埔军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成功的同时,也为后来中国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黄埔初期中共完善政治工作制度
(一)共产党人改变黄埔面貌。中共推荐了周恩来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来到学校后,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焕然一新,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军人但知服从,不问政治”。周恩来认为那一套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要培养有觉悟的军人,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他把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政治工作传统搬用到黄埔军校来,提出校内军事教育与政治工作并重。在政治课里引进了中国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中国为什么贫穷这些内容。周恩来主持的政治教育,像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吹进了校园,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1、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着手建立一套政治工作制度,把政治部分为秘书、指导、编撰三股,并先后开设26门政治课,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使政治常识、革命信念深入人心,明确让师生们了解国民革命的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和贪官污吏,革命的方法是发动民众、吃苦耐劳和严守纪律。
2、制定军校政治大纲。由共产党人熊雄主持制定的《政治教育大纲草案》规定了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定了10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以上教育“洗刷了学生入校以前所受许多流俗传统的错误见解的影响,养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3、政治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彻底了解本党、总理学说与三民主义之根本原理,了解本党党部组织与对于农工运动之态度”,使学生“不仅知道枪应该怎么放,而且要知道枪要向什么人放”,懂得“只有籍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和主义,养成士兵确定的革命观念,方可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要打仗的道理,就能克服雇佣军队的思想。培养战士的政治觉悟,使他们明确军人的社会责任,知晓战争的真正意义,是这支军队的优势。
三、共产党人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政治教育
1、引精英演讲。在这里,澎湃的《海陆丰运动之全集》、邓中夏的《省港罢工之经过》、这些演讲令学生们大开眼界,不仅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并且增强了对革命的信心。
2、组织讨论会。周恩来举办了“政治学习小组”,经常亲自主持小组讨论的主题并参加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表言论。黄埔军校当时经常组织就具体问题由当事人来进行解说和演讲。经常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政治教员可以当场解释,学生干部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分发调查问卷,学生们还可以把有疑问的问题投入“政治问答箱”,由主任、教授分别以书面或口头答复质问者。
3、办革命报刊。由黄埔军校出版的《革命军》、《黄埔潮》、《军事政治月刊》,这些月刊都以宣传反帝反封建为宗旨,同时,黄埔军校还规定:“除切实接受党的训练,努力练习本党主义外,凡本党之一切出版物,皆需细心阅览,更必须注意世界潮流,所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列主义等书籍以及同情与本党,或赞成本党政策而极力协助本党之出版物,除责成政治部随时购置以外,本校学生皆可购阅”。这帮助了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积极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意义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教育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埔军校在建立之初,就采取了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方针,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政治训练。在政治教育方面,主要以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内容,对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采取兼容并蓄的原则,不仅讲授新三民主义课程,而且宣讲共产主义原理。
(2)把握时代脉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站在时代的潮头,准确把握了那个时代的主题,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握时代脉搏,争强时代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内容、时代风格。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收到实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黄埔军校的政工人员,其个人素质,工作作风都令人称赞。这对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在新时代的征途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担负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引导和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陶威.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启示.高教论坛.2011.131.
[2] 田北桃.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黄埔剪影.2010.36-37
[3] 周兴梁.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卓华玉(1993年-),女,黎族,海南陵水,在读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思想教育,单位邮编:430074.
【关键词】 黄埔军校 思想政治教育 借鉴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
(一)、国共合作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军阀连年割据混战,国家依然积贫积弱,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没有达到目的,老百姓照样受苦,军阀部队照样黑暗。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实力尚显弱小也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同盟是行不通的,在这些个严酷背景下及共产国际的推荐下,中共也注意到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个民主的党派。国共双方都有着共同的期许,就是打倒封建军阀,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
(二)、早期积累经验。黄埔军校为大革命时期培育了大量的革命人才。其中中国共产党在早期的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占据着核心地位,这也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开展政治工作,进行政治教育的全新尝试和初步探索。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本着“亲爱精诚”的校训,为黄埔军校的工作尽心竭力,使之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武装革命组织,被誉为国民革命的中心”。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促进了黄埔军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成功的同时,也为后来中国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黄埔初期中共完善政治工作制度
(一)共产党人改变黄埔面貌。中共推荐了周恩来作为黄埔军校的第三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来到学校后,黄埔军校的政治工作焕然一新,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军人但知服从,不问政治”。周恩来认为那一套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要培养有觉悟的军人,知道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他把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的政治工作传统搬用到黄埔军校来,提出校内军事教育与政治工作并重。在政治课里引进了中国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以及中国为什么贫穷这些内容。周恩来主持的政治教育,像一股清新的政治空气吹进了校园,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1、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周恩来着手建立一套政治工作制度,把政治部分为秘书、指导、编撰三股,并先后开设26门政治课,进行有效的政治教育。使政治常识、革命信念深入人心,明确让师生们了解国民革命的目的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和贪官污吏,革命的方法是发动民众、吃苦耐劳和严守纪律。
2、制定军校政治大纲。由共产党人熊雄主持制定的《政治教育大纲草案》规定了政治教育的内容,规定了10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以上教育“洗刷了学生入校以前所受许多流俗传统的错误见解的影响,养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
3、政治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彻底了解本党、总理学说与三民主义之根本原理,了解本党党部组织与对于农工运动之态度”,使学生“不仅知道枪应该怎么放,而且要知道枪要向什么人放”,懂得“只有籍政治工作阐明本党的学说和主义,养成士兵确定的革命观念,方可保证军队统一与为主义奋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当兵、为什么要打仗的道理,就能克服雇佣军队的思想。培养战士的政治觉悟,使他们明确军人的社会责任,知晓战争的真正意义,是这支军队的优势。
三、共产党人用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政治教育
1、引精英演讲。在这里,澎湃的《海陆丰运动之全集》、邓中夏的《省港罢工之经过》、这些演讲令学生们大开眼界,不仅丰富了知识的积累并且增强了对革命的信心。
2、组织讨论会。周恩来举办了“政治学习小组”,经常亲自主持小组讨论的主题并参加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表言论。黄埔军校当时经常组织就具体问题由当事人来进行解说和演讲。经常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讨论,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政治教员可以当场解释,学生干部还经常深入学生当中分发调查问卷,学生们还可以把有疑问的问题投入“政治问答箱”,由主任、教授分别以书面或口头答复质问者。
3、办革命报刊。由黄埔军校出版的《革命军》、《黄埔潮》、《军事政治月刊》,这些月刊都以宣传反帝反封建为宗旨,同时,黄埔军校还规定:“除切实接受党的训练,努力练习本党主义外,凡本党之一切出版物,皆需细心阅览,更必须注意世界潮流,所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马列主义等书籍以及同情与本党,或赞成本党政策而极力协助本党之出版物,除责成政治部随时购置以外,本校学生皆可购阅”。这帮助了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积极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意义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教育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黄埔军校在建立之初,就采取了军事与政治并重的方针,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政治训练。在政治教育方面,主要以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为内容,对不同学派的思想理论采取兼容并蓄的原则,不仅讲授新三民主义课程,而且宣讲共产主义原理。
(2)把握时代脉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站在时代的潮头,准确把握了那个时代的主题,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握时代脉搏,争强时代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征、时代内容、时代风格。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收到实效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环节。
(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黄埔军校的政工人员,其个人素质,工作作风都令人称赞。这对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加强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在新时代的征途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担负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引导和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齐心协力的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陶威.黄埔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启示.高教论坛.2011.131.
[2] 田北桃.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黄埔剪影.2010.36-37
[3] 周兴梁.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一期.
作者简介:卓华玉(1993年-),女,黎族,海南陵水,在读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思想教育,单位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