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学生準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条件。本文针对一节具体的生物课堂,简单探讨了概念教学。
【关键词】生物课堂 生态系统 概念教学
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更系统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奠定了基础。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和做练习,都离不开生物学概念。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原有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在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条件。笔者于2012年暑期在北京参加了新课标培训会,培训专家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本文以“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为例简要谈一下生物学中的概念教学。
一、在课标中的地位
有关“生态系统”,在《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总共有五个直接相关的内容,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在上课时首先分析学生形成的前概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出科学概念。然后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正例、反例组织学生对概念再次进行思考,充分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
三、教学流程
1.体察学情,有的放矢地引入概念。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什么是生态系统”,老师评价,导入课堂。
本环节要在屏幕上展示大标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学生不是第一次听说,比如对“保护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等都有所耳闻,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准确说出“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这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植物、动物、森林、草原等等,还有学生能想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想到阳光、空气、水等环境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脑海中形成的前概念,对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评价,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①生物间是孤立的吗?②如果只有生物,能构成生态系统吗?
2.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在乐趣中认识概念。教师展示捕食、合作、竞争等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刚刚进入初中接触生物知识的学生,这种学习新知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此环节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草原上狮子捕食猎物,蜜蜂、白蚁相互合作、田地里的小麦和稗草竞争养分、腐烂的苹果等相关视频及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相关问题:狮子与猎物是什么关系?蜜蜂和白蚁作为一个群体是怎样合作的?小麦和稗草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哪些养分?苹果为什么会慢慢腐烂,是哪种生物在起作用?
3.联系实际,巧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总结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联系,认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初一的学生,如果只是生硬地告诉他们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他们会觉得这些知识不易接受。这一环节应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从植物入手,展示一株豆苗从萌发到生长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总结出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条件。
接下来学生举例,说一些动物,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分类:有些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有些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单从这方面,动物同样离不开环境,而且这时还有学生补充:动物需要呼吸离不开空气,需要生存离不开水等等。把这一系列片段梳理一下,学生总结: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
4.学生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前面的这些教学流程进行完之后,学生对于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生态系统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与之相关的环境,并且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后,学生总结: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5.利用概念图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概念图简洁扼要强调两要素的关系,强化概念,总结这节课所学要点。至此,本教学片段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理解,为深入学习具体的内容,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从概念的引入到概念的形成再到概念的巩固深化,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启发学生准确领悟概念。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准确掌握概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生物课堂 生态系统 概念教学
正确的生物概念,既是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更系统地获得生物学知识奠定了基础。生物学概念教学贯穿于整个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讲授新课、复习旧课、实验操作和做练习,都离不开生物学概念。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在原有标准的十个模块中,都增加了重要概念的描述。在教学中,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不仅是学好生物学的前提,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条件。笔者于2012年暑期在北京参加了新课标培训会,培训专家强调“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本文以“生态系统”这一概念为例简要谈一下生物学中的概念教学。
一、在课标中的地位
有关“生态系统”,在《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是: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总共有五个直接相关的内容,可见“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
二、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在上课时首先分析学生形成的前概念,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出科学概念。然后通过举一些典型的正例、反例组织学生对概念再次进行思考,充分认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最后以概念图的形式总结。
三、教学流程
1.体察学情,有的放矢地引入概念。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什么是生态系统”,老师评价,导入课堂。
本环节要在屏幕上展示大标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学生不是第一次听说,比如对“保护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等都有所耳闻,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准确说出“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外延。这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态系统?”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植物、动物、森林、草原等等,还有学生能想到土壤中的细菌、真菌,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想到阳光、空气、水等环境条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脑海中形成的前概念,对之后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评价,同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①生物间是孤立的吗?②如果只有生物,能构成生态系统吗?
2.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地展示新知,在乐趣中认识概念。教师展示捕食、合作、竞争等视频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生物间是相互联系的。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对于刚刚进入初中接触生物知识的学生,这种学习新知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
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此环节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草原上狮子捕食猎物,蜜蜂、白蚁相互合作、田地里的小麦和稗草竞争养分、腐烂的苹果等相关视频及图片,在展示的过程中及时提出相关问题:狮子与猎物是什么关系?蜜蜂和白蚁作为一个群体是怎样合作的?小麦和稗草在生长过程中会争夺哪些养分?苹果为什么会慢慢腐烂,是哪种生物在起作用?
3.联系实际,巧妙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总结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生物与环境的联系,认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初一的学生,如果只是生硬地告诉他们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他们会觉得这些知识不易接受。这一环节应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从植物入手,展示一株豆苗从萌发到生长到开花结果的过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不难总结出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水等条件。
接下来学生举例,说一些动物,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动物分类:有些动物直接以植物为食,有些肉食动物间接以植物为食。单从这方面,动物同样离不开环境,而且这时还有学生补充:动物需要呼吸离不开空气,需要生存离不开水等等。把这一系列片段梳理一下,学生总结: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
4.学生归纳总结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前面的这些教学流程进行完之后,学生对于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生态系统不仅有各种各样的生物,还有与之相关的环境,并且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后,学生总结: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5.利用概念图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概念图简洁扼要强调两要素的关系,强化概念,总结这节课所学要点。至此,本教学片段能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生态系统”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理解,为深入学习具体的内容,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从概念的引入到概念的形成再到概念的巩固深化,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引导启发学生准确领悟概念。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水到渠成地准确掌握概念,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又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