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追问 善待错误 辨析错误
对症下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8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么愤然批评,要么茫然无措,要么懒得搭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学习困扰。教师应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呢?笔者认为,追问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说出来,找到错误之源而后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对自己的错误和他人的错误“知其然”,然后做到预防错误的再次发生,并对如何改正错误“知其所以然”,做到规避错误的再次发生。下文笔者谈三点对课堂教学中面对错误进行追问引导的思考。
一、善待错误,追问“怎么想的”
对于学生来说,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待错误,善于追问“你怎么想的”,才能让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实现对错误的超越。此时教师要冷静对待,并搭建一个开放的课堂交流场,让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学生提出像长为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面对这样的错误,笔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认为,两边之和(3+8=11厘米)大于第三边(5厘米),所以能够围成三角形。通过追问,暴露出学生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片面理解。此时就为笔者下一步引导学生综合把握三边关系的问题指明了教学的方向。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讳疾忌医,采取打击挖苦的方法,这样只会让错误火上浇油,增加学生的困惑以及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感,是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的。教师的追问,能够让学生敢于、乐于面对错误,释放了数学课堂民主对话的精彩。
二、对症下药,追问“错在哪里”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乐于探究、乐于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理念,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马上指出来并给出解决方案,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主体性会造成伤害。教师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释放课堂的精彩。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出现了如下错误:(45+34)×3=45×3+34,此时笔者将问题抛向全体学生:“大家想一想,这个错误到底错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错误的出现是学生没有正确使用(a+b)×c=ac+bc的这一乘法分配律。但问题是否就这么简单呢?其实不然。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a+b)×c等于ac+bc呢?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促进理解吗?”学生讨论后举例说明:“买一套衣服上衣单价是45元,裤子是34元,总共买3套,需要多少钱?这里的45×3是3套上衣的价钱,要求3套衣服的总价钱,还要再加上3套裤子的钱(即34×3)。”以上教学中,针对错误对症下药,通过生活实例,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错误所在,并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认知,内化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辨析错误,追问“怎么解决”
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生成资源的过程,也是学生真实展现学情的过程,此时出现的错误,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学生思维的误区,教师要善加引导,让学生分析错误,追问预防方法,用自己的视角理解所学知识。
如在练习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两条线段分别长7厘米和3厘米,如果将7厘米的线段剪成两段整厘米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长度可能是( )厘米、( )厘米、( )厘米。有学生填写的答案是将7厘米分成1厘米和6厘米两段。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其错误原因,学生认为1+3<6,笔者追问:为什么1+3<6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理清思路:因为要围成三角形的话,两条较短的线段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线段。也有学生的答案是将7厘米分成2厘米和5厘米。笔者追问错误原因,学生认为2+3=5厘不符合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条件。此时笔者进行适度的变式拓展:两条线段分别长7厘米和3厘米,再添上一条多长的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再追问:怎么预防出现的错误?怎么快速找到答案?学生讨论探究后找到最优的方法——必须要符合较短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条件。由此可以先列出几种可能,并逐一辨析错误,有序排除,对错误进行有效的预防。
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在反思回顾中从表面层层深入,逐步探究问题的实质,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对所学理论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从预防错误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由此得到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或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既有认知原因,也有思维上的差异问题。只有找到原因所在,才能使错误成为通往求知的有利路径。教师应针对错误冷静处理,温和对待,进行合理的追问,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问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抓住重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样才能让错误发挥应有的作用,释放课堂的精彩。
(责编 林 剑)
对症下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
008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么愤然批评,要么茫然无措,要么懒得搭理。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造成学习困扰。教师应如何面对学生的错误呢?笔者认为,追问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说出来,找到错误之源而后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则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对自己的错误和他人的错误“知其然”,然后做到预防错误的再次发生,并对如何改正错误“知其所以然”,做到规避错误的再次发生。下文笔者谈三点对课堂教学中面对错误进行追问引导的思考。
一、善待错误,追问“怎么想的”
对于学生来说,出现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待错误,善于追问“你怎么想的”,才能让学生勇敢面对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所在,实现对错误的超越。此时教师要冷静对待,并搭建一个开放的课堂交流场,让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学生提出像长为3厘米、5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也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面对这样的错误,笔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你怎么想的?说一说你的理由。”学生认为,两边之和(3+8=11厘米)大于第三边(5厘米),所以能够围成三角形。通过追问,暴露出学生对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片面理解。此时就为笔者下一步引导学生综合把握三边关系的问题指明了教学的方向。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讳疾忌医,采取打击挖苦的方法,这样只会让错误火上浇油,增加学生的困惑以及对学习数学的恐惧感,是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的。教师的追问,能够让学生敢于、乐于面对错误,释放了数学课堂民主对话的精彩。
二、对症下药,追问“错在哪里”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乐于探究、乐于学习,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这一理念,面对学生的错误,如果教师马上指出来并给出解决方案,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的主体性会造成伤害。教师要抓住时机,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资源,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释放课堂的精彩。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时,学生出现了如下错误:(45+34)×3=45×3+34,此时笔者将问题抛向全体学生:“大家想一想,这个错误到底错在哪里?”学生讨论后认为,错误的出现是学生没有正确使用(a+b)×c=ac+bc的这一乘法分配律。但问题是否就这么简单呢?其实不然。笔者继续追问:“为什么(a+b)×c等于ac+bc呢?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促进理解吗?”学生讨论后举例说明:“买一套衣服上衣单价是45元,裤子是34元,总共买3套,需要多少钱?这里的45×3是3套上衣的价钱,要求3套衣服的总价钱,还要再加上3套裤子的钱(即34×3)。”以上教学中,针对错误对症下药,通过生活实例,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错误所在,并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认知,内化了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三、辨析错误,追问“怎么解决”
学习和练习的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生成资源的过程,也是学生真实展现学情的过程,此时出现的错误,能够清晰地展示出学生思维的误区,教师要善加引导,让学生分析错误,追问预防方法,用自己的视角理解所学知识。
如在练习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两条线段分别长7厘米和3厘米,如果将7厘米的线段剪成两段整厘米数,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长度可能是( )厘米、( )厘米、( )厘米。有学生填写的答案是将7厘米分成1厘米和6厘米两段。针对这个错误,笔者引导学生分析其错误原因,学生认为1+3<6,笔者追问:为什么1+3<6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学生理清思路:因为要围成三角形的话,两条较短的线段的和一定要大于第三条线段。也有学生的答案是将7厘米分成2厘米和5厘米。笔者追问错误原因,学生认为2+3=5厘不符合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条件。此时笔者进行适度的变式拓展:两条线段分别长7厘米和3厘米,再添上一条多长的线段能够围成三角形?再追问:怎么预防出现的错误?怎么快速找到答案?学生讨论探究后找到最优的方法——必须要符合较短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个条件。由此可以先列出几种可能,并逐一辨析错误,有序排除,对错误进行有效的预防。
通过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在反思回顾中从表面层层深入,逐步探究问题的实质,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对所学理论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能够从预防错误的角度分析问题,并由此得到解决。
总之,在课堂教学或练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既有认知原因,也有思维上的差异问题。只有找到原因所在,才能使错误成为通往求知的有利路径。教师应针对错误冷静处理,温和对待,进行合理的追问,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问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抓住重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这样才能让错误发挥应有的作用,释放课堂的精彩。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