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福:卖出30万只猪蹄之后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卖烤猪蹄算是我的副业。我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电子所助理研究员,主要做军工方面的研制,侦察雷达、侦察卫星、无人机都是我们的涉猎范围。不过很快我会全职出来卖烤猪蹄。现在我觉得,烤猪蹄这门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个平台、一个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让它爆发。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北京五道口附近寻找合适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难求。


李功福读书时就开始卖猪蹄。

  因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开始自己赚钱了。小时候,妈妈用荷叶把吃剩的猪蹄包起来,类似叫化鸡那样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记得。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期间,我发现烧烤很受欢迎,女生又特别喜欢猪蹄,但市面上的工艺不是煮就是卤,没人用烤的。当时学校后门也有一个卖烤猪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销量很好。那时我想,没准按照我的方法来做更有市场。
  腌制、卤是烤前的必备步骤,否则生猪蹄很难入味。为了学习这门技巧,我去烧烤店、卤肉店打杂,洗碗、扫地,看他们配料。每天偷学一点,晚上借同学家的房子再自己调试。导师和同学都是我的试验用户。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验,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说我可以去外边摆摊了,导师也很支持,给我4000块启动资金。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做,每天早上骑摩托车两小时到市场进货,100斤猪蹄全靠我自己处理,给猪蹄破壳之后再除毛。
  我们学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气,一个成电的研究生在校门口摆地摊,没少遭到质疑,多少双眼睛看着。常听到很多家长在我面前议论:我的小孩就在里面上学,他现在摆地摊,我的孩子以后怎么办?那时我每天推餐车在校门口卖货,还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过几次后,我也在想要不要放弃。但既然已经出来了,钱又是老师给的,我还没做成就回去怎么交代。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选择,如果签到西安、武汉,我可能会去搞卫星和核潜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尽管来北京什么都没有,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闯一闯。入职中科院后,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继续忙活自己这摊生意。
  和以往一样,我们的猪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烧烤,我现在考虑尽量不要依靠厨师,尽可能和厨师剥离关系。只是现在我们的供应链还不完善,单一店面可以,一旦开始规模复制,就要考虑中央厨房或加工、代工厂,这些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
  这几年,我总共卖出了30万只猪蹄。如果想赚快钱,也许早就开始做加盟了,之所以没走这一步,是因为我想做长久一点。营销和宣传手段的运用也一样,如果不是基于产品本身,做宣传会死得很快,相当于空中架楼。不管怎么宣传,最终还要回归到产品本身。过度营销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会成功,因为这儿有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不用考虑二次购买就能盈利,但并不适用于其他城市。
  我们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务员。之前还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觉得我们这个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没有招牌的情况下会对我们营业有多大影响,结果发现大家照样排队。我们团购量很大,在大众点评是五星店铺,海淀区排名第一。
  最高峰时,我们每天能卖500只猪蹄。不过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点,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传统思维做生意了,现在讲究单点突破。阿里巴巴、腾讯都是靠一款产品打品牌,后面做大、做出名气,什么都能尝试。一面玻璃一个拳头打下去,可能不会破,但单点打过去很容易突破,我们也想靠烤猪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个人知名度后,再把我的企业文化给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过来。
  之前我担心别人抄袭,但现在我的思路已经完全不同了。顾客花13块钱来我这里,他想象中的猪蹄应该是怎样的,我大概可以猜到,不外乎是干净、味道好。之后我想做的事情是顾客花了13块钱之后,不仅买到意想之中的东西,还有更多他想不到的,这可能是产品背后的故事或是店里的装修风格。我卖的不仅仅是烤猪蹄。未来我们要抓住大学生这一块市场,以后我宣传或表达的,一定是能正面影响大学生灵魂的东西。
  烤猪蹄是个没有壁垒的生意,竞争对手的加入,让我不得不加快融资和转型的速度。我们有了竞争压力,每天下班的时间推迟了个把小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做其它产品的技术储备,只差一个好团队。最近也有投资人找到我,但他们都更看重团队,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搭建。下半年我挖来一位老同学和我一起创业,他曾是杭州九阳豆浆机的区域经理。毕竟小吃生命周期有限,受众群体也有限,我希望加快步伐,在大浪淘沙前做出自己的品牌,然后转型到快餐。
其他文献
法宝网联合创始人 潘勇  法宝网最初与市场大的渠道合作,其实是形势所迫。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尝试了多种推广方式,例如建立了一个直销团队以发卡的形式卖服务,折腾了大半年,钱也花了很多,没有什么效果。我们还去找过政府部门谈合作,打算一起普法、做法律援助等等,但也不好谈。  在做法宝网之前,我和冯子豪是做通信设备的,经常与移动、联通、电信打交道。想到至少和运营商的关系还算熟悉,我们就去找他们谈合作,打
期刊
移动互联网正在加剧传统产业的变革,也驱动O2O模式走向成熟。图为9月17日,《创业家》组织的本地服务业O2O创始人沙龙。  图中人物来自以下公司:  停车宝  车多少  乐家月嫂  云社保  云视野  卡拉丁  法宝网  调果师  58到家  荣昌e袋洗  优客逸家  58陪练  阿姨来了  阿姨帮  青年菜君  58同城  所有VC都相信中国的本地服务业中将出现很多家百亿美金级的上市公司,但十几
期刊
本地服务业O2O创业公司显然不需要担心BAT。它们离这个领域太远,依其惯例,它们会投资,但不大会自己做。那么,需要担心58同城这样的市值30亿美元的中型巨头吗?58同城在PC端做的就是本地服务业,钱、人、势俱全。看上去,它不但会做,而且也能做好。事实上,它已经做了“58到家”。  2014年9月17号,《创业家》杂志在黑马全球路演中心二楼举办本地服务业O2O创始人沙龙。带着这个问题来的河狸家创始人
期刊
放在两年前,IDG绝不可能投这样的人。  他们毕业于名校,从谷歌、百度、中科院离职创业,卖起煎饼、肉夹馍、烤猪蹄。他们放弃大公司的优渥待遇,关心粮食和蔬菜。  近一年来,IDG资本已投资15家90后创业项目,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的“伏牛堂米粉”也在其中。IDG合伙人李丰认为在投资项目中IDG“赶了两次早”,一次是互联网金融,一次是年轻人生活方式和年轻人创业。“90后中很多人具有真正的兴趣和理想主义,
期刊
房多多的机会  在中国,房地产经纪人是争议很大的角色。很多人说互联网应该去中介化,但我个人判断中介不会消失。为什么?我们来看美国,到今天为止,经纪是一个非常发达的行业。为什么我们所有人对中国的经纪人有一个偏见呢?是因为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不是很健康,很多的中介公司是靠信息不对称在赚钱。以二手房为例,假如你想在北京三元桥一带买房子,经纪人永远带你看那两套,实际上可能有50套在卖。经纪人发到网上的信息几
期刊
今年4月,《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这篇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那是我半夜发粉时的感悟,当时真的发到眼泪都要掉下来了。也许现在我能想明白了,但当时我真的想不通。总觉得上班族那个点早睡觉了,我还在这儿干吗?然后真是鼻头一酸,写了那篇文章。那些我自认为写得满意的文章,都在厨房里诞生。  在北大我读金融法专业,同学毕业后大都去了投行和律所。大家都去搞金融,可没有实体搞什么金融呢?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后来毕业论
期刊
孟兵设置产品经理岗位负责肉夹馍。  最近我们在研发新口味的肉夹馍,每天大家都在公司说新产品要上线了,是Beta2.0版本。我们甚至找不到一个传统餐饮业的词来形容这个过程。因为包括我在内的三个创始人都来自百度、腾讯,除了互联网我们什么都没做过。  不过颠覆往往都是从外行产生,互联网学到的东西很有用。在公司内部,我们把产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食物本身,其次是跟所有体验相关。在我看来只要是互联网上的生意,
期刊
一生寻找,只为遇见。  罗意在自己的名片背面印了这样一句话。他是“80后”、农村出身、北大毕业、典型“北漂”青年。在繁华都市里,像他这样的人绝大多数都经历过租房生活,找到一处理想的栖身居所并不容易。  罗意走出校园就当起了“二房东”,如今他的创业项目也与此相关——为城市白领提供有品质的长租公寓。他的品牌叫“寓见”。专业二房东  我已经做了七年多的“二房东”。罗意从北大毕业后做过多年“二房东”。  
期刊
“青年菜君”在人流量大的回龙观地铁口开出第一家店。解决两大痛点:配送和损耗  去年,我在陪老婆逛街的时候,接到陈文的一条短信,说是要做卖菜的项目。接下来,逛街成为空壳,处于兴奋中的我一直在和陈文发短信、打电话聊项目。  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刚需。尤其是对于北漂多年的我们来说,太了解能吃到一顿家里做的晚饭的不容易了。大部分上班族正常下班就下午五六点,到家快七点了,这时候再去超市排队买菜,至少需要半个小
期刊
房多多联合创始人曾熙,他在房多多负责地面团队。  我跟段毅同门师兄弟。我毕业了先去新联康干了两年,2004年加入了一家地产代理公司。他是总经理,我是副的,他离开总经理位置后由我接任。  2008年,我跟万科谈,我说帮你做外场渠道(售楼中心之外的营销渠道),我帮你拉客,广告没用就算了,我靠拉客帮你卖。万科就给了我们很多项目做,因为我是靠渠道切入到万科。后来整个苏南万科完全是我们做的。  我就认识到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