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i8308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下,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海西州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但仍受经济、文化、市场等诸多因素影响,面临着许多挑战。海西州如何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施“文化名州”战略的重要内容,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需要加大文化产业投入的同时,还需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民生行业的融合发展,本文就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做了研究,以助推海西州文化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一、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概况
  近年来,海西州文化产业进入跨越式发展。海西州将文化产业发展置于全州发展整体规划中,根据发展现状及未來发展定位,编制完成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实事求是地对进一步推进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了总体布局,实现了全州文化产业稳步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持续提升,文化产业体系逐渐完善,区域文化产业格局初步成型,文化产业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目前,海西州共有文化经营单位495家,从业人员3800余人,其中,列入“十三五”省级重点项目库的文化企业有3家,州级重点项目库的文化企业有35家,规模以上企业有4家,列入初具规模企业未达到规模以上企业4家,文化法人单位169家。海西州共申报省级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21家,获批9家。
  总体来看,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带动海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青海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二)主要成就
  1.文化产业格局初步构建。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初步建立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主要实施建设德令哈市文化创业产业园、“天空之镜”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园、西王母文化产业园、温泉原生态养生文化旅游产业园等179个文旅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亿元。着力打造昆仑文化、德都蒙古文化等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了以柴达木特色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品牌、节庆文化品牌等为主体的区域文化品牌体系。培育开发盐化工和昆仑玉以及黄金等特色工业文化旅游品牌,并加快打造柴达木枸杞种植和加工等枸杞文化新品牌。昆仑玉、掐丝唐卡、桃花石加工、盐雕等特色文化产品已成为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商品,其附加值不断提高。
  2.文化产业融合初见成效。文化+旅游:重点开发民俗游、文化游等新业态旅游产品,达布逊淖尔风情园、德都蒙古风情园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相继落成。建成文旅融合智慧服务平台——云游柴达木,访问量突破20.43万人(次)。文化+体育:成功举办首届青甘蒙跨年极限机车冬季挑战赛、“激情柴达木”中国汽车飘移锦标赛、“八百里流沙”徒步极限挑战赛、世界攀岩大师等多项文化体育赛事及活动。文化+广电:海西州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9.02%和99%。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青海“蕃莱坞”民族电影节,电影《情人湖》在国内知名媒体播映,《黑帐篷的故事》等影视作品陆续获奖,海西州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医药:依托海西州蒙藏医院以及盐湖和温泉等医疗和旅游资源,开发了民族医药体验、盐理疗、温泉养生等特色产品,打造“高原疗养基地”。文化+演出:创作完成了“天空之镜”等3台大型剧目,10个小型节目,鼓励全州各地结合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以点带面推进海西州舞台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
  3.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海西州“三馆一站”覆盖率为98.57%,全部实现零门槛免费开放,年均开展各类公益性文化展演、讲座等活动1600场(次)以上。海西州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格尔木市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通过举办“孟赫嘎拉”文化艺术节、德令哈国际高原音乐节、“爱在柴达木·梦在钱塘江”文旅推介演出等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节庆氛围。与此同时,文化艺术创作走向大繁荣。海西州译制《寒战》《藏獒多吉》《忠诚与背叛》影片在八省区蒙古广播电视优秀作品评析会上分获二、三等奖;《德令哈之夜》获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奖、最佳电影音乐奖。
  4.文化遗产保护成绩斐然。海西州共有274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8处。“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网上博物馆”正式开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回顾总结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历程,虽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和大胆实施,推动了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但是,客观上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仍处在层次不高不精的阶段,这种状况与海西州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不相符,在产业规模、布局、产业结构、竞争力、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平衡。
  (一)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小,结构不合理
  基于“欠发达、欠开放”的州情,海西州文化产业尚未摆脱整体“小、散、弱”特征,全州有文化经营单位495家,从业人员3800余人,列入州级重点项目库的文化企业有35家。这些企业规模小,微企业多以家庭作坊和个体经营户为主,效益低、市场影响力弱,难以形成区域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从发展模式来看,海西州文化产业大多基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政策驱动发展模式,缺少统筹规划大型、集中的原创性文化产品和特色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还没有形成。新兴文化业比重小,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如“互联网+”、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海西州大多数文化经营主体仍停留在模仿阶段,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文化产品特色不鲜明,品种不丰富。
  (二)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低,竞争力较弱
  虽然海西州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在公益性文化事业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文化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但在经营文化业方面,还有所欠缺。海西州文化活动以政府行为居多,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总体规模较小、总量偏低,市场不健全,投融资渠道单一,产业链条尚未形成,导致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对社会经济拉动不明显。总体看,与形成良性、高效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驱动发展模式存在一定差距,主要缺少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的文化企业和产业项目。   (三)文化产业融合延伸不够,多元融合格局尚未形成
  海西州文化产业和一二三产业虽然初步融合,由于对工业、农牧业以及地质遗址、文化遗迹等资源挖掘不够,未能带动农牧产品、文创产品,以及餐饮、住宿产业的发展。“文化+”的新业态、新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与旅游、餐饮以及建筑、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规模,对乡村振兴、拉动就业支撑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难以满足市场竞争需要
  创新型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目前,不仅文化产业人才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文化产业中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短缺,尤其是精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稀缺,创新创业型、专业技术型、服务技能型、科技研发型人才建设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受自然条件、待遇等诸多因素影响,人才引进困难,即使引进了,也很难留住人。现有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规模、结构、专业化水平不能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求。
  (五)高原文化生态资源保护仍需加强
  海西州生态基础薄弱,政府采取了重要举措加强生态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业、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威胁,有些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文化遗产等部分资源保护处于“重申报、轻保护”阶段,海西州因地域辽阔,古遗址分布分散及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进展迟缓,文化生态保护仍需不断加强。
  三、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从发展层面确立文化产业在推动海西州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中的作用与空间
  提升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仅要通过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竞争力及文化软实力,更要着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拓宽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对传统产业的融入空间,从而增大文化产出效益,提升附加价值,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质增效。
  (二)让市场在规划决策中发挥更大影响作用
  从根本上看,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提质增效,产业链攀升,增强自主创新与竞争能力,必须建立在适应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我国文化发展开启了以开放市场、调动市场内生动力为主的新阶段。
  可以在制定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时,在基于海西州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各地经济社会基础条件以及其他文化生产要素条件的基础上,还要把市场可行性考察作为重要的一环,防止盲目追求文化产业的宏大规模造成文化产业虚假繁荣,最终导致巨大的财物浪费和文化资源破坏。与此同时,还要将全州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全国文化产业体系与格局中考量,明确其产业方位,产业优劣势,产业重点与突破口,进一步明确文化产业要素的整合途径与方向。
  还可以在布局海西州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中,遵循市场规律,按照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进行规划确定,这样才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文化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不仅要注重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更要注重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经济组织形式给社会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发展方式、经济模式及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并且通过主动适应这种变化来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在关注文化产业经济功能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从海西州来看,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始终徘徊不前,州内居民更愿意赴省外旅游和节假日赴西宁消费的现象盛行,折射出民众缺少对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热情,也反映出本土的文化产业、文化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能体现应有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由此,提示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必须意识到文化产业的文化价值高于经济价值,无论是通过有形文化产品,还是无形版权产品及文化服务,均需建立在对文化价值的认同上。
  (四)既要注重文化产业体系的培育形成,更要找准重点寻求突破
  海西州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要注意尊重客观规律,既要积极培育完善文化产业体系,又要立足自身优势与条件,不能盲目求大求全。要紧紧把握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文化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双层管理,联合开发”模式,注重选择真正能够体现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的产业门类和产业内容,把更多发展精力放在这些领域,集中精力,找准重点,寻求突破。可以综合考虑海西州各市、县、行政委员会的资源禀赋、品牌竞争力、产业基础、交通条件以及产业带动性等因素,从资源整合、文旅品牌共塑的角度出发,打造海西州文化品牌,以“全域统筹布局、区域差异化发展”为目标,形成“一圈、三核、三廊道、七板块”发展空间布局。
  (五)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更要注重完善人才教育体系
  就海西州来说,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是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培育和壮大一支素质过硬的海西州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要坚持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输入方式。一是优化人才引进环境。将人才工作纳入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从顶层做好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工作。出台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争取通过较短的时间将急缺、特殊的人才充实到海西州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中;解决引进人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和谐环境。二是完善人才教育体系。制定全州系统性人才培养计划,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纳入政府、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对具有传统优势的工艺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可以发挥本土优势,培养产业链前端的原创人才;加强与省内外院校间文化培训机构的合作,多渠道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打造实践锻炼平台,鼓励支持高校开展“3+2”或五年一贯制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开设发展文化产业急需的新专业和新学科,为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参考文献:
  [1]大卫·赫斯蒙德夫.文化产业[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
  [2]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新华出版社,2010,1.
  [3]保罗·谢弗.文化引导未来[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4]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
  [5]李思屈.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
  [6]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M].民族出版社,2012,12.
  [7]范建华.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新论[M].人民出版社,2011,6.
  [8]高书生.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產业的战略思考[N].光明日报,2010,3.
  [9]张璞,赵周华.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内涵和特征分析[J].前沿,2011,17.
  (作者简介:李蓉,中共海西州委党校讲师。)
其他文献
小麦种植是常见的农作物种植,因为小麦品种的特殊性,小麦在种植技术层面上就更加精细化,如何选择技术、应用技术、把握技术要点也就成为了小麦种植的思考方向.特别是涉及小麦
通过阅读一定量融资约束理论及融资约束测度方法的经典文献和前沿文献,总结概括了融资约束的含义,梳理并评价了融资约束的各种测度方法,包括单一代理变量法、敏感度分析法、综合指数法以及随机前沿法等,并列举了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文献中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和拓展。融资约束是金融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文章对于围绕融资约束理论的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产业学院作为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有效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协同发力,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教育主体作用,实现校企共赢
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赋能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在线课程资源与面对面课堂教学相结合,推进多样式、多维度的混合式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大
高职学生的满意度水平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也是高职院校进行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学生满意度状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北京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为主.乳腺癌术后,特别是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后,腋下至上臂内侧淋巴管可能会有损伤,使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发乳腺癌
期刊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消化内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精准断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科2019年8月-2020年6月进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的共66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33例。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SAS)评分、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住院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平均住院日以及住院费用明显降低,对医疗过程的满意度明显改善,精准断流术的术后并发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食
芷若:这几天头晕、脖子疼、头皮发紧、四肢无力、浑身发麻.唉,你说我这是咋回事?rn敏敏:我脖子也很僵,腰还疼,好想休息啊!rn熊猫:哎呀,那是你脑袋上坐了个小孩!rn芷若:啥玩意
期刊
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双高计划”建设方案中的十项改革发展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目标,对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意义重大。要提升高水平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水平,需要从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推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效能提升、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智慧课堂和虚拟工厂推进混合式教学五个方面进行精准施策,并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保障,确保建设成效,引领双高院校信息化水平高质量发展。
目的:评估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thG-CSF)预防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医院28例既往化疗出现Ⅰ/Ⅳ度粒细胞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24~48h皮下注射PEG-thG-CSF,每个化疗周期给药1次。结果:每例患者均至少完成1个周期化疗,患者包括食管癌、胃癌、汗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既往化疗后出现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者为11例,皿度17例。预防给药后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2例,Ⅱ度8例,明显降低了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3例患者出现骨和肌肉酸痛的Ⅱ度不良反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