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育的有效性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bi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推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的好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每一节阅读课的方法指导,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还不太成熟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阅读;教育;小学
  一、巧借图片,质疑阅读
  借助图片,质疑阅读是让学生先观看相关的图片,以图片为钩子,然后再带着质疑去阅读,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括有趣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课文,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7课《酸的和甜的》,使我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中的插图,试着把各幅图画连起来,变成一个自己的小故事说一说,老师走到他们中间去倾听,然后让四位同学上台讲出自己的编的故事。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不少学生说起来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自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这样由图像的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帮助的。
  二、个性朗读,以读为主
  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关键,读的感悟的前提是理解的过程,也是写作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且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有语文教学就有朗读的存在,它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感悟课文内容。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感受作者笔下的春天,比如,(1)仿照古人的摇头晃脑来吟诗;(2)可以手拍手方式来读诗。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去朗读古诗,去感受春天的美丽,这样的个性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喜欢上朗读。
  三、读说结合,完善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及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态度和语言习惯”。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雪孩子》,让学生读完课文后,马上与小组同学复述这个有趣的故事,然后再请两组上台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讲得好,老师就奖励他一朵小红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锻炼学生的胆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信念。
  四、以读为本,激励语言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由此可见,我们教师要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美,在读中体会情感美,那么如何去读,读的次数多书读百遍,以及自薦,文章读多读了,他的意思就会明朗,体会就会更深刻,但是应有选择地去读,要选择多读的内容。如(1)重点句段要多读(2)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多读;(3)值得积累,有欣赏价值的地方要多读。
  五、引导欣赏,阅读品位
  在阅读中,我试着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在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欣赏,可以自读欣赏,还可以采用图画等多感官参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配上表情动作,反复品读。熟读成诵,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比如,在上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笋芽儿》,我先范读第2段笋芽儿被叫醒了,她揉揉眼睛,伸伸懒腰,看看四周仍然一片漆黑,撒娇的说:“是谁在叫我呀?”老师边读边配上表情和动作,然后让孩子也跟老师一起品读本段,边读边配上表情和动作,一遍不行,那么就读两遍,多读几遍后孩子们都会读了,那么再往下读课文的时候,孩子们就会自己配上表情动作来品读,慢慢地他们就会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总之,在阅读这块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土里,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积累和摸索,让我们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带给我们的孩子们,让他们都能找到阅读的乐趣,更能找到阅读的钥匙,我们每位教师既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教会他们各种阅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露艳.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42.
  [2]李文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96+9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数学、语文、英语是三大重点学科,受到的关注和重视自然也比较多,数学不同于语文和英语两个语言类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抽象化概念,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列探究。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探究  引言:  数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
期刊
摘 要:现代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学领域的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不仅对自身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在提高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展开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写作的意识。同时,教师要构建趣味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意愿,避免教学课堂的单调性。此外,语文作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上,学生还要通过拓展活动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小学
期刊
摘 要:认识汉字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认识汉字的总量约为3500个,而低年级就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因此在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并将识字能力结合到阅读中去。识字和阅读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识字;阅读;小学语文;汉字教育  新课标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了定量的要求
期刊
摘 要:培养基础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这个阶段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刻的掌握,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一定要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开展阅读教学通常都是将阅读材料向学生进行单方向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中,笔者首先探讨了传统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认为阅读的功利化倾向严重,阅读教学的侧重点发生了错误转移,这两个问题制约着目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随后提出了教改建议,认为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并采取多元化评价机制增强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多元化评价;兴趣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途径。多元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是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作为数学能力培养的基本阶段,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发展。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立合理情境,探索生活中实际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意识,留出时间提出合理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等有效的培养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策略  长期以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而小学数学更是帮助学生锻炼思维、开拓思维的一门学科,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应用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教学;高年级教学;互动教学;应用  如今的教学模式已经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注重互动
期刊
摘 要:基于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合作学习成为教学领域的主要形式。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在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中得到了印证,极大的提升了历史教学的水平,实现了历史复习课教学效果。基于此情况,本文主要对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重点对其培养路径作出了深入探讨。  关键字:高三历史;复习课;重要性;合作意识;
期刊
摘 要:《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高考题中属选考的重要内容,大部分学校都选做这部分内容,此部分内容与圆锥曲线有很多交集,是对解析几何的完善。  关键词:极坐标方程 参数方程 普通方程 几何意义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在高考文科数学中属中档答题,是解析几何、平面向量、三角函数等内容的综合应用,它体现了代数与几何的完美对应关系。本文参照近几年高考文科数学中的高頻题型,例谈三种巧解方法。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高
期刊
摘 要:函数中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数学中的热点考题之一,同时也是考题中的重点和难点,它常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背景,与导数、不等式综合考查等价转化思想、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对涉及已知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问题、证明不等式等问题,大多数题目可以利用分离参数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或值域问题。结合本人教学的积累,现将这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与各位同仁探讨如下。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