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峡两岸血脉相亲,同根同宗同源。本文從金门宗姓入手,通过梳理历代大陆先民迁居金门的宗姓聚落情况,阐述金门宗姓家族聚落的特点,旨在通过详实的宗姓数据,充分揭示两岸人民同宗同源,彰显两岸同胞深厚的骨肉亲情,促进增强台湾同胞慎终追远,不忘根本,增强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金门;宗姓聚落;同宗同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067-04
【本文著录格式】陈金华.金门主要宗姓聚落及其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67-70.
金门旧称浯洲、仙洲等,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古代,金门长期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所辖。1915年始设置金门的县治。今属泉州市行政区域。金门宗姓家族聚落具有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质,特别是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彰显了闽南先民迁居金门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
一、金门的人文历史
金门岛形如锭,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最长处约15.5千米,中部狭窄处仅3千米。包括金门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12个岛屿,总面积约152平方千米。金门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米。金门的今乡镇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其中,烈屿又称“小金门”,曾分成南屿和北屿,也称之为裂屿;面积约15平方千米。烈屿岛上红石山上在唐代设有牧马寨。烈屿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金门史籍记载,晋代末期中原先民因躲避战祸播迁金门岛,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入垦金门进行开发。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唐朝廷在泉州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成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唐德宗年间,陈渊任浯洲牧马监。率有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等12个宗姓,随牧马监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金门县民众尊誉为“开浯恩主”。之后,金门民众修建牧马侯祠祭祀陈渊。
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福建先民陆续播迁金门岛。金门著名望族琼林蔡氏是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因为平林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获御赐里名“琼林”。
金门岛因濒海并有产质优的海盐,元朝官方设立盐场。因而成就了金门东半岛之金沙湾海滨周围有众多盐埕,包括官镇埕、永安埕、浦头埕、沙美埕、西园埕等盐埕。最盛时达10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盐埕一处。元朝廷(1343—1368年),为进行实质控制与统治,遂于浯洲凤翔里十七都后学村(今沙美村),设置官职为从七品官的浯洲盐场司,为当年金门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在金门讲学,立燕南书院。清乾隆四十五年(1708年),兴建浯洲书院(即今之沙美菜市场),书院内有朱子祠,开展儒家文化教育传承。金门受朱熹理学的教化影响颇深,文风兴盛。历史上,金门出过43名进士;其中文进士40人,武进士3人。
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等地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
南明时期,明郑政权实际控制金门。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金门留下南明时期主要遗迹有:烈屿青岐大山顶吴山城遗址的郑成功会盟处;烈屿下田国姓井及大担岛神井;金门的水头、夏墅、古宁、料罗、罗厝等地为郑成功水师练兵处;后浦、金门城、小西门、泗湖等地为郑成功陆师练兵处;金城镇南门天后宫为郑成功造船处;在金城镇水头海边有郑成功点将石;在金城镇莒光楼前的郑氏军队古炮;太武山上郑成功观兵弈棋处;金门后浦堡修筑的浯洲城;金城镇夏墅山岗的延平郡王祠;金城镇夏墅山岗在延平郡王祠右侧的明南安石井郑氏祖坟;金门天后宫前的料罗湾东征遗址。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后,曾采取极端强制措施迁界,岛上人烟无存。1674—1679年,明郑军队复占金门,继续将金门作为抗清军事基地。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之后实施复界,因迁界离开的金门民众陆续返回原籍地。
二、历代先民迁居金门的宗姓聚落(部分)
阳宅村(陈氏聚落):
唐末,河南阳翟陈氏迁居金门阳翟(阳宅);陈氏派下居庵前、同安阳翟。
宋末,晋江围头先民陈七郎族裔,迁居金门阳宅;陈氏分支后园。
青屿村(张氏聚落):
宋末,泉州先民张均正迁居金门青屿。元代中叶,青屿张氏族人,分居金门古宁头及洋山(营山)。
内洋村(吴、郑氏聚落):
南宋时期,泉州吴氏先民吴四郎迁居金门李洋。明洪武年间,吴氏入垦于鹊山、溪边,后遂迁内洋。
明末,彭浦溪口郑氏先民播迁金门内洋。内洋郑氏派下居东沙尾。
西村村(西仓)(吕氏聚落):
南宋时期,南安朴兜先民吕夏卿族裔子孙,迁居金门西村(西仓)。吕氏播迁东西仓(西村)、庵边、下湖、西埔。吕氏族裔派下居林兜、中兰、榜林、新塘、烈屿等地。
官澳村(杨氏聚落):
元代,杨氏先民迁居金门官澳。明初,官澳杨氏分居湖下,支派分衍榜林、东坑、林厝,派下塘头,其杨氏分居湖尾,派下东西堡、中堡。
西园村(西黄)(黄、连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西园(西黄)。金柄黄氏系南宋“华封分派”,属南安霞店黄氏。霞店先民黄淳素迁居金门西园(西黄)。黄氏族裔分居英坑。
民初,惠安县坝头先民连茶水,迁居金门西黄(西园)。
汶水头村(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先民黄佛信、佛宗两人,迁居金门汶水头。汶水头黄氏后裔分居后浦头、小浦头、溪边。 山后村(梁、王氏聚落):
元初,泉州梁氏先民迁居金门,始居后埔,后徙山后。
元初,王审知八世孙王名琎支派王氏先民迁居金门山后。山后王氏族人再分居吕厝、东沙、榜林、中兰、下湖、营山、后宅。
田埔村(柯氏聚落):
明代中叶,晋江先民柯贤腾迁居金门田浦城。
南雄村(庄氏聚落):
清初,永春县祥霞乡先民庄庆字邦须迁居金门,从刘厝(上庄)至埕下(南雄),迁居金门南雄村。庄氏派下分居下庄、前埔、北埔、湖尾。
溪边村(郑、蒋氏聚落):
明嘉靖年间,漳州郑氏先民播迁金门溪边。溪边郑氏派下居峰上。
民国时期,蒋氏先民迁居金门溪边。
料罗村(谢、吴氏聚落):
明弘治年间,仙游县先民谢允德、允文迁居金门料罗。料罗谢氏派下迁居金门谢厝。
清初,晋江池店吴氏先民迁居料罗。
斗门村(打门)(陈、侯氏聚落):
宋末,漳州拱斗陈氏先民,系陈洪进后裔,播迁金门斗门(打门)。陈氏分支何厝,后徙居下埔下。
清朝初期,南安溪尾侯氏先民迁居金门斗门村。侯氏后徙居下埔下。
吕厝村(吕氏聚落):
南宋末期,南安朴兜先民吕春炳子孙,避难迁居金门吕厝。
高坑村(陈氏聚落):
明初,同安县嘉禾洗马坑陈氏先民播迁金门高坑。高坑陈氏分支新前墩、营山、何厝。
何厝村(何氏聚落):
元初,晋江何氏先民何仲叔播迁金门原居陈坑,再迁居何厝村。何厝何氏分支何永立族人迁居浦边,繁衍成族。
琼林村(平林)(蔡氏聚落):
南宋时期,同安蔡氏先民迁居金门琼林(平林)。琼林蔡氏派下甚广。分支于大金门的旧金城、水头、后浦、小径、下新厝、下兰,烈屿的西吴、下田、埔头、南塘等地。
小径村(颜氏聚落):
宋初,永春桃源先民颜必和迁居金门小径。颜氏族裔支分居同安、龙溪、澎湖、金门颜厝(今贤聚)。
西埔头村(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上路庄氏祖先系永春播迁漳州。上路先民庄贻力播迁金门西埔头,先是卜居锦浦(即西浦头);繁衍传庄氏四房,聚居浦头,分居后浦。
安歧村(许、蔡、周、吴氏聚落):
宋末,许氏先民迁居金门安歧村,许氏族人分居后歧、湖南、榜林。
明朝初期,晋江塘东蔡氏先民蔡廷腾,迁居至金门太武山边的田边。明万历年间,蔡氏族裔举族再自田边迁居金门安歧。
明万历年间,同安周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周氏族裔再分居后歧、湖南、榜林等地。
明万历年间,晋江下吴梁仔桥吴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吴氏后裔序浦分支居小西门。
埔后村(陈氏聚落):
元代末期,陈友谅族裔先民迁居金门(涂山)埔后。陈氏先民先是始迁居望山,即后浦,后移居方车山,即埔后。
下埔下村(蔡、阮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埔南蔡氏先民蔡三谨原迁居金门湖下,再迁居金门下埔下。蔡氏派下族人分支居后浦。
清朝末期,海澄阮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埔下。
北门村(傅、白、卢、石、林、郑氏聚落):
明中叶,南安朵桥先民傅仲仁,迁居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中叶,安溪白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白氏分支居湖前。
清乾隆年间,南安霞洞先民卢记字世忆,迁居金门北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州石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同安茂林林国元派、长泰林文湘派、安溪林俊元派、永春林斐章派林氏先民,播迁金門后浦北门。
东门村(杜、魏、苏、冯、文、姜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马銮乡杜氏先民,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朝初期,泉州西夏(即城东西福)魏氏先民,迁居金门东门。
清康熙三十年(1699年),南安二十六都下间乡先民苏赐字启福,迁居金门东门。
清初,泉州先民冯德贵,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先民文际高族裔,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安溪先民姜志龙,迁居金门东门。
西门村(魏、钟、童氏聚落):
清乾隆年间,同安魏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洲钟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嘉庆年间,同安城后德星楼先民童日兴,迁居金门西门。
金城(许氏聚落):
宋末,丹韶(诏安)许氏先民迁居金门金城。金城许氏派下分支分居后湖、官里、山前、庵前、东林、湖井头及烈屿东林。
水头村(黄、李、江氏聚落):
元代初期,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元代初期,同安李厝先民李良亨族裔迁居金门李厝,后裔迁居水头。
清同治年间,惠安江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旧金城(金门城)(辛、倪、俞、邵、成、阮、陈、叶氏聚落):
明初,辛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入赘陈氏。辛氏派下族人分居后垵。
明洪武年间,福州永北里鼓山先民倪五郎,迁居金门旧金城。倪氏派下居后浦。
明嘉靖年间,俞氏先民播迁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闽侯官峨峰新塔先民邵安,迁居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年间,成氏先民随江夏侯周德兴播迁金门,居旧金城。
明朝末期,阮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朝初期,南安洪濑陈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康熙年间,漳浦县茗溪先民蓝瑷后裔,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代,同安莲花岭叶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欧厝村(欧阳氏聚落):
明中叶,晋江蚶江先民欧阳文卿因捕渔避风至此,而迁居金门欧厝村。欧阳氏派下分支居泗湖。
榜林村(宋、姚氏聚落):
明郑时期,晋江宋氏先民播迁台湾、澎湖。清康熙年间,宋氏族裔迁居金门榜林村(董林);宋氏派下分居古岗。
清初,晋江姚氏先民迁居金门,先居盘山(半山),之后迁居榜林。
下堡村(翁氏聚落):
明洪武年间,晋江后洲翁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堡。翁氏最初居后洲村(榜林村西济初废),后徙后沙村,再迁前半山,移居顶下堡前厝。翁氏分支派下田、湖尾、后浦、新塘、昔果山。
双口村(吕氏聚落):
宋代,吕氏先民迁居金门烈屿双口。
上库村(吴氏聚落):
宋末,先民吴四十三郎裔孙吴安远迁居金门烈屿上库。吴氏族裔分支居烈屿西吴、罗厝。
罗厝村(罗氏聚落):
清朝,罗氏先民播迁金门烈屿罗厝。
三、金门县宗姓聚落的主要特点
(一)早期金门聚落多数是聚宗姓而居
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大部分是在宋代和明清代时期从闽南各地陆续播迁金门岛。早期闽南先民迁居金门,入垦金门,多数是聚宗族而居,聚宗姓而居。早期金门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传统特色的单姓宗族聚落。
金门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在宋代和清代两个时期播迁烈屿。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单姓宗姓村。
(二)金门聚落传承传统的家族文化
金门传统宗姓家族的意识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深厚,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金门民众重视族裔血缘、世系关系;情感丰厚的金门民风民俗,以及各地宗姓家族均修编的族谱,是金门最为朴实、最珍贵的传统文化资产。金门各地宗姓族裔持续为祭祀祖先而修建许多宗姓家庙宗祠,据金门文化部门所做的调查,目前金门有家庙宗祠190多座。金门家庙宗祠建筑古朴细腻,祠堂内外的许多楹联,叙述着世世代代的家族故事。家庙宗祠建筑装饰玲珑典雅,庄严古朴。家庙宗祠是维系金门宗姓家族的神圣重地,族裔子孙,春秋祭祖,上香祭祀,每年春分秋分也前往祭扫一番。
(三)金门聚落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
中国农耕社会的宗姓传统聚落、家庙宗祠、闽南建筑以及内涵丰富的金门的闽南民俗传统文化,是金门最为丰富的闽南文化资产,大部分仍维持优秀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质。在海峡两岸,金门是闽南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整完好的地區之一。
(四)金门聚落的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多彩
金门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信仰,完全保持闽南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金门每年举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规模最大。金门民众的住屋四周多设有避邪物,如水尾塔、八卦镜、石狮或屋墙有风狮爷等。特别是风狮爷肩负着守望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的风鸡来挡风。金门有64尊风狮爷,金门岛因风狮爷信仰文化而闻名海内外。其中,金门金沙镇是风狮爷最为稠密的地方,多达39尊。
参考文献:
[1]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共十二册》,2007年续修版
[2]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第三册·人民志》,2007年续修版
[3]台湾·廖庆六著《浯洲问礼——金门家庙文化景观》·金门县文化局,2008年版
[4]金门县总兵署陈列馆陈列文献资料
[5]金门县历史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文献资料
[6]金门县文化园区管理所《南明印记·金门南明史迹与宗族文化论坛文集》,2016年版
[7]厦门市民政局编《厦门市地名志》,2010年版
[8]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概况》
作者简介:陈金华(1989-),女,福建南安,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面为两岸谱牒与宗姓研究。
【关键词】金门;宗姓聚落;同宗同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067-04
【本文著录格式】陈金华.金门主要宗姓聚落及其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67-70.
金门旧称浯洲、仙洲等,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古代,金门长期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所辖。1915年始设置金门的县治。今属泉州市行政区域。金门宗姓家族聚落具有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质,特别是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彰显了闽南先民迁居金门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
一、金门的人文历史
金门岛形如锭,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最长处约15.5千米,中部狭窄处仅3千米。包括金门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12个岛屿,总面积约152平方千米。金门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米。金门的今乡镇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其中,烈屿又称“小金门”,曾分成南屿和北屿,也称之为裂屿;面积约15平方千米。烈屿岛上红石山上在唐代设有牧马寨。烈屿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金门史籍记载,晋代末期中原先民因躲避战祸播迁金门岛,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入垦金门进行开发。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唐朝廷在泉州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成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唐德宗年间,陈渊任浯洲牧马监。率有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等12个宗姓,随牧马监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金门县民众尊誉为“开浯恩主”。之后,金门民众修建牧马侯祠祭祀陈渊。
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福建先民陆续播迁金门岛。金门著名望族琼林蔡氏是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因为平林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获御赐里名“琼林”。
金门岛因濒海并有产质优的海盐,元朝官方设立盐场。因而成就了金门东半岛之金沙湾海滨周围有众多盐埕,包括官镇埕、永安埕、浦头埕、沙美埕、西园埕等盐埕。最盛时达10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盐埕一处。元朝廷(1343—1368年),为进行实质控制与统治,遂于浯洲凤翔里十七都后学村(今沙美村),设置官职为从七品官的浯洲盐场司,为当年金门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在金门讲学,立燕南书院。清乾隆四十五年(1708年),兴建浯洲书院(即今之沙美菜市场),书院内有朱子祠,开展儒家文化教育传承。金门受朱熹理学的教化影响颇深,文风兴盛。历史上,金门出过43名进士;其中文进士40人,武进士3人。
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等地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
南明时期,明郑政权实际控制金门。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金门留下南明时期主要遗迹有:烈屿青岐大山顶吴山城遗址的郑成功会盟处;烈屿下田国姓井及大担岛神井;金门的水头、夏墅、古宁、料罗、罗厝等地为郑成功水师练兵处;后浦、金门城、小西门、泗湖等地为郑成功陆师练兵处;金城镇南门天后宫为郑成功造船处;在金城镇水头海边有郑成功点将石;在金城镇莒光楼前的郑氏军队古炮;太武山上郑成功观兵弈棋处;金门后浦堡修筑的浯洲城;金城镇夏墅山岗的延平郡王祠;金城镇夏墅山岗在延平郡王祠右侧的明南安石井郑氏祖坟;金门天后宫前的料罗湾东征遗址。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后,曾采取极端强制措施迁界,岛上人烟无存。1674—1679年,明郑军队复占金门,继续将金门作为抗清军事基地。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之后实施复界,因迁界离开的金门民众陆续返回原籍地。
二、历代先民迁居金门的宗姓聚落(部分)
阳宅村(陈氏聚落):
唐末,河南阳翟陈氏迁居金门阳翟(阳宅);陈氏派下居庵前、同安阳翟。
宋末,晋江围头先民陈七郎族裔,迁居金门阳宅;陈氏分支后园。
青屿村(张氏聚落):
宋末,泉州先民张均正迁居金门青屿。元代中叶,青屿张氏族人,分居金门古宁头及洋山(营山)。
内洋村(吴、郑氏聚落):
南宋时期,泉州吴氏先民吴四郎迁居金门李洋。明洪武年间,吴氏入垦于鹊山、溪边,后遂迁内洋。
明末,彭浦溪口郑氏先民播迁金门内洋。内洋郑氏派下居东沙尾。
西村村(西仓)(吕氏聚落):
南宋时期,南安朴兜先民吕夏卿族裔子孙,迁居金门西村(西仓)。吕氏播迁东西仓(西村)、庵边、下湖、西埔。吕氏族裔派下居林兜、中兰、榜林、新塘、烈屿等地。
官澳村(杨氏聚落):
元代,杨氏先民迁居金门官澳。明初,官澳杨氏分居湖下,支派分衍榜林、东坑、林厝,派下塘头,其杨氏分居湖尾,派下东西堡、中堡。
西园村(西黄)(黄、连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西园(西黄)。金柄黄氏系南宋“华封分派”,属南安霞店黄氏。霞店先民黄淳素迁居金门西园(西黄)。黄氏族裔分居英坑。
民初,惠安县坝头先民连茶水,迁居金门西黄(西园)。
汶水头村(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先民黄佛信、佛宗两人,迁居金门汶水头。汶水头黄氏后裔分居后浦头、小浦头、溪边。 山后村(梁、王氏聚落):
元初,泉州梁氏先民迁居金门,始居后埔,后徙山后。
元初,王审知八世孙王名琎支派王氏先民迁居金门山后。山后王氏族人再分居吕厝、东沙、榜林、中兰、下湖、营山、后宅。
田埔村(柯氏聚落):
明代中叶,晋江先民柯贤腾迁居金门田浦城。
南雄村(庄氏聚落):
清初,永春县祥霞乡先民庄庆字邦须迁居金门,从刘厝(上庄)至埕下(南雄),迁居金门南雄村。庄氏派下分居下庄、前埔、北埔、湖尾。
溪边村(郑、蒋氏聚落):
明嘉靖年间,漳州郑氏先民播迁金门溪边。溪边郑氏派下居峰上。
民国时期,蒋氏先民迁居金门溪边。
料罗村(谢、吴氏聚落):
明弘治年间,仙游县先民谢允德、允文迁居金门料罗。料罗谢氏派下迁居金门谢厝。
清初,晋江池店吴氏先民迁居料罗。
斗门村(打门)(陈、侯氏聚落):
宋末,漳州拱斗陈氏先民,系陈洪进后裔,播迁金门斗门(打门)。陈氏分支何厝,后徙居下埔下。
清朝初期,南安溪尾侯氏先民迁居金门斗门村。侯氏后徙居下埔下。
吕厝村(吕氏聚落):
南宋末期,南安朴兜先民吕春炳子孙,避难迁居金门吕厝。
高坑村(陈氏聚落):
明初,同安县嘉禾洗马坑陈氏先民播迁金门高坑。高坑陈氏分支新前墩、营山、何厝。
何厝村(何氏聚落):
元初,晋江何氏先民何仲叔播迁金门原居陈坑,再迁居何厝村。何厝何氏分支何永立族人迁居浦边,繁衍成族。
琼林村(平林)(蔡氏聚落):
南宋时期,同安蔡氏先民迁居金门琼林(平林)。琼林蔡氏派下甚广。分支于大金门的旧金城、水头、后浦、小径、下新厝、下兰,烈屿的西吴、下田、埔头、南塘等地。
小径村(颜氏聚落):
宋初,永春桃源先民颜必和迁居金门小径。颜氏族裔支分居同安、龙溪、澎湖、金门颜厝(今贤聚)。
西埔头村(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上路庄氏祖先系永春播迁漳州。上路先民庄贻力播迁金门西埔头,先是卜居锦浦(即西浦头);繁衍传庄氏四房,聚居浦头,分居后浦。
安歧村(许、蔡、周、吴氏聚落):
宋末,许氏先民迁居金门安歧村,许氏族人分居后歧、湖南、榜林。
明朝初期,晋江塘东蔡氏先民蔡廷腾,迁居至金门太武山边的田边。明万历年间,蔡氏族裔举族再自田边迁居金门安歧。
明万历年间,同安周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周氏族裔再分居后歧、湖南、榜林等地。
明万历年间,晋江下吴梁仔桥吴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吴氏后裔序浦分支居小西门。
埔后村(陈氏聚落):
元代末期,陈友谅族裔先民迁居金门(涂山)埔后。陈氏先民先是始迁居望山,即后浦,后移居方车山,即埔后。
下埔下村(蔡、阮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埔南蔡氏先民蔡三谨原迁居金门湖下,再迁居金门下埔下。蔡氏派下族人分支居后浦。
清朝末期,海澄阮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埔下。
北门村(傅、白、卢、石、林、郑氏聚落):
明中叶,南安朵桥先民傅仲仁,迁居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中叶,安溪白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白氏分支居湖前。
清乾隆年间,南安霞洞先民卢记字世忆,迁居金门北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州石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同安茂林林国元派、长泰林文湘派、安溪林俊元派、永春林斐章派林氏先民,播迁金門后浦北门。
东门村(杜、魏、苏、冯、文、姜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马銮乡杜氏先民,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朝初期,泉州西夏(即城东西福)魏氏先民,迁居金门东门。
清康熙三十年(1699年),南安二十六都下间乡先民苏赐字启福,迁居金门东门。
清初,泉州先民冯德贵,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先民文际高族裔,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安溪先民姜志龙,迁居金门东门。
西门村(魏、钟、童氏聚落):
清乾隆年间,同安魏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洲钟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嘉庆年间,同安城后德星楼先民童日兴,迁居金门西门。
金城(许氏聚落):
宋末,丹韶(诏安)许氏先民迁居金门金城。金城许氏派下分支分居后湖、官里、山前、庵前、东林、湖井头及烈屿东林。
水头村(黄、李、江氏聚落):
元代初期,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元代初期,同安李厝先民李良亨族裔迁居金门李厝,后裔迁居水头。
清同治年间,惠安江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旧金城(金门城)(辛、倪、俞、邵、成、阮、陈、叶氏聚落):
明初,辛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入赘陈氏。辛氏派下族人分居后垵。
明洪武年间,福州永北里鼓山先民倪五郎,迁居金门旧金城。倪氏派下居后浦。
明嘉靖年间,俞氏先民播迁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闽侯官峨峰新塔先民邵安,迁居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年间,成氏先民随江夏侯周德兴播迁金门,居旧金城。
明朝末期,阮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朝初期,南安洪濑陈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康熙年间,漳浦县茗溪先民蓝瑷后裔,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代,同安莲花岭叶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欧厝村(欧阳氏聚落):
明中叶,晋江蚶江先民欧阳文卿因捕渔避风至此,而迁居金门欧厝村。欧阳氏派下分支居泗湖。
榜林村(宋、姚氏聚落):
明郑时期,晋江宋氏先民播迁台湾、澎湖。清康熙年间,宋氏族裔迁居金门榜林村(董林);宋氏派下分居古岗。
清初,晋江姚氏先民迁居金门,先居盘山(半山),之后迁居榜林。
下堡村(翁氏聚落):
明洪武年间,晋江后洲翁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堡。翁氏最初居后洲村(榜林村西济初废),后徙后沙村,再迁前半山,移居顶下堡前厝。翁氏分支派下田、湖尾、后浦、新塘、昔果山。
双口村(吕氏聚落):
宋代,吕氏先民迁居金门烈屿双口。
上库村(吴氏聚落):
宋末,先民吴四十三郎裔孙吴安远迁居金门烈屿上库。吴氏族裔分支居烈屿西吴、罗厝。
罗厝村(罗氏聚落):
清朝,罗氏先民播迁金门烈屿罗厝。
三、金门县宗姓聚落的主要特点
(一)早期金门聚落多数是聚宗姓而居
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大部分是在宋代和明清代时期从闽南各地陆续播迁金门岛。早期闽南先民迁居金门,入垦金门,多数是聚宗族而居,聚宗姓而居。早期金门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传统特色的单姓宗族聚落。
金门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在宋代和清代两个时期播迁烈屿。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单姓宗姓村。
(二)金门聚落传承传统的家族文化
金门传统宗姓家族的意识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深厚,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金门民众重视族裔血缘、世系关系;情感丰厚的金门民风民俗,以及各地宗姓家族均修编的族谱,是金门最为朴实、最珍贵的传统文化资产。金门各地宗姓族裔持续为祭祀祖先而修建许多宗姓家庙宗祠,据金门文化部门所做的调查,目前金门有家庙宗祠190多座。金门家庙宗祠建筑古朴细腻,祠堂内外的许多楹联,叙述着世世代代的家族故事。家庙宗祠建筑装饰玲珑典雅,庄严古朴。家庙宗祠是维系金门宗姓家族的神圣重地,族裔子孙,春秋祭祖,上香祭祀,每年春分秋分也前往祭扫一番。
(三)金门聚落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
中国农耕社会的宗姓传统聚落、家庙宗祠、闽南建筑以及内涵丰富的金门的闽南民俗传统文化,是金门最为丰富的闽南文化资产,大部分仍维持优秀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质。在海峡两岸,金门是闽南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整完好的地區之一。
(四)金门聚落的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多彩
金门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信仰,完全保持闽南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金门每年举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规模最大。金门民众的住屋四周多设有避邪物,如水尾塔、八卦镜、石狮或屋墙有风狮爷等。特别是风狮爷肩负着守望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的风鸡来挡风。金门有64尊风狮爷,金门岛因风狮爷信仰文化而闻名海内外。其中,金门金沙镇是风狮爷最为稠密的地方,多达39尊。
参考文献:
[1]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共十二册》,2007年续修版
[2]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第三册·人民志》,2007年续修版
[3]台湾·廖庆六著《浯洲问礼——金门家庙文化景观》·金门县文化局,2008年版
[4]金门县总兵署陈列馆陈列文献资料
[5]金门县历史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文献资料
[6]金门县文化园区管理所《南明印记·金门南明史迹与宗族文化论坛文集》,2016年版
[7]厦门市民政局编《厦门市地名志》,2010年版
[8]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概况》
作者简介:陈金华(1989-),女,福建南安,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面为两岸谱牒与宗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