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主要宗姓聚落及其特点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iw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海峡两岸血脉相亲,同根同宗同源。本文從金门宗姓入手,通过梳理历代大陆先民迁居金门的宗姓聚落情况,阐述金门宗姓家族聚落的特点,旨在通过详实的宗姓数据,充分揭示两岸人民同宗同源,彰显两岸同胞深厚的骨肉亲情,促进增强台湾同胞慎终追远,不忘根本,增强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金门;宗姓聚落;同宗同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0-067-04
  【本文著录格式】陈金华.金门主要宗姓聚落及其特点[J].中国民族博览,2021,05(10):67-70.
  金门旧称浯洲、仙洲等,因金门固守福建东南海口,取“固若金汤,雄镇海门”之意,而得名金门。古代,金门长期属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所辖。1915年始设置金门的县治。今属泉州市行政区域。金门宗姓家族聚落具有鲜明的闽南文化特质,特别是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彰显了闽南先民迁居金门的人文历史和文化传承。
  一、金门的人文历史
  金门岛形如锭,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最长处约15.5千米,中部狭窄处仅3千米。包括金门岛(大金门)、烈屿(小金门)等12个岛屿,总面积约152平方千米。金门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米。金门的今乡镇行政区域,分为金城、金湖、金宁、金沙以及烈屿等。其中,烈屿又称“小金门”,曾分成南屿和北屿,也称之为裂屿;面积约15平方千米。烈屿岛上红石山上在唐代设有牧马寨。烈屿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金门史籍记载,晋代末期中原先民因躲避战祸播迁金门岛,有苏、陈、吴、蔡、吕、颜六姓家族,入垦金门进行开发。
  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唐朝廷在泉州设置五个牧马场,浯洲为其中之一,成为金门岛上设置行政机构之始。唐德宗年间,陈渊任浯洲牧马监。率有蔡、许、翁、李、张、黄、王、吕、刘、洪、林、萧等12个宗姓,随牧马监陈渊入岛开垦。陈渊因此而被金门县民众尊誉为“开浯恩主”。之后,金门民众修建牧马侯祠祭祀陈渊。
  宋、元、明、清等朝代,均有福建先民陆续播迁金门岛。金门著名望族琼林蔡氏是从河南开封迁徙而来,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因为平林进士蔡献臣赶走蛮夷有功,获御赐里名“琼林”。
  金门岛因濒海并有产质优的海盐,元朝官方设立盐场。因而成就了金门东半岛之金沙湾海滨周围有众多盐埕,包括官镇埕、永安埕、浦头埕、沙美埕、西园埕等盐埕。最盛时达10处之多。而今天金门的盐场仅存西园村盐埕一处。元朝廷(1343—1368年),为进行实质控制与统治,遂于浯洲凤翔里十七都后学村(今沙美村),设置官职为从七品官的浯洲盐场司,为当年金门地区最高行政机关。
  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曾经在金门讲学,立燕南书院。清乾隆四十五年(1708年),兴建浯洲书院(即今之沙美菜市场),书院内有朱子祠,开展儒家文化教育传承。金门受朱熹理学的教化影响颇深,文风兴盛。历史上,金门出过43名进士;其中文进士40人,武进士3人。
  明洪武二十年 (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令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沿海,共设五卫、十二所。周德兴戍海疆,建筑金门城以御倭寇。金门守御千户所,为十二所之一,下辖峰上、管澳、田浦、陈坑等地四个巡检司,后又增设烈屿巡检司。
  南明时期,明郑政权实际控制金门。郑成功以金、厦为基地,进行反清复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金门留下南明时期主要遗迹有:烈屿青岐大山顶吴山城遗址的郑成功会盟处;烈屿下田国姓井及大担岛神井;金门的水头、夏墅、古宁、料罗、罗厝等地为郑成功水师练兵处;后浦、金门城、小西门、泗湖等地为郑成功陆师练兵处;金城镇南门天后宫为郑成功造船处;在金城镇水头海边有郑成功点将石;在金城镇莒光楼前的郑氏军队古炮;太武山上郑成功观兵弈棋处;金门后浦堡修筑的浯洲城;金城镇夏墅山岗的延平郡王祠;金城镇夏墅山岗在延平郡王祠右侧的明南安石井郑氏祖坟;金门天后宫前的料罗湾东征遗址。1664年,清军攻占金门后,曾采取极端强制措施迁界,岛上人烟无存。1674—1679年,明郑军队复占金门,继续将金门作为抗清军事基地。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之后实施复界,因迁界离开的金门民众陆续返回原籍地。
  二、历代先民迁居金门的宗姓聚落(部分)
  阳宅村(陈氏聚落):
  唐末,河南阳翟陈氏迁居金门阳翟(阳宅);陈氏派下居庵前、同安阳翟。
  宋末,晋江围头先民陈七郎族裔,迁居金门阳宅;陈氏分支后园。
  青屿村(张氏聚落):
  宋末,泉州先民张均正迁居金门青屿。元代中叶,青屿张氏族人,分居金门古宁头及洋山(营山)。
  内洋村(吴、郑氏聚落):
  南宋时期,泉州吴氏先民吴四郎迁居金门李洋。明洪武年间,吴氏入垦于鹊山、溪边,后遂迁内洋。
  明末,彭浦溪口郑氏先民播迁金门内洋。内洋郑氏派下居东沙尾。
  西村村(西仓)(吕氏聚落):
  南宋时期,南安朴兜先民吕夏卿族裔子孙,迁居金门西村(西仓)。吕氏播迁东西仓(西村)、庵边、下湖、西埔。吕氏族裔派下居林兜、中兰、榜林、新塘、烈屿等地。
  官澳村(杨氏聚落):
  元代,杨氏先民迁居金门官澳。明初,官澳杨氏分居湖下,支派分衍榜林、东坑、林厝,派下塘头,其杨氏分居湖尾,派下东西堡、中堡。
  西园村(西黄)(黄、连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西园(西黄)。金柄黄氏系南宋“华封分派”,属南安霞店黄氏。霞店先民黄淳素迁居金门西园(西黄)。黄氏族裔分居英坑。
  民初,惠安县坝头先民连茶水,迁居金门西黄(西园)。
  汶水头村(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金柄先民黄佛信、佛宗两人,迁居金门汶水头。汶水头黄氏后裔分居后浦头、小浦头、溪边。   山后村(梁、王氏聚落):
  元初,泉州梁氏先民迁居金门,始居后埔,后徙山后。
  元初,王审知八世孙王名琎支派王氏先民迁居金门山后。山后王氏族人再分居吕厝、东沙、榜林、中兰、下湖、营山、后宅。
  田埔村(柯氏聚落):
  明代中叶,晋江先民柯贤腾迁居金门田浦城。
  南雄村(庄氏聚落):
  清初,永春县祥霞乡先民庄庆字邦须迁居金门,从刘厝(上庄)至埕下(南雄),迁居金门南雄村。庄氏派下分居下庄、前埔、北埔、湖尾。
  溪边村(郑、蒋氏聚落):
  明嘉靖年间,漳州郑氏先民播迁金门溪边。溪边郑氏派下居峰上。
  民国时期,蒋氏先民迁居金门溪边。
  料罗村(谢、吴氏聚落):
  明弘治年间,仙游县先民谢允德、允文迁居金门料罗。料罗谢氏派下迁居金门谢厝。
  清初,晋江池店吴氏先民迁居料罗。
  斗门村(打门)(陈、侯氏聚落):
  宋末,漳州拱斗陈氏先民,系陈洪进后裔,播迁金门斗门(打门)。陈氏分支何厝,后徙居下埔下。
  清朝初期,南安溪尾侯氏先民迁居金门斗门村。侯氏后徙居下埔下。
  吕厝村(吕氏聚落):
  南宋末期,南安朴兜先民吕春炳子孙,避难迁居金门吕厝。
  高坑村(陈氏聚落):
  明初,同安县嘉禾洗马坑陈氏先民播迁金门高坑。高坑陈氏分支新前墩、营山、何厝。
  何厝村(何氏聚落):
  元初,晋江何氏先民何仲叔播迁金门原居陈坑,再迁居何厝村。何厝何氏分支何永立族人迁居浦边,繁衍成族。
  琼林村(平林)(蔡氏聚落):
  南宋时期,同安蔡氏先民迁居金门琼林(平林)。琼林蔡氏派下甚广。分支于大金门的旧金城、水头、后浦、小径、下新厝、下兰,烈屿的西吴、下田、埔头、南塘等地。
  小径村(颜氏聚落):
  宋初,永春桃源先民颜必和迁居金门小径。颜氏族裔支分居同安、龙溪、澎湖、金门颜厝(今贤聚)。
  西埔头村(庄氏聚落):
  明永乐年间,同安上路庄氏祖先系永春播迁漳州。上路先民庄贻力播迁金门西埔头,先是卜居锦浦(即西浦头);繁衍传庄氏四房,聚居浦头,分居后浦。
  安歧村(许、蔡、周、吴氏聚落):
  宋末,许氏先民迁居金门安歧村,许氏族人分居后歧、湖南、榜林。
  明朝初期,晋江塘东蔡氏先民蔡廷腾,迁居至金门太武山边的田边。明万历年间,蔡氏族裔举族再自田边迁居金门安歧。
  明万历年间,同安周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周氏族裔再分居后歧、湖南、榜林等地。
  明万历年间,晋江下吴梁仔桥吴氏先民播迁金门安歧。吴氏后裔序浦分支居小西门。
  埔后村(陈氏聚落):
  元代末期,陈友谅族裔先民迁居金门(涂山)埔后。陈氏先民先是始迁居望山,即后浦,后移居方车山,即埔后。
  下埔下村(蔡、阮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埔南蔡氏先民蔡三谨原迁居金门湖下,再迁居金门下埔下。蔡氏派下族人分支居后浦。
  清朝末期,海澄阮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埔下。
  北门村(傅、白、卢、石、林、郑氏聚落):
  明中叶,南安朵桥先民傅仲仁,迁居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中叶,安溪白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白氏分支居湖前。
  清乾隆年间,南安霞洞先民卢记字世忆,迁居金门北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州石氏先民播迁金门后浦北门。
  清朝,同安茂林林国元派、长泰林文湘派、安溪林俊元派、永春林斐章派林氏先民,播迁金門后浦北门。
  东门村(杜、魏、苏、冯、文、姜氏聚落):
  明朝中叶,同安马銮乡杜氏先民,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朝初期,泉州西夏(即城东西福)魏氏先民,迁居金门东门。
  清康熙三十年(1699年),南安二十六都下间乡先民苏赐字启福,迁居金门东门。
  清初,泉州先民冯德贵,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先民文际高族裔,迁居金门后浦东门。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安溪先民姜志龙,迁居金门东门。
  西门村(魏、钟、童氏聚落):
  清乾隆年间,同安魏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朝中叶,莆田湄洲钟氏先民播迁金门西门。
  清嘉庆年间,同安城后德星楼先民童日兴,迁居金门西门。
  金城(许氏聚落):
  宋末,丹韶(诏安)许氏先民迁居金门金城。金城许氏派下分支分居后湖、官里、山前、庵前、东林、湖井头及烈屿东林。
  水头村(黄、李、江氏聚落):
  元代初期,同安金柄黄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元代初期,同安李厝先民李良亨族裔迁居金门李厝,后裔迁居水头。
  清同治年间,惠安江氏先民播迁金门水头。
  旧金城(金门城)(辛、倪、俞、邵、成、阮、陈、叶氏聚落):
  明初,辛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入赘陈氏。辛氏派下族人分居后垵。
  明洪武年间,福州永北里鼓山先民倪五郎,迁居金门旧金城。倪氏派下居后浦。
  明嘉靖年间,俞氏先民播迁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闽侯官峨峰新塔先民邵安,迁居金门旧金城。
  明洪武年间,成氏先民随江夏侯周德兴播迁金门,居旧金城。
  明朝末期,阮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朝初期,南安洪濑陈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康熙年间,漳浦县茗溪先民蓝瑷后裔,迁居金门旧金城。   清代,同安莲花岭叶氏先民,迁居金门旧金城。
  欧厝村(欧阳氏聚落):
  明中叶,晋江蚶江先民欧阳文卿因捕渔避风至此,而迁居金门欧厝村。欧阳氏派下分支居泗湖。
  榜林村(宋、姚氏聚落):
  明郑时期,晋江宋氏先民播迁台湾、澎湖。清康熙年间,宋氏族裔迁居金门榜林村(董林);宋氏派下分居古岗。
  清初,晋江姚氏先民迁居金门,先居盘山(半山),之后迁居榜林。
  下堡村(翁氏聚落):
  明洪武年间,晋江后洲翁氏先民播迁金门下堡。翁氏最初居后洲村(榜林村西济初废),后徙后沙村,再迁前半山,移居顶下堡前厝。翁氏分支派下田、湖尾、后浦、新塘、昔果山。
  双口村(吕氏聚落):
  宋代,吕氏先民迁居金门烈屿双口。
  上库村(吴氏聚落):
  宋末,先民吴四十三郎裔孙吴安远迁居金门烈屿上库。吴氏族裔分支居烈屿西吴、罗厝。
  罗厝村(罗氏聚落):
  清朝,罗氏先民播迁金门烈屿罗厝。
  三、金门县宗姓聚落的主要特点
  (一)早期金门聚落多数是聚宗姓而居
  金门各地的宗姓聚落,大部分是在宋代和明清代时期从闽南各地陆续播迁金门岛。早期闽南先民迁居金门,入垦金门,多数是聚宗族而居,聚宗姓而居。早期金门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传统特色的单姓宗族聚落。
  金门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在宋代和清代两个时期播迁烈屿。烈屿岛的宗姓聚落,多数是单姓宗姓村。
  (二)金门聚落传承传统的家族文化
  金门传统宗姓家族的意识根深蒂固,宗族观念深厚,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金门民众重视族裔血缘、世系关系;情感丰厚的金门民风民俗,以及各地宗姓家族均修编的族谱,是金门最为朴实、最珍贵的传统文化资产。金门各地宗姓族裔持续为祭祀祖先而修建许多宗姓家庙宗祠,据金门文化部门所做的调查,目前金门有家庙宗祠190多座。金门家庙宗祠建筑古朴细腻,祠堂内外的许多楹联,叙述着世世代代的家族故事。家庙宗祠建筑装饰玲珑典雅,庄严古朴。家庙宗祠是维系金门宗姓家族的神圣重地,族裔子孙,春秋祭祖,上香祭祀,每年春分秋分也前往祭扫一番。
  (三)金门聚落传承优秀的闽南文化
  中国农耕社会的宗姓传统聚落、家庙宗祠、闽南建筑以及内涵丰富的金门的闽南民俗传统文化,是金门最为丰富的闽南文化资产,大部分仍维持优秀的传统闽南文化特质。在海峡两岸,金门是闽南文化传承保护最为完整完好的地區之一。
  (四)金门聚落的民间信仰文化丰富多彩
  金门的民俗风情和民间信仰,完全保持闽南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金门每年举行的祭祀赛会,以“迎城隍”规模最大。金门民众的住屋四周多设有避邪物,如水尾塔、八卦镜、石狮或屋墙有风狮爷等。特别是风狮爷肩负着守望村境平安的神圣任务。在小金门的辟邪物中,则是以专治白蚁的风鸡来挡风。金门有64尊风狮爷,金门岛因风狮爷信仰文化而闻名海内外。其中,金门金沙镇是风狮爷最为稠密的地方,多达39尊。
  参考文献:
  [1]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共十二册》,2007年续修版
  [2]金门县政府编印《金门县志·第三册·人民志》,2007年续修版
  [3]台湾·廖庆六著《浯洲问礼——金门家庙文化景观》·金门县文化局,2008年版
  [4]金门县总兵署陈列馆陈列文献资料
  [5]金门县历史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文献资料
  [6]金门县文化园区管理所《南明印记·金门南明史迹与宗族文化论坛文集》,2016年版
  [7]厦门市民政局编《厦门市地名志》,2010年版
  [8]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概况》
  作者简介:陈金华(1989-),女,福建南安,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面为两岸谱牒与宗姓研究。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发展进程中,广东的地位极其重要.广东是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发源地,港澳统一战线工作的前沿地,海外华人华侨统战工作的主阵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先行地.广东以其特殊的地缘优势、鲜明的统战工作特色与卓越的历史贡献,书写了近百年中国统一战线史的壮丽篇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端于金融界,一股强劲的明斯基思潮席卷全球学术界以及商、政和媒体各界,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产生了重大"冲击".危机之后,当代宏观经济学开始更加重视明斯基所强调的金融在宏观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纷纷将信贷、债务或杠杆等金融要素纳入标准的DSGE模型框架,不仅复兴了过去传统的"金融加速器"研究路径,而且催生了新兴的"金融冲击"研究进路,在理解和刻画金融在宏观经济波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它们却并未将金融纳入明斯基毕生所致力于探讨的内生宏观不稳定性和经济周期动态当中
【摘要】升鼎是先秦时期重要的礼仪和生活器具,一方面“升”有 “进献”之意,不仅做煮牲烹食的日常之用,还是盛牲祭祀时的重要礼器;另一方面也是统治阶级划分身份等级与权力的象征,具有“分明尊卑,区别上下”的作用。春秋时期,楚国在吸收中原姬周王朝礼乐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楚人独特的审美与高超的技术,独创“楚式鼎”;争霸之路,楚风传播,又影响了一定地域的铸鼎形制。透过楚式升鼎的器型与装饰,可以窥见楚地瑰丽自由、
【摘要】民族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及独特性,是不同民族族群性格特征和审美意识的体现。作为藏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蕴含丰富的藏族佛教意蕴,摹写方式和题材内容彰显了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价值,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在新媒体视阈下,立足于藏族唐卡艺术的本体语言,探索其传承和发展路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继承和传播唐卡艺术,使民族文化在文化语境中获得话语权,从而改善现代美学中艺术
【摘要】时代发展背景下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遭遇断代危机,基于青少年时期是文化塑性的关键期,文章探索将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融入到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途径中,引导青少年进行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文化价值认同,建立文化自信,使其自觉成为传承与创新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主力军。  【关键词】黔北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融入;青少年;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
比德是英国中世纪早期著名史家,他的历史著作在记载大量史实的同时,也讲述了不少被一些研究者视为荒诞不经的神迹故事.神迹作为在上帝的干预下发生的一种有违于自然规律的现象,与奇迹、神话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从整体层面看,比德的神迹书写与历史书写具有统一性,是历史书写的组成部分,其笔下的神迹是研究英国中世纪早期历史不可多得的史料.关于比德神迹书写的意图,传统的解释主要有皈依说和加持说两种观点.事实上,结合比德的整体著述目的而言,教诲说更能全面反映比德书写神迹的意图.皈依说和加持说应服从于教诲说,是教诲说在具体语境下的
让中国立于世界数学之林  王元院士,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先生与苏步青先生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华罗庚先生指导下研究数论。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工作是中国在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合作,致力于數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提出了享誉国际学术界的“华-王方法”。  1930年,王元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的王元对于数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可贵的是,他对感兴趣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学生音乐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就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已经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很难满足当代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欣赏教学中使用视听联觉的教学方式,可以对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方式对音乐进行综合体验,提高学习效果。本文中,笔者首先简述了视听联觉的概念,随即阐明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视听联觉的重要意义,最后,就视听联觉在小学音乐欣赏
置身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复合语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批判性视野超越“文化优位主义”、“文化冲突主义”的双重历史思维偏狭。文章在核心议题、基本前提、历史动力、基本立场之维诠释了“跨文化交流”命题的中国之解,提出理念上的“间接性范导”、策略上的“文化走出去”和方法上的“主场性在场”是中国实践“跨文化交流”的显著特色。“跨文化交流”命题的新时代诠释推动着民族文化自信在交互镜鉴中不断生成与确证,为构画基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世界文化图景贡献中国智慧。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这是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的评价。“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是农民朋友的赞誉。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