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离那场灾难四年了。
灾后重建如火如荼,新北川县城建起,人们住进了新房。四年,那些活着的人们,会逐渐放下悲伤吗?会活得不错吗?四年,我们想记录并见证他们的活着。
《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杨卫华先生,是震后第一个出现在灾区的媒体人,他用相机拍下了感动亿万人的三岁敬礼宝宝郎铮。他对本刊记者说:“孩子被救出来时,鼻子、嘴巴里都是碎泥渣,我给他擦干净,给他喝了水,孩子笑着说‘谢谢叔叔’,很有礼貌。”
如今的郎铮,已经上一年级了,杨卫华告诉记者,郎铮在文化课和体育活动中,有六项成绩排年级第一,他的生活很安静,父母希望他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学习和长大,言语间,杨卫华是欣慰的。
人至中年的一对羌族夫妇,生育了震后第一例试管婴儿王涪蓉,杨卫华见证了孩子的出生和两年多的成长,2012年过年的时候,还去看了他们,这个年过得不一般,他们的家地处高山,海拔较高,冬天积雪覆盖,非常寒冷,父母为了女儿不会冻病了,专门在山下重新租了房子过冬,对女儿的心极重。
在地震中保住性命却丧失双腿的男孩郑海洋也让杨卫华禁不住感叹,青春年少时,身心遭遇如此剧变,也许不少人都会丧失继续活着的勇气,郑海洋却坚持了。杨卫华说:他永远忘不了最初拍摄郑海洋的情景,镜头里乐观开朗,镜头外却是抑制不住流露出的无奈和彷徨,四年后,海洋一人在异地上了大学,他的坚强值得所有人起敬。
北川新县城距离绵阳40公里,它周边的14个乡镇距离接近200公里,猛一听,似乎不远,可是因堰塞湖的影响,去乡镇的路非常不好走,在不遇塌方、泥泞,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开车也要七八个钟头,外人很少进入这些区域,在地震中丧子的警察李林国,却自愿选择了其中最远的一个乡工作。
这样鲜活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地震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的变化,还有价值观的转变,突如其来、无常,让一些人们更关注奉献和爱别人,还有一些则是更加自我和爱自己。
没有对错、褒贬,这就是在生命的无常与有常中,活着而已。
【新生】
“这是北川震后第一例试管婴儿,是让生命继续的见证。”杨卫华给本刊记者讲道,“这个可爱的女孩叫王涪蓉,现在两岁多了,我常常去看她。”
都说十月怀胎后,那一朝分娩的疼痛会终生难忘,涪蓉的母亲刘洪英,更是如此。
46岁的刘洪英和47岁的王树云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杨柳坪村的羌族农民夫妇,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县武装部参加民兵训练的19岁儿子不幸遇难,大女儿又远嫁到邻县的黄土镇,并不能时时见面,夫妇两人被伤痛与孤独焦灼。
国家对极重灾区因灾失去子女的家庭有再生育的鼓励政策,并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他们夫妇俩其实是符合条件的,但是最初他们并没有再生育的打算。
“考虑到我和妻子年龄都不小了,开始我们都不敢想再生了。后来看到村里好几户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子女遇难家庭,都再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于是,我俩才有了试一试的想法。”王树云说道。
可是,他们的再生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年龄,还有一个问题,王树云在1990年就做了绝育手术。原本要进行输精管再通术,可是经专家检查后,认为王树云不适合做这种手术,专家再次会诊后,决定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帮助他们实现再生育,2009年的3月,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刘洪英成功怀孕,当年12月,涪蓉出生。
刘洪英总是忍不住感慨:“女儿涪蓉和在地震中遇难的儿子王强,都出生在农历11月初,两人生日只相隔五天,前年,王强生日那天,山里降了首场小雪,我就在屋后的山坡上,朝着北川老县城的方向,祭奠了儿子王强,希望他来生能长命百岁。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养好女儿涪蓉!”
杨卫华给本刊记者讲道:“这是一个奇特的家庭,因为刘洪英夫妇的外孙比小女儿涪蓉还大一岁。只要他们的大女儿带着儿子回娘家,这个调皮的孩子,总要去抱抱那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姨’,并逗她玩儿,看到此情此景,刘洪英夫妇也是非常欣慰。”
如今,他们家主要靠种植3亩玉米、土豆和50亩竹林过日子,虽不宽裕,但也平静稳定,有了小女儿涪蓉后,记者本想,他们的心情也已经好多了吧。刘洪英也说:“四年了,还是走出来了,只是有时候梦里还会见着儿子。”
他们是北川乡亲中幸运的,人到中年,试管婴儿一次就成功了,延续的生命是对逝者的慰藉,还有很多人,在再生育的路上,抉择,或者努力着。
乡亲曾木会,在地震中失去了两个孩子,曾经四口之家,围坐在四方桌旁吃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之后,与丈夫两人面对面而坐,看着两边空空的位子,两人都不说话,怕说出来伤心,甚至对外人,他们也只会自欺欺人地说家里人都好。在再生育的路上,他们是犹豫的,地震让他们一度觉得什么都没有想头了,即使有了孩子,也很难像过去那样,投入那么多心血。
乡亲红梅,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选择再孕,她与丈夫都希望还是个女儿,是逝去女儿的重生,当最后,儿子出生了,他们夫妇悲喜交错,悲在女儿还是真的走了,喜在毕竟有生命新生。
再生育的路,是延续也是祭奠,是让活着继续。
【夹缝】
“这个孩子非常坚强,你还记得地震时的‘吊瓶男孩’廖波吧,在廖波的旁边,夹缝中,还有一个孩子,却很少被关注到,他叫郑海洋。”杨卫华这样对本刊记者讲起了海洋的故事。
他阳光、帅气。如果不是那场地震,他的未来一定非常美好。然而,这个美好却止步于那年的5月12日:地震震垮了北川中学的两幢教学楼,正在上课的郑海洋被倾倒的教学楼掩埋了。22个小时后,海洋获救,付出的代价是他年轻健壮的双腿。
郑海洋原本身高一米八三,曾经和身高一米七九的父亲一起并称北川当地的“双塔”。如今,他和家人却不得不接受双腿高位截肢的现实。他是同宿舍里10个同学中惟一的幸存者,在废墟里他曾经亲手合上身边死去同学的双眼。
他说:“曾经以为,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如今,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无论,我快乐还是忧伤,从来无法停止追忆。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
面对了生死,体验了伤痛,海洋经历的疼痛用任何语言描述都会显得苍白。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走出这个阴影。
震后一直对海洋家有所关照的杨卫华对记者说:“海洋的父亲,甚至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过‘我宁愿他那时死了’”。
四年过去,老人再提当时的情况,还忍不住叹气,“孩子太可怜了,他以后怎么生活,如果我和他妈走了,谁来照顾他呢?我从来不去老北川,我怕想起那时的伤心事啊!”
震后,海洋曾休学一年恢复身体,当他再重返学校时,学校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那么多同学也再不会出现了,苦难的回忆充斥着他,让他对学校产生了抗拒。
他曾经说:“我的书、我的天真、我的纯情、我的惬意、我的快乐全部被埋在了废墟之下,我想爬过去用手去抛开压在上面的砖块,找到我的书本,拾起我的美好,可是我的能力有限,我摆脱不了轮椅的束缚,我到达不了我想要到达的地方。”
“去年那时,我和他妈没少劝他好好回去上学,看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就多说上几句,看到他独自发呆心事重重的时候,就安静地转过身走开,生怕刺痛了孩子的心。”海洋的父亲,对记者说:“他最后考上了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学习电子商务。”
他跟记者还特别感谢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特意把海洋的宿舍和教室都安排在一楼,尽力给海洋提供了方便。
在说起现在的生活时,海洋的父亲讲道:“他妈还在北川中学当生活老师,一个月有800块吧,我在绵阳一个单位当水电工,一个月有1000块。我的工作还是杨卫华大哥帮忙找的。”
虽然都有工作了,但是这合起来每月还不到2000元的家庭收入,显然也只是维持基本的生计,郑父提到,海洋高位截肢后,现在有一些小骨头长出来,戴假肢时会不合适,也不舒服,需要手术,但是想去大医院给海洋手术,却没有那么多钱。
他的担心不只是手术的问题,还有海洋以后的工作,以及会不会有个姑娘能和海洋成家来照顾并关爱他。
记者也拨通了海洋的电话,他在学校,所有的回答都非常简短,聊天的最后,他说:“我希望越来越好”,而没有再具体的描述。
这个四年前在夹缝中存活下来的男孩,其实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引领】
“这个女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带着女儿,没有再嫁,领导大家自救,在恢复重建的几年中,她不断带领全村探索致富之路”杨卫华给记者讲到的这个女人,叫吴红。
“吃过中午饭,我在地里干活,突然间天昏地暗,地就像转圈,整个山和地都在晃动,我们马上就与地一起往下陷,往下翻。紧接着,到处都是垮塌的声音,两面的山全往中间挤,马上就在河面上相撞。顿时一片浓烟升起,眨眼间河面不见了,河水没了,地形不在了,房屋倒塌,全没了,人也不知去向......”这是她向记者描述的四年前的场景,这个垮塌的山就是唐家山,他们的大水村,就在唐家山上。
吴红当时是大水村的妇女主任,这个瘦小的农家妇女,在地震发生后,像一只顽强的领头羊,带着大水村老老少少20多个村民,在两山相撞、河流消失、家园毁灭、到处是塌陷裂缝的大山中,艰难跋涉16个小时,安全转移。那年8月,她成为了大水村的村主任。
她说:“我是眼看着婆婆在山体滑坡中突然消失的,返回北川,看到我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的那个隧道洞口早已填满了坍塌的石头,我就知道,他人也没了,儿子在北川中学,学校垮塌,只是他们的遗体至今也没有看到,那时那么大片的坍塌,确实也不可能一个个都挖出来。”
吴红说得很平静,她和已经上高一的女儿以及80多岁的公公生活在一起,一切似乎都已经恢复到原来的平静,只是当谈到马上到来的5月12日时,她的柔软还是被触及了。
“每年的5月12日,还有清明节、春节,他们的生日时,我都会给他们进香,说说话,讲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讲女儿的情况,我从来不会白天去,我只在晚上去,晚上在那里哭,没有人会看见,我是村主任,我不能在人前哭,不能在人前不坚强。”失去丈夫的妻子是艰难的,她要让自己变得比男人更加努力,才能维护着破碎的家不会再次垮塌。
只是吴红承载的不仅是自己的家,还有整个大水村,在震后自己还没有走出阴影时,她就在人前强忍着自己的悲痛,投入到了带领大家重建的事业上。开始,她是带领大家学习羌绣,期望日后能让羌族文化走出大山,给大家带来新的生计。
天不遂人愿, 2009年的9月又是一场洪灾,那些成品的羌绣都被淹没了,吴红四处借来的钱,都亏在了里面,现在还在还。
“艰难是肯定的,震后,我们虽然住进了邓家安置点,但是除了居住,我们没有了土地,日后生活的维系是有问题的,我必须想办法。”吴红的下一步,是茶叶。从2010年开始,她在试探着走这条路。
唐家山上的大水村,地震前有茶叶基地,震后由于地貌的变化,让茶叶的及时运输加工都成了问题。然而,吴红并没有放弃,唐家山上,没有垮塌掉的地方,还有残留的茶园。现在村民居住的邓家安置点到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他们要做私人的面包车,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车费要三十块钱。
吴红要说服安置点的两百来个村民,恢复茶园的建设,然而,村民大多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效益的情况下,他们对吴红有很多不理解。吴红扛着这些不理解,还要继续宣传、推广这些茶叶,同时也要把大水村宣传出去。
她对记者说:“这是从唐家山上采摘的有机茶,我们手工制作,完全是原生态的,现在产量不大,但是质量很好,是通过国家的各项检查认证的,我今年还注册了商标‘善茗羌缘’”。
记者问到她今后的希望,她说:“希望大水村越来越好,希望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收入能够超越震前的水平。”
在和她的聊天中,记者明显感到,吴红带领全村走向新生活的努力,已经全然超越了对自己女儿的关注。
记者想到,如果我们更多的人,去买北川的茶叶,关注灾区的经济生活,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实际的帮助。
【坚守】
“那天李林国救出了30多名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却没能走出废墟,现在他已主动要求,去了北川最偏远的坝底乡派出所工作。”杨卫华给本刊记者描述的这位真汉子,叫李林国。
那年,还是擂鼓镇派出所指导员的李林国,在大地震中第一时间赶到了北川中学废墟中施救,他对记者坦诚地说:“赶过去的第一目的,其实就是救自己的儿子啊!”
他在横七竖八的水泥预制板缝隙处,听到过儿子的声音。“爸爸,我好难受哦,快救我!”他没命地用手刨挖。但孩子被困得挺深,左腿被几块水泥预制板压得死死的。这时候,如果有起重设备,也许就会得救;这时候,如果有医生,把左腿锯掉,也许也能活命。
因为他是第一个穿警服赶过去的人,很快就有学生们向他呼救,他看到有些老师和学生被埋得不深,身上压的是砖头、石头,救他们相对容易些。李林国说,“我是无奈地放弃对儿子的救助,在那种危急的时刻,我只能先救出一个是一个了,我让儿子坚持住,而我和幸存的人们徒手救出了30多人!”
12日晚,伤口流血不止的他昏倒在废墟上……13日凌晨4点,他又“逃”回北川抢救人员,再一次昏倒……14日上午,他再度回到冰冷的废墟旁,刨土的双手已血肉模糊……15日,当第四次被送到医院时,李林国已成功救出了100多名被埋学生!然而面对最终被挖出的儿子的尸体,李林国这个汉子,也只能默默垂泪。
李林国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评为了全国公安系统的二级英模。而在他的家里,英模的称号却难以抚平儿子离世的创伤。他的母亲,因为伤心过度,一直难以走出悲痛,在地震的次年就离世了。她的妻子在一年后患病,将子宫全部切除。他们夫妇也彻底没有了再生育的机会。
说到这里,李林国转换了话题,他尽力用标准的普通话跟记者交谈,这一点细节,让记者感动,他总是在替别人着想。
他说:“我们羌族,民风淳朴,我生在北川,在山区长大,自然要为重建做出贡献。重建需要安定的环境,我人熟地熟,也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我最终选择回到坝底乡派出所工作。”
后来记者才知道,这个在1981年就开始工作的民警,早在20年前,就把北川县大部分乡镇的派出所所长都当遍了,极受老百姓的认可,他的工作也不限于普通民警的职责,交通、治安、人民调解等等事项,都会有人找他处理。他在哪里,哪里的百姓就会感到踏实。
他重回北川最偏远的坝底地区,也是因为那里被关注得少,交通非常不便,外界很少有人能去那里,而他作为北川人,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艰苦的地方,为重建做努力。
快到5月12日了,他说每年都要去孩子的墓地还有遇难的地方,自言自语,跟儿子说说话。他说,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难以完全走出地震的阴影。
不过,最后,他提高声音,对记者认真地说:“我希望以后的生活能平平安安,我会立足本职,做好工作,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会好好的,更坚强更快乐地活着。”
【后记】
采访过程中,我们有过短暂的沉默,也有过由衷的笑。毕竟,在重建的生活中,不乏问题,但也不缺希望。
记者后来问到杨卫华,地震发生,别人都是向外冲,他却不要命地往家里走,就为了取相机,不后怕吗?他说当时小区天然气泄漏,水管爆裂,家里的门也变形了,其实自己是有些慌的,但也不知哪股劲儿就推着自己往前走。
那一推,就是四年。
他亲见事件的发生、救援、重建还有新生,感受过刚刚逝去生命身上的温度,也见到尸体腐烂六七天后的模糊。他四年中入北川两百多次,每一个年都在那里和乡亲们过。
他告诉记者,2009年春节从北川归来的路上,自己忍不住嚎啕大哭,直面过那么多的生生死死,和在生命无常中个人的无奈,他自己注定和北川联系在一起了。
文中的采访对象和杨卫华早已如家人般,记者再和杨卫华聊起他们,他对很多细节如数家珍,对他们的坚强满是敬意。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一个活着都需勇气。
离那场灾难四年了。
灾后重建如火如荼,新北川县城建起,人们住进了新房。四年,那些活着的人们,会逐渐放下悲伤吗?会活得不错吗?四年,我们想记录并见证他们的活着。
《绵阳晚报》摄影部主任杨卫华先生,是震后第一个出现在灾区的媒体人,他用相机拍下了感动亿万人的三岁敬礼宝宝郎铮。他对本刊记者说:“孩子被救出来时,鼻子、嘴巴里都是碎泥渣,我给他擦干净,给他喝了水,孩子笑着说‘谢谢叔叔’,很有礼貌。”
如今的郎铮,已经上一年级了,杨卫华告诉记者,郎铮在文化课和体育活动中,有六项成绩排年级第一,他的生活很安静,父母希望他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学习和长大,言语间,杨卫华是欣慰的。
人至中年的一对羌族夫妇,生育了震后第一例试管婴儿王涪蓉,杨卫华见证了孩子的出生和两年多的成长,2012年过年的时候,还去看了他们,这个年过得不一般,他们的家地处高山,海拔较高,冬天积雪覆盖,非常寒冷,父母为了女儿不会冻病了,专门在山下重新租了房子过冬,对女儿的心极重。
在地震中保住性命却丧失双腿的男孩郑海洋也让杨卫华禁不住感叹,青春年少时,身心遭遇如此剧变,也许不少人都会丧失继续活着的勇气,郑海洋却坚持了。杨卫华说:他永远忘不了最初拍摄郑海洋的情景,镜头里乐观开朗,镜头外却是抑制不住流露出的无奈和彷徨,四年后,海洋一人在异地上了大学,他的坚强值得所有人起敬。
北川新县城距离绵阳40公里,它周边的14个乡镇距离接近200公里,猛一听,似乎不远,可是因堰塞湖的影响,去乡镇的路非常不好走,在不遇塌方、泥泞,一切都顺利的情况下,开车也要七八个钟头,外人很少进入这些区域,在地震中丧子的警察李林国,却自愿选择了其中最远的一个乡工作。
这样鲜活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地震带来的不只是生活的变化,还有价值观的转变,突如其来、无常,让一些人们更关注奉献和爱别人,还有一些则是更加自我和爱自己。
没有对错、褒贬,这就是在生命的无常与有常中,活着而已。
【新生】
“这是北川震后第一例试管婴儿,是让生命继续的见证。”杨卫华给本刊记者讲道,“这个可爱的女孩叫王涪蓉,现在两岁多了,我常常去看她。”
都说十月怀胎后,那一朝分娩的疼痛会终生难忘,涪蓉的母亲刘洪英,更是如此。
46岁的刘洪英和47岁的王树云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杨柳坪村的羌族农民夫妇,5·12特大地震发生时,正在县武装部参加民兵训练的19岁儿子不幸遇难,大女儿又远嫁到邻县的黄土镇,并不能时时见面,夫妇两人被伤痛与孤独焦灼。
国家对极重灾区因灾失去子女的家庭有再生育的鼓励政策,并免费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他们夫妇俩其实是符合条件的,但是最初他们并没有再生育的打算。
“考虑到我和妻子年龄都不小了,开始我们都不敢想再生了。后来看到村里好几户年龄和我们差不多的子女遇难家庭,都再生育出健康的孩子。于是,我俩才有了试一试的想法。”王树云说道。
可是,他们的再生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除了年龄,还有一个问题,王树云在1990年就做了绝育手术。原本要进行输精管再通术,可是经专家检查后,认为王树云不适合做这种手术,专家再次会诊后,决定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帮助他们实现再生育,2009年的3月,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刘洪英成功怀孕,当年12月,涪蓉出生。
刘洪英总是忍不住感慨:“女儿涪蓉和在地震中遇难的儿子王强,都出生在农历11月初,两人生日只相隔五天,前年,王强生日那天,山里降了首场小雪,我就在屋后的山坡上,朝着北川老县城的方向,祭奠了儿子王强,希望他来生能长命百岁。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养好女儿涪蓉!”
杨卫华给本刊记者讲道:“这是一个奇特的家庭,因为刘洪英夫妇的外孙比小女儿涪蓉还大一岁。只要他们的大女儿带着儿子回娘家,这个调皮的孩子,总要去抱抱那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姨’,并逗她玩儿,看到此情此景,刘洪英夫妇也是非常欣慰。”
如今,他们家主要靠种植3亩玉米、土豆和50亩竹林过日子,虽不宽裕,但也平静稳定,有了小女儿涪蓉后,记者本想,他们的心情也已经好多了吧。刘洪英也说:“四年了,还是走出来了,只是有时候梦里还会见着儿子。”
他们是北川乡亲中幸运的,人到中年,试管婴儿一次就成功了,延续的生命是对逝者的慰藉,还有很多人,在再生育的路上,抉择,或者努力着。
乡亲曾木会,在地震中失去了两个孩子,曾经四口之家,围坐在四方桌旁吃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之后,与丈夫两人面对面而坐,看着两边空空的位子,两人都不说话,怕说出来伤心,甚至对外人,他们也只会自欺欺人地说家里人都好。在再生育的路上,他们是犹豫的,地震让他们一度觉得什么都没有想头了,即使有了孩子,也很难像过去那样,投入那么多心血。
乡亲红梅,在地震中失去了女儿,选择再孕,她与丈夫都希望还是个女儿,是逝去女儿的重生,当最后,儿子出生了,他们夫妇悲喜交错,悲在女儿还是真的走了,喜在毕竟有生命新生。
再生育的路,是延续也是祭奠,是让活着继续。
【夹缝】
“这个孩子非常坚强,你还记得地震时的‘吊瓶男孩’廖波吧,在廖波的旁边,夹缝中,还有一个孩子,却很少被关注到,他叫郑海洋。”杨卫华这样对本刊记者讲起了海洋的故事。
他阳光、帅气。如果不是那场地震,他的未来一定非常美好。然而,这个美好却止步于那年的5月12日:地震震垮了北川中学的两幢教学楼,正在上课的郑海洋被倾倒的教学楼掩埋了。22个小时后,海洋获救,付出的代价是他年轻健壮的双腿。
郑海洋原本身高一米八三,曾经和身高一米七九的父亲一起并称北川当地的“双塔”。如今,他和家人却不得不接受双腿高位截肢的现实。他是同宿舍里10个同学中惟一的幸存者,在废墟里他曾经亲手合上身边死去同学的双眼。
他说:“曾经以为,我会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下失去生命。如今,我坐在轮椅上,用以前从来不可想象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无论,我快乐还是忧伤,从来无法停止追忆。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
面对了生死,体验了伤痛,海洋经历的疼痛用任何语言描述都会显得苍白。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走出这个阴影。
震后一直对海洋家有所关照的杨卫华对记者说:“海洋的父亲,甚至在情绪激动的时候说过‘我宁愿他那时死了’”。
四年过去,老人再提当时的情况,还忍不住叹气,“孩子太可怜了,他以后怎么生活,如果我和他妈走了,谁来照顾他呢?我从来不去老北川,我怕想起那时的伤心事啊!”
震后,海洋曾休学一年恢复身体,当他再重返学校时,学校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那么多同学也再不会出现了,苦难的回忆充斥着他,让他对学校产生了抗拒。
他曾经说:“我的书、我的天真、我的纯情、我的惬意、我的快乐全部被埋在了废墟之下,我想爬过去用手去抛开压在上面的砖块,找到我的书本,拾起我的美好,可是我的能力有限,我摆脱不了轮椅的束缚,我到达不了我想要到达的地方。”
“去年那时,我和他妈没少劝他好好回去上学,看到他心情好的时候就多说上几句,看到他独自发呆心事重重的时候,就安静地转过身走开,生怕刺痛了孩子的心。”海洋的父亲,对记者说:“他最后考上了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学习电子商务。”
他跟记者还特别感谢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他们特意把海洋的宿舍和教室都安排在一楼,尽力给海洋提供了方便。
在说起现在的生活时,海洋的父亲讲道:“他妈还在北川中学当生活老师,一个月有800块吧,我在绵阳一个单位当水电工,一个月有1000块。我的工作还是杨卫华大哥帮忙找的。”
虽然都有工作了,但是这合起来每月还不到2000元的家庭收入,显然也只是维持基本的生计,郑父提到,海洋高位截肢后,现在有一些小骨头长出来,戴假肢时会不合适,也不舒服,需要手术,但是想去大医院给海洋手术,却没有那么多钱。
他的担心不只是手术的问题,还有海洋以后的工作,以及会不会有个姑娘能和海洋成家来照顾并关爱他。
记者也拨通了海洋的电话,他在学校,所有的回答都非常简短,聊天的最后,他说:“我希望越来越好”,而没有再具体的描述。
这个四年前在夹缝中存活下来的男孩,其实还需要人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引领】
“这个女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带着女儿,没有再嫁,领导大家自救,在恢复重建的几年中,她不断带领全村探索致富之路”杨卫华给记者讲到的这个女人,叫吴红。
“吃过中午饭,我在地里干活,突然间天昏地暗,地就像转圈,整个山和地都在晃动,我们马上就与地一起往下陷,往下翻。紧接着,到处都是垮塌的声音,两面的山全往中间挤,马上就在河面上相撞。顿时一片浓烟升起,眨眼间河面不见了,河水没了,地形不在了,房屋倒塌,全没了,人也不知去向......”这是她向记者描述的四年前的场景,这个垮塌的山就是唐家山,他们的大水村,就在唐家山上。
吴红当时是大水村的妇女主任,这个瘦小的农家妇女,在地震发生后,像一只顽强的领头羊,带着大水村老老少少20多个村民,在两山相撞、河流消失、家园毁灭、到处是塌陷裂缝的大山中,艰难跋涉16个小时,安全转移。那年8月,她成为了大水村的村主任。
她说:“我是眼看着婆婆在山体滑坡中突然消失的,返回北川,看到我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的那个隧道洞口早已填满了坍塌的石头,我就知道,他人也没了,儿子在北川中学,学校垮塌,只是他们的遗体至今也没有看到,那时那么大片的坍塌,确实也不可能一个个都挖出来。”
吴红说得很平静,她和已经上高一的女儿以及80多岁的公公生活在一起,一切似乎都已经恢复到原来的平静,只是当谈到马上到来的5月12日时,她的柔软还是被触及了。
“每年的5月12日,还有清明节、春节,他们的生日时,我都会给他们进香,说说话,讲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讲女儿的情况,我从来不会白天去,我只在晚上去,晚上在那里哭,没有人会看见,我是村主任,我不能在人前哭,不能在人前不坚强。”失去丈夫的妻子是艰难的,她要让自己变得比男人更加努力,才能维护着破碎的家不会再次垮塌。
只是吴红承载的不仅是自己的家,还有整个大水村,在震后自己还没有走出阴影时,她就在人前强忍着自己的悲痛,投入到了带领大家重建的事业上。开始,她是带领大家学习羌绣,期望日后能让羌族文化走出大山,给大家带来新的生计。
天不遂人愿, 2009年的9月又是一场洪灾,那些成品的羌绣都被淹没了,吴红四处借来的钱,都亏在了里面,现在还在还。
“艰难是肯定的,震后,我们虽然住进了邓家安置点,但是除了居住,我们没有了土地,日后生活的维系是有问题的,我必须想办法。”吴红的下一步,是茶叶。从2010年开始,她在试探着走这条路。
唐家山上的大水村,地震前有茶叶基地,震后由于地貌的变化,让茶叶的及时运输加工都成了问题。然而,吴红并没有放弃,唐家山上,没有垮塌掉的地方,还有残留的茶园。现在村民居住的邓家安置点到那里没有公共交通,他们要做私人的面包车,来回一个多小时的路,车费要三十块钱。
吴红要说服安置点的两百来个村民,恢复茶园的建设,然而,村民大多是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出效益的情况下,他们对吴红有很多不理解。吴红扛着这些不理解,还要继续宣传、推广这些茶叶,同时也要把大水村宣传出去。
她对记者说:“这是从唐家山上采摘的有机茶,我们手工制作,完全是原生态的,现在产量不大,但是质量很好,是通过国家的各项检查认证的,我今年还注册了商标‘善茗羌缘’”。
记者问到她今后的希望,她说:“希望大水村越来越好,希望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人均收入能够超越震前的水平。”
在和她的聊天中,记者明显感到,吴红带领全村走向新生活的努力,已经全然超越了对自己女儿的关注。
记者想到,如果我们更多的人,去买北川的茶叶,关注灾区的经济生活,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实际的帮助。
【坚守】
“那天李林国救出了30多名孩子,但是自己的孩子却没能走出废墟,现在他已主动要求,去了北川最偏远的坝底乡派出所工作。”杨卫华给本刊记者描述的这位真汉子,叫李林国。
那年,还是擂鼓镇派出所指导员的李林国,在大地震中第一时间赶到了北川中学废墟中施救,他对记者坦诚地说:“赶过去的第一目的,其实就是救自己的儿子啊!”
他在横七竖八的水泥预制板缝隙处,听到过儿子的声音。“爸爸,我好难受哦,快救我!”他没命地用手刨挖。但孩子被困得挺深,左腿被几块水泥预制板压得死死的。这时候,如果有起重设备,也许就会得救;这时候,如果有医生,把左腿锯掉,也许也能活命。
因为他是第一个穿警服赶过去的人,很快就有学生们向他呼救,他看到有些老师和学生被埋得不深,身上压的是砖头、石头,救他们相对容易些。李林国说,“我是无奈地放弃对儿子的救助,在那种危急的时刻,我只能先救出一个是一个了,我让儿子坚持住,而我和幸存的人们徒手救出了30多人!”
12日晚,伤口流血不止的他昏倒在废墟上……13日凌晨4点,他又“逃”回北川抢救人员,再一次昏倒……14日上午,他再度回到冰冷的废墟旁,刨土的双手已血肉模糊……15日,当第四次被送到医院时,李林国已成功救出了100多名被埋学生!然而面对最终被挖出的儿子的尸体,李林国这个汉子,也只能默默垂泪。
李林国的故事,曾经感动了无数人,他也被评为了全国公安系统的二级英模。而在他的家里,英模的称号却难以抚平儿子离世的创伤。他的母亲,因为伤心过度,一直难以走出悲痛,在地震的次年就离世了。她的妻子在一年后患病,将子宫全部切除。他们夫妇也彻底没有了再生育的机会。
说到这里,李林国转换了话题,他尽力用标准的普通话跟记者交谈,这一点细节,让记者感动,他总是在替别人着想。
他说:“我们羌族,民风淳朴,我生在北川,在山区长大,自然要为重建做出贡献。重建需要安定的环境,我人熟地熟,也受到大家的尊重,所以我最终选择回到坝底乡派出所工作。”
后来记者才知道,这个在1981年就开始工作的民警,早在20年前,就把北川县大部分乡镇的派出所所长都当遍了,极受老百姓的认可,他的工作也不限于普通民警的职责,交通、治安、人民调解等等事项,都会有人找他处理。他在哪里,哪里的百姓就会感到踏实。
他重回北川最偏远的坝底地区,也是因为那里被关注得少,交通非常不便,外界很少有人能去那里,而他作为北川人,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艰苦的地方,为重建做努力。
快到5月12日了,他说每年都要去孩子的墓地还有遇难的地方,自言自语,跟儿子说说话。他说,其实还是有很多人难以完全走出地震的阴影。
不过,最后,他提高声音,对记者认真地说:“我希望以后的生活能平平安安,我会立足本职,做好工作,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会好好的,更坚强更快乐地活着。”
【后记】
采访过程中,我们有过短暂的沉默,也有过由衷的笑。毕竟,在重建的生活中,不乏问题,但也不缺希望。
记者后来问到杨卫华,地震发生,别人都是向外冲,他却不要命地往家里走,就为了取相机,不后怕吗?他说当时小区天然气泄漏,水管爆裂,家里的门也变形了,其实自己是有些慌的,但也不知哪股劲儿就推着自己往前走。
那一推,就是四年。
他亲见事件的发生、救援、重建还有新生,感受过刚刚逝去生命身上的温度,也见到尸体腐烂六七天后的模糊。他四年中入北川两百多次,每一个年都在那里和乡亲们过。
他告诉记者,2009年春节从北川归来的路上,自己忍不住嚎啕大哭,直面过那么多的生生死死,和在生命无常中个人的无奈,他自己注定和北川联系在一起了。
文中的采访对象和杨卫华早已如家人般,记者再和杨卫华聊起他们,他对很多细节如数家珍,对他们的坚强满是敬意。
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每一个活着都需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