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n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驱动法”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目标要求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法。为了有效地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可以“任务设计一分解任务一完成任务—效果评价”为主线,同时注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一、任务设计
  
  目标明确对任务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把所要学习的知识融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精巧的任务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对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并最终使有效学习成为可能。在使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布置本课程、本阶段、本单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以探索任务的完成途径和方法来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
  如在教学《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人手,通过“观察与思考”、“探究实验”和“课外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主要器官及特点,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运用网络等工具开展对动物的调查,从多方面多角度总结出适于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以此作为本节课的大任务。通过对水中生活动物的比较研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水中生活的各种动物不仅在外部形态、结构方面适应水生环境,而且在生理方面和行为方面也是适应水生环境的。
  
  二、分解任务
  
  所谓分解任务是将一个大的任务分成若干个分任务,再将分任务往下分,直到每个小的分任务可操作或执行为止。在这些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涉及很多未知的知识和未掌握的技能,为了能解决问题,学生就必须通过利用旧知识、查找教材、询问同学等来找到答案。这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自由自在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探索新知识,完成新任务,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如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节的教学中,在让学生明确大任务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水中动物的图片或录像,使学生对众多的水生动物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引思设疑:“如果陆生动物(包括人类)到水中生活会遇到哪些问题?”“鱼类等水生动物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出确定水中生活动物的类群、鱼类的主要特征等分任务。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思考”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利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和联系平时生活的经验,完成观察“鱼的外形与游泳”和“鱼的呼吸与鳃的外形”两个分任务,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分任务是完成实验: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教师可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材料和用具,鼓励引导学生设计多种可行的探究活动方案和实验步骤,让学生想办法只对单一因素进行观察,而限制其他因素的干扰,即分别探讨某一种鳍对鱼游泳的作用,并独立进行正确的观察和有效的记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感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三、完成任务
  
  问题提出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相协作开展探究活动,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尝试探索,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任何时候,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教师要随时解答或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的途径,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让学生知道任务是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完成的,并提供机会使他们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知识,顺利完成任务。
  
  四、学习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总结与提高,又是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的时机。评价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使其真正得到提高。不应过于看重学生的练习和测试成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既应符合社会的要求,又应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特别注意,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也要指出他们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激发学生积极性与增强其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会谦虚谨慎,争取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任务驱动法”是以任务作为驱动,围绕任务的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它具有“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等特征。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提高。各个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
其他文献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在新时期顺应新形势而发展的产物,是农村整合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它为广大贫困民族学生实现公平教育、均衡教育、优质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目前,我区统筹贫困农村教育资源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撤消屯级的小规模学校;二是分步撤并,即村校只开设低年级课程,中高年级课程移至乡级学校开设;三是教育资源薄弱的乡级学校之间实行就近合并;四是对少数民族聚集地
期刊
古诗词鉴赏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高考考试大纲》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从2002年起,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又改客观题为主观题,学生在鉴赏诗歌时觉得难于读懂诗歌,往往因为把握失当或者表述不准确而失分。教师如何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本人认为有针对性的指导最行之有效,即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中出现的失误来指导。在此,我针对学生古诗词鉴赏中出现的
期刊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然而,农村学校条件简陋,学生生活面窄,视野拓展有限,他们的想象、理解多趋简单化,在写作中题材狭隘,易犯假、大、空的通病。针对这些现象,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关键
期刊
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及反映。它是数学的精髓、灵魂,是学生进行计算、解题、证明的依据。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忽视概念学习的倾向,学生只是听老师对概念的分析与概括,而不是主动地参与对概念的探究讨论。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呢?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需要”是学生进行主
期刊
五星教学模式是当代国际著名教育技术理论家梅里尔教授近年来一直倡导的新教学理论,用以改进在线教学、多媒体教学或E-1earning学习中只重视信息呈现,忽略有效教学特征的弊端。盛群力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五星教学过程旨在探讨实现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和有吸引力的优质教学的课堂主要环节和合理成分,以面向完整任务或聚焦解决问题为宗旨,从解决基于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的不同需要出发,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和灵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教育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新课程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卓有成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创建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实行民主化管理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曾经把班主任分为四种类型:警察型、保姆型、警察加保姆型、民主型。前三种类型的共同特点是无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决策者、命令
期刊
掰手算来,参加教育工作也有六年多的时间,回过头来看,有教育成功的喜悦,也有教育失误的遗憾。一切的一切,都与师德密切相关。一个青年教师,只有经常反思为师之德,才能修正为师之行,才能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职责。    一、见微知著。率先垂范    反思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体会最深的是教师要见微知著,率先垂范。教师的榜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在这方面也深有体会。早在春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是展示语文老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越来越光彩夺目,语文教育的形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到“师生互动”再到“主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转变。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喜欢语文,尤其是喜欢语文课,在师生的交融中完成语文堂教学任务,怎样在教师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语文的主角呢?笔者通过自己努力实践与思考,
期刊
完形填空也称综合填空(close tesL),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它的核心功能是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判断能力。完形填空的特点是题材多样化,文章的难度略低于阅读理解题,文章的首尾句一般不设空,在题型上有四选一形式、选词填空形式、给首字母填空形式和自由填空形式。其所考查的词多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涉及一定量的语法知识。  笔者认为,影响学生进行完形填空训
期刊
“思源于疑”,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无不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带着怀疑的目光观察世界,敢于提出问题。因此,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实现两个改变。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把“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