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汉语历史音韵研究的一百项新发现与新进展(下)

来源 :汉字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rev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录
  
  一、上古音(补遗、更正与新增)
  9 [补遗]上古声母的谐声原则(李方桂)
  28 [补遗]上古汉语有A、B两类音节说(罗杰瑞)
  51 [更正]汉语上古音节最全结构说(丁邦新、郑张尚芳)
  55 [新增]《切韵》邪母开合口上古来源不同说(蒲立本、李方桂、郑张尚芳)
  56 [新增]《切韵》三等韵j介音为后起说(蒲立本、包拟古、郑张尚芳、罗杰瑞)
  57 [新增]中古部分合口来源于上古唇辅音声母说(施向东、郑张尚芳)
  
  二、中古音(23项)
  (一)声母
  58 《广韵》五十一声类说(或称“《广韵》齿头音精组切上字分两类说”)(孙文昱、曾运乾、陆志韦)
  59 中古类隔反切是声母两读现象说(冯蒸)
  60 俟母的发现(董同龢、李荣、邵荣芬、冯蒸)
  61 《切韵》的禅母为塞擦音、床:(船)母为擦音说(陆志韦、蒲立本、邵荣芬、施向东)
  62 唐代长安音明、泥、疑、日诸母带鼻冠音说(马伯乐)
  63 《切韵》全浊声母为不送气浊音说(陆志韦、李荣、邵荣芬)
  64 中古后期日母读音拟测新论
  A 中古后期日母非浊擦音而是浊通音说(王力、朱晓农)
  B 中古后期日母为边擦音说(金有景、郑张尚芳)
  65 《切韵》知组为卷舌音说(罗常培、李方桂)
  66 《切韵》庄组为舌叶音说(陆志韦、董同龢、李荣)
  67 守温三十六字母的照组为舌叶音说(郑张尚芳)
  (二)韵母
  68 《切韵》的分韵原则是按主要元音和韵尾分韵、不按介音分韵说和主要元音数量为12-14个说(高本汉、冯蒸)
  69 《切韵》痕魂、欣文、哈灰韵系非开合对立韵说(俞敏、潘悟云、朱晓农、罗季光、冯蒸)
  70 《切韵》唇音不分开合说(赵元任、李荣、邵荣芬)
  71 《切韵》祭泰夹废四韵带辅音韵尾说(冯蒸)
  72 《切韵》纯四等韵无-i-介音说(马伯乐、陆志韦、王静如、李荣、邵荣芬、郑张尚芳)
  73 中古介音的部位从后而前形成一二三四等(二等介音为Y)说(郑张尚芳)
  74 中古三等介音非前高元音-i-而为央高元音-i-说(河野六郎、郑张尚芳、郑仁甲)
  75 《切韵》重纽的发现与研究之进展
  A 重纽区别论(有坂秀世、河野六郎、陆志韦、王静如、董同龢、周法高、俞敏、白一平、郑张尚芳、龚煌城)
  B “类相关”理论(周法高、杜其容、辻本春彦、上田正、平山久雄)
  C 重纽韵舌齿音归属论(董同龢、陆志韦、龙宇纯、邵荣芬)
  D 狭义重纽论与广义重纽论(周法高、郑张尚芳、黄笑山)
  E 《切韵》重纽唇音字汉越语特异表现的音理解释(Nagel、王静如、潘悟云、朱晓农、丁邦新)
  (三)声调
  76 平声古收乐音尾,仄声古收噪音尾说(郑张尚芳)
  77 古调值拟测研究的进展(金田一春彦、赖惟勤、平山久雄、俞敏、施向东、刘广和、周祖谟、尉迟治平、远藤光晓、郑张尚芳)
  (四)音节结构与音系
  78 唐代已有轻音说(陈国)
  79 中古音分前后(或早晚)两期说(马伯乐、蒲立本、丁邦新、陈振寰、白一平、麦耘、郑张尚芳)
  80 关于中古标准音与方言的四个学说
  A 《切韵》音系基础是由六世纪以前金陵、洛下书音为代表折中出的文学语言语音系统说(周祖谟)
  B 《经典释文》陆德明音系为六朝南方标准音说(邵荣芬)
  C 唐代北方有西北方音和中原方音两大方言说(刘广和、罗常培)
  D 藏汉对音反映十世纪敦煌并存河西方言音和唐代通语音两套说(高田时雄)
  
  三、近代音(6项)
  (一)声母
  81 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中原音韵》等近代音韵书中分合为两套声母说(陆志韦、刘俊一、忌浮、蒋希文、王力、俞敏、冯蒸)
  (二)韵母
  82 五代两宋词韵部韵母研究的进展
  A 五代两宋词人声韵部早期分七部、晚期分四部说(哈平安)
  B 宋词用韵分十八辙34组说(朱晓农)
  83 《蒙古字韵》八思巴字拼法中hi的音值及h、h6遇i的正字法变化说(郑张尚芳)
  (二)音节结构与音系
  84 近代通语基础音系研究的进展
  A 北京音说(王力、宁继福)
  B 河南音说(李新魁、麦耘、郑张尚芳)
  c 南京音说(远藤光晓、鲁国尧、杨福绵、张卫东、李葆嘉)
  D 无特定地点方言说(杨耐思)
  85 《正字通》的音系基础是十七世纪的赣方音说(古屋昭弘)
  86 北京话是被汉语同化的满族语群体的话;北京话的卷舌音是受女真一满语影响产生说(郑仁甲)
  
  四、音变(6项)
  87 上古前期至后期发生重大音变说
  A 上古前期至后期声母、韵母各有四大音变说(郑张尚芳)
  B 周秦韵部至两汉韵部发生韵部合并与字类变化说(罗常培、周祖谟、邵荣芬、王显)
  88 中古至近代音变的五个学说
  A 唇音轻化的机制是-u-介音说(郑张尚芳)
  B 全浊音清化前为气声化音说(黄笑山、麦耘)
  c 全浊声母擦音清化早于塞音和塞擦音说(罗常培)
  D 次浊上声归清类是因上声次浊声母为紧喉音说(李荣、冯蒸、郑张尚芳)
  E 中古见系字舌根擦音腭化早于舌根塞音腭化说(龙果夫、远藤光晓)
  89 宏观音变理论
  A 词汇扩散论(王士元)
  B 音变历史层次论(郑张尚芳)
  90 语主(说话人)的变换是导致语音变化的根本原因说(李葆嘉)
  91 微观音变理论
  A 前冠夺位说(郑张尚芳)
  B 流音塞化说(郑张尚芳、马提索夫、潘悟云)
  c 介音r使元音央化说(李方桂)
  D 元音裂化与推移说(马学良、罗季光、郑张尚芳、朱晓农)
  92 汉语例外音变研究的进展
  A 汉语例外音变原因说(李荣、平山久雄)
  B 例外音变与词频(俞敏)
  
  五、方法(5项)
  93 历史比较法与《切韵》音系构拟(高本汉)
  94 上古音构拟中“空格理论”的应用(高本汉、郑张尚芳、龚煌城、柯蔚南)
  9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法用于历史音韵研究(陆志韦、白一平、朱晓农)
  96 反切比较法的提出(邵荣芬、陈亚川)
  97 中古反切构造学说
  A 古反切构造沦(陆志韦)
  B 《慧琳音义》反切构造异于《切韵》说(黄淬伯、河野六郎)
  c 《集韵》反切构造说(龙宇纯)
  D 敦煌《毛诗音》残卷反切构造说(平山久雄)
  
  六、资料(2项)
  98 新音韵资料的发现与研究之进展
  A 战国秦汉简牍帛书通假字音韵研究的进展(李玉)
  B 梵汉对音资料研究的进展(钢和泰、汪荣宝、罗常培、俞敏、尉迟治平、施向东、刘广和、聂鸿音、储泰松、张福平)
  c 《切韵》系韵书资料整理的进展(刘复、罗常培、魏建功、姜亮夫、龙宇纯、潘重规、上田正、李永富、周祖谟)
  D 原本《玉篇》与《万象名义》音系研究的进展(河野六郎、周祖谟、周祖庠)
  E 毋昭裔注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冯蒸)
  F 《解释歌义》的发现与研究(聂鸿音、孙伯君、潘重规)
  G 《卢宗迈切韵法》的发现与研究(鲁国尧)
  H 夏汉对音资料研究的进展(龚煌城、李范文)
  I 《中原雅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辻本春彦、蒋希文、杨耐思、龙晦、冀伏、邵荣芬、岩田宪幸)
  J 日汉、琉汉对音资料的发现与研究(丁锋)
  99 近代韵书编纂材料来源考
  A 《中原音韵》的编撰非据元曲用韵归纳乃据《中州乐府音韵类编》和《广韵》改编说(远藤光晓)
  B 《蒙古字韵》韵字源自《新刊韵略》说(宁忌浮)
  
  七、音韵学史(1项)
  100 学派划分与名义考辨
  A 清以来上古音研究分考古派与审音派(王力、冯蒸)和主流派与旁支派(陈新雄)说
  B 尖团音原名“尖圆音”得名于满文字形说(藤堂明保、冯蒸)
  [补遗]说明:本文所认定的新发现或新进展是根据下列四个原则:1,音类方面是根据清代学者关于古音学和今音学的考订成果;音值方面是根据瑞典高本汉的上古音、中古音构拟结果。凡是在这两个基础上有重要推进者。2,提出前人未提出过的问题或没有解决的问题。3,提出的理论或观点在解释力方面超过前人。4,新资料或新方法的发现、提出与研究。[应加在“(上)”的第一段后]
其他文献
根据日本新金属协会钽部会的总结,1985年钽的需要量为227t,比1988年的293t降低了23%。预测1990年将需要钽239t,比1989年提高5%。1989年需要的粉末数量为120t,比1988年的159t减
最近参加编写人民日报史,我翻阅了自1964年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以来十几年的人民日报的有关报道,感触良多。这项宣传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为党报史上所罕见
一颗充满期望的心在从南宁到长沙的路途上,满怀因被解聘所带来的不平是不待说的,但不仅丝毫没有沮丧,胸膛里还跳动着一颗充满期望的心。这种复杂心情,当然和当时的形势发展
九、《赛金花》的风波1935年2月,文委遭到破坏,文委成员阳翰笙、田汉等被捕。同年5月,在“怪西人”案——第三国际远东情报局负责人华尔墩被捕后,拒绝回答一切询问,夏衍受到
本文探讨“前/原+指人名词”结构,分析了“前、原”和指人名词在结构中的语义特点,并与英语中的对应表达进行对比,对结构的句法表现进行了描写。认为对比变化性影响指人名词
分析了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面对工程量清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应找准切入点,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工作。 Analyzed the historical backg
After Cu-Ni ore powder pre-soaked in AlCl_3 solution.the leaching ratios of copper andnickel can increase obviously.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es,electron ener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第七届国际急冷材料会议(RQ7)于1990年8月13日至17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314人来自世界3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派出9名代表。论文报告近500篇,分10个分
泰国第1套带钢热轧机组将安装在萨维里耶钢铁工业公司(在曼谷以南约400公里的邦沙芬,工厂座落在海滨港口)。这套1700mm、年生产能力250×10~4t带 Thailand’s first s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