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今年57岁,再过3年就60岁了。但我对自己的认知还在二十几岁,最多不超过三十岁。所以我还在成长中。我一直把做戏当作鼓励我身边还在成长的人,让他们和我一起成长。
他们现在是春天进入夏天,而我是秋天进入冬天了。可是那个冬天对我来讲好像还有个春天在前面等待。
我必须要先接受一个事实,人最后离开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只要你走的时候是幸福的,而且你曾经带给很多人微笑,你也得到微笑,就已经足够了。接受这个想法之后,当中很多折腾就没有那么重要。
我觉得爱情是艺术。爱情不是遇见或者找到,你必须要去创造。你在创造你的生命的时候,你也在创造别人心目中值得爱的条件。最爱你的人,是被你那些有光的部分吸引来的。
让爱你的人找到你,是我一直相信的。也是后来改变了我人生的一种信念。
我是一个很舍不得的人。我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但只有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才会开一本日记。日记记下所有我暗恋他的那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怎么看我了,他跟我说了些什么……一直到现在,我还保留这个习惯,我会拍照片,会在行事历上写短短几句。
当我回头翻看那些日记,最直接的感受也许就是年少的浅薄。我不是说现在有多深刻。那时候对待爱情的态度,就像是不敢去游泳,而只敢在水边踢水花的孩子。
踢水花的意思是,我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浅,并不是不会跳到很深的地方。可能因为我是双鱼座的关系,有些事情我胆子非常小,可是面对感情时我的胆子非常大。但是最大的吊诡是,我跳到很深的地方去要一些很浅的东西。而那个浅,其实就是补偿。
这其中部分原因也和性有关。年轻时候那种荷尔蒙的吸引力是很强的,在和人发生关系时,你追求的是心目中的一个形象,那个形象就是你对于自己欠缺的一个补偿。比如我以前一直对篮球运动员很有兴趣,因为我一直希望可以学会打篮球,却从来不擅长竞技型运动。
补偿是很浅的东西,虽然我们需要被补偿的那一块藏在很深的地方,以至于我们并不自知。而最有趣的是,我们对对方的要求常常是强过我们对自己的。
为什么不是要自己做到,而是要别人做到,然后你去喜欢这个人?因为自己要做到很累很费劲。可是如果对方做到,你得到他之后就可以全包,这个就是浅。
在我的课上,学生问“爱情”的问题很专心,可是我发现,我讲“去爱”的时候,他们就玩手机了。因为爱情是获得,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获得,所以一谈爱情,他们就认定你和他谈的就是如何得到。可是“爱”是大范畴,比如父爱、母爱,爱全部都是付出。爱就是一直送礼物。可是一谈到付出大家就没有兴趣了。
有时候我们那么需要爱情是因为懒惰。我们都希望爱情是自己的舒适圈。
可是爱情离舒适圈其实很远很远。
我13岁去台湾念书,只去了一个学期。回到香港是1974年,我不到15岁。回来之后,有两部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小说《红楼梦》,另一个是电影《梁祝》。
看《红楼梦》,让我突然之间看到那个孤苦伶仃的自己,原来在曹雪芹的世界里有一个对应的人物叫林黛玉。那时候我也寄居在别人家里。
而我在一个学校寄宿,过的就是“梁祝”的生活。那时我初三,我的学长读高三,他把我接到他家里去住,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对他有一些想象和情感的投射。所以,一看到《梁祝》的时候,不管是从读书,改扮男装,或者十八相送,全部都能对号入座。
《红楼梦》和《梁祝》对我来讲,就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段爱情,他们都没有好的结果,没有善终。但恰恰是没有好的结果,丢出来的是问号,是遗憾。
这些遗憾、问号配上了我对自己不自觉的不满足,或者缺陷,就有了一个出路。通过看他们美好的部分,让我有了想要“我的生命也要和他们一样美好”的追求。我觉得作为中国人,这辈子是赚到了,因为这两个故事的精粹在我的生命中发酵了。
我的新戏《梁祝的继承者们》,就是讲的是两个艺术学院的同学,对梁山伯来说,画一张画是有目的的,分数、被认同、或者成名;但是对祝英台来讲,画一张画,就是画一张画。
女生的情感需求很早就有了,她一直要在男生面前扮演一本打开的书;而男人最大的责任感是有所成就。所以女生一直有很多的可能性,可是男生要压抑自己的可能性。
可是在这么高度物质化的社会和时代里,爱情就是交易。交易就是我心理上的欠缺需要补偿。得到你也许能够作为我的补偿,对方亦然。
所以才有那句话,如果我付出了对方不付出,那我要怎么办?我们现在都在回避这样的面对面,那个勇气和主动都要到博物馆去看了。因为大家都怕吃亏。这样怎么会有所谓的彼此了解和相互厮守。 我们正在面临和可能发生的景象是,越来越多的人是一个人终老的。
虽然还是会有很多人结婚,但是不是真的有爱情就很难说了。很多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但是他们依然孤独。
爱这件事,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不从一个商品开始。
我自己一定也是先从在家里看到爱情小说,从中看到憧憬,认同某些人物,然后在生活当中,把这些角色套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也可以演到某些角色。
我敢说这是大部分人恋爱经历的过程。这和从小到大学习任何事情都一样,就是先被灌输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当你慢慢智力成长,当你拥有质疑的能力时,你才会把学到的东西放下,重新再学,并最终成为你自己的哲学。
我的“开窍”,是在接触戏剧之后。情感是一个人得到自由最重要的出口。如果一个人不敢去追求在情感上的自由,他很难演好人生中不同的角色。当你和人相处,第一个要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心,也就是你情感的发电机。戏剧在这一块给我很大帮助。
我接触戏剧不是通过戏剧学校规范的训练模式,只是碰到一个人。 大概 1980年的时候,我认识了荣念曾。我去看他的作品,进而和他一起工作,开始接触舞台剧,建立“进念·二十面体”剧团。那时我觉得他看待事情的观点和角度非常不一样,我想和他聊天,但用我过去的经验,没有办法跟上他的思维。好比我拿的护照,去不到一些地方。
于是我开始留意,他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为什么觉得被吸引。
当我学习他的思考模式之后,世界突然变得很大。这就是我和荣念曾合作之后的感觉。
你之所以那么愿意去追随和学习,背后一定有爱在。那个爱,当然和他的人格魅力有关系,所以你会被他吸引,对他产生兴趣。可是当兴趣成立之后,那个爱就长在了你的身上,而不是他身上。
我在他身上拿到了一个“护照”,通往很大的天地之后,我发现我的眼睛变了,我的脚步也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去介绍一个新的自己给自己认识,那个时间不只是三年五年。所以我很感激,遇到了一个能够为我打开眼界、脑洞和心胸的人。
爱情百分之一百是经过外界对我们的刺激之后,得到真正的自我启蒙。因为那个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是谁,以及想要什么。
如果爱能够在你的人生当中发生,你真的感受到你曾经在这个人或者这件事上得到很多,你会满怀感激。而感激,是一种很神圣的体会。
我对情感的认知比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我需要安全感。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给我提供一些精神上的保护,我会觉得自己更有喜欢自己的能力。可是如果这个人不存在,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差好多。
如何接受自己,更爱自己,而不是通过找到爱情,让别人接受我,我才能接受自己。这是我一直在克服的一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追求的爱情,非常老式、陈旧——“有没有遇见对的人”,或者“我能在他对待我好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平常感受不到的自己的价值”。
这种对爱情的潜台词来源于每个人都不太愿意长大。对很多人来讲,这样的爱情就是他们的梦想。可这些梦想如果能够达到,人只会变成一个很被动的人,因为他一直都接受,都不需要他提出要求;当他需要提出要求的时候,就觉得对方已经不是最了解他的人了。
我蛮早就知道爱情不是这样一回事。这和我人生另外一个阶段很有关系。
从1990年到1995年,我一个人在英国住。我是因为失恋才去的英国,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外国生活。那个自由是完全没有边际的。
我有两个好朋友也在英国,但都是各忙各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独立,那五六年基本上是我和自己相处,每天从车站走回家,那个过程你最好的朋友就是你自己,还有就是天气、树、风。我没有建立朋友圈子,没有发展特别深刻的外国朋友,那些时间里发生的事,简单来讲,就是“拒绝”。
有时我希望不要那么寂寞,常常尝试使用突兀的方式交朋友,或者等待这些关系可以发生。我做出各种主动的姿态,迎合别人讲话,迎合别人的审美打扮自己,让自己的外观有市场,诸如此类。但要进入到别人的圈子和世界,不是主动就能解决的。
那些结果告诉我,也许会有两块石头瞬间擦出火花,可是不代表那个火花可以变成火把。那些都只是短暂的,表面的碰撞。
爱情到最后,还是要用爱来定义,不能只用激情。
我不太懂为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他们两个就只是激情。他们只是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美丽,对我来讲那叫Lust(欲念),有关青春的荷尔蒙。那是关于青春,而不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真正灵魂深处的火花,不是你想它就会立刻出现的。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被谁看上,而是我今天想说的——越主动越被动。
我非常感激这些挫败感,我引以为傲的就是我做过,所以我没有后悔。现在,很多时候我遇到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他们已经很主动地被动了,他们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用什么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让那些他们想发生的事情可以发生。
我的很多创作是针对他们,我尝试告诉他们,你最需要的不是被动,你那么积极地、近乎绝望地希望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你已经失去了主动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对爱情定义。一趟旅行的目的地可以不是一个地方。你出发的时候决定寻找爱情,当你上路后发现,原来我想去更多的地方,比如我和我爱的人变成兄弟,变成另外一种别人没有的关系,这个开放性也是他的主动性。
有时候我们和自己相处觉得寂寞。从英国回来,再经历这么多的创作,我才明白真正害怕孤独的原因,是你和自己的距离是遥远的。你一直都以希望别人看到的样子,作为自己的追求。
我不认为人是可以去寻找爱人,相反爱你的人都是自然而然和你相遇的。
创造爱情这件事情,需要才华。有些人有爱的才华,比如他特别开放,或者幽默,但更重要一点是敏感。一个完全不敏感的人要如何去爱?
但这个时代就是把我们变得越来不敏感了。所有标题都要重口味、耸动的。媒体报道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打造的。所以,我们爱的能力、敏感的能力、幽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主动的能力,消失得非常快。当然,你也就很难去创造什么了。
大概从1999年开始,我开始改变。我突然之间发现,当一个人喜欢你做的事情,而不是喜欢你的外表和能力的时候,你永远可以做得更好,你们的情感也可以朝着正面的方向走。
我的性格不一定是最好的,还是有很多阴暗面、不足的地方。如果对方是太阳,他照到你,你就是那株植物,因为有了阳光,你可以朝正向生长,那就是最好的爱情关系。 你还是做你自己,做喜欢的事,你的爱人认可你做的事情,他用他的能力帮助你,你也用你的能力帮助他,这就是让人舒服的关系。
这样舒服的关系现在真的发生了。有人觉得我很幸运,但我知道这不都是运气的成分,也有可能相处之后他觉得我货不对板。
有一些爱,是放下你一直以来的执着,才会得到;有一些爱,是你放下执着之余,还帮助到别人,在不求回报的过程中,已经播下了这些种子,那些种子会回来找到你。
对我来讲,我一直都是“要对自己负责”。但有些人对待恋人的态度是,“他要对我负责”,以往我用这种方式去追求爱情,结局要不就是别人甩了我,要不就会我甩了别人。
对别人要求的爱情是有赏味期限的,就像你去一个地方,名胜已经游览完了,剩下来的就是平常日子。但你怎么去面对它?大家最后都选择“我到此一游”,签名,然后就离开。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更焦虑。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让自己变得更好,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在这十几年间,我的很多对爱人的要求,慢慢回归到自己身上。
诚意是很美的一种人性。以前我的男朋友几乎都是戴眼镜的,因为对我来讲, 戴眼镜代表老实。我对诚实这件事情的追求曾经这么肤浅。但现在,我要求自己有诚意。现在,我很享受尽最大的努力做戏,给很多也许我根本不能认识到的人,这对我来讲是很大的快乐。
我很珍惜曾经有过的情感关系。因为,他的人格是我非常敬仰的。这些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他让我在有负面情绪时反思自己。他对我最大的帮助之一,是他不用去做些什么,我只要去观察他,就可以要求自己了,我永远都有一面更好的镜子。
林奕华
1963年生人,香港舞台剧导演。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香港发表舞台创作。
身为同性恋者,林奕华部分剧作探讨了同性爱及异性爱之间的异同。华人圈子里流行的同性恋称呼——同志,就是林奕华在1989年第一次使用,而后传播开来。1989年他筹划了第一届“同志电影节”,正式为本地的同志文化打开与大众交流沟通的管道。
1994年,他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1995 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至今编导了超过40部作品,多部作品都在探讨都市里的情感与困惑。
他们现在是春天进入夏天,而我是秋天进入冬天了。可是那个冬天对我来讲好像还有个春天在前面等待。
我必须要先接受一个事实,人最后离开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只要你走的时候是幸福的,而且你曾经带给很多人微笑,你也得到微笑,就已经足够了。接受这个想法之后,当中很多折腾就没有那么重要。
我觉得爱情是艺术。爱情不是遇见或者找到,你必须要去创造。你在创造你的生命的时候,你也在创造别人心目中值得爱的条件。最爱你的人,是被你那些有光的部分吸引来的。
让爱你的人找到你,是我一直相信的。也是后来改变了我人生的一种信念。
一
我是一个很舍不得的人。我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但只有在爱上一个人的时候,我才会开一本日记。日记记下所有我暗恋他的那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他怎么看我了,他跟我说了些什么……一直到现在,我还保留这个习惯,我会拍照片,会在行事历上写短短几句。
当我回头翻看那些日记,最直接的感受也许就是年少的浅薄。我不是说现在有多深刻。那时候对待爱情的态度,就像是不敢去游泳,而只敢在水边踢水花的孩子。
踢水花的意思是,我对情感的要求比较浅,并不是不会跳到很深的地方。可能因为我是双鱼座的关系,有些事情我胆子非常小,可是面对感情时我的胆子非常大。但是最大的吊诡是,我跳到很深的地方去要一些很浅的东西。而那个浅,其实就是补偿。
这其中部分原因也和性有关。年轻时候那种荷尔蒙的吸引力是很强的,在和人发生关系时,你追求的是心目中的一个形象,那个形象就是你对于自己欠缺的一个补偿。比如我以前一直对篮球运动员很有兴趣,因为我一直希望可以学会打篮球,却从来不擅长竞技型运动。
补偿是很浅的东西,虽然我们需要被补偿的那一块藏在很深的地方,以至于我们并不自知。而最有趣的是,我们对对方的要求常常是强过我们对自己的。
为什么不是要自己做到,而是要别人做到,然后你去喜欢这个人?因为自己要做到很累很费劲。可是如果对方做到,你得到他之后就可以全包,这个就是浅。
在我的课上,学生问“爱情”的问题很专心,可是我发现,我讲“去爱”的时候,他们就玩手机了。因为爱情是获得,很多人都非常渴望获得,所以一谈爱情,他们就认定你和他谈的就是如何得到。可是“爱”是大范畴,比如父爱、母爱,爱全部都是付出。爱就是一直送礼物。可是一谈到付出大家就没有兴趣了。
有时候我们那么需要爱情是因为懒惰。我们都希望爱情是自己的舒适圈。
可是爱情离舒适圈其实很远很远。
二
我13岁去台湾念书,只去了一个学期。回到香港是1974年,我不到15岁。回来之后,有两部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一个是小说《红楼梦》,另一个是电影《梁祝》。
看《红楼梦》,让我突然之间看到那个孤苦伶仃的自己,原来在曹雪芹的世界里有一个对应的人物叫林黛玉。那时候我也寄居在别人家里。
而我在一个学校寄宿,过的就是“梁祝”的生活。那时我初三,我的学长读高三,他把我接到他家里去住,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我对他有一些想象和情感的投射。所以,一看到《梁祝》的时候,不管是从读书,改扮男装,或者十八相送,全部都能对号入座。
《红楼梦》和《梁祝》对我来讲,就因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梁山伯和祝英台这两段爱情,他们都没有好的结果,没有善终。但恰恰是没有好的结果,丢出来的是问号,是遗憾。
这些遗憾、问号配上了我对自己不自觉的不满足,或者缺陷,就有了一个出路。通过看他们美好的部分,让我有了想要“我的生命也要和他们一样美好”的追求。我觉得作为中国人,这辈子是赚到了,因为这两个故事的精粹在我的生命中发酵了。
我的新戏《梁祝的继承者们》,就是讲的是两个艺术学院的同学,对梁山伯来说,画一张画是有目的的,分数、被认同、或者成名;但是对祝英台来讲,画一张画,就是画一张画。
女生的情感需求很早就有了,她一直要在男生面前扮演一本打开的书;而男人最大的责任感是有所成就。所以女生一直有很多的可能性,可是男生要压抑自己的可能性。
可是在这么高度物质化的社会和时代里,爱情就是交易。交易就是我心理上的欠缺需要补偿。得到你也许能够作为我的补偿,对方亦然。
所以才有那句话,如果我付出了对方不付出,那我要怎么办?我们现在都在回避这样的面对面,那个勇气和主动都要到博物馆去看了。因为大家都怕吃亏。这样怎么会有所谓的彼此了解和相互厮守。 我们正在面临和可能发生的景象是,越来越多的人是一个人终老的。
虽然还是会有很多人结婚,但是不是真的有爱情就很难说了。很多时候两个人在一起,但是他们依然孤独。
三
爱这件事,很多时候没有办法不从一个商品开始。
我自己一定也是先从在家里看到爱情小说,从中看到憧憬,认同某些人物,然后在生活当中,把这些角色套在别人身上,希望自己也可以演到某些角色。
我敢说这是大部分人恋爱经历的过程。这和从小到大学习任何事情都一样,就是先被灌输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当你慢慢智力成长,当你拥有质疑的能力时,你才会把学到的东西放下,重新再学,并最终成为你自己的哲学。
我的“开窍”,是在接触戏剧之后。情感是一个人得到自由最重要的出口。如果一个人不敢去追求在情感上的自由,他很难演好人生中不同的角色。当你和人相处,第一个要拿出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心,也就是你情感的发电机。戏剧在这一块给我很大帮助。
我接触戏剧不是通过戏剧学校规范的训练模式,只是碰到一个人。 大概 1980年的时候,我认识了荣念曾。我去看他的作品,进而和他一起工作,开始接触舞台剧,建立“进念·二十面体”剧团。那时我觉得他看待事情的观点和角度非常不一样,我想和他聊天,但用我过去的经验,没有办法跟上他的思维。好比我拿的护照,去不到一些地方。
于是我开始留意,他的思维模式是如何形成的,我为什么觉得被吸引。
当我学习他的思考模式之后,世界突然变得很大。这就是我和荣念曾合作之后的感觉。
你之所以那么愿意去追随和学习,背后一定有爱在。那个爱,当然和他的人格魅力有关系,所以你会被他吸引,对他产生兴趣。可是当兴趣成立之后,那个爱就长在了你的身上,而不是他身上。
我在他身上拿到了一个“护照”,通往很大的天地之后,我发现我的眼睛变了,我的脚步也变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可以去介绍一个新的自己给自己认识,那个时间不只是三年五年。所以我很感激,遇到了一个能够为我打开眼界、脑洞和心胸的人。
爱情百分之一百是经过外界对我们的刺激之后,得到真正的自我启蒙。因为那个时候你才会知道你是谁,以及想要什么。
如果爱能够在你的人生当中发生,你真的感受到你曾经在这个人或者这件事上得到很多,你会满怀感激。而感激,是一种很神圣的体会。
四
我对情感的认知比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我需要安全感。如果有一个人能够给我提供一些精神上的保护,我会觉得自己更有喜欢自己的能力。可是如果这个人不存在,我就觉得自己的价值差好多。
如何接受自己,更爱自己,而不是通过找到爱情,让别人接受我,我才能接受自己。这是我一直在克服的一个问题。
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追求的爱情,非常老式、陈旧——“有没有遇见对的人”,或者“我能在他对待我好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平常感受不到的自己的价值”。
这种对爱情的潜台词来源于每个人都不太愿意长大。对很多人来讲,这样的爱情就是他们的梦想。可这些梦想如果能够达到,人只会变成一个很被动的人,因为他一直都接受,都不需要他提出要求;当他需要提出要求的时候,就觉得对方已经不是最了解他的人了。
我蛮早就知道爱情不是这样一回事。这和我人生另外一个阶段很有关系。
从1990年到1995年,我一个人在英国住。我是因为失恋才去的英国,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情,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外国生活。那个自由是完全没有边际的。
我有两个好朋友也在英国,但都是各忙各的。那段时间我学会了独立,那五六年基本上是我和自己相处,每天从车站走回家,那个过程你最好的朋友就是你自己,还有就是天气、树、风。我没有建立朋友圈子,没有发展特别深刻的外国朋友,那些时间里发生的事,简单来讲,就是“拒绝”。
有时我希望不要那么寂寞,常常尝试使用突兀的方式交朋友,或者等待这些关系可以发生。我做出各种主动的姿态,迎合别人讲话,迎合别人的审美打扮自己,让自己的外观有市场,诸如此类。但要进入到别人的圈子和世界,不是主动就能解决的。
那些结果告诉我,也许会有两块石头瞬间擦出火花,可是不代表那个火花可以变成火把。那些都只是短暂的,表面的碰撞。
爱情到最后,还是要用爱来定义,不能只用激情。
我不太懂为什么罗密欧和朱丽叶是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他们两个就只是激情。他们只是在彼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美丽,对我来讲那叫Lust(欲念),有关青春的荷尔蒙。那是关于青春,而不是关于爱情的故事。
真正灵魂深处的火花,不是你想它就会立刻出现的。那段时间,我最大的收获不是被谁看上,而是我今天想说的——越主动越被动。
我非常感激这些挫败感,我引以为傲的就是我做过,所以我没有后悔。现在,很多时候我遇到的朋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他们已经很主动地被动了,他们都很注意自己的形象,希望用什么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让那些他们想发生的事情可以发生。
我的很多创作是针对他们,我尝试告诉他们,你最需要的不是被动,你那么积极地、近乎绝望地希望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你已经失去了主动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对爱情定义。一趟旅行的目的地可以不是一个地方。你出发的时候决定寻找爱情,当你上路后发现,原来我想去更多的地方,比如我和我爱的人变成兄弟,变成另外一种别人没有的关系,这个开放性也是他的主动性。
有时候我们和自己相处觉得寂寞。从英国回来,再经历这么多的创作,我才明白真正害怕孤独的原因,是你和自己的距离是遥远的。你一直都以希望别人看到的样子,作为自己的追求。
五
我不认为人是可以去寻找爱人,相反爱你的人都是自然而然和你相遇的。
创造爱情这件事情,需要才华。有些人有爱的才华,比如他特别开放,或者幽默,但更重要一点是敏感。一个完全不敏感的人要如何去爱?
但这个时代就是把我们变得越来不敏感了。所有标题都要重口味、耸动的。媒体报道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打造的。所以,我们爱的能力、敏感的能力、幽默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主动的能力,消失得非常快。当然,你也就很难去创造什么了。
大概从1999年开始,我开始改变。我突然之间发现,当一个人喜欢你做的事情,而不是喜欢你的外表和能力的时候,你永远可以做得更好,你们的情感也可以朝着正面的方向走。
我的性格不一定是最好的,还是有很多阴暗面、不足的地方。如果对方是太阳,他照到你,你就是那株植物,因为有了阳光,你可以朝正向生长,那就是最好的爱情关系。 你还是做你自己,做喜欢的事,你的爱人认可你做的事情,他用他的能力帮助你,你也用你的能力帮助他,这就是让人舒服的关系。
这样舒服的关系现在真的发生了。有人觉得我很幸运,但我知道这不都是运气的成分,也有可能相处之后他觉得我货不对板。
有一些爱,是放下你一直以来的执着,才会得到;有一些爱,是你放下执着之余,还帮助到别人,在不求回报的过程中,已经播下了这些种子,那些种子会回来找到你。
对我来讲,我一直都是“要对自己负责”。但有些人对待恋人的态度是,“他要对我负责”,以往我用这种方式去追求爱情,结局要不就是别人甩了我,要不就会我甩了别人。
对别人要求的爱情是有赏味期限的,就像你去一个地方,名胜已经游览完了,剩下来的就是平常日子。但你怎么去面对它?大家最后都选择“我到此一游”,签名,然后就离开。
如果每一个人都在要求别人,而不是要求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更焦虑。可是如果每个人都让自己变得更好,环境就会发生变化。在这十几年间,我的很多对爱人的要求,慢慢回归到自己身上。
诚意是很美的一种人性。以前我的男朋友几乎都是戴眼镜的,因为对我来讲, 戴眼镜代表老实。我对诚实这件事情的追求曾经这么肤浅。但现在,我要求自己有诚意。现在,我很享受尽最大的努力做戏,给很多也许我根本不能认识到的人,这对我来讲是很大的快乐。
我很珍惜曾经有过的情感关系。因为,他的人格是我非常敬仰的。这些对我的帮助非常大,他让我在有负面情绪时反思自己。他对我最大的帮助之一,是他不用去做些什么,我只要去观察他,就可以要求自己了,我永远都有一面更好的镜子。
林奕华
1963年生人,香港舞台剧导演。先后在伦敦、布鲁塞尔、巴黎、香港发表舞台创作。
身为同性恋者,林奕华部分剧作探讨了同性爱及异性爱之间的异同。华人圈子里流行的同性恋称呼——同志,就是林奕华在1989年第一次使用,而后传播开来。1989年他筹划了第一届“同志电影节”,正式为本地的同志文化打开与大众交流沟通的管道。
1994年,他凭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导演)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1995 年回港后致力推动舞台创作,至今编导了超过40部作品,多部作品都在探讨都市里的情感与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