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三部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ks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为什么音乐课要在教室上,而体育课却能在室外上呢?”一个学生这样问我。是啊,为什么呢?我也这样问自己,或许是课型不同,又或许是课程内容需要,各有不同吧!真是这样吗?孩子随意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思考。其一,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从小学起到现在,音乐课都是在教室里上的。似乎在我的潜意识里觉得音乐课就该在教室上(自己给孩子们上课也一直是在室内)。其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可能认为音乐课堂缺少像体育课那样与自然、与生活、与阳光接触的机会。现在教改的春风吹了又吹,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应该借此机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大胆尝试,为今后的教学寻找大量新鲜的教材、能动的方式,更好地引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于是我尝试着将生活带入课堂,将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在生活的阳光下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了解音乐。
  一、打开“窗户”,引进生活的阳光
  传统的音乐课堂一直把“流行歌曲”这个“异类”拒之门外。而“流行歌曲”是否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异类”呢?我觉得不是,“流行歌曲”为什么被现在的年轻人甚至小孩子接受并喜爱。仅是因为它朗朗上口,所谓的歌星形象美、声音甜吗?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生活气息,让小孩子喜爱,甚至有把它学会的欲望。于是,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靠听录音、看MTV把它学会。而歌曲的难度远远超出我们课本上的歌曲。所以在课本教材的基础上,不偏离音乐大纲的原则下,我用了这么一招。
  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唱的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稻草人和小精灵。这些都是在我读小学时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可离现在的学生似乎很远了,现在的小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是喜羊羊和灰太狼、大角牛等。于是,我先把小朋友们在家里电视上看到的动画片引进课堂:观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小牛向前冲》《哪吒》等的片段及其主题曲。在此我借着学生高涨的热情,引导他们听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个动画人物呢?为什么?你能把歌曲中的童话人物改成你喜欢的动画人物吗?如此一来,将歌曲《永远住在童话里》改成《永远住在动画里》,使陌生的歌曲变成熟悉的歌曲,陌生的内容变成了熟悉的内容,单一的听赏课变成了生活气息浓郁的综合课。
  二、走近生活,感受七彩的阳光
  当生活的阳光从四面八方照进课堂时,学生不仅身上被晒得暖暖的,心里更是暖暖的,就像冬眠的动物准备出洞似的蠢蠢欲动。为了让学生能理解音乐中表达的真正情绪和深刻意境。我觉得让学生亲自去室外走走,去大自然中看看,感受一下有生命的东西,比在课题中单纯的说教更来的有效。
  比如在教歌曲《春来了》前,我带学生去校园里走走,去校园门口的田边看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田边的小草发芽了,桃花开了,农民伯伯把盖在菜上的保暖膜掀掉了,青蛙和蛇结束了冬眠出洞了,河面上的薄冰也化了,冻僵的泥土变松软了,校园里的柳树姑娘像大病初欲似的开始恢复活力,芭蕉树长出了新的嫩绿色的头发,小朋友的衣服穿少了,可怕的寒风变成了温柔的暖风……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们不但看到了春天,更感受到了春天的变化。在教唱歌曲时,他们高高抬起的小脸露出了微笑,我知道,他们不但眼中有一幅活的初春图,心中更有一幅美好的生活图。
  三、提高生活品位,培养审美情操
  审美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中最具备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则是音乐。音乐教学中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及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能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记得有这样一节课令我印象深刻,那堂课我让一年级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有几个可爱的孩子神情严肃,非常端正地站了起来,紧接着班里的其他学生也跟着站了起来。当我问他们为何这样时,他们的回答非常真挚:“因为这是礼拜一在操场升国旗时放的曲子!”为什么礼拜一升国旗时要放这个曲子呢?因为这首歌曲是我们祖国的国歌,全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描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而后我又以诗朗诵的形式(即朗诵《国歌》歌词,以《国歌》旋律伴奏)让学生在那雄壮的旋律,那有力的节奏,那铿锵的“起来,起来,起来”呼唤中,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我觉得生活需要你、我、他共同来创造,才能变得更加美好。课堂就像生活,需要教师、孩子共同创造。孩子的热忱需要教师的激发,而教师的灵感来自于孩子的话语。而作为教师的我则像一名花农,在孩子的心灵播撒着各种肥料,使生活的花朵在音乐课堂发出金灿灿的光芒。在学校、在课堂,学生就像小草,教师就像阳光,当阳光对小草微笑时,小草全笑了。一大片,一大片……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城南小学)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几年来,我在教学中积极探究。我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学习兴趣来维持,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教师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  教师素质高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先决条件。一名优秀的、受学生爱戴的、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教师,更是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因素。作为教师,要关注
2009年12月23日,我们综合组进行了第二次理论学习,学习了王崧舟老师、丁漪老师、宁鸿彬老师的导入新课。通过这次学习,我有很深的心得体会,具体的学习心得如下:  王崧舟老师讲《万里长城》时,(课件出示:万里长城)起立!同学们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登——(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看——(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游——(生齐:万里长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赞美——(生齐:万里长城)。请坐!法国前总
什么是生本教育?在没读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之前,我不知道。经过学习,我才发现,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如今,我们正在尝试探索高效课堂,学杜郎口、学洋思……这些学校的教育都是生本教育。我想,千变万变,他们的核心都只有一个: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在郭思乐先生的生本教育
很多老师都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能够理解学生的好老师,我们天天喊民主、尊重的口号,深谙“一切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原则,目标是要对学生一生的幸福负责,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但是,对学生的很多行为,我们仍然会充满暴风骤雨式的斥责。如对学生的早恋问题。  我遇到过很多有早恋苗头的学生,说心里话,我在内心是极力排斥眠从学生入学时我就直接声明自己对早恋持否定的态度。但有的学生会理直气壮地发短信给我,“老
建筑装饰专业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首届”的开设,对于学校以及学生来讲,都是充满憧憬的。至此,就目前广州市的中职学校而言,几乎都开设有相关的专业课程,只是,其中涉及建筑专业层面的内容在慢慢减少,更多的是往艺术装饰方面发展。  走过20多年的教学路程,建筑装饰专业成就了许多新生代的设计人才,带给建筑装饰行业许多新鲜血液,丰富了建筑装饰行业的人才层次结构,目前市场上对于建筑装饰设计人才需求还有
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就目前情况看,中学的教学活动大部分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这就说明我们对教学过程复杂形态认识不足,所以把“传递—接受”式误以为是教学的唯一形式,因而导致了实践教学活动形态单一化的局面。  教学过程的构成主要取决于教师、学生、教材三个基本因素。教是主导,是学的外因和条件,学是主体,其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材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理解、消化和应
近代著名教育家夏正丏尊说:“教育,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对于成长中的少年儿童,“爱”更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在日常教学中,我就非常注意用爱的主题走进学生的心灵。  苏教版第一册《秋姑娘的信》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它用秋姑娘写信的形式介绍了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储备食物、树木裹上稻草准备安全越冬的知识。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在阅读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步总结出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积极情感因素的方法。  一、课堂教育: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力丰富活跃。  1.创设交际情境  2.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把握三个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因此,教师是主导,
摘要:以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体验为依据,系统讨论了美术教学的方法和思路,提出“教师角色、教学幽默、学会倾听和课堂合作”的教学观点。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术教师;教学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师,我认为应具备以下综合能力。  一、学会做导演  新课改强调将综合探究性的学习实施于课堂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将课上成按部就班、秩序井然的课
摘 要:问题是人类认知和发展的起点和动力。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淡薄,也长期被忽视,其思维开发和学习自主性无法展开。在如何促进学生提问这一步骤上仍然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在实践中,教师运用自己的灵感转化学生的灵感,对学生课堂提问的灵感进行捕捉和迅速转化,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灵动。不同的思想碰撞,不同问题的融合,能有效地促成动态课堂的生成。  关键词:历史;课堂提问;问题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