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思路。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相信许多教师在“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这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指导新课改的理念是课改的核心,新课改的具体操作要以这些理念为依据。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去理解和把握这些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尺度去处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次新课改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可见,只有是新课改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课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避免走过场。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 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我们的老师由于对旧教材非常熟练,甚至有些老教师可以倒背如流,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融入我们的教学风格,而这次新课改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这对我们的老师带来巨大的挑战。新课改作为新事物我们应该去接受、认识、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面对新课改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课改,使自己尽早融入新课改,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
四、走下讲台,转变较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参与,教学成了老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较色。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一方面,这样老师可以与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而不是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掌控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对学生缺乏信任,总是担心学生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对,不相信他们会做好自己份内的的事,以至于我在课堂上从上课讲到下课,仍然觉得还没有给学生交待完。也许好多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新课改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相信我们的学生,应该学生做的,老师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只有放手,才能让他们成熟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技巧。其实这与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你总是担心他们做不好,不让他们做,其结果是他们永远都长不大。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 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 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各种题型的技巧,我的建议是进行题型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做题的技巧。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理解和把握新课改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指导新课改的理念是课改的核心,新课改的具体操作要以这些理念为依据。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去理解和把握这些理念,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此为尺度去处理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次新课改强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使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可见,只有是新课改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课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才能避免走过场。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 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 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我们的老师由于对旧教材非常熟练,甚至有些老教师可以倒背如流,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融入我们的教学风格,而这次新课改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这对我们的老师带来巨大的挑战。新课改作为新事物我们应该去接受、认识、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采取消极抵制的态度。面对新课改我们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课改,使自己尽早融入新课改,形成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风格。
四、走下讲台,转变较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参与,教学成了老师单方面的行为,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老师要转变较色。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做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老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一方面,这样老师可以与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交流,而不是老师总是高高在上。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掌控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我对学生缺乏信任,总是担心学生这个做不好,那个做不对,不相信他们会做好自己份内的的事,以至于我在课堂上从上课讲到下课,仍然觉得还没有给学生交待完。也许好多老师都有同样的感受。新课改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发现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相信我们的学生,应该学生做的,老师绝对不能越俎代庖。只有放手,才能让他们成熟成长。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掌握学习的技巧。其实这与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样的,你总是担心他们做不好,不让他们做,其结果是他们永远都长不大。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 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 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各种题型的技巧,我的建议是进行题型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做题的技巧。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