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摇击环佩,吴带当风飘” 中国古代官服的佩绶文化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佩绶是我国古代官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古代的礼仪、文化传统等密不可分。它在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下,成为“分亲疏,辨贵贱,明等威”的工具,又因丰富的色彩及多变的编结手法使其艺术性大增。可以说,佩绶是我国古代官服的一大特色。
  “昭名兮、辨等威”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服饰开始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秦汉以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官僚政治的发展也带动了官僚等级制度的建立,官僚有了等级必然需要相应的标志区分等级,由此中国古代冠服制度发展成型,这种标志在大一统社会最初的体现便是汉朝官员的印绶制度。
  汉朝用以区别官阶高低的标志,一是文官进贤冠的梁数,二是绶的颜色、长度及稀疏程度。由于装梁的进贤冠展筒较窄,公侯不过装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两梁,自博士以下至小史均一梁,且戴于项不易观察梁数,因此“绶”就成为区分官阶的关键所在。《后汉书·舆服志》中对不同官阶佩戴的绶带形制有详细的规定,例如诸侯王佩赤色绶带,有黄、赤、缥、绀四种,为淳赤圭,长2丈1尺,300首;公、侯、将军均佩紫色绶带,紫白两色,为淳紫圭,长1丈7尺,180首;九卿、中二千石、二千石佩青绶带,有青、白、红三色,为淳青圭,长1丈1尺,120首;一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一百石官员的佩绶也有很大区别。因此,通过佩绶来断定官阶高低也成为佩绶最大的实际作用。
  佩绶不仅表示官阶的高低,也是权力的象征。战国时的蔡泽说:“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足矣。”东汉冯衍也有“经历显位,怀金垂紫”之语。汉末,曹操拉拢吕布,与吕布书云:“国家无好金,自取家好金,更相为作印。国家无紫绶,自取所带绶,以表孤心。”因此,“金印紫绶”也成为高官显爵的代名词。
  由“组”到“绶”
  佩绶并非汉朝所发明,其最初是由佩玉的系组转化而来。《礼记·玉藻》载:“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慕组绶,士佩孺玟而缊组绶。”这里绶,即佩绶,最初是指古代冕服(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的佩挂之物,由佩玉和组绶组成,组绶即用以系佩玉、官印等的丝带。《尔雅注疏》载:“所佩之玉名璲,系玉之组名绶,以其连系璲玉,因名其绶曰繸。”说明这时的绶仅是“系玉之组”。至秦汉时,佩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霸迭兴,战兵不息,佩非战器,钹非兵旗,于是解去韨佩,留其系璲,……韨佩既废,秦乃以采组连结于璲,光明章表,转相结受,故谓之绶。”至此绶已经由单纯的系玉之丝带变为组、璲“结受”而成的网状丝织物,其艺术性也更进一步加强。佩绶自汉朝正式成为官服制度的一种,绶的编织、形制及采色等得到正式确定。
  绶的编织方法有严格规定同时也极为复杂,据《后汉书·舆服志》载,要先将单一的纺线纺为糸(一蚕所吐为忽。糸,五忽也。可见糸之细),四糸合为一扶,五扶合为一首,五首合为一丝,采色纯正的“一丝”才可以称为“一圭”。以汉朝规格最高的皇帝绶带为例,其“淳黄圭,长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广尺六寸”,即长约450.45厘米,宽约36.96厘米,10000糸,平均每厘米约有270.6根糸丝,这已远远超过现代普通棉布的每厘米的经纱数25.2根,所以汉绶采用的应是包含若干层里经的多重织法,技术含量比较高。绶除用丝线编制而成外,也有用玉佩,珠饰串联而成,其更具艺术性。
  历朝历代对绶的形制也有严格的规定。《汉官仪》说绶为“一丈二尺,法十二月;阔三尺,法天、地、人”,这实际上只是低阶百石官员的绶带,与千石、诸侯、将等高阶官员的绶带相差甚远。不仅长度,绶带的色彩也极为复杂,有黄赤绶、赤绶、紫绶、黑绶、青绀绶等多采色,王公贵族的绶带多为黄、紫等采色,低阶官吏则多为绿、青、黑等色。汉绶往往还与繸相连结。繸,即古代贵族佩带的一种端玉。佩戴青绶以上官员,璲为“长三尺二寸,与绶同采而首半之”,黑绶以下官员,璲为“长三尺,与绶同采而首半之”,紫绶以上,绶和璲之间还佩有“施玉环鐍”,即玉环和玉块。至东汉孝明帝刘庄时,又出现了在祭祀、朝会等重要场合使用大佩。大佩,集用多种佩玉饰品串联的饰物。大佩的组合方式虽略有不同,但一般均为上部为弯形的曲璜,以联系小璧,中有方形、上刻齿道的琚璃,旁有龙形的冲牙,并用彩丝绳连接,殡珠点缀其间。相比绶带的丝带编织,大佩的玉器串联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汉朝一官配一印,一印必随一绶,故佩绶又被称为“印绶”。汉官印多为“方寸之印”,一般在2-3厘米之间,为佩印方便出现了专门盛印的鞶囊(又称绶囊),以革制成,多画虎头形象,称“虎头鞶囊”,用金银钩挂于革带之上。《晋书·舆服志》载:“汉世着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紫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佩绶的佩戴方式在山东济宁嘉祥武氏祠汉画像中有直观体现:佩戴绶带时,将绶带一端打一个回环,另一端下垂,上朝时将绶带放下,下朝时置于鞶囊中,以便走路。
  发展至消亡
  汉代以降,佩绶的形制、佩戴规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隋朝规定,九品以上的官吏均需佩绶带,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采用双绶,有大双绶及小双绶之分。唐朝时佩绶只用于六品以上的官员,出现与绶同时佩戴的“纷”。宋朝时沿袭唐旧制,惟改双绶为单绶,皇帝的绶带用六彩锦织成,皇太子用四彩锦织成,而诸臣的绶又有晕锦、黄狮子、方胜、练鹊等之殊。元明时期的佩绶之制基本上采用宋制。《元史·舆服志》:“玉环绶,制以纳石失。金锦也。上有三小玉环,下有青丝织网。”绶带发展到明朝,在大绶小绶之分之间往往串有三枚玉环,绶带上的花纹也成为区分官阶高低的重要标志。《明史·舆服志》载,一、二品官员佩云凤四色花锦,三、四品官员佩云鹤花锦,五品官员佩盘雕四色花锦,六、七品官员佩练鹊三色花锦,八、九品官员佩鸂鶒(古书上记载的一种似鸳鸯的水乌)二色花锦。总而言之,无论佩绶的形制、编结材料如何变化,其主要作用仍旧是用以辨别佩戴者的身份与地位。
  绶,这一显官威仪的服饰,却在看起来与之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种事物的冲击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便是纸的广泛应用。纸发明后,原本是用于简牍缄封时押印封泥的官印便可以直接印在纸上,这样官印便摆脱了填泥之检槽的面积的限制,官印也越来越大,隋时著名的“广纳府印”已经有五六厘米见方,显然这么大的印已不便携带,于是出现“并归官府,身不自佩”的现象。既然不佩印,“印绶”之说便无从谈起,绶无所附丽,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自明代始,朝服的定制更加完善,梁冠、革带、绶锦、笏板等朝服中所有能区别高下的装饰手段都被运用起来,尤其是清朝官服制度确定之后,多凭顶戴顶珠的材料、顶戴后花翎的眼数及蟒袍图案的不同来确定官员官阶的高低,这样自汉朝开始延续了1800多年历史的佩绶制度也就结束了。
  佩绶自西周始作为官服的佩挂饰物,经秦汉、唐、宋、明等各朝的发展不断改进,虽清时废除,但其作为礼服之明尊卑的作用却一直存在。
其他文献
近日,笔者赴浙江湖州参加“张珩与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每人获得一套点校本《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在这套由书画鉴定家张珩(1915-1963)撰写的书画著录与鉴藏笔记中,提及明清时期广东籍画家有颜宗、钟学和居廉。明代颜宗的《湖山平远图》(广东省博物馆藏)是目前所见广东籍画家中最早的作品,从事广东美术史研究的人几乎人人皆知;居廉(1828-1904)是晚清时期岭南花鸟画坛的重镇,也
期刊
虽然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一直低迷,但是今年春拍尤甚,外界对今年春拍的形容多是“冷清”、“冷峻”,甚至是“寒冬”。至于原因,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礼品市场需求减少导致艺术品的成交量锐减,价格下跌,房地产低迷,原本投资房地产的人资金紧缩,加上股票行情上涨,吸引了其余流动资金,艺术市场之前的价格过高,虚高的价格导致无人继续接手。”  在整体低迷的行情中,大型拍卖行基本稳中有升或略有下降,而中小拍卖行则成交
期刊
近两年,赖少其作品拍卖均价一飞冲天。而在五六年前,这位艺术家还只是隐藏在关黎赵杨背后的“潜力股”。  我最早听到赖少其的名字,是五年前在养生专家刘如春的办公室。这位老哥隔着一大堆旧报纸和我说,他清理旧物时,捡到一幅赖少其的书法。那时赖老作品的拍卖行情,最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关黎赵杨正如日中天。  我真正开始了解赖老,是201 3年认识郭勇以后。郭先生是为数不多的从安徽一直追随赖老到广东的收藏
期刊
关于钱存训先生的事迹,郑炯文、张宝三、宗鹰、周原等多位先生早已做过详细的整理。我在芝加哥大学访学期间,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去拜见久仰的钱先生,但考虑到先生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最终也没敢登门打扰。尽管如此,我却向现任东亚图书馆馆长周原先生多有请益,因而也就对钱先生与该馆的藏书往事略知一二。  1947年,钱先生来到海德园,他的主要任务便是整理该校的中文藏书。这批藏书创始于1936年,由著名汉学家顾立雅(
期刊
2015上半年欧美再创新高  2015年欧美春拍告一段落,各大公司及艺术媒体都在做着对这一季度艺术拍卖的总结。整体上看,这半年欧美艺术市场是非常活跃和成功的。藏家、咨询师、鉴赏家和艺商正在享受着假期或前往纽约汉普顿艺术展,不妨作一个简短的总结。  今年2月,卡塔尔花3亿美元买了高更的画,再次更新拍卖界的纪录。5月,纽约对于印象派、现代、战后和当代艺术销售达到了总计20亿美元的销售纪录,再创新高。一
期刊
历史上曾有过一段长达近两百年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阻断,海上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更因清初推行“一口通商”,对外贸易为南海之滨的广州所垄断,以“十三行”为代表的商行成为衔接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大量富有东方风情的艺术品从这里远涉重洋,风靡欧美;与此同时,西方审美情趣也随之输入中国,东西文明的融汇交融得以在一大批外销艺术品上被呈现、记载、留存。由此上演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梦幻色彩的特殊时代。
期刊
笔者收藏了500余品种“小铜人”,堪称军团,其神态、表情、姿态、服饰发型各异,令诸多玩家爱不释手。从一大堆铜人的神情中,可以一窥真实的契丹、真实的丝路,呼吸真实的草原气息,这正是收藏小铜人的乐趣所在。  多从牧民手中采集  从出土分布上看,小铜人分两大类。一类属于辽金铜人:在内蒙、东北,民间存在着丰富的实物,收藏圈内俗称“辽人”。金代继续沿用辽代铜人的形制风俗,前后合称“辽金铜人”。  另一类属于
期刊
广东地处南海之滨,由于地理环境的优势,自汉代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至明清时期,环球贸易航线不断扩展,数量众多的中外产品通过海洋航线展开交流。乾隆时期“一口通商”政策的颁布,更是以广东十三行为主的广东成为中外贸易的翘首。在这些贸易产品中,外销扇是较具特色的一种。  因地缘和区位优势,广东省博物馆近年来在外销艺术品征集和收藏中收获颇大。其中,馆藏外销扇约有130柄,且囊括各种工艺和材质。20
期刊
古代帝王的印章称“宝”或“玺”。清代皇帝的宝玺分为两类,一类是治国理政使用的公务宝玺,一类是书画赏玩用的休闲宝玺,虽然作用不同,但都称之为“宝”或“玺”。  清代皇帝公务用的宝玺,多由新疆和阗玉制作,很少用其他材质制作,因为玉在古代是皇权的最高象征,自古即是少数皇室权贵的享物。在清代,除了皇帝以外,太皇太后的宝玺也可以用玉制作,且尺寸与皇帝宝玺相当,也可以用交龙纽,字体用玉柱文。除此之外,皇太后以
期刊
历史场景通常有三种;光明的、黑暗的、平淡的。黑暗的过去很难使人回味;这一辈人里头,文艺界的苦闷年代可以说就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辈文艺界大多不想再提起那段历史。  活在不寻常的日子  我生于1962年,家父吴灏(1930-),别字子玉,祖上业医,自幼酷爱书画,曾拜赵少昂为师;考入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校长丁衍庸学习西洋画;1954年拜上海谢稚柳先生为师,受益良多;1962年经中山大学古文字学者商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