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说明了初中数学课堂设计的多变性,并重点就以划分小组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值得同行借鑒。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相应的有必要做相应改革,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进行新的探讨,并在新的教学课堂设计原则下,研究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下,学会学习、学会探 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并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创新。
一、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原则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教学设计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新课程环境下,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接受、记忆、练习或者模仿。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 到转变,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积极转变为主动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新课 程环境及新标准要求的[1]。
2、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新课程环境中,教师有必要将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转换,教师将以学生学习伙伴或者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单项交流。教师的身份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在新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转变。因此,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新课程环境下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数学课程教学原则[2]。
3、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即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 配合,比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概况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字处理能力等
[3]。但是,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情境创设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有必要坚持的。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有些学生看来,初中数学比较枯燥乏味,研究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以上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做了研究,以为:在课堂中实行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笔者的具体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并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学生小组方式。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特点,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性别、学生的智力情况等。笔者在对小组成员分配中可参考以下搭配:①优差学生均衡搭配。笔者认为,优差学生搭配的分组方式,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比较有针对性。这种分组方式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在具体分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应相对平衡,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整体把握。在这种分组方式中,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动,给予促进,使得学困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取缔被动学习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以上分组方式,不仅可以 增强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提倡。②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比较适合毕业班的学生。分层搭配分组方式的原则为: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分层[4]。也就是说,将数学水平较好的学生组为一组,将数学水平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的优势发展。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互相学习、交流和比较的效果,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能很好的保证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掌握。
2、实例探讨。比如笔者在讲“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将其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笔者先将所有学生分为8个组,并要求各个组自己看书,总结出本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总结完成后,由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自己的组对知识点的总结情况。在整个分组及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各个组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积极看书、认真探讨。在具体发言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使得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5]。以上分组方式对数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效果明显。当然,在学生总结学习期间,作为教师,并不是对此撒手不管,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其解决问题。再如,笔者在讲“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时,笔者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学习。在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时候,对学生做了适当地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高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还能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值得学生尝试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琴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151+170.
[2] 廖其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模式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8-19.
[3] 张富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5,(34):78.
[4] 苏德梅.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2013,(09):150.
[5] 胡浪.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3):232.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也相应的有必要做相应改革,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进行新的探讨,并在新的教学课堂设计原则下,研究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下,学会学习、学会探 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并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创新。
一、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1、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原则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教学设计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新课程环境下,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接受、记忆、练习或者模仿。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 到转变,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积极转变为主动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新课 程环境及新标准要求的[1]。
2、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新课程环境中,教师有必要将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转换,教师将以学生学习伙伴或者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单项交流。教师的身份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在新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转变。因此,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新课程环境下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数学课程教学原则[2]。
3、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即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 配合,比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概况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字处理能力等
[3]。但是,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情境创设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有必要坚持的。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
在有些学生看来,初中数学比较枯燥乏味,研究高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以上教学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方式做了研究,以为:在课堂中实行学生分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笔者的具体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并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学生小组方式。根据笔者的经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对学生的分组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特点,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高低、学生的性别、学生的智力情况等。笔者在对小组成员分配中可参考以下搭配:①优差学生均衡搭配。笔者认为,优差学生搭配的分组方式,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来说比较有针对性。这种分组方式可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在具体分组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应相对平衡,这种分组方式有利于教师的整体把握。在这种分组方式中,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动,给予促进,使得学困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取缔被动学习这种不良的学习方式。以上分组方式,不仅可以 增强他们互帮互助的精神,而且可以改变学生自私自利的不良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值得提倡。②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分层搭配的分组方式,比较适合毕业班的学生。分层搭配分组方式的原则为:将学生按学习水平进行分层[4]。也就是说,将数学水平较好的学生组为一组,将数学水平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学生的优势发展。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通过这种分组方式,可以实现互相学习、交流和比较的效果,促使他们向更高水平提高;而对于学困生来说,在小组内不再是受帮助者,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能很好的保证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掌握。
2、实例探讨。比如笔者在讲“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将其分为角、线段、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四个部分。笔者先将所有学生分为8个组,并要求各个组自己看书,总结出本课程中的所有知识点,总结完成后,由每个组的代表说出自己的组对知识点的总结情况。在整个分组及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各个组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他们积极看书、认真探讨。在具体发言过程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的非常到位,使得其他小组的学生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5]。以上分组方式对数学的教学效果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效果明显。当然,在学生总结学习期间,作为教师,并不是对此撒手不管,而是应该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以积极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帮助其解决问题。再如,笔者在讲“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课时,笔者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分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了这一课的学习。在笔者放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时候,对学生做了适当地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了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这种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模式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学习方式。高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还能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值得学生尝试的学习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霍琴琴.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151+170.
[2] 廖其锦.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模式探讨[J].基础教育研究,2015,(14):18-19.
[3] 张富平.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5,(34):78.
[4] 苏德梅.探讨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现代交际,2013,(09):150.
[5] 胡浪.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