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颁《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与原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别。新课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自觉应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深入理解和贯彻新课程理念,对于教师专业生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
1.关注学生必备的化学素质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旨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化学素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化学事实、概念和原理,更要使学生具备化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观。在教学过程中,需避免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传授方式,要让学生接受“对生活有用的化学”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知识的传授(如环境变迁、能源消耗等),实现情境学习和主动学习。
2.满足不同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的多元性。新课标侧重生活的化学和科学的化学,提出了必修课程的二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的四个模块。必修课程的二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化学的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由于必修模块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动态,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化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选修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对化学学科有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且主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其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客观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
怎样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新课程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定性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学生质疑求异的活跃度和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等方面施评。通过教学参与度的评价,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以“氯水成分”教学为例,如果基于单纯分析氯水中的粒子来解释实验现象,就会落入灌输知识的模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基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去观察、质疑氯水成分,再通过实验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理解知识。化学学科更加关注技能培养和创新思维发展,因而对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正确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
二、促进中学化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化学素养
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已成为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的“生活性”、“科技性”和“开放性”特点,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化学素养,提高教学成就。接受继续再教育应该成为教师个人的主动行为,并通过这种行为,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视野开阔的教师和高素质的教师,并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和自身教学成效。
2.整合教学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中学化学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发现、过程、规律、质疑、挑战、拓展等多种探究方式,都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并将这些探究方式与各种教学技巧予以整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以“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为例,可先让学生拆解干电池,在充分了解電池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电源,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能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成效
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变被动的成长为主动的成长,而注重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提升。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长和能力的重要来源。教学成效的提高,需要教师对教学理念、行为和对学生关注的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法、过程的反思。
4.注重情感教育,助推化学教学
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上升为动机是化学教学的着力点。化学较其它学科更加关注社会和实际生活,这其中必然带有情感的成分,所以,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学习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就成为对化学教学的助推力。
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的时代要求
1.关注学生必备的化学素质的培养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旨在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必备的化学素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化学事实、概念和原理,更要使学生具备化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观。在教学过程中,需避免说教式的、纯理论性的传授方式,要让学生接受“对生活有用的化学”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知识的传授(如环境变迁、能源消耗等),实现情境学习和主动学习。
2.满足不同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
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要求的多元性。新课标侧重生活的化学和科学的化学,提出了必修课程的二个模块和选修课程的四个模块。必修课程的二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化学的基本内容,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和时代性,利于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由于必修模块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思想动态,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修课程内容突出化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选修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对化学学科有兴趣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且主动性强,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应重视对其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客观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
怎样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新课程运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举措,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定性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学生质疑求异的活跃度和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等方面施评。通过教学参与度的评价,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通过质疑求异活跃度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以“氯水成分”教学为例,如果基于单纯分析氯水中的粒子来解释实验现象,就会落入灌输知识的模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基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去观察、质疑氯水成分,再通过实验设计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在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上理解知识。化学学科更加关注技能培养和创新思维发展,因而对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正确评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能力。
二、促进中学化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化学素养
教师的继续再教育已成为教师专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学科的“生活性”、“科技性”和“开放性”特点,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化学素养,提高教学成就。接受继续再教育应该成为教师个人的主动行为,并通过这种行为,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教师、视野开阔的教师和高素质的教师,并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成就和自身教学成效。
2.整合教学技巧,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中学化学更加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发现、过程、规律、质疑、挑战、拓展等多种探究方式,都应该成为教师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并将这些探究方式与各种教学技巧予以整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以“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为例,可先让学生拆解干电池,在充分了解電池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验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联系生活中的化学电源,感受化学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能提高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成效
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变被动的成长为主动的成长,而注重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提升。研究表明,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师教学专长和能力的重要来源。教学成效的提高,需要教师对教学理念、行为和对学生关注的反思,对教学设计、方法、过程的反思。
4.注重情感教育,助推化学教学
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化学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上升为动机是化学教学的着力点。化学较其它学科更加关注社会和实际生活,这其中必然带有情感的成分,所以,让学生展示自我、体验学习的成功、获得成就感,就成为对化学教学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