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平顶山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通过分析平顶山旅游资源,进而探讨其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的特征,与开发其文化内涵,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寻根文化;应国文化;建议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平顶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此,对平顶山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内涵的开发和研究,给出一些建议。
一、寻觅民俗文化踪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平顶山文物古迹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形态较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这里还是墨子故里,汝瓷故乡,刘姓、叶姓的发源地,苏东坡的归葬地,全国唯一的明代县衙的所在地,“湛阪之战”和“昆阳之战”的古战场。
宝丰马街书会历史悠久。据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郏县堂街赛马会活动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赛马活动始于三国时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平顶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民俗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
郏县临沣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的朱镇府等明、清代古建筑群在这里俯拾皆是。临沣寨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还因为它具有三大历史信息。按照历史名村的风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项评选标准,临沣寨具有其中的三项标准,首先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临河且处于洼地,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来说,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而从象形上来说,它则像一个小船。这些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成为它在评选中胜出的原因。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据省文物局组织管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叶县明代县衙已经成为叶县乃至平顶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二、完善寻根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平顶山人杰地灵, 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 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寻根文化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利用鲁山县刘姓发源地、叶县旧城叶姓发源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并将周围相关景点如鲁山的昭平台水库(夏朝刘累曾在鲁山隐居耕作, 死后葬于昭平台水库东侧)、叶县的东西二陂、孔子与叶公论政处遗址、叶公陵园、旧县乡东北的诸梁寨以及“叶公好龙”的寓言等纳入旅游路线。
据《竹书纪年》等书记载,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春子孙以刘累名字中的“刘”为姓,这就是最早的刘姓。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 今叶县南) 尹,史称叶公, 其后代世代袭封叶公爵位, 并以封邑之名“叶”作为姓氏。
重土思乡,落叶归根,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这种心理状态。今天飘落在海外的华夏游子同大陆同胞同出一根、同归一祖,无论到什么时候,他们寻根的心理都不会改变。平顶山“刘”姓和“叶”姓故里,是这些海外游子寻根的主要目标。
三、发挥应国文化优势,再现西周春秋文化异彩
平顶山旅游资源丰富,而应国目的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最具优势。由于1986年4月,考古发现了玉鹰,后来成为平顶山市的市徽标志。应国目的出土文物众多。目前,应国墓地几乎全部被发掘,出土文物之珍贵、时代之久远使这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办联合对应国墓地进行了长达十一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300余座,出土铜、铁、铅、锡、金、陶、骨、玉石、贝蚌、木等各类文物达万余件。尤以铜器、玉器为大宗。其中西周早、中期墓14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25座。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20世纪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当有新的思路,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要走出传统的旧模式,以最新的科学技术装备博物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道,争创高水平的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场所,多偏重于鉴定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文物,致使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应当明白,收藏文物、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向观众展示文物。因此,既要见文物,又要见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尽量做到物为人见、物为人用;镇馆之宝如果不同观众见面,其社会价值也就受到了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观众参观博物馆就是为了接触文物、认识文物、了解文物,这是一种十分正当的要求。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展览陈列中的实物必须保证足够的数量,有馆藏实物尽量不使用图片,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接触文物,让观众看得真切细致,使观众过目不忘,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四、结合平顶山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特点,有着以下一些建议。
1、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
旅游购物以作纪念是大多数有人的心理,充分发挥平顶山民俗文化、寻根文化和山区土特产的丰富优势,大力开发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发展旅游业,不单单着眼于兴建旅游点, 要下功夫加强恢复和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传统风味食品。平顶山市土特产有汝瓷、汝帖、宝丰酒、翟集陈醋、张良姜、鲁山猴头、鲁山绸、叶县骨雕等。
2、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区域联合
平顶山周边是郑州、洛阳、南阳这几个主要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同处中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为此,平顶山以民俗和寻根文化为重点,山水旅游为特色,是北往郑州、洛阳,南往南阳的必经之地。如果能够与郑州、洛阳、南阳、许昌形成新的旅游格局,扩大旅游资源的线路及景点,提高国内外旅游的知名度,旅游业前景将十分乐观。 在省内, 应加强与洛阳、郑州、南阳、许昌等市的合作。三国内容的旅游资源如诸葛亮青少年时期居住地颍川昆阳平山(今卫东区)可与许昌的“三国文化”链接;觅迹——觅名人足迹, 如“三苏园”可以与其活动地及出生地的旅游线路链接,“孔子与叶公论政处”与孔子周游列国线链接;古战场旅游可与河南省的古战场组合成为专题旅游线路。
3、加强外联宣传,树立外部形象
平顶山旅游资源及其丰富。就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如:叶县县衙、宝丰香山寺、郏县三苏园等,在海内外知名度很高。要真正形成旅游大格局,对外宣传的工作力度应继续加大。要使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平顶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宣传活动。平顶山于2007 年1月捧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证书和奖杯,在对外宣传上,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绵延七百余年不衰的“宝丰马街书会”, 石人山“杜鹃节”、“红叶节”,曲艺艺术节,世界叶氏联谊会和世界刘氏联谊会等。其次,将平顶山的自然风光,民俗习惯(如宝丰马街书会、郏县堂街赛马等),神话传说,历史名人等拍成电视剧或者宣传片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大平顶山在外的影响。第三,民俗和寻根文化是平顶山文化旅游的重头戏,要下大工夫,铸就旅游重点工程,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民俗和寻根文化,加强民俗和寻根文化的学术研究工作,等等。
在今后的发展中,通过继续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体现创新、实现突破、达到提高。一个“诚信旅游”、“平安旅游”和“中国乡村游”的大旅游格局,将凸显平顶山城市魅力,极大地提升平顶山旅游产业的分量!
参考文献:
[1] 耿鹏旭.平顶山市旅游开发SWOT 分析与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5)76-78
[2] 高向丽.平顶山市旅游业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09,(6)61-63
[3] 梁亚红.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9)56-58
[4] 卓卫华.伏牛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河南林业, 1998( 2) : 41.
[5] 李煊.我省对伏牛山旅游进行整合开发[N].河南日报, 2001- 11- 06( 2) .
[6] 史本林.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开发研究,2005( 1) : 117- 120.
关键词:民俗文化;寻根文化;应国文化;建议
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处于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文明和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区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交融的气候条件,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为平顶山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为此,对平顶山历史文化资源文化内涵的开发和研究,给出一些建议。
一、寻觅民俗文化踪迹,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平顶山文物古迹众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遗存形态较好。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这里还是墨子故里,汝瓷故乡,刘姓、叶姓的发源地,苏东坡的归葬地,全国唯一的明代县衙的所在地,“湛阪之战”和“昆阳之战”的古战场。
宝丰马街书会历史悠久。据记载,这个古刹大会起于元代,盛于明、清。马街书会具有独特的民间艺术表演魅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它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也是“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郏县堂街赛马会活动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赛马活动始于三国时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娱乐活动。平顶山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民俗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
郏县临沣寨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迄今已有143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有“汝河南岸第一府”之称的朱镇府等明、清代古建筑群在这里俯拾皆是。临沣寨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还因为它具有三大历史信息。按照历史名村的风水、五行、八卦和象形四项评选标准,临沣寨具有其中的三项标准,首先从风水上来说,其两面临河且处于洼地,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来说,完全按照八卦设置;而从象形上来说,它则像一个小船。这些丰富的古代文化信息成为它在评选中胜出的原因。
叶县县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是目前我国现存的古官署衙门中唯一的明代县衙建筑。据省文物局组织管家论证,叶县县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其建筑形式融南北之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风格、流派特点及变化规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叶县明代县衙不但规模宏大,气势宏伟,而且还是一座五品县衙。叶县明代县衙已经成为叶县乃至平顶山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二、完善寻根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平顶山人杰地灵, 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 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寻根文化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利用鲁山县刘姓发源地、叶县旧城叶姓发源地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并将周围相关景点如鲁山的昭平台水库(夏朝刘累曾在鲁山隐居耕作, 死后葬于昭平台水库东侧)、叶县的东西二陂、孔子与叶公论政处遗址、叶公陵园、旧县乡东北的诸梁寨以及“叶公好龙”的寓言等纳入旅游路线。
据《竹书纪年》等书记载,刘累生于夏朝后期,春子孙以刘累名字中的“刘”为姓,这就是最早的刘姓。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被楚昭王封为叶邑( 今叶县南) 尹,史称叶公, 其后代世代袭封叶公爵位, 并以封邑之名“叶”作为姓氏。
重土思乡,落叶归根,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无论是皇帝、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这种心理状态。今天飘落在海外的华夏游子同大陆同胞同出一根、同归一祖,无论到什么时候,他们寻根的心理都不会改变。平顶山“刘”姓和“叶”姓故里,是这些海外游子寻根的主要目标。
三、发挥应国文化优势,再现西周春秋文化异彩
平顶山旅游资源丰富,而应国目的在众多旅游资源中最具优势。由于1986年4月,考古发现了玉鹰,后来成为平顶山市的市徽标志。应国目的出土文物众多。目前,应国墓地几乎全部被发掘,出土文物之珍贵、时代之久远使这里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99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办联合对应国墓地进行了长达十一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300余座,出土铜、铁、铅、锡、金、陶、骨、玉石、贝蚌、木等各类文物达万余件。尤以铜器、玉器为大宗。其中西周早、中期墓14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25座。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被评为河南省20世纪十项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应当有新的思路,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要走出传统的旧模式,以最新的科学技术装备博物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道,争创高水平的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文物的场所,多偏重于鉴定文物、保护文物、管理文物,致使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倾向。要彻底改变这种观念,应当明白,收藏文物、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向观众展示文物。因此,既要见文物,又要见人,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尽量做到物为人见、物为人用;镇馆之宝如果不同观众见面,其社会价值也就受到了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观众参观博物馆就是为了接触文物、认识文物、了解文物,这是一种十分正当的要求。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展览陈列中的实物必须保证足够的数量,有馆藏实物尽量不使用图片,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让观众接触文物,让观众看得真切细致,使观众过目不忘,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四、结合平顶山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的特点,有着以下一些建议。
1、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
旅游购物以作纪念是大多数有人的心理,充分发挥平顶山民俗文化、寻根文化和山区土特产的丰富优势,大力开发旅游食品、旅游纪念品。发展旅游业,不单单着眼于兴建旅游点, 要下功夫加强恢复和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和传统风味食品。平顶山市土特产有汝瓷、汝帖、宝丰酒、翟集陈醋、张良姜、鲁山猴头、鲁山绸、叶县骨雕等。
2、树立开放意识,加强区域联合
平顶山周边是郑州、洛阳、南阳这几个主要的旅游城市。这些城市同处中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为此,平顶山以民俗和寻根文化为重点,山水旅游为特色,是北往郑州、洛阳,南往南阳的必经之地。如果能够与郑州、洛阳、南阳、许昌形成新的旅游格局,扩大旅游资源的线路及景点,提高国内外旅游的知名度,旅游业前景将十分乐观。 在省内, 应加强与洛阳、郑州、南阳、许昌等市的合作。三国内容的旅游资源如诸葛亮青少年时期居住地颍川昆阳平山(今卫东区)可与许昌的“三国文化”链接;觅迹——觅名人足迹, 如“三苏园”可以与其活动地及出生地的旅游线路链接,“孔子与叶公论政处”与孔子周游列国线链接;古战场旅游可与河南省的古战场组合成为专题旅游线路。
3、加强外联宣传,树立外部形象
平顶山旅游资源及其丰富。就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如:叶县县衙、宝丰香山寺、郏县三苏园等,在海内外知名度很高。要真正形成旅游大格局,对外宣传的工作力度应继续加大。要使更多的中外游客了解平顶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对外宣传活动。平顶山于2007 年1月捧回“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证书和奖杯,在对外宣传上,继续举办一年一度的绵延七百余年不衰的“宝丰马街书会”, 石人山“杜鹃节”、“红叶节”,曲艺艺术节,世界叶氏联谊会和世界刘氏联谊会等。其次,将平顶山的自然风光,民俗习惯(如宝丰马街书会、郏县堂街赛马等),神话传说,历史名人等拍成电视剧或者宣传片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扩大平顶山在外的影响。第三,民俗和寻根文化是平顶山文化旅游的重头戏,要下大工夫,铸就旅游重点工程,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民俗和寻根文化,加强民俗和寻根文化的学术研究工作,等等。
在今后的发展中,通过继续大抓旅游、抓大旅游,体现创新、实现突破、达到提高。一个“诚信旅游”、“平安旅游”和“中国乡村游”的大旅游格局,将凸显平顶山城市魅力,极大地提升平顶山旅游产业的分量!
参考文献:
[1] 耿鹏旭.平顶山市旅游开发SWOT 分析与对策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5)76-78
[2] 高向丽.平顶山市旅游业营销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09,(6)61-63
[3] 梁亚红.资源型城市平顶山市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9)56-58
[4] 卓卫华.伏牛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河南林业, 1998( 2) : 41.
[5] 李煊.我省对伏牛山旅游进行整合开发[N].河南日报, 2001- 11- 06( 2) .
[6] 史本林.伏牛山旅游资源开发初步研究[J].开发研究,2005( 1) : 117-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