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媒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尘肺病康复中心隶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位于北戴河最繁华的中海滩地段,占地面积70000平方米,南依大海,紧临老虎石海浴场,东邻保二路商业区,西望莲蓬山。

其他文献
以3,3‑二(氯甲基)氧杂环丁烷(BCMO)和3‑乙基‑3‑氧杂丁环甲醇(EHO)为原料,通过调节单体BCMO、EHO混合摩尔比m,再经阳离子开环聚合和叠氮化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叠氮超支化共聚物(r‑POB‑m)。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高分子量(>4400 g∙mol-1)、高含氮量(达到43%)且支化度可控。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哈克流变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对其结晶性、黏度和化学相容性进行了测
为探究三种不同防老剂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4020)、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4010NA)、N‑苯基‑2‑萘胺(D)在丁羟聚氨酯(HTPB‑TDI)体系中的防老机理与防老性能优劣,采用量子力学(QM)模拟、分子动力学(MD)模拟、蒙特卡洛(MC)模拟分别对HTPB‑TDI体系与各组分的解离自由能、扩散系数、溶度参数与渗透系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三种防老剂的解离自由能大小顺序为ΔGD>ΔG4010NA>ΔG4020,并且均小于HTPB‑TDI的最小解离自由能
为研究钝感双基发射药老化迁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利用钝感剂的正态分布特性及Fickian第二扩散定律的推论,建立了钝感发射药老化迁移导致钝感剂浓度分布及燃烧性能变化的理论模型。对6种不同硝化甘油(NG)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含量的发射药进行不同温度下加速老化实验,采用密闭爆发器测试了不同老化时间后发射药的燃烧性能,分析了发射药老化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及热力学影响。理论分析表明,钝感球形发射药燃气生成猛度积分值的增长率随老化时间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增长模型。密闭爆发器结果表明,6种发射药加速老化后的动态活度最大值
采用附着能(AE)模型、分子动力学(MD)方法,分别预测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在真空条件下和八种不同溶剂中(二甲基亚砜(DMSO)、丙酮、甲醇、N‑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乙酸乙酯(EA)、水(H2O)、DMSO/H2O(V/V=2/1))的晶体形貌,计算了溶剂与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溶剂影响下的附着能,得到了模拟晶习及其长径比值。为对比研究,同时采用自然降温法在以上八种溶剂的FOX‑7饱和溶液中进行重结晶,得到了不同形貌的晶体。预测结果表明:真
炸药的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已成为影响武器装备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和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炸药的热稳定性及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力学性能,基于多巴胺(DA)氧化自聚合反应包覆CL‑20和FOX‑7炸药晶体。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分析仪(TG/DSC)、动态力学分析仪(DMA)、接触角测量仪、激光粒度仪、高效液相色谱(HPLC)、BAM撞击感度仪、红外吸收光谱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表面改性颗粒的形貌结构、粒径、包覆含量、感度、热分解
为了解长期接触氟化物人员骨组织代谢早期的变化,同时也为了有效地加强对长期接触氟化物人员的健康监护,我们对我省某铝厂电解车间工作人员进行了尿氟和骨吸收指标-尿羟脯氨酸(HOP)的测定和分析.
期刊
目的 观察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是否具有抗雄激素活性作用.方法 体外研究采用基于MDA-kb2细胞的雄激素依赖基因转录活化试验,观察浓度为10-8、10-7、10-6和10-5 mol/L的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以及激动剂、拮抗剂和溶剂3个对照组对1.0 nmol/L双氢睾酮雄激素受体激动活性韵影响;体内研究对象为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6只,采用7 d Hershberger试验观
目的 探讨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对日周性作业疲劳的影响.方法 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浙江省杭州市的3所三等甲级医院479名病房护士(非孕期、非病假)的睡眠质量及其日周性作业疲劳情况.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使用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评定被调查对象1天的疲劳情况;自拟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护士的一般资料.结果 病房护士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PSQI总均分为7.31±3.
目的 研究氧化铍(BeO)致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情况.方法 运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测定SD大鼠非暴露式一次性气管注入BeO 0.5 ml(浓度为10 mg/ml),于20、40、60 d染毒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情况.结果 染毒组大鼠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程度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肺细胞:DNA链的断裂损伤程度逐渐加
19世纪末20世纪初,Howell和Jolly在人体网状细胞中发现了一种富尔根阳性反应的核小体,称之为Howell-Jolly小体,即为微核试验中的微核[1].微核来自染色体断片或在细胞核分裂后期滞后的整条染色体,是细胞受遗传毒物作用后的一种遗传学终点.微核试验已成为检测遗传毒性标准的细胞试验[2].微核试验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1976年,Countryman和Heddle[3]报道培养人外周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