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中品悟,解读中表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cil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剖析了阅读活动策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品悟文本内涵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关键词: 阅读活动 感悟探究 角色体验 语言表达
  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内涵,运用多样化的阅读策略,研读文本的重点词句,积极探究感悟文本内容,辨析文本的思路,品悟文本的深刻内涵,掌握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锤炼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解读文本内涵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细品感悟探究,深化内涵解读
  解读文本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因素,促使学生自主感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深化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教师紧扣文本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体验、感悟作者准确的遣词造句,让学生诵读、体验、感悟、鉴赏、运用,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训练学生语言的规范性和条理性,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
  例如,教学《触摸春天》时,教师出示文中语句: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提出:“句子中的‘悄然’‘竟然’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了解了“悄然”、“竟然”的意思。教师继续提出:“课文在前面已经较为详细地描绘盲女孩安静穿梭在花丛中,这时,她又停下、伸手、拢住蝴蝶这一系列动作,让人感到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因而作者用奇迹来形容,认为这个奇迹是安静身上特有的神奇的灵性,为什么说这是安静身上特有的神奇的灵性?”生1:“安静身上具有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生2:“可能安静经常穿梭在花丛中,身上带有很多花的味道,所以蝴蝶心甘情愿落入她的手心。”通过紧扣重点词句解读文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又如,教学《七月的天山》时,教师出示文中语句: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提出:“可以把‘漏’字换成什么词呢?”学生认为可以把“漏”换成“射”、“映”、“照”、“投”、“耀”等,教师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漏”字?通过反复品味与揣摩,学生感悟了“蜿蜒无尽”说明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学生进行比较品析、想象品味,感悟了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二、开展角色体验,促进阅读感悟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进行角色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体验与感悟能力。教师或抓住文本里的人物对话,让学生以读促悟、以读促思,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角色里进行体验,有效理解课文内容;或利用文本的空白处,让学生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感悟体验文本内容,解读文本的思想;或采用再现文本内容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表演,把文本的语言演绎成直观、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再次体验、感悟文本内涵,促使学生的阅读思维和阅读情感获得协调发展。
  例如,教学《唯一的听众》时,教师引导学生演绎“我”在林子里拉琴与老人、在家里与妹妹对话的过程,学生为了演好扮演的角色,再次深入文本进行研读,抓住文本的重点词句加以体会,在演绎中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填补,惟妙惟肖地再现文本描述的情境,把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表达得具体生动。在角色演绎过程中,学生立足于文本内涵,充分运用语言表达,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感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学《灰雀》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本中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学生读出列宁那种忧伤和试探的情感发展过程,也读出小男孩犹豫的内心历程和坚定放归灰雀的决心。在朗读中,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拓宽了,语言表达欲望获得了满足,对进一步解读文本内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而,在阅读课堂活动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强化阅读体验效果,形成独特的阅读见解,生成个性化的阅读能力,锤炼语言表达能力,全面发展语文综合素养。
  三、紧扣语言训练,拓展语言表达
  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语言训练点认真思考,对文本深入探究、体验与揣摩,促使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产生共鸣,继而利用文本的各种修辞手法,启发学生善于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进行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充分拓宽学生阅读视野,训练学生的阅读想象能力,深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体验与感悟,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提高学生阅读综合素养。
  例如,教学《新型玻璃》时,学生解读课文最后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里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今后新型玻璃会起到哪些重要作用?人们会研制出哪些新型玻璃?教师抓住这个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大家大胆想象一下,说一说今后人们会设计哪些新型玻璃,创造什么样的奇迹?”生1:“人们可能会设计出防冷防热玻璃,超过人们限定的温度,它会自动调整室内温度。”生2:“我猜人们会设计出心情玻璃,对于过分悲伤或兴奋的人,它会自动释放一种乐曲调整这些人的心态。”生3:“我猜人们也许会设计出空气净化玻璃,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把这种玻璃置放在大自然中,可以不断地净化空气,使地球上的空气永远那么新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并把自己写的这段话插入课文中,读一读是否通畅,与原文能否整合,再在小组里展示习作。通过语言训练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与感悟文本的说明方法、写作技巧,以及新型玻璃的内涵,训练了阅读想象思维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紧扣文中排比、比喻等修辞特点,让学生激情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段落,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段落进行剖析,使学生感悟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妙处,再让学生仿照这两个段落,以《我们的学校像花园》为题写一个片段。在读写活动中,学生品悟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并运用贴切的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培养了习作兴趣和技巧。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风格绝殊,学生大量诵读,可以丰富文化内涵,提高文学素养,还可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启迪,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资源和途径。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诵读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摘 要: 相关研究表明,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还要注重学生情商的培养。情感教育无疑是培养情商最好的方式,然而,当今语文教学中的去文学化现象十分普遍,其间不仅有高考考试现状的因素,还有一线教师教学理念、方法的因素。文学的缺失,导致情感教育难以开展。本文以教学经验为基点,对推进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方法及途径进行探究,以期交流。  关键词:文学 情商 情感
摘 要: 高中语文课学生总是“半推半就,若即若离”,主要原因是课堂太过死板,僵化,教学太过急功近利,忽略语文的人文特色,未能营造令人神往的美好氛围,所以要使学生生活在多姿多彩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脱离学情 长远发展  高中尤其是所谓理科学生之所以还耐心上语文课,重要的是高考150分的分值太大,本该生动活泼、包罗万象的语文课堂显得苍白无趣而又无可奈何。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高中生最大的压力不是学习的本身,而是心理压力,放不下,就不能轻装前进,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光把目光放在教学上,要把教育提到一定高度,过了心理关,才能过好学习关。有一
君子兰烂心是常有的事,并不罕见。烂心以后,无需过分担忧。因为烂心乍看起来是坏事,有时候其实是件好事。之所以说是好事,是因为君子兰有分生蘖芽的特性。一般情况下,烂了一
“少教多学”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它意味着不再依赖于死记硬背的学习、反复的考试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经验式的发展、自主学习、差异化教学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它重视学生思维、态度、性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力图通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语文教学局限于课堂,缺乏相应的探究性研究型学习场所,广泛的课程资源处于被埋没、被搁置的状态,对于与学生关系
摘 要: 留守学生是在城市化过程中,父母外出打工,子女在其出生地随爷爷奶奶生活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学习水平上都呈现出弱势,导致高中语文学习出现困难。本文主要在研究留守学生语文学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促进留守学生高中语文有效学习的策略分析。  关键词: 留守学生 高中语文学习 困境 出路  一、留守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困境  (一)留守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缺乏,导致语文学习积累少 
摘 要: 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成功的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体现?热闹的课堂其实并不是真的象征着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很多时候,传统教学只不过换了一种面目出现。撕下假面,真正面对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是教师必须做到的。其实,学生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  关键词: 评价 课堂 主体 精彩  长久以来,在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标准上,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重点针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从转变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手段及注重技巧指导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重视文本知识点训练,忽略情感价值观培养。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将全部重心放在文本知识点的训练和巩固上,而忽略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语文教学成了残缺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记录。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不仅教语言与文字,还是传承民族文学的主要阵地,其中包括民族传统的审美情感教育。这种审美情感教育要从小抓起,小学语文教学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和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情感教育。  一、抓住课文中不同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识美丑的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