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分析及不良反应预防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探讨预防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患者200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对静脉应用中药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涉及的中药品种、进行总结,结果:200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以醒脑静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20%(2/10),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首。结论: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其稳定性,必须采用辩证论治的用药原则,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中药注射液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从天然植物药中提取出来的有效物质制成无菌溶液注入人体【1】。从1940年第一个中药注射液大量投入生产以来,到如今已经七十多年的历史[2],在临床上具有作用迅速、给药方便、适合于多种疾病的优点。但随着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日益增加,相关临床不良反应也呈逐年增多趋势。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更是成为医药领域探讨的热点,也引来了社会对中药注射液的加倍关注。现就我院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情況,以期为以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采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患者200例,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2.2岁;呼吸内科疾病患者25例,心内科38例,消化科40例,普外科18例,儿科15例,皮肤科34例,其他科室30例。
  1.2 方法
  统计200例中药注射液使用患者使用中药注射液药物品种,临床疗效情况,不良反应现象以及严重程度,并分析这些病例中中药注射液的应用情况,针对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措施的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两组间结果比较的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00例患者使用药物的药品大多是目前临床运用较多的药物,分别为双黄连(30例)、清开灵(20例)、复方丹参(30例)、参麦(15例)、生脉(40例)、参附(15例)、醒脑静(10例)、疏血通(12例)、血必净(15例)、黄芪(13例)等10种注射液。1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一共出现20例,比例占10%,其中由于药物使用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3例,药物使用合理却出现不良反应17例,17例不良反应的分布如表1。
  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出现皮疹、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性反应8例,占47.1%;出现恶寒冷、发热等症状的药物热反应3例,占17.6%;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的消化系统反应3例,占17.6%;出现过敏性休克1例,占5.4%;出现其他不良反应2例,占11.7.6%。在以上不良反应中,过敏性反应发生最高,但是一般停药后症状即刻消失。
  3 不良反应预防措施
  3.1 辩证用药
  中药注射液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指导,采用精细工艺提取生产的,由于中药注射液组成成分复杂且不明确,不能简单地按照用药说明用药,强调辨证论治的用药原则,必须经过中医诊断,不能盲目用药,对症用药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3】。
  3.2 正确选择溶媒
  中药注射剂与成分相对单纯的西药制剂不同,复杂的成分极易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和诱发不良反应。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使用溶媒,以保证药物作用的正常发挥。溶媒的选择要根据药物的pH值、理化特性等因素进行[4]。临床最常用的是葡萄糖和NaCl溶液。银杏叶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偏酸性注射剂,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因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因此,临床一般应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而复方苦参、灯盏花素等注射液偏碱性,则应用0.9%氯化钠注射稀释后应用。
  3.3说明书规范化
  目前中药注射发生不良反应,有部分原因是中药所含成分的药理毒理研究还不彻底,不够深入,尤其是在复方制剂配伍后,成分就更复杂,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稳定性因素太多。复方制剂的药理学、毒理学、药效学、药动学的影响研究不全面,目前说明书上只表明了一些基本治疗功能,在其他方面没有标注,误导了人们以为中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想法。因此,规范化说明书很有必要,对于避免发生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是一项重要措施,需要人们高度重视。
  3.4合理配伍
  禁止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中药注射药应该单独使用,不能与西药配合用药,避免药物间反应【5】。为了保证中药注射液的疗效以及稳定性,一般采用现用现配的方法,药物的浓度可能会导致药物不稳定,同时应该避免与具有抗原性的大分子药物同时使用。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最好中药注射液采用单味药制备,不主张复方制成注射液。
  3.5 询问病史
  医生在给患者开药方前,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有无过敏性反应情况,用药要谨慎。针对中成药,必须掌握尽量口服,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滴注的用药原则。
  3.6加强输液监护
  用中药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时,注意滴注的速度,滴注浓度严格按照说明书,细心观察患者在滴注中有无过敏性症状,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3.7症状观察
  对于首次用药患者,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尤其是在用药后30分钟内,一旦出现皮疹、皮肤出血、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现象,应该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对症治疗。严格掌握患者的适应症,在应用范围内进行干预。
  4 讨论
  中药注射液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药物品种不断增多。由于受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中药无毒无副作用,性质温和。但是近两年关于中药不良反应报道不断增多[6],连一致认为消炎效果非常好的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也存在不良反应,这些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虽然,中药注射液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其疗效是无可厚非,仍有可取之处。只要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减少不合理配伍,加强输液监护,严格控制滴速,注意排查过敏体质及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就能将不良反应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我院的监控措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超凡,徐植灵,林育华,中药注射剂的回顾和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4):2094.
  [2] 马俊.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医学信息,2010,24(6):1638-1639. [3]谢国芬.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0):790-791.
  [4] 余其卢,刘英凌,杨超,等.本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安全性的回顾分析[J].今日药学,20011,21(2):125-127.
  [5] 董超,韩强,王来成,等.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17-18.
  [6] 廖永发.关注中药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157-158.
其他文献
【摘 要】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等原因外,术后缺少活动是本病的一个诱发因素。术后早期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是减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血形成,提高治愈率所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的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从
期刊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内耳性眩晕、颈椎病、高血压、贫血等病症[1]。主要原因为凤阳上扰、痰瘀内阻等导致脑窍失养,脑髓不充。而由痰浊中阻引起者占相当大的比例[2]。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如裹,如坐舟车,胸闷,脘痞,常伴有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厚或厚腻,脉濡滑。眩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可分为两类: 一为旋转性眩晕,多由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 以倾倒的感觉为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对本院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组),并与同期20例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RH+APL组)的早期宫颈癌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下均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急诊科治疗护理活动中的应用效果和有效性。方法:对所在科室2011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8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急救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儿治疗过程中无发生漏针及针刺伤,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少对血管壁造成的机械损伤,减轻患儿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使患儿及其家长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给患儿减少了痛苦,提高了患儿家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减少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心源性猝死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11年(对照组)和2012年手术患者随机抽取各100例,将2012年对围手术期患者实行早期护理干预后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护理质量比对,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早期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对照组90%,p<0.01;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提高术后恢复时间3d,,明显短于对照组12d,p0.0
期刊
【关键词】足部挤压伤;药物治疗;临床效果;局部肿胀  2009年06月/2013年5月我院共诊断治疗30例闭合性足部挤压伤,伴有骨折15例,给予相应处理,因局部肿胀应用药物治疗,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19-52(平均33)岁,左足12例,右足8例。重物砸伤8例,车祸砸伤12例,复合损伤8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无脊柱及同侧下肢神经损伤,X线检
期刊
【摘 要】目的: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价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对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157例慢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79例予一般综合治疗,治疗组78例在一般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Lipo PGE120ug/天,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MELD评分(22.18±10.08)与治疗前MELD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应用于普通妇科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普通妇科60例需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清洁肠道。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灌肠。结果:两组进行肠道准备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结论:口服中药清肠一号方用于普通妇科手术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替代常规灌肠,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可以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灌肠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性因素及其特点,完善用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我院2007年2月到2012年7月时期,对产生了药品不良反应的病人抽样调查,对其中的216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用药方式、用药程度、和药物类型都是有一定关系的[1]。结论: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应该熟悉药品不良反应的事项,以及其用药的适应性,这能够有效的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3例因服用抗癫痫药物过敏,2例因抗生素过敏,治疗上均予停用可疑过敏药物后,静滴甲基强的松龙40~60mg/d及丙种球蛋白400mg/d治疗,经积极治疗后5例病人均治愈。结论:早期使用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合用丙种球蛋白可减少激素用量和减轻激素所致的副反应,临床应用获得满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