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

来源 :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朗读的目标要求: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就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在朗读的过程中,眼、心、口、耳、唇、舌,多种感官积极的投入活动,有视觉神经所感受到的书面文字经过传导中枢传至口,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并且还受到耳的监视,比较输入和输入是否一致。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实施训练。
  
  1正确认读,养成习惯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准备一本字典。在上新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诵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习惯。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顺应了部分学生好动、多动的生理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查字典比赛活动,朗读比赛的活动。在开展的活动中,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能力。
  
  2熟练朗读,掌握节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读清晰。通过反复的诵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课堂上,先将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然后拿出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好坏。熟练朗读一定要跳出第一步——正确朗读的桎梏,由单个的文字换位到整篇的文章。中央电视台的赵忠祥老师在给《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封信里也说:“朗读时,要避免浮在表面上念字儿,还必须运用丰富的内心现象,也就是作品中所描绘的各种人物形象就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绘景色也展现在你面前,作品中所描绘的情节发展也如同你亲身经历。”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开头难读,所以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这时要加大读的量。朗读量的加大,定会引起质的变化。这里的质,是指对隐藏在文字背后精义的理解以及以后对其他文字的理解。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本文是一首词,在学生预习之后,帮他们标出重音和节奏: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然后学生们分组试读,大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逐渐掌握节奏,演绎抑扬顿挫的和谐美的音韵。通过重读的字词,学生自然能领悟梅花超凡脱俗、不畏严寒、傲雪开放的特点。一篇文章开始时并不一定有极其深刻的含义,但只要通过反复地、大声地朗读,使它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学生的嘴边,就自然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人的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使他们思维活跃,慢慢悟其真义。
  
  3感情朗读,体验情境
  
  清代刘大魁在《论文偶记》里指出:“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又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见矣,歌儿诵之,神气出矣。”此处之“神气”,我们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熟练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如何带领他们去读呢?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要求学生掩卷深思,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含蓄的感情,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读“山”便会有山之巍峨雄壮,读“海”便会有海之博大深邃。如《丰碑》一文虽然悲壮感人,但距离学生实际较远,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只是程序化的故事英雄。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文中的军需处长高大而鲜明的形象是通过121个文字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更没有激情的赞叹,只是通过将军的情感变化,侧面介绍了“他就是军需处长”。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真情实感地朗读,使人物的姿态、衣着渐渐地鲜活起来,使语言与形象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通过反复朗读,在对将军的情感变化知晓后,学生对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献身精神有了自己的印象:他“镇定”,面对死亡毫无惧色;他“安详”,对工作竭尽全力;他“不朽”,是“一座晶莹的丰碑”!老战士被冻僵了定格了,沉淀了。学生通过动情地朗读,激情的背诵、表现出来的人物也就显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用心、用情去读,这种情境会让学生永难忘记,文中人物也会让学生长久记忆。
  朗读、吟咏,符合汉语言特点和规律,是培养能力之道。靠读靠吟取得的效果,有的靠讲靠分析是永远得不到的。读来的东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一篇文质兼美且能让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章,我觉得都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不断加强自身内心的体验,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师生交流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生物学科来讲,在理综各科中生物更侧重于知识的记忆,课堂提问时把握好“度”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握好“难度”    这里所说的难度是指老师布置练习题时的难易程度。学完每一节课,一般老师都要布置一些
期刊
我们知道,无论在哪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后进生。后进生缺点多、破坏性强、影响面广,是班级的消极因素,它对一个班级的整体面貌和班级风气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班主任,班集体的灵魂、班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直接引路人,正确对待后进生,做好转化教育工作更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中的作法。    1要在了解和研究后进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教育转化     要全面了解后进生,不能只
期刊
“一题多解”在数学解题中非常重要,既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学会举一反三,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与智慧的增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例一(代数)  已知:a+b+c=0,  求:a(+)+b(+)+   c(+)=?  解法一(代换法),由题设知a、b、c都不为零  因此有a=-b-cb=-c-a  c=-b-a代入原式得  原式=(-b-c)(+)
期刊
在农村中学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对学生解应用题的困惑深有感触。我现在教初一学生,在上学期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生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内容时,学生感觉非常困难,经过分析总结,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和解决方法。    1学生解应用题难的成因    1.1在学生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依然存在“算术法思路,代数法表象”或者干脆“两种方法都想不出来,无从下手”的问题。即使列出方程式,也总是算术法结构,不符合代数式
期刊
面对新课改,如何去提高教育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提高实验兴趣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针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我浅谈以下几点体会,希望与大家一起共勉:    1注重形成“看、做、议、讲、练”结合的教法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个作用紧密结合的过程,也就是传播知识、发展思维与培养能力的辩证统一的过程。如何使这个过程做到科学、优化
期刊
近几年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热门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的研究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下面结合平时的学习和思考,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怎样注意课堂中的细节,把着眼点多放在小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    1注重细节预设,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根据教学的需要,或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了突破重难点,我们得进行教学设计,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
期刊
面对新世纪的飞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为此 ,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尝试很有必要。    一、自主学习——特点    1.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教师讲授为辅。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心讲析,教师可以运用所有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认知策略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是一种好现象,然而变不一定全对,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谈起语文教学,真有几分欢喜几份愁的感觉,对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尤其是语文教学中的几种误区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1激发兴趣不可只求形式新颖、热闹    新课改倡导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形式异常新颖、场面异常热闹,猜谜、游戏、表演、挑战……让人目不暇接,学生情绪
期刊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承担起提高人的素质,弘扬、发展民族文化的责任。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新课程课标理解不够到位,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
期刊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不相同,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对学生答题非常关键。笔者现将其中一部分重要概念做一比较总结,以供广大师生参考。    一、极体和极核    极体是在动物的卵巢中由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同时形成的三个较小的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与卵细胞相同,另外两个极体与卵细胞不同,三个极体不能受精,最后都退化消失;而极核是游离于被子植物胚珠内的胚囊中的两个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