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防止学生开小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及时地将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而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控教学的节奏、进度等。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是很重要的。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1-02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1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分析
1.1问题目的性不明确。虽然新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很多问题,但是效果往往并不好,原因是问题目的性不强。
1.2问题意义缺乏准确性。新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题意一定要明确,不然学生不理解题意,影响课堂效果。但是由于新教师缺少课堂经验,要么问题的语言不明了准确,要么所提问题内涵过宽,语义含糊不清,使学生不能够准确回答。
1.3 问题缺乏新颖性。新教师知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大部分新教师提的问题都还是索然无味的。
1.4问题难易不适中。既要使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激情,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新教师都认为自己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表示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不难,难的是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能力。
2有效提问的方法
2.1提问要注意角度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问出学生的激情。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产生探索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提出问题,能够使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有时就体现在提问的角度上,能够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而有疑”之间。找准一个好的切入点,能轻易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质疑,生发要把事情弄明白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2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2.3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2.4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为学生建立信心
学生之间是存在很多个性差异,教师必须要了解和适应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展开课堂教学,课堂上提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同学,尽可能适应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为学生减少思考的障碍,提高学生思考的效率,学生才会越学越来劲。其次,我们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发挥创造力。特别是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能回答的问题都不一样,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照顾中下水平的学生,简单的问题多给机会他们,让他们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了。总之教师的提问也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差异及情感需求。
2.5把握提问等候时间
提问等候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同学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的无形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可见,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防止学生开小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及时地将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而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控教学的节奏、进度等。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是很重要的。而有些老师的问题经常是对不对、是不是等这些简单的词语,这些其实都是无效提问,老师无法知晓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也不能促使学生去深入地思考问题。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121-02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1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分析
1.1问题目的性不明确。虽然新教师在深入分析教材的同时,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了很多问题,但是效果往往并不好,原因是问题目的性不强。
1.2问题意义缺乏准确性。新教师都知道课堂提问题意一定要明确,不然学生不理解题意,影响课堂效果。但是由于新教师缺少课堂经验,要么问题的语言不明了准确,要么所提问题内涵过宽,语义含糊不清,使学生不能够准确回答。
1.3 问题缺乏新颖性。新教师知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但是大部分新教师提的问题都还是索然无味的。
1.4问题难易不适中。既要使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激情,又要使问题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新教师都认为自己在這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他们表示问题富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不难,难的是把握好学生现有的能力。
2有效提问的方法
2.1提问要注意角度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新颖性,问出学生的激情。
所谓“新颖”,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有价值,出乎学生的意料,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能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好奇心是对新事物产生探索行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积极思维的内部动力。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提出问题,能够使学生把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上来。教师在课堂上的智慧有时就体现在提问的角度上,能够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问在学生“似懂而非懂”之处,问在学生“无疑而有疑”之间。找准一个好的切入点,能轻易启动学生灵感的大门,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通过问题情景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质疑,生发要把事情弄明白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2.2提问要注重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动一番脑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因此,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应适宜。如果所提问题过于简单,就不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而难度过大,超越学生的智力范围太远,也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减低学习兴趣。我们提倡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从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45分钟的限制出发,通过深题浅问,浅题深问,直题曲问,曲题直问,逆向提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
因此上课前应该进行充分的学情分析,了解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原有认知基础和能力实际进行适度设问,即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既非伸手可及,但是跳一跳又能够的着。
2.3要注意提问的语言,做到精确准确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确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精致,不能含糊不清。
2.4问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为学生建立信心
学生之间是存在很多个性差异,教师必须要了解和适应每个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展开课堂教学,课堂上提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同学,尽可能适应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为学生减少思考的障碍,提高学生思考的效率,学生才会越学越来劲。其次,我们要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与深度,发挥创造力。特别是不同的层次的学生能回答的问题都不一样,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照顾中下水平的学生,简单的问题多给机会他们,让他们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能体验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了。总之教师的提问也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差异及情感需求。
2.5把握提问等候时间
提问等候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同学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的无形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全班学生思考一番,然后再指名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都会相应提高。
可见,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通过它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防止学生开小差。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及时地将学习,掌握知识的情况反馈给教师,而教师也可以据此调控教学的节奏、进度等。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是很重要的。而有些老师的问题经常是对不对、是不是等这些简单的词语,这些其实都是无效提问,老师无法知晓学生对该问题的看法,也不能促使学生去深入地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