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竹在胸 窥斑见豹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欣喜的局面:教师带领学生在文本中穿行,潜心品读、体悟文字,让学生见证并实践着“润物细无声”的体验式语文。这就是时下较为推崇的小学语文片断精读模式。应该说,片断精读给课堂阅读教学注入了活力,使得以前死板守旧的条分缕析变成了个性化解读,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时间,用自己的视角来会文悟意。
  一、抓点带面,开阔视域
  学生在文本中能行多远,取决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阅读的层次。当我们习惯于在文本中欣赏、流连,感受文字的精妙,那么学生的阅读想象力、领悟力便久而久之被我们“建构”起来,成为一种崭新的阅读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点带面,不放过文本细节,在细微处见真情,在微雕处扩大视野。如在教学苏教版课文《船长》一文时,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创,在即将沉船的生死关头,惊慌失措的人们乱成一团,而哈尔威船长却凭借自己坚定的毅力,丰富的经验,临危不乱的英雄气魄阻止了“死神”的脚步,带领人们有条不紊地撤离,最终使得所有人脱离险境,而自己却不幸遇难。如何让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形象,仅仅依靠教师口号式的解读是无效的,为此我这样展开精读:
  师:找一找描写船长的句子和段落并画出来,想一想,哪里最让你印象深刻?
  生:船长命令大副拿出枪,如果有谁走在妇女和孩子前面,就开枪打死他。
  师:这段话的语气怎么读?你认为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要读得很干脆,很低沉。说明船长很有魄力,在生死关头以大局为重,临危不乱。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细节描写,并通过个性化的片段精读,逐渐加深对船长的理解和感悟,而哈尔威船长的精神,通过这一解读,仿佛是河面的小小涟漪,荡开来变成了渗透人文精神的浩瀚大海,从而让学生建构起英雄主义的朦胧意识。
  二、披文入情,咀嚼美感
  文字的美并不是苍白无力的,更不是孤立无助的。每一段文字,在文本中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品读那些华彩的段落时,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享受到文辞的缤纷之美,更应该使其进入特定语境,披文入情,由外及里,体验丰富的意涵。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文中有一段描写海棠花树的华美段落: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华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课文教材也要求学生背诵。这段文字仅仅是因为句子很美吗?显然,这段文字如果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来解读,是无法体现冰心奶奶对儿童的那种真纯的爱心,学生也无法体会冰心奶奶的一颗童心。为此我展开精读教学:
  师:你怎么理解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
  生:就是一层又一层。花非常多,非常厚。
  师:为什么说这些海棠树像几座喷花的飞泉?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海棠花像是在流动。
  生:海棠花活生生的,热烈地开放着,每一朵花都在往外飞溅。
  通过精读,学生捕捉到了冰心使用修辞的匠心所在:那正是她运用儿童的眼光看到的海棠之美,也是她的童心所在。此时学生读的是美丽的词藻,品的却是意蕴。
  三、拈叶知秋,开启智慧
  在蕴藉浩瀚的语文世界里,最值得学生品读的,莫过于一叶知秋的文本智慧。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名作,犹如散开的珍珠,弥散在文本的草丛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投注目光在不经意的地方,从中挖掘“文眼”所在,寻觅开启智慧的机枢。
  如在苏教版课文《爱如茉莉》中,有这样两段清新的文字: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这两段文字都将落脚点留在了“茉莉”的字眼上,毫无疑问,这是点明文本主旨的点睛之笔。为此,我不从其他老师常用的在医院悉心照顾妈妈的事情引导,而是从茉莉入手,展开精读:
  师:茉莉花有什么特点?
  生:平凡普通。
  生:平淡无奇。并不显眼。
  师:爸妈之间的爱,哪些地方体现出平凡普通?
  学生循着茉莉平淡无奇这一线索,挖掘文本随处散落的细节描写,感悟到爱的家常普通:并不表达的牵挂,小小的叮咛,家常的照顾,同甘共苦互相陪护,一路风雨同行。这些都是爱的语言,在看似平淡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通过对文眼的寻觅、精读,学生领会到父母之间那下意识的掩饰和心有灵犀的牵挂,都像茉莉一样平凡,虽然毫无可歌可泣之处,但又打动人心,美得令人心醉。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虽然读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句段,品到的却是世间最美的情感,最见微知著的表达艺术。
  胸有成竹,才能画出生动的竹韵,毫无疑问,片断精读是一门艺术,窥斑知豹,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以一当十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一、生活中缺求新的眼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四”要求选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  此篇习作,我的45个学生中有42人写的是父母雨夜或雪夜送自己去看病。经了解,确实有6个学生经历过此事。其他学生说从作文选上读过类似的文章,认为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真正感动人。  是不是学生身边真的没有发生过令人感动的事情?请看另外三个学
期刊
摘 要:随着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钢琴即兴伴奏倍受相关人士关注,教学理论与科研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作为教学基本环节的考核却没与时俱进,致使考核未能对教学成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本文试着通过对新型数码钢琴和传统机械钢琴的即兴伴奏教学考核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高师院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及笔者的教学实践与感悟,阐释关于高师院校运用数码钢琴进行即兴伴奏教学考核创新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数码
期刊
2011年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基本的活动经验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作为课改的重点。根据这两年的课改实践,笔者认为,践行课标,落实数学活动经验的培养,首要环节是从积累学生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入手,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现笔者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复习旧知,调动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对日常生活经
期刊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意识”“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可见,反思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如何抓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点”,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从而促进学生调整解题思路,有效促进数学思考?  一、反思审题过程,促进数学思考  审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它是学生理解题目讲了什么又要解决什么问题
期刊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一位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获奖者答:“自己有东西,把一半分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
期刊
早在几年前本人就开始了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模式之路。下面以我这几年中的作文教学训练题为例,谈谈我在命题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实题虚作,虚题实作  很多学生在面对某些题目时常常不知所措,原因是思维空间太狭窄,不知如何准确把握文题。比如,有一次,我的作文题目是“品味时尚”,这是2009年江苏卷的高考作文题。很多学生一看到这题目,就紧皱眉毛,想了半天不知从何下笔。因为题中的“时尚”一词,是个虚题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水平,必须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发挥教材应有的作用;开发课文后“研讨与练习”  中的写作资源;在“口语”中训练写议论文;重视“梳理探究”板块。  关键词:整合教材 议论文 学情  任何一套教科书,优缺点总是并存的。民国时期,叶圣陶亲自撰写或与其他名家合编的国文教材、国语教材,堪称时代之经典,但叶老本人并不满意。时过境迁,我们回望当年教材,赞赏之余,不难找到其中的缺陷。基于此,
期刊
童话作品为儿童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其丰满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现手法、曲折的故事情节,对儿童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去发现童话故事中的“真、善、美”,感受人间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讲故事——发现人物魅力  童话作品的课文为何对小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在教学中,小学生最喜欢听教师讲故事,着迷于故事中人物的命运。童话人物身上吸引学生的魅力是什么呢?
期刊
阅读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吸收;写作是信息的整合、体现和表达。一个是知识的内化,一个是知识的外显,它们是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读与写有着必然的联系,学生在阅读中汲取文字的养分,为写作打下基础;而通过写作的训练,又有效地调动了储备的知识,使知识得以重组、加速其内化的过程。可见,“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两利器,二者的完善结合,将为语文教学开辟一条快车道。  一、提炼文本框架,开拓谋篇
期刊
一、生活,让语言更真实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文必须表达真实的生活,这是好作文的基本要求。即学生写作文要围绕内容来使用技巧,而不是围绕技巧来编造内容。只有描写真实生活的作文才能打动人。  首先,故事要源自生活。作文一定要表达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这样的事是自己亲眼所见的,对事件的观察和感受是第一手的,甚至是带着作者自己体温的,不论是写喜还是写忧,写作的角度和深度都能符合当时的时代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