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小学教育更是薄弱环节。师资整体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不高,教学设施落后等制约小学特色教育的形成。化解农村小学发展难题,着重从科学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义务教育决策机制等方面来抓起。
关键词:小学教育;偏远农村;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30-01
教育是民生工程,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更要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打造特色、优质发展之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小学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公平优先,实现优质发展。
1.结合区域实际状况,科学规划发展特色
农村人口空间分布较广,在小学优质发展实践中,要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学教育特色发展举措。引入“真爱德育”体验课程,开展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劳动、爱科学、爱探究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智慧。在道德体验中,结合最大节日组织相应的专题活动,让学生从爱的教育中践行良好德行。引入心育课程,关注小学生心理成长与情感发展,以身边事例为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要通过心育课程,增进学生心理、情感、态度的转变,提升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引入兴趣课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展开各类兴趣班课程调研,鼓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比如,艺术类课程中的器乐演奏、舞蹈、合唱等;体育类课程中的乒乓球、篮球、足球、跳绳等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对有潜质的学生给予有效引导和培养。通过综合调研与科学统筹,来确保偏远农村小学教育步入优质道路。
2.政府加强财政投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偏远农村,政府更要从财政方面给予保障。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多来自乡镇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县乡一级财政拨款等方面。农村经济条件相对偏低,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有限,导致农村小学建设落后。从促进农村小学优质发展目标上,一方面通过“撤点并校”来优化农村小学区域布局,另一方面,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小学教育支出问题。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者,要从法律法规建设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上,给予小学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偏差。在经费方面,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落实好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在教育资源整体布局上,对偏远农村教师津贴给予直接补助,对农村小学增添学校食堂,完善校舍建设,设立专门经费拨付与评估机构,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在教育编制改革管理中,结合偏远农村师资短缺问题,建议采用“班师比”来优化教师编制,对合并教学点适当缩减教师编制,对寄宿制学校,要增加心理和生活指导教师编制。明确偏远地区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增加教师薪酬奖励机制,吸引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构建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长期规划,对农村青年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切实保障农村教师待遇。改革农村学校考评体系,重构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指标,降低考试成绩在学校考评、教师考评中的权重。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师资结构稳定
农村小学教育,师资流失、学生流失问题突出。优质师资结构不足,直接影响教育优质发展成效。加强师资建设,要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岗位吸引力。对于农村教师,要从工资、补贴、宿舍、餐厅、学科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农村教师服务基层的信心,留住教师。偏远农村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稳定农村师资队伍。一方面,设立专门岗位津贴,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教师给予优厚待遇补偿。针对偏远农村教师,给予晋级照顾。另一方面,完善教师交流轮岗与考评机制,从城乡教育均衡化战略上,加强县域教师与乡镇教师间的有效流动,并将轮岗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针对偏远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现状,还要重视教师的引入,特别是加强农村教师课程教学技能培训,信息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另外,针对农村教师师资薄弱问题,可以加大农村教师招聘,鼓励青年教师回籍任教。教育部门在师资分配上,可以借鉴籍贯来源地就近原则,给予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更大的分配空间。开展教师定向培养制度,增加偏远地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指標,缓解农村教师匮乏困境。
4.优化教育决策机制,创造发展政策条件
推进偏远农村小学优质化发展,是确保基础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立足偏远农村,从小学教育合理性、科学性上,需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机制,确保受教育者权益。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要联系农村经济、社会、义务教育实际,充分调研,完善方案。同时,要给予基层群众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发言权、话语权,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教师保障措施,来保障农村师资应有待遇的落实。
另外,加强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特别是在电教室建设上,提升偏远农村电化教育水平,让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也是优化农村小学优质发展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中心小学.探索新时代农村小学创新优质发展之路[J].基础教育论坛,2019(18):2
关键词:小学教育;偏远农村;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30-01
教育是民生工程,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寄托着万千家庭的希望。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更要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打造特色、优质发展之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背景下,农村小学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公平优先,实现优质发展。
1.结合区域实际状况,科学规划发展特色
农村人口空间分布较广,在小学优质发展实践中,要结合区域实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特殊性,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小学教育特色发展举措。引入“真爱德育”体验课程,开展爱集体、爱他人、爱自己、爱劳动、爱科学、爱探究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智慧。在道德体验中,结合最大节日组织相应的专题活动,让学生从爱的教育中践行良好德行。引入心育课程,关注小学生心理成长与情感发展,以身边事例为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要通过心育课程,增进学生心理、情感、态度的转变,提升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引入兴趣课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展开各类兴趣班课程调研,鼓励学生自选感兴趣的校本课程。比如,艺术类课程中的器乐演奏、舞蹈、合唱等;体育类课程中的乒乓球、篮球、足球、跳绳等项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对有潜质的学生给予有效引导和培养。通过综合调研与科学统筹,来确保偏远农村小学教育步入优质道路。
2.政府加强财政投入,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农村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偏远农村,政府更要从财政方面给予保障。当下,农村小学教育经费多来自乡镇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和县乡一级财政拨款等方面。农村经济条件相对偏低,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有限,导致农村小学建设落后。从促进农村小学优质发展目标上,一方面通过“撤点并校”来优化农村小学区域布局,另一方面,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小学教育支出问题。政府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者,要从法律法规建设上,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上,给予小学教育更多的财政支持,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偏差。在经费方面,由地方政府负责,以县为主,落实好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在教育资源整体布局上,对偏远农村教师津贴给予直接补助,对农村小学增添学校食堂,完善校舍建设,设立专门经费拨付与评估机构,确保教师队伍稳定。在教育编制改革管理中,结合偏远农村师资短缺问题,建议采用“班师比”来优化教师编制,对合并教学点适当缩减教师编制,对寄宿制学校,要增加心理和生活指导教师编制。明确偏远地区农村教师补贴标准,增加教师薪酬奖励机制,吸引优秀教师服务农村教育。构建农村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长期规划,对农村青年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切实保障农村教师待遇。改革农村学校考评体系,重构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指标,降低考试成绩在学校考评、教师考评中的权重。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师资结构稳定
农村小学教育,师资流失、学生流失问题突出。优质师资结构不足,直接影响教育优质发展成效。加强师资建设,要提升农村小学教师岗位吸引力。对于农村教师,要从工资、补贴、宿舍、餐厅、学科培训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农村教师服务基层的信心,留住教师。偏远农村条件艰苦,福利待遇低,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稳定农村师资队伍。一方面,设立专门岗位津贴,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教师给予优厚待遇补偿。针对偏远农村教师,给予晋级照顾。另一方面,完善教师交流轮岗与考评机制,从城乡教育均衡化战略上,加强县域教师与乡镇教师间的有效流动,并将轮岗作为教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条件。针对偏远农村小学师资不足现状,还要重视教师的引入,特别是加强农村教师课程教学技能培训,信息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教学水平。另外,针对农村教师师资薄弱问题,可以加大农村教师招聘,鼓励青年教师回籍任教。教育部门在师资分配上,可以借鉴籍贯来源地就近原则,给予偏远地区农村教师更大的分配空间。开展教师定向培养制度,增加偏远地区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指標,缓解农村教师匮乏困境。
4.优化教育决策机制,创造发展政策条件
推进偏远农村小学优质化发展,是确保基础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立足偏远农村,从小学教育合理性、科学性上,需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决策机制,确保受教育者权益。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要联系农村经济、社会、义务教育实际,充分调研,完善方案。同时,要给予基层群众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发言权、话语权,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一系列教师保障措施,来保障农村师资应有待遇的落实。
另外,加强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特别是在电教室建设上,提升偏远农村电化教育水平,让农村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也是优化农村小学优质发展路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密云区巨各庄镇中心小学.探索新时代农村小学创新优质发展之路[J].基础教育论坛,201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