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的艺术深度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xy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左岸派”电影导演阿仑·雷乃的《广岛之恋》作为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力作,其重要特点是内涵的暧昧多义。影片由浅入深地表现出三层矛盾主题,营造出让读者玩味不尽的审美空间和艺术深度,对此可以用中国文艺理论中“诗无达诂”的命题予以印证。
  【关键词】《广岛之恋》内涵多义性诗无达诂审美意象
  
  1959年,在第12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阿仑·雷乃的名字开始为世界影坛所关注,因为他拍出了现代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广岛之恋》,这部影片一举获得当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广岛之恋》轰动了全世界!此后,各种评论纷至沓来,在电影界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赞誉者称之为“空前伟大的作品”,是“古典主义的末日”,“超前了10年,使所有的评论家都失去了勇气”。少数批评和反对者把它贬成“一部很糟糕的作品”,甚至也有人称它是“一部异常令人厌烦的、浮夸的、充满了最遭人恨的文学的电影”。也许,作为现代主义电影作品,广受争议是电影史上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作为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开山之作,《广岛之恋》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作为法国“左岸派”电影导演之一,阿仑·雷乃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和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的影响,着重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在表现形式和视听语言风格上也反对好莱坞电影和现实主义电影的传统,体现出极大的叛逆和创新精神《广岛之恋》根据法国“新小说派”女作家马格丽特·杜拉斯的剧本拍摄而成,由于文学力量的介入,使影片具有“作家电影”特色和浓厚的文学色彩。开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先河,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该片不仅获得了1959年第12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而且在1979年被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评为“法国十大佳片”的第七名。可是这部在艺术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且如此出众的作品为什么会遭到批评家的质疑和批评呢?也许,这跟影片主题内涵的暧昧和多义密切相关。
  毋庸置疑,思想内涵是决定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但是。它绝对不能脱离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两者是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就《广岛之恋》来说。由于表现手法上背叛了传统现实主义电影单一时空的线性叙事方式,而采用了时空交错、意识流、声画对位、内心独白、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影片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复杂和多层次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呈现出朦胧暧昧之美。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不同的观众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出发对影片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和领悟:另一方面,也让普通观众感到深奥晦涩、难以琢磨,从而产生审美疲劳和厌倦之感,因而他们认为影片“很糟糕”。
  阿仑·雷乃本人曾说过。“整部影片是建立在矛盾的基础上的,这又包括必然的、可怕的遗忘的矛盾。一个在集体的、巨大的悲剧的背景上出现的个人的心酸而渺小的命运之间的矛盾。”导演的自白对于我们理解影片无疑具有很大启发。他所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而正是这多重矛盾和张力构成了影片的深邃内涵,让观众体会到玩味不尽的审美意趣。
  毋庸置疑。《广岛之恋》是一部爱情故事片,从影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对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追求是影片首先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影片中的爱情叙述包括现在的日本时空和过去的法国时空两个层面,前者是没有结局的婚外恋情,后者则是美好却惨痛的初恋记忆。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是法国女演员,一个是日本男建筑师。他们在广岛偶然相遇,一见钟情、情难自控而坠人情网,可是女主人公由于受到种种心灵的创伤和束缚,却又不得不和日本建筑师分手,离开广岛。返回法国。这是一段短暂、沉闷、伤感的恋情。他们本来都有自己的家庭,也许家庭还很幸福、美满,可是他们仍然在婚姻之外痴痴地追求着让人心驰神往的美好爱情,也许现实中平淡、单调、乏味的生活恰恰缺少了这种温存的爱恋。然而,带着深深的惆怅,双方不得不黯然神伤地分手,爱情的梦想终究化为泡影。
  同时,在“广岛之恋”的发展过程中,女主人公还无意识地回忆起她凄美的初恋故事:14年前,在法国的小城内韦尔,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纳粹德国占领军的士兵。他们的爱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线,他们的爱纯洁、高尚、美好,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同情:她被剃掉头发,关进地窖,受尽折磨,差点发疯,而德国士兵也死于枪弹之下,纯真美好的爱恋化为烟云,只残留在她记忆最深处的无意识流动之中。
  因此,在大多数普通观众来看,《广岛之恋》就像是一曲爱情的悲歌。主人公对爱情的憧憬、幻想、追求与爱情的短暂、幻灭、缺失构成的内在的矛盾和张力,这种梦想破灭的悲剧情境无形之中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的心灵。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的话,影片却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其内涵的核心是关于战争,更准确地说是反对战争,表现出强烈的反战情绪和思想。影片表面上是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这故事本身却只是手段和媒介,它折射了战争,指向了战争。影片的反战意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体现,一方面是女主人公视点中的广岛,另一方面是回忆中的内韦尔。
  法国女演员为了拍摄一部反映国际和平的影片而来到广岛,在这个遭受过原子弹轰炸的城市里,她亲眼目睹了被炸毁的废墟、病患和畸形的人以及遗留在博物馆中战争的种种残骸。这使她感到深深的痛苦和恐惧。尽管在拍戏过程中她与日本建筑师产生了恋情,并发生了肉体关系,但这丝毫也不能冲淡和掩盖她内心的恐惧与阴霾。影片一开始,伴随着女主人公“我看见了广岛的一切”的内心独白,影片以声画对位的方式出现了大量反映被原子弹轰炸后的广岛的满目疮癀景象的纪录片片断,这些画面是对战争给人类造成极大伤害的强烈控诉!
  在女演员回忆自己的初恋时,时空被切回到14年前的内韦尔。在那里,她与德国士兵的爱情由于战争的原因而夭折,她备受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戕害,德国士兵也在解放前夕被枪杀在他们约会的地点。她的意识流动和陷入回忆的过程,以及歇斯底里式的强烈倾诉欲望深深地表达出对残酷的战争的深深恐惧和强烈抗议,战争不断破坏了人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状态,而且也毁灭了她最美好的爱情!这是她心中永远抹不去的伤痛。正因为这样,她才害怕与日本建筑师的爱情也会如她的初恋一般昙花一现,这种无形的恐瞑时刻都在折磨着她,吞噬着她,因此,她最终选择逃离,逃离广岛,逃离战争,返回法国。正是在这里,体现出人们追求美好爱情、渴望和平生活的理想与战争的历史阴影和现实存在的巨大反差与矛盾。
  从哲理的或形而上的层面来看,贯穿影片始终的深刻内涵是记忆与遗忘。而这也是“左岸派”电影导演所集中探讨的主题。记忆与遗忘都与时间有关,在西方哲学史上,时间总是哲学家们着力探索的问题,从康德的先验时空观到柏格森的“绵延”,时间被一代代最有智 慧的哲人殚精竭虑地思考。同样,在世界电影史上,也出现过许多电影艺术家,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关注和探讨这一哲学性的问题。阿仑·雷乃可以说就是其中的一个。在《广岛之恋》中,他摒弃了传统的线性时间观,通过运用意识流、声画对位等手法,采纳了发散性的现代时间观,从而开辟了现代主义电影崭新的时空观念,启发了后来许多的电影艺术家。
  人的存在往往就处于记忆与遗忘的矛盾或悖论中,有些事情我们需要铭记,但它们却偏偏被遗漏在脑海中。有些事情需要遗忘,但它们却反而更深刻的印刻在无意识记忆之中。《广岛之恋》就深刻地反映出人的存在的这一普遍困境。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主要人物也很少,而且,男女主人公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或许是被他们自己遗忘,或许是导演刻意安排,因为没有代表独特个体的存在的名字这个符号,他们就具有了人类存在的普遍意义。
  在影片中,女主人公总是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她试图忘记战争年代自己在家乡内韦尔的惨痛的初恋,想要从过去的经历中摆脱出来,却又始终摆脱不掉曾经遗留在脑海中的记忆。遗忘的念头越是强烈,记忆反而会愈加清晰。她自以为已经忘记了,可是在日本广岛——这个布满战争伤痕的特定时空里,噩梦般的记忆如毒蛇般再度吞噬心灵,而她与日本建筑师新建立的爱情也逐渐消失在过去的创伤中。遗忘是为了告别过去,获得心灵的宁静,但记忆虽然被理智强行压制下去,却已经化为了潜意识,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记忆与遗忘的痛苦与矛盾将伴随她终生。人永远不能成为自身的主宰而获得自由,现在为过去所侵蚀,而现在又塑造着未来,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或许就是人生的荒谬存在。海德格尔说,艺术作品能照亮和显示存在的意义,应当说。《广岛之》达到了这种哲学的高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后来的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色》与《广岛之恋》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不同的是,阿仑·雷乃在影片中认为,主人公这种徘徊在记忆和遗忘之间的矛盾和痛苦,欲摆脱而不能的进退两难的精神困境,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其实,以上所提到的爱恋/幻灭、和平,战争、遗忘/记忆的三重矛盾主题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成为这部影片的主题,但是,另一方面,似乎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主题都不足以涵盖整部影片的全部内涵和深度,高明的观众总能或多或少地感悟到其他涵义。而且可以说,与艺术作品分为语言、形象、意蕴三个层次相似,这三重主题之间也可看作是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层层深入的递进关系,它们都能在影片中找到相应的视听语言元素的根据。因而都有其合理性。正是它们共同赋予影片《广岛之恋》以独特的魅力和由浅入深、玩味不尽的审美空间。这种主题与内涵嗳昧、晦涩、多义虽然遭到少数批评家的指责和批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反映出艺术作品内容的丰富性和不可穷尽性,是构成作品意蕴与魅力的重要因素。关于这个问题,也许用“诗无达诂”这个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命题可以得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明。
  “诗无达诂”的命题是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诗无达诂”中的“诗”,最初是指《诗经》,后来又泛指一切诗歌,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包括诗歌、电影在内的所有艺术作品。“诂”的原义是指训诂,也就是用今天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也可以引申为理解、赏评。“达”就是明白、晓畅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共同、一致。“诗无达诂”的命题阐释了艺术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象的物态化表现形式,由于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在直接的审美感兴中产生的,与概念、功利、目的无关,因而艺术作品中的审美意象本身就具有宽泛性、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因此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是不能穷尽的,有时甚至不能用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如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所说:“只平叙去,可以广通诸情。故日:诗无达志。”其实,不只诗歌如此,包括电影在内的其他艺术也是如此,“诗无达志”的命题就是说,由于艺术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因此对于欣赏者来说,艺术接受也是主动参与的过程。
  另一方面,从艺术接受和欣赏的角度来说,对于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差异性。是不可能求得完全一致的。“诗无达诂”的命题强调艺术鉴赏者的能动性,强调由于鉴赏者主体的学识、背景、角度、方式、修养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对作品的审美感受、审美体验、审美理解的不同。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时也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还有西方的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些都是强调艺术审美的能动性和主观差异性,这在中外艺术史上都是屡见不鲜的事实。
  总而言之,艺术欣赏中会产生审美感受和理解的差异性。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欣赏者的具体条件造成的,但其主要根据则在于艺术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的特点,故而读者或者兴、或者观、或者察、或者怨。不同的欣赏者,由于个性特征、生活经验和思想情趣不同,对于同样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侧重点可以不同,引起的想象、联想和共鸣可以不同,在思想上获得的领悟和启示自然也就不同。这与其说是审美感受和理解的差异性,还不如说是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丰富性。艺术作品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之所以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艺术中的审美意象具有这种多义性,也在于艺术欣赏中的这种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丰富性。
  对于这种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丰富性,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论述美感经验时曾说道:“形象并非固定的。同一事物对于千万人即现出千万种形象,物的意蕴深浅以观赏者的性分深浅为准。直觉就是凭着自己情趣性格突然问在事物中见出形象,其实就是创造:形象是情趣性格的返照,其实就是艺术。形象的直觉就是艺术的创造。因此,欣赏也寓有创造性。”由此可见,艺术鉴赏是一个“诗无达诂”再创造性的审美过程,同样是观看一部《广岛之恋》,但人们从自己的学识修养、身份地位、生活经历、思想情趣等出发,都能得到独特的审美享受,领悟到深浅不同的独特的意蕴和内涵,这在艺术上是完全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完全存在的,因为艺术作品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增强了艺术作品的深度和内涵。另一方面也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广泛的空间。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广岛之恋》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电影与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诗歌)的精神在“诗无达诂”这一特点上确实有某些相通之处,它们都强调艺术作品内涵的含蓄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可以让观众或读者作多层次、多侧面的解读、阐释和发挥。但遗憾的是,阿仑·雷乃后来拍摄的另一部影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则把这种特征发展到了极致,完全弃观众于不顾,陷入更模糊、混沌甚至神秘的境地,对这样的作品,前面提到的批评家的指责和批评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此,把握好“度”是艺术创作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
其他文献
摘要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写实主义画家,但他常常以“现代主义者”自居,其绘画在遵循具象写实的基础上,却往往洋溢出浓郁隽永的形式意味性。他的绘画语言新颖,淡雅、疏朗而简洁;他通过对画中的色彩、线与面等形式元素的精心建构,艺术地彰显了对人性及生命隐晦性的诠释及反思,各种绘画的形式元素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内涵。  关键词 写实绘画 形式 意味性    安德鲁·怀斯是美国二十世纪非常著名的写实主
[摘要]由于价值观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动力,从价值观角度,在人性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际关系、价值优先选择几方面,阐述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及其渊源。  [关键词]刮痧 文化冲突 价值观    1、引言    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弥布于其之中的普遍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称为“文化价值观”。中美文化“由于政治制度、道德伦理、历史传统、社会背景、观念习俗、地理环境等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具有明显的
【摘要】《雷雨》主人公周朴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形象,曹禺对他的成功塑造是对那种模式化、单一化人物性格塑造的反叛。周朴园身上,既有残忍冷酷的“兽性”,也有丰富内在的“人性”。解析周朴园性格中忏悔的形成,人性的回归的艰难过程,对于准确把握这一艺术形象的复杂性、多样性、独特性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雷雨》 人物 周朴园 人性回归    周朴园在《雷雨》中是自私、虚伪、专横、残酷、阴险等性格的化身
[摘要] 《苹果》为李玉的又—部女性主义电影,延续了《红颜》中关于女性在男权价值体系下生存境遇的思考。两部电影在镜语表述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在主题阐释和语言叙事上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表达方式,都展现了导演对当下女性主体命运在男权话语中完全迷失境况的精神诉求。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男权话语 迷失 出走    继《红颜》的温婉表述之后,导演李玉在2007年又推出了她的力作《苹果》,再次对女性命运
摘要 旅美作家袁劲梅通过《老康的哲学》对老康、康劲草和戴小观三个人物的塑造,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以及中国内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在价值观念上的冲突。小说充满着哲理性、戏剧性和思辨性,但文笔风趣诙谐,具有很强的思想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 “父子”形象 “父子”冲突 叙述视角 中西视野    一、引言    袁劲梅小说区别于其他的海外作家,她始终以中西文化冲突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老康的哲学》也不例外。
[摘要]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用青春元素打造充满新动感的时尚音画。80后导演胡波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拍摄手法,现代的电影理念诠释了青春与奋斗的关系,影片青春浪漫时尚,是一部反映时代大主题的主流电影,是关于事业爱情友谊的故事。  [关键词] 胡波 全新视角 青春时尚 现代理念 80后    电影《幸福并不遥远》是—部诠释80后人青春与奋斗关系的影片:是一部反映时代大主题的主流电影:是一首放飞梦想
[摘要] 电影《钢的琴》获得国际级大奖的殊荣和在国内公映以来获得的骄人票房,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今年口碑第一强片”,张猛导演运用了喜剧叙事技巧和叙述草根阶层生活的双维叙事策略,并将他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叙事策略是影片得以成功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钢的琴》 叙事策略 张猛 双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8.012   
摘要 从《父亲进城》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从小说到电视剧,从纸媒到影像媒介,编剧根据小说进行了再创作。电视剧着重对主要人物关系及配角以及子女命运进行了改编,对生活进行了一系列的美丽化提纯,体现了编导的造梦倾向,满足了观众的精神诉求与情感渴望。把握观众心理、兼具传统精华、做好类型创作、达到形似神似、具备精神内核、蕴含“情”之所指,以及锻造优秀表演是一部电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改编 造梦 影
[摘要]“枪”的所指和功能无限夸大,“寻枪”又是一个无法真正实现的过程,陆川以整体隐喻的方式讲述了人性异化的物恋悲剧,以摄像机的运动和感性跳切的剪辑方式等电影语言展示了人类切实却不无荒诞的生存幻象及存在的悲剧。  [关键词]“枪” “人” 生存悖论    一    枪,本是种机械装备,因能致人于死命,而意味寻常。在影片里,对马山而言,“枪”有多重所指和多重功能,“枪”几乎就是人。作为个体的人,有本
摘要 好莱坞电影不仅体现着鲜明的美国文化色彩,而且还蕴含着以美国文化方式表现出来的、具有时代性和普泛性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好莱坞电影中,其具体表现为影片中的“美国梦”和“世界梦”。这是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好莱坞电影“美国梦”“世界梦”文化价值观念    从欧洲移民浩浩荡荡迁移到北美的时候起,一个摆脱欧洲宗教迫害和政治不公、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国梦”就在移民们的心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