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通过心理辅导与沟通实践活动,探寻一系列有效心理辅导的途径,旨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引导青少年学生走出阶段性的心理误区,从而使他们身心谐调健康发展,成为合格中学生。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辅导 策略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44-01
一、开展农村初中生心理辅导的背景和必要性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强,周围环境的变化,逐渐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心理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而消极的心理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整个实施素质教育中已经成为核心素质,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找寻解决心理辅导有效策略与途径,是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应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深入开展沟通实践活动,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疏导网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良性循环。
横向:按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以学习、生活和活动为主线。从教研组、年级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团队活动、后勤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性质的角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工作,调整学生不良心理,促进学生自身道德、文化、心理与健康的同步发展。
纵向:根据具体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心理问题倾向性,加强矫治与疏通。深化部门心理辅导工作的力度,探寻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三、学生心理辅导有效策略与途径
第一、从学校课堂教学工作出发,促进和调节学生心理健康
选修心理辅导课程。通过积极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把心理辅导由面向个体的个别辅导与面向全体的团体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心理。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各科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学的基本途径,各种教学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各科教师能动地挖掘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则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负面影响。
第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作用,构建和谐奋进的班集体。班集体是学生为学为人,读书长智健康成长的前沿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材的最重要的场所。实践证明:班集体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第三、发挥共青团德育处等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职能作用,在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德育与心理咨询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间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利用各种团队活动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心理主题班会或相关的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辅导。农村初级中学,尤其是布局调整的定点学校,寄宿生大约占了学生总数的50%,除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外,这些学生学习期间的日常生活都在校园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住宿生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学校必须重视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以代偿因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而带来的不足。
1、班主任将心理辅导从教学及活动延伸到生活,从教室延伸到宿舍,全方位关注学生健康,扮好三重角色:扮演好成长向导、心理医生、爱心“妈妈”的角色。加强与宿舍辅导员的联系,共同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2、宿舍管理员的多重角色。
(1)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协同班级管理育人——领导角色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使其成为一个有灵魂、讲民主、讲友爱、讲团结、有温暖的集体,也像班级一样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强有力的凝聚力。以培养学生参加和形成自我教育管理为起讫点,开展宿舍管理工作。
(2)重视情感教育在集体中的作用,情感育人——亲友角色
在情感上与其沟通交流,在思想教育上讲求方法。力争扮演不同角色去关心、爱护他们。尽可能保持多的情感联系。以使其视管理员如父母,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能与管理员做朋友。
3、室友的多种角色。比较起单纯的同学关系,同桌之情让人难以忘怀,而室友则更令人难以忘却,充分利用室友的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般的亲近关系在宿舍内部建立谈心说事机制,让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去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调整心态,宣泄不良情绪,进行正面或侧面的教育影响,促进心理健康。
第五、把健康教育辐射到家长,通过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在家长中进行重视孩子心理辅导的学习宣传工作,以及如何开展健康辅导的培训工作。
(1)学校利用横幅标语、各种板报、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印发学习材料等,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人文氛围及心理辅导活动,强化意识,进而自觉地关心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配合学校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专业培训。
一是结合各个年级家长会举行活动,请专家担任心理指导的老师就该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易存在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给家长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进行咨询活动。结合学校各年级的家长会,担负起心理指导教师的班主任和老师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问题,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总之,通过对中学生心理辅导实践的探索,了解和掌握了学生阶段性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策略都有了直接的提升,从而在学校家庭等科学教育引导下,青少年学生走出阶段性的心理误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身心谐调健康发展,成为合格中学生。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辅导 策略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0-044-01
一、开展农村初中生心理辅导的背景和必要性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的增强,周围环境的变化,逐渐产生了心理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积极的心理能促进学生走向成功,而消极的心理则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在整个实施素质教育中已经成为核心素质,开展中学生心理辅导、找寻解决心理辅导有效策略与途径,是使中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心理辅导实践活动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应从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多个方面、深入开展沟通实践活动,形成较为系统的教育疏导网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心理健康工作的良性循环。
横向:按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以学习、生活和活动为主线。从教研组、年级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团队活动、后勤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和性质的角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工作,调整学生不良心理,促进学生自身道德、文化、心理与健康的同步发展。
纵向:根据具体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心理问题倾向性,加强矫治与疏通。深化部门心理辅导工作的力度,探寻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三、学生心理辅导有效策略与途径
第一、从学校课堂教学工作出发,促进和调节学生心理健康
选修心理辅导课程。通过积极主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把心理辅导由面向个体的个别辅导与面向全体的团体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心理。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各科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基本途径,也是心理健康教学的基本途径,各种教学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各科教师能动地挖掘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则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负面影响。
第二、充分发挥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主力作用,构建和谐奋进的班集体。班集体是学生为学为人,读书长智健康成长的前沿环境,是孩子成长成材的最重要的场所。实践证明:班集体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基础,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第三、发挥共青团德育处等组织团结教育青年的职能作用,在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德育与心理咨询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间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利用各种团队活动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心理主题班会或相关的竞赛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辅导。农村初级中学,尤其是布局调整的定点学校,寄宿生大约占了学生总数的50%,除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外,这些学生学习期间的日常生活都在校园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住宿生是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学校必须重视并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以代偿因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而带来的不足。
1、班主任将心理辅导从教学及活动延伸到生活,从教室延伸到宿舍,全方位关注学生健康,扮好三重角色:扮演好成长向导、心理医生、爱心“妈妈”的角色。加强与宿舍辅导员的联系,共同发现和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
2、宿舍管理员的多重角色。
(1)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协同班级管理育人——领导角色
宿舍是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必须通过一定的工作,使其成为一个有灵魂、讲民主、讲友爱、讲团结、有温暖的集体,也像班级一样有着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强有力的凝聚力。以培养学生参加和形成自我教育管理为起讫点,开展宿舍管理工作。
(2)重视情感教育在集体中的作用,情感育人——亲友角色
在情感上与其沟通交流,在思想教育上讲求方法。力争扮演不同角色去关心、爱护他们。尽可能保持多的情感联系。以使其视管理员如父母,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能与管理员做朋友。
3、室友的多种角色。比较起单纯的同学关系,同桌之情让人难以忘怀,而室友则更令人难以忘却,充分利用室友的同学、朋友、兄弟姐妹般的亲近关系在宿舍内部建立谈心说事机制,让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学生去帮助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调整心态,宣泄不良情绪,进行正面或侧面的教育影响,促进心理健康。
第五、把健康教育辐射到家长,通过家长开展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在家长中进行重视孩子心理辅导的学习宣传工作,以及如何开展健康辅导的培训工作。
(1)学校利用横幅标语、各种板报、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印发学习材料等,让家长感受学校的人文氛围及心理辅导活动,强化意识,进而自觉地关心自己和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配合学校工作。
(2)通过多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专业培训。
一是结合各个年级家长会举行活动,请专家担任心理指导的老师就该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易存在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给家长一些方法上的指导。二是进行咨询活动。结合学校各年级的家长会,担负起心理指导教师的班主任和老师与家长一起共同探讨孩子成长中的教育问题,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
总之,通过对中学生心理辅导实践的探索,了解和掌握了学生阶段性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策略都有了直接的提升,从而在学校家庭等科学教育引导下,青少年学生走出阶段性的心理误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身心谐调健康发展,成为合格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