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猜想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vi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52年,毕业于 伦敦大学的格斯里(Francis Guthrie)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每幅地图都可以只用四种颜色着色。这个现象能不能从数学上加以严格证明呢?他和他正在读大学的弟弟决心试一试,但是稿纸已经堆了一大叠,研究工作却是没有任何进展。1852年10月23日,他的弟弟就这个问题的证明请教了他的老师、著名数学家德·摩尔根,摩尔根也没有能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于是写信向自己的好友,著名数学家 哈密顿爵士请教,但直到1865年哈密顿逝世为止,问题也没有能够解决。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四色猜想;五色定理;
  铺瓦定理:如果任意简单的二维图形被分割为充分小的区域,则不论这些区域的形状如何,必然有这样一些点使三个或更多个区域在那里相遇,另外,一定存在图形的这样一种剖分,使得每个点至多同时属于这剖分的三个区域。
  我们关心的平面地图着色问题,而不是关心一个国家疆界是正方形还是圆形,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平面图形的拓扑关系,总可以把一副简单(几何关系简单不是外形简单)图形拓扑的等效于铺瓦定理图形。铺瓦定理图形,是一个国家最多和另外两个国家彼此比邻。比铺瓦定理图形稍微复杂一点几何图形关系,是一个国家被三个国家围绕,而且其中一个国家和另外三个国家保持彼此都相邻,这样,显然需要着四种颜色,要不然就要撞色。如图:
  这种几何关系,也可以把铺瓦定理中实心点改成空心点来等效。此种几何结构是平面几何结构中最复杂的,如果再多一个国家就不能彼此保持这种其中一个与另外四个都彼此间相邻的几何关系。因此,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一张地图中,不管多复杂,界点总可以分成如下三类,如图:
  可见,一副地图着四色是平面图形几何结构关系决定。一副地图着四种颜色够吗?这个完全取决于地图中国家与国家疆界之间的几何关系,而且是综合几何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国家的数量。假设用1、2、3、4和5,5个数字代替5种颜色。我们知道一副地图国与国之间存在着界线,这两个国家和至少其他一个国家相界,那么必存在一个界点。因此,一副地图,到处充满着界点,而且界点是至少3个国家的界线的交点,有些是4个国家,有些是5个国家,有些甚至更多。我们规定,1个国家被超过3个,如果达8个国家围绕,那么多出来6个国家,是偶数个,按照1-2-1-2-1-2排列;如果多出来的国家是奇数个呢?我们按照1-2-1-2-1排列,这样排列是基于为了满足最少着色要求。
  现在我们讨论第③类界点数字标注情况,我们用图形来分析这些界点的几何关系:
  考虑最复杂的那种几何关系;假如有两个区域已经标注了3和4;那么,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与之共点,1、奇数个国家与之共点,根据上文最小着色要求的规定,那么只需要标注4个数字即可;2、偶数个国家与之共点,那么也只需要标注4个数字即可。具体如下图,
  根据上图形分析,在复杂的第③类界点几何关系下,我们标注了4个数字,如果遇到更复杂的几何关系,我们把黑色界点标注5即可;而且,3和4如果不相邻,那么他们之间我们可以插入标注1和2,不影响格局。地图上出现了5,那么还会出现更复杂的几何关系吗?不会,我们可以用5代替3,结果仍然只需要标注4个数字,然而遇到更复杂的几何关系(第③类界点是最复杂的几何关系),我们用被代替3标注黑色界点即可。
  另一种方法标注,我们知道地图的界点有三类,我们从最复杂第③类界点开始标注,让中心圆圈标注4,最复杂情况下,用1、2和3标注其他区域;接着同样让第②类界点中心圆圈标注4,其他显然标注1、2和3;那么剩下地图上都是第①类界点,而且地图上除了圆圈内的4之外,全是1、2和3;排得好1、2和3正好排上第①类界点的三个区域;排的的不好,比如其中两个区域已经排了1和2,剩下一个区域仍然必须排1或2,此时我们选择4代替1或2即可;最坏的情况,就是第①类界点的三个区域必须排同样的数字比如三个2,那么我们可以在地图版面上交换第③类界点中的1和2的位置或者2和3的位置,或者兩者同时交换,看看还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数字同排的现象,如果仍然出现,我们用4和5代替两个2即可,此时需着五色。
  经过分析,不管地图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多么的复杂,理论上只需着五色,即可区分国与国之间的疆界而不撞色。在实际地图着色中,我们可以选择第③类界点中国家数量最多那个为中心进行着色,向周围扩散,用没有边界的这个条件换取第5色;更何况,我们遇不到国与国之间的复杂的几何综合关系,再加上选择性着色,因此,着四色即可。
  (作者:浙江省宁波市人,邮编315600)
其他文献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云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今后,云南高等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应基于以下三个发展选择:一是树立新的发展目标  ;二是打造高等教育发展特色;三是谋求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子。  关键词:一带一路;云南高等教育;战略选择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一带一路”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AOR”或Belt And Roa
期刊
摘 要:秦兵马俑和阳陵汉俑都是写实主义作品,其重视头部塑造,运用适度夸张的手法,绘塑结合,采用群塑的形式,是它们艺术特色相同之处,但二者大小比例不同,夸张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表现手段不同,模塑多少不同,则构成它们艺术特色的差别。  关键词:艺术特色;写实主义;塑;模  秦始皇陵兵马俑与汉阳陵彩俑是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相继面世的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前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后者则被赞作
期刊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关键词:指南 家长 孩子 家园共育 亲子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为了加强
期刊
摘 要:藏族家庭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素质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藏族家庭教育主要是通过家规、家训的“言传”和牧区生产活动中的“身教”实现的,且在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下促进了伦理道德教育,巧妙的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理念。笔者认为,深入挖掘和借鉴藏族家庭教育有助于个人的身体强健和心智健康。  关键词:藏族;家庭;教育  家庭是互动的场所,是教育的重要环节。赵忠心在《家庭教育学》一书中
期刊
【摘要】陶俑是丧葬中明器的一种,是古代先民为死者制作的殉葬品,是用以陪伴死者的一种象征。汉代陶俑以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著称于世,是了解汉代社会风貌的重要材料之一。汉俑是中国古代陶俑制作的一个高峰,题材多样,技艺高超,具有多种时代特点。汉俑的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对雕塑艺术的影响上,还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真实面貌和人民的精神状态。作为汉代明器雕塑主流是生活气息浓厚的那些涉
期刊
摘要: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研究辛亥革命过程中对会党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关系问题不可避免。在辛亥革命先后十余年间。会党被革命党人拉入革命的轨道,在多次运动中会党都发挥着重要的力量。文章对其联合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字:会党,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原因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敌人。资产阶级为了改造中国的现状提出了一
期刊
摘要:作为汉代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线条运用方面表现极为突出,其古朴、精严、灵动、巧妙的线条魅力体现了汉代工匠对于线性艺术的熟练掌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本文对汉代画像石艺术的线条魅力展开探究,为大众更好地了解这一艺术瑰宝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汉代;画像石;线条运用;线性之美  “线条”是最早被人们使用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艺术的表达语境中,线条作为最简单、最基础、最单纯的造型语
期刊
EAP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系统的、长期的心理援助与精神福利项目,是许多优秀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人文关爱模式,对于有效促进员工及其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改善团队氛围、优化管理风格、提升组织绩效,具有积极作用。2013年开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探索开展EAP工作,胜利油田仙河社区在实际工作中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一方面通过EAP来优化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和方法,提高技术含量,拓宽功能领域,提高科学化水平
期刊
Abstract: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sign history of our country, and i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so far. Nowadays, the emergence of digital media has changed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八大报告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同时,再次证明思想政治工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很难统一思想,达成共识,推动工作。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心去做,用情感化,才能达到调动人、鼓舞人的目的,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随着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