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l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介绍剑桥大学导师制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导师制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德育等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导师制;特点;启示
  作者简介:蔡文敏(1979-),女,广东潮州人,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原理;刘军伟(1985-),男,河南项城人,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汕头 515063)
  
  创建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是世界最古老的大学之一,也是世界著名学府。剑桥大学在其8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学术成就。在剑桥的校友中,不仅有牛顿、霍金等自然科学巨匠,还有诸如培根、凯恩斯、弥尔顿、拜伦等社会科学的栋梁之才,其中包括8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七名英国首相。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比如原子行星模型、电子、DNA分子结构、脉冲星、核嬗变等,都诞生于剑桥大学。剑桥大学历经800年的风雨沧桑,依然保持着勃勃生机和强大的吸引力,不能不说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提及剑桥办学的成功经验,就不能忽视其尊重学生特点、体现学术自由的导师制。
  一、剑桥大学导师制简介
  剑桥的导师制源于牛津。它与我国目前的导师制不太相同:我国现行的导师制主要应用于研究生的教育,侧重于学业方面的辅导,而剑桥的导师制主要面向本科生,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我国的导师制仅仅是一种形式化的制度,很难保障师生的有效交流,剑桥的导师制则更像一种传统,一种文化,师生交流广泛,彼此感情深厚。
  剑桥的导师制是其教育制度的精华,它是与其住宿学院①制联系在一起的,主要通过个别教学(individual teaching)来完成。这种个别化的课业指导称为导修(supervision),它是在住宿学院完成的,大学的专业院系只提供课堂和实验教学。具体做法是,每个住宿学院会从专业院系聘任一批教师作为院士(fellow),一般是几十个,个别大的学院会超过100个,每个本科生进入学院后,学院从院士中为他指定一名导师。每位导师负责指导20~30名不同年级的学生。导师每周给这些学生提供总共6~8小时的课业指导或辅导,每次指导1小时,参加的学生以1~3名为一组,每个学生每星期都有一次这样的辅导。辅导一般按事先安排的时间表在导师的办公室里或咖啡厅里进行,边讨论边喝咖啡,气氛非常融洽。导师或评论学生的论文,或指点应读何书,该听什么课,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掘发潜能。②导师甚至还会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向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当然,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导师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启发;学生也可针对导师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无话不谈。这种“小型的师生座谈”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学生即使没有学习上的疑惑,也必须得参与。除导修以外,导师还对其照料的本科生的福利及纪律负责,指导他的成长,对他的发展前途提供参考意见。有的导师甚至在学生毕业离校后,仍对其前途关怀备至。③此外,在日常生活方面,导师还比较关心学生,比如节日问候,赠送礼物,甚至帮学生应付学位考试。④
  二、导师制的特点与优势
  1.师生广泛交流,密切彼此关系
  在导师制模式下,导师与学生广泛交流,交流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在每周一次的导修(supervision)课上,学生向导师汇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导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评议,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会就某个问题进行辩论;导师还向学生指点、布置书目和论文。导师与学生的交流还体现在一些细节方面:导师指导学生去找哪些书,找那些教授,听哪些课,到网络里查哪些资料;帮助学生联系其他教授,甚至还帮学生安排住宿,圣诞节送贺卡等。师生在生活细节方面的交流体现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
  随着师生交流的深入,导师与学生日益熟悉,联系也日益频繁,他们之间无话不谈,感情日益深厚。师生的广泛交流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密切了师生的关系,许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仍与老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2.师生积极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在导师制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一方面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议学生的汇报和与学生交谈来影响学生及其生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向导师咨询问题、征求意见等方式来影响和改变导师。与导师交流会使学生受益匪浅。通过与导师的交流,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会根据导师的意见和建议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克服缺点从而提高自己。与学生交流也会使导师受益颇深,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导师比学生懂得更多、更广,对问题研究的更深、更透。这就督促导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增加学术积累。另外,通过辅导学生也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与学生交流的技巧,提高导师的辅导教学能力。
  3.实施个别教学,利于因材施教
  根据剑桥导师制的安排,学生每周都要接受一次导师的辅导,辅导是以个别教学的形式进行的,每次大约2~3名学生为一组。由于面对的学生较少,导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指定所读的书目,单独批改学生的作业,个别问题还与学生单独探讨。学生的课业进度也因他们的天赋不同而进展各异。这种个别教学消除了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导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精力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便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同时,导师与学生海阔天空、无拘无束的自由讨论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个别教学形式的辅导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培养。已故浙江大学教授费巩曾这样评价导师制:“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足以启迪诱掖之功,养成识器有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⑤
  4.注重启发诱导、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导师的启发诱导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剑桥的导师重视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剑桥的导师认识到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疑难和解决疑难的过程,所以导师在辅导学生时不给他们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与学生共同讨论,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见解。导师与学生讨论某个问题实际上是创设一种疑难情境,导师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相互问难,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自由,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当然,导师会在必要时提示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学生在质疑问题,自由辩论中掌握知识。导师的启发诱导就在这种轻松愉快的讨论中有效地启了发学生思维,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育人并重、协调德智发展
  剑桥的导师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个别交流指导学生,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关心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可以说,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学生的教导与管理。这样,导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学术方面,其学识、专长、意识、态度、道德修养及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其品德与学问并行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导师制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融为一体,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创造性地解决了德育与智育的矛盾,使两方面协调发展。
  三、导师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在剑桥大学教学实践中,导师制在多个方面体现出其优越性。首先,导师制教学有利于导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次,导师制创造的友好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第三,导师制为师生交往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密切了师生关系。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后大众化时期,在许多方面暴露出了问题,剑桥导师制的做法对解决这些问题,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意义。
  1.师生关系方面
  剑桥大学导师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师生交流广泛、关系密切。导师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导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教学关系的民主化,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美国学者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谈到导师制时认为,“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本科生与导师之间那种个人关系,导师制的师生关系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育关系。”⑥
  师生关系疏远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一个弊病。民国时,学者费巩曾指出这个问题,“师生之关系,仅在口耳授受之间,在讲堂为师生,出讲堂为路人,教师如负贩者,学生如购货者,交易而退,缘尽于此。”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到来,师生比大幅度下降,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因此,很有必要借鉴剑桥导师制的做法,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建立师生的课后交流机制,以密切师生关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学方法方面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师制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教育关系的民主性。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认知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既提高了教学效率,有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师在与学生讨论问题时尊重学生的观点,对学生启发诱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针对我国大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曾有一位学者做了这样一次深度访谈,在她访谈的十五位教师当中,有十二位明确回答在课堂中他们以讲解(讲授)法为主,会适量做些相关的课件。⑧可见在我们大学的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笔者认为,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很难实现预定的教育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应当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层次、认知特点等灵活选择不同教法,提倡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的百花齐放,通过多种不同教法,扬长避短,使不同教法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最大。
  3.道德教育方面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有“育人”,但“育人”却与“教书”各行其道。我国的大学生德育有“两课”承担,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误区就是认为“教书”只是负责教给学生知识,而“育人”只负责学生的品格德行,两者并不结合。同时,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各个学校教学的安排都围绕着考试进行,学校教育成了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其德育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⑨长此以往,这种做法将弱化了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大学生的德智发展不平衡,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协调德育与智育的冲突,促进大学生德智平衡发展,我国高校应借鉴剑桥大学导师制的做法,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通过增强教学的教育性来实施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四、结语
  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制度,在剑桥大学几百年的教学实践中,显示出突出的优越性,剑桥大学大师辈出,导师制功不可没。然而,生硬的移植这种制度似乎也是不可取的。英国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在谈到如何学习别国教育制度时曾说,“最好先从总体上去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所蕴含的精神,然后再从别国对待所有熟习的教育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中获得间接的启发,而不应期望从外国教育制度中直接发现有许多可供模仿的东西。”
  
  注释:
  ①在剑桥大学,住宿学院是一种生活管理机构,承担一部分教学职责.
  ②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3.
  ③梁丽娟.剑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80.
  ④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33.
  ⑤费巩.费巩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70.
  ⑥Abraham•Flexner.Universities:America,English,Germa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
  ⑦费巩.费巩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469.
  ⑧彭咏虹.关于大学教学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4).
  ⑨韩素珍.关于当前大学德育问题的一些看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S1):166.
   (责任编辑:赵赟)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组织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的重要方式。高校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培养个体职业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职业打好基础。  关键词:职业规划;必要性;开展;全程化  作者简介:金震(1981-),男,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王春百(1983-),男,满族,辽宁锦州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
期刊
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对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阐述了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成因,并结合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人际交往  作者简介:王雪珍(1981-),女,福建邵武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生活科学系辅导员,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陈美云(198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三网融合的概念和三网融合的意义,探讨了在校园网内实施三网融合的技术和意义,包括校园网的建设,基于校园网的通信技术和视频转播技术,为在互联网上实现三网融合提供了依据。  关键字:三网融合;通讯;视频直播  作者简介:潘飞(1980-),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农业大学网络中心,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应用(辽宁 沈阳 110866);田思庆(1965-),男,黑龙江
期刊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校加快建设和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障。目前各高校都将学风建设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其意义不言而喻。如何推进学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并且需要不断创新的课题。优秀毕业生是学校中的精英,是所有教师共同缔造的结晶,是学校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他们中有许多已经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凡的业绩,应充分挖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论语简要介绍了吕凤子先生的个人事迹和“爱无涯、美无极”职业道德教育思想,从中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吕凤子; 职业道德教育;论语;爱无涯;美无极;  作者简介:王明(1980-),男,江苏徐州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电子信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处理及学生管理。  左文艳(1981-),女,江苏建湖人,镇江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自动控制及
期刊
摘要:当前心理问题越来越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而现阶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滞后与不足。本文从管理机制不合理、行政关系不顺畅、经费投入困难、重“问题性咨询”轻“发展性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明确、从业人员缺乏专业资质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在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指导策略,以便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机制,并重点阐述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向国际领域的拓展,企业简介的翻译也显得日益重要。然而由于中、英文企业简介之间存在多方面的差异,导致译文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企业对外宣传的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运用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具体的译例分析,提出在进行企业简介汉英翻译时,译者应从译语读者的角度出发,运用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和不同的翻译方法,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预期功能,达到企业对外宣传、交流
期刊
摘要:针对电气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安排、能力培养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指出教学内容安排上要注意系统性和完整性,覆盖电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注意电气行业的新技术与新进展,避免陈旧过时内容的出现;难度要适中,避免将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变成专业理论或科普知识。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电气专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期刊
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面临教育模式重构的重大课题。本文立足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科学、健康、长足发展必须要走发展性之路。对于农业院校来说,要打造富于特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夯实一个中心,落实两项保障,建设三支队伍,构建五大体系。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  作者简介:张延华(1976-),女,山东泰安人,华中农业大学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讲
期刊
摘要:本文以近年广东省高职英语课程实证研究课题的成果论证高职英语课程论的四维度统一观: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综合能力为内容;以互动/交互为路径;以自主学习为模式。  关键词:高职英语;工作任务;综合能力;互动;交互;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姚嘉五(1954-),男,湖北武汉人,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主任,副教授,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材教法研究。(广东 广州 510635)  基金项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