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分离到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0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的黏附力、侵袭率,以及在巨噬细胞中存活和增殖能力。

方法

对IBD患者回肠、结肠、直肠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PCR法鉴定毒力基因。细菌与细胞的共培养后观察菌株的黏附力和侵袭力,以及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和增殖能力。

结果

从肠黏膜标本中分离出5株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5株细菌2A、2B、15A、15B、19B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依次为(1.4±1.3)%、(1.5±0.6)%、(0.6±0.1)%、(1.4±0.4)%和(1.1±0.8)%;对Int-407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1.0±0.8)%、(1.5±0.8)%、(1.0±0.8)%、(1.0±0.8)%和(0.3±0.0)%。对Hep-2细胞侵袭率依次为(10.1±7.0)%、(0.7±0.4)%、(0.4±0.3)%、(2.2±1.0)%和(2.1±1.8)%;对Int-407细胞的侵袭率分别为(0.7±0.5)%、(0.5±0.3)%、(2.8±1.2)%、(0.7±0.5)%和(0.5±0.4)%。5株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都能在吞噬细胞内存活和增殖。

结论

首次在中国IBD患者中检出5株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且均能在吞噬细胞内存活和增殖。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FX)诱导CD患者黏膜深度缓解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2008年2月至2015年2月接受IFX治疗且维持临床缓解超过6个月的C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和随访资料。黏膜愈合定义为内镜检查未发现任何溃疡;深度缓解定义为临床缓解并黏膜愈合。根据内镜随访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深度缓解组和未深度缓解组,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