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学术界从体制、文化、资源等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了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促进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非常有必要研究当前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行动策略。
关键词:学校 行动策略 素质教育
一方面社会最迫切要求的是升学率,另一方面国家又要求严格贯彻素质教育政策,在国家与社会的张力之间,学校应采取哪些策略行动呢?本文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策实施中的选择性执行
对素质教育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即对于那些具有严格监督机制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那些具有明确量化的考核办法,学校较认真执行;相反,对于缺乏严格监督初制、缺乏量化考核办法又与“升学率”相“违背”的政策规定,学校则缺乏执行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在被调查的学校中非常普遍。一位校长如是说:“有些(政策)规定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没法开展。来检查的时候,我们就好歹应付一下。”总体来看,有如下表现:
首先,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挑选素质教育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则通过转换、重新解释等方式变为有利于升学,至少是无害的部分。学校也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所在进行政策的浮夸,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这导致了素质教育外延的无限扩大,实际上冲淡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其次,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比如在素质教育政策的规定性及其精神实质上进行替换。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教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再次,学校对素质教育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转换。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与原政策相一致,而事实上却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进行偷梁换柱,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义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这些均是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在素质教育内容执行上具有选择性。对于素质教育中要求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可考察性指标,学校至少在形式上,是能够完成的。而对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素质培养等内容则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在执行中被选择性的忽略。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策略行为,学校法人行动者能够反思性地监控自己的行为,当社会资源和规则发生变动时,学校的行为也会相应作出调整。但无论如何,学校的变通策略都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判断,他们总是倾向于使制度执行朝着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转化。
二、策测评中的形式化
素质教育评估,是保证素质教育真正开展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也是素质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估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如何在保障追求升学率的前提下顺利通过素质教育评估是学校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方面。把素质教育测评的重要内容“形式化”是学校采取的重要行动策略。
表现之一,就是图形式、装门面,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升学率当作是评估质量的硬指标。有的学校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学校中许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
表现之二,是将评价指标随意“量化”。把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演化成具体的分数,作为任务下达给班级和教师。
原因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各职能处(科)室往往都以安排对下级的评估活动为重要工作,而素质教育又往往是其中“每查必有的内容”。一方面,学校疲于应付而导致“形式主义”现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的成绩而弄虚作假,把所有工作都作为素质教育工作,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做法全部都成了“素质教育经验”,甚至要想方设法地创“模式”、树“典型”、造“特色”。另一方面教育行政机关的评估缺乏必要而统一的标准、程序,平行部门之间又缺乏必要的协调,也为在评估中不顾事实、盲目拔高的形式主义现象提供了选择空间。
三、素质教育的“应试化”
所谓素质教育“应试化”是指,在开展学生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特色课程、特长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还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了艺术、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加分的政策。政策出发点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许多家长不停催促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为的就是增加孩子高考时的“筹码”。所以,素质教育政策反而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苦不堪言。不管是作为正式教学组织的学校还是非正式的民间教学组织,在面对家长的这种强烈愿望时,都是积极地抓住它来为组织增加创收。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这些组织往往成为了应试教育侵略的“新阵地”。
笔者曾对两所中学进行调查,参加过辅导班的学生占到了全体学生的43%,其中在城市中的学生占的比例最大,有94%的孩子参加了课外辅班或者课外小组,有的孩子甚至每周还要参加2个甚至3个周末举办的辅导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少,不到5%。但是,没参加不等于没有这方面的意愿,甚至有更强的愿望,只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如愿。在农村中的家长都希望,有机会就让孩子参加。参加课外辅导的家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家长让孩子参加辅导班的目的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即“有用”和“有趣”,其中“有用”应当说是很多家长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参加与否并不特别重要,关键是要不影响学习。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正儿八经的课还没学好,哪还有时间学那些(课);如果参加(特长班)后,成绩下来了,那就不能再参加了,先把学习搞好了再说吧。”
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有时甚至是由供求刺激了需求。据了解们,我所在学校周围存在着不下四、五家中小学辅导班、特长班,有的是学校的教师在外面办的。他们经常向家长宣传参加辅导班对孩子的好处,有好多孩子参加了辅导班,但是对他们的组织管理却非常混乱。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例如2006年11月16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四届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讨会,大家普遍认为:“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实验班’,名目繁多,而且这种违背科学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屡禁不止。”应试教育正在对我中小学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秩序的混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整治。
参考文献:
[1]朱旗.素质教育条件下学科教学改革行动策略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5).
[2]程凤琳.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走向学生[J].教育研究,2000,(01).
[3]郓华.对“行动策略”的思考[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01).
关键词:学校 行动策略 素质教育
一方面社会最迫切要求的是升学率,另一方面国家又要求严格贯彻素质教育政策,在国家与社会的张力之间,学校应采取哪些策略行动呢?本文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策实施中的选择性执行
对素质教育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即对于那些具有严格监督机制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那些具有明确量化的考核办法,学校较认真执行;相反,对于缺乏严格监督初制、缺乏量化考核办法又与“升学率”相“违背”的政策规定,学校则缺乏执行的积极性。这种现象在被调查的学校中非常普遍。一位校长如是说:“有些(政策)规定根本就不符合实际情况,没法开展。来检查的时候,我们就好歹应付一下。”总体来看,有如下表现:
首先,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挑选素质教育政策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则通过转换、重新解释等方式变为有利于升学,至少是无害的部分。学校也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所在进行政策的浮夸,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比如将改善教育工作的物质条件说成是实施素质教育,这导致了素质教育外延的无限扩大,实际上冲淡了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
其次,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比如在素质教育政策的规定性及其精神实质上进行替换。素质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即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典型的表现为“领导搞素质教育,教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些情况上是按照运动的方式推广素质教育,没有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再次,学校对素质教育政策的内容进行了转换。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与原政策相一致,而事实上却背离原政策精神的内容,进行偷梁换柱,挑选其中对自己有利的部分贯彻实施,对自己不利的部分则抛之脑后、置之不理。比如用素质教育的名义简单更换传统教育措施的行为,再比如将素质教育理解为简单的技术教育、简单的生活教育和简单的社会适应教育。这些均是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将素质教育单纯理解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提高等等,都属各取所需的情况,在素质教育内容执行上具有选择性。对于素质教育中要求的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可考察性指标,学校至少在形式上,是能够完成的。而对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素质培养等内容则由于评价机制不完善,在执行中被选择性的忽略。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种策略行为,学校法人行动者能够反思性地监控自己的行为,当社会资源和规则发生变动时,学校的行为也会相应作出调整。但无论如何,学校的变通策略都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判断,他们总是倾向于使制度执行朝着更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转化。
二、策测评中的形式化
素质教育评估,是保证素质教育真正开展而进行的制度设计,也是素质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评估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如何在保障追求升学率的前提下顺利通过素质教育评估是学校必须应对的一个重要方面。把素质教育测评的重要内容“形式化”是学校采取的重要行动策略。
表现之一,就是图形式、装门面,表面上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升学率当作是评估质量的硬指标。有的学校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学生负担不减反增。学校中许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
表现之二,是将评价指标随意“量化”。把素质教育的指标体系演化成具体的分数,作为任务下达给班级和教师。
原因在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各职能处(科)室往往都以安排对下级的评估活动为重要工作,而素质教育又往往是其中“每查必有的内容”。一方面,学校疲于应付而导致“形式主义”现象,为了在评估中取得好的成绩而弄虚作假,把所有工作都作为素质教育工作,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做法全部都成了“素质教育经验”,甚至要想方设法地创“模式”、树“典型”、造“特色”。另一方面教育行政机关的评估缺乏必要而统一的标准、程序,平行部门之间又缺乏必要的协调,也为在评估中不顾事实、盲目拔高的形式主义现象提供了选择空间。
三、素质教育的“应试化”
所谓素质教育“应试化”是指,在开展学生教育教学的活动中,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特色课程、特长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还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增加了艺术、体育特长生在高考中加分的政策。政策出发点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许多家长不停催促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为的就是增加孩子高考时的“筹码”。所以,素质教育政策反而更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使得学生苦不堪言。不管是作为正式教学组织的学校还是非正式的民间教学组织,在面对家长的这种强烈愿望时,都是积极地抓住它来为组织增加创收。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这些组织往往成为了应试教育侵略的“新阵地”。
笔者曾对两所中学进行调查,参加过辅导班的学生占到了全体学生的43%,其中在城市中的学生占的比例最大,有94%的孩子参加了课外辅班或者课外小组,有的孩子甚至每周还要参加2个甚至3个周末举办的辅导班;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少,不到5%。但是,没参加不等于没有这方面的意愿,甚至有更强的愿望,只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未能如愿。在农村中的家长都希望,有机会就让孩子参加。参加课外辅导的家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观点:
家长让孩子参加辅导班的目的可以用两个词语来概括,即“有用”和“有趣”,其中“有用”应当说是很多家长做出选择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参加与否并不特别重要,关键是要不影响学习。用家长的话说就是:“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正儿八经的课还没学好,哪还有时间学那些(课);如果参加(特长班)后,成绩下来了,那就不能再参加了,先把学习搞好了再说吧。”
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有时甚至是由供求刺激了需求。据了解们,我所在学校周围存在着不下四、五家中小学辅导班、特长班,有的是学校的教师在外面办的。他们经常向家长宣传参加辅导班对孩子的好处,有好多孩子参加了辅导班,但是对他们的组织管理却非常混乱。这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例如2006年11月16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四届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研讨会,大家普遍认为:“近几年我国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实验班’,名目繁多,而且这种违背科学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屡禁不止。”应试教育正在对我中小学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秩序的混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整治。
参考文献:
[1]朱旗.素质教育条件下学科教学改革行动策略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7,(05).
[2]程凤琳.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走向学生[J].教育研究,2000,(01).
[3]郓华.对“行动策略”的思考[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版),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