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型教学基本流程不是教与学之间的简单交替,而是课堂生态个体、群体在环境中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动态过程。课堂中有很多与生态学基本原理和规律相似的教学现象,例如花盆效应、限制因子定律、最适度原则、生态节律、协同进化以及竞争机制等。因此教师在实施生态型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活动原则外,还应在生态原理与新课程理念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策略。
一、力避“花盆效应”,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也称为局部生境效应,其中“花盆”特指半人工半自然的微小生态环境。由于它在时空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需要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等途径来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生长于其中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这种小生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同样地,在封闭的或半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剥离于现实生活的孤立的“书本世界”加之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局部生境效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自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实现生活目的的特殊方式与主要途径。课堂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具体生活中每一形态的基础上,从学生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出发,联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具有在实际生活中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教师不仅应耐心地为学生的成长调控“温度、湿度”,以阳光般的愛心与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还要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抗挫能力、自立意识,努力做到“阳光、寒风总相宜” 。
二、重视“群体效应”,实施动力激发教学策略
自然界中,生物在一定的时空内具有群聚的特征,而它们的群聚形态对个体的生存能力、生命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群体效应”。作为最高级生物的人虽然已脱离了自然界而生活于社会中,但仍有群聚的习性,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性群体。在课堂生态系统中,主体的群聚类型主要包括由学生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半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交往的形态包括同伴依慕、他感作用、竞争排斥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释放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就需要进行动力激发,而趋利性的“群体效应”则是经典的动力激发策略。教师应深入了解并正确引导班级中存在的各类群体,充分地利用其有利因素,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促进主体的自身全面发展。首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加强小组合作等途径,促使学生在正确的群体舆论导向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其次,重视文学社、音乐队、绘画组等半正式群体,了解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组织特点,在与组织“领导者”沟通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他们发挥组织的有利作用,以便促进各组织间的相互学习。再者,教师还要努力通过密切接触校外学雷锋小组、QQ群等非正式群体,了解其人际交往情况,并给予正确指导,使其不利因素得到化解。同时,教师也要团结、调动班级其他科任教师,凝聚科任教师集体的力量,以便从课堂生态整体的角度更好地发挥群体效应。
三、摆脱“限制因子”,实施把手整合教学策略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耐受度的关键性因子是限制因子。这一概念的主要价值是使生态学家掌握了一把研究生态系统中复杂关系的金钥匙,即“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影响教学活动或师生发展的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差异。而摆脱限制因子的阻碍作用,实施“把手整合策略”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把手整合教学策略不仅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与教师生命素养的发展目标的必备策略,还是高质量搞好基础教育、培养发展型人才的治校良方。
四、遵循“最适度原则”,实施教与学调控策略
课堂中生命个体、群体在一定的教学活动阶段中,对周围环境的各种教学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最适度原则”。然而,在教育界曾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主张,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应“放任自流”,让学生在教师毫无介入的情况下自然地、充分地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教师要“硬性灌输”,让学生在教师完全帮扶的情况下被动地学习。这两种观点均忽略了自然主义与能动主义的最适度问题,忽视了教与学之间的调控策略。
教与学调控策略不仅包括调控学生与教师的心态情绪、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还包括调控课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者的流量、流向以及流速。具体而言,学生要在学习紧张与轻松、苦学与乐学等问题的张弛之间找到适度的平衡,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处理好慈爱与严肃、预设与生成、讲授与操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诸多简单而重大的关系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主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班级风气、学生需要来安排合作探究小组的最适度规模与活动的开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型教学掉式的宗旨是“师生全面发展、人境和谐融洽”,尤其提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实现人文关怀,这既是新课程“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超越于当代素质教育思想的科学论断。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界同仁关注、支持和参与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尽管笔者对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经验、能力所限以及课题本身仍处于尝试性的探索阶段,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在探索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规律等方面努力工作,争取为发展和完善生态型教学模式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一、力避“花盆效应”,实施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花盆效应”在生态学中也称为局部生境效应,其中“花盆”特指半人工半自然的微小生态环境。由于它在时空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还需要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等途径来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因此生长于其中的个体、群体一旦离开这种小生境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同样地,在封闭的或半封闭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剥离于现实生活的孤立的“书本世界”加之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会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局部生境效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自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
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学是实现生活目的的特殊方式与主要途径。课堂只有扎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具体生活中每一形态的基础上,从学生所面临的各种生活问题出发,联系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具有在实际生活中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精神、开拓进取精神;同时,教师不仅应耐心地为学生的成长调控“温度、湿度”,以阳光般的愛心与人文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还要开展“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抗挫能力、自立意识,努力做到“阳光、寒风总相宜” 。
二、重视“群体效应”,实施动力激发教学策略
自然界中,生物在一定的时空内具有群聚的特征,而它们的群聚形态对个体的生存能力、生命状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群体效应”。作为最高级生物的人虽然已脱离了自然界而生活于社会中,但仍有群聚的习性,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性群体。在课堂生态系统中,主体的群聚类型主要包括由学生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半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交往的形态包括同伴依慕、他感作用、竞争排斥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释放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就需要进行动力激发,而趋利性的“群体效应”则是经典的动力激发策略。教师应深入了解并正确引导班级中存在的各类群体,充分地利用其有利因素,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促进主体的自身全面发展。首先,通过创建良好的班集体、加强小组合作等途径,促使学生在正确的群体舆论导向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其次,重视文学社、音乐队、绘画组等半正式群体,了解他们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组织特点,在与组织“领导者”沟通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他们发挥组织的有利作用,以便促进各组织间的相互学习。再者,教师还要努力通过密切接触校外学雷锋小组、QQ群等非正式群体,了解其人际交往情况,并给予正确指导,使其不利因素得到化解。同时,教师也要团结、调动班级其他科任教师,凝聚科任教师集体的力量,以便从课堂生态整体的角度更好地发挥群体效应。
三、摆脱“限制因子”,实施把手整合教学策略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耐受度的关键性因子是限制因子。这一概念的主要价值是使生态学家掌握了一把研究生态系统中复杂关系的金钥匙,即“一旦找到了限制因子,就意味着找到了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因子”。在课堂生态系统中,影响教学活动或师生发展的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各有差异。而摆脱限制因子的阻碍作用,实施“把手整合策略”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把手整合教学策略不仅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三维目标与教师生命素养的发展目标的必备策略,还是高质量搞好基础教育、培养发展型人才的治校良方。
四、遵循“最适度原则”,实施教与学调控策略
课堂中生命个体、群体在一定的教学活动阶段中,对周围环境的各种教学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范围内主体能够很好发展,否则将走向反面,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应该遵循的“最适度原则”。然而,在教育界曾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主张,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应“放任自流”,让学生在教师毫无介入的情况下自然地、充分地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强调教师要“硬性灌输”,让学生在教师完全帮扶的情况下被动地学习。这两种观点均忽略了自然主义与能动主义的最适度问题,忽视了教与学之间的调控策略。
教与学调控策略不仅包括调控学生与教师的心态情绪、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还包括调控课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三者的流量、流向以及流速。具体而言,学生要在学习紧张与轻松、苦学与乐学等问题的张弛之间找到适度的平衡,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处理好慈爱与严肃、预设与生成、讲授与操练、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面诸多简单而重大的关系问题。例如,在新课程理念主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应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班级风气、学生需要来安排合作探究小组的最适度规模与活动的开展。
五、小结
综上所述,生态型教学掉式的宗旨是“师生全面发展、人境和谐融洽”,尤其提倡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实现人文关怀,这既是新课程“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超越于当代素质教育思想的科学论断。随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教育界同仁关注、支持和参与生态型教学模式的研讨活动。尽管笔者对生态型教学模式探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经验、能力所限以及课题本身仍处于尝试性的探索阶段,所以在研究过程中一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与不足之处。我将继续在探索生态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规律等方面努力工作,争取为发展和完善生态型教学模式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