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中的心理异常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m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
  【摘要】埃德加·爱伦·坡多篇心理恐怖小说中的主人公表现出异常的心理状态。这些小说的创作所依托的不仅是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有其心理学现实基础。本文以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三篇代表作为例,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说主人公的心理异常。
  【关键词】爱伦·坡 心理恐怖小说 心理异常
  一、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简介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短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巨大。坡的短篇小说题材多元,覆盖幽默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冒险小说与恐怖小说等多种类型。爱伦·坡虽被誉为“侦探小说的鼻祖”、“科幻小说的先驱”,其小说创作中最为大众熟知的却是恐怖小说,此类小说不少篇章作为他的代表作广为流传。爱伦坡在恐怖小说创作中贯彻了他自己在文学评论中倡导的 “统一效果论”(Unity of Effect),坚持小说情节安排、环境描写、人物塑造都需要为小说最终达成的恐怖效果服务。这些恐怖小说通常情节曲折离奇、环境描写灰暗凄清、人物形象阴郁怪异,种种悬念使读者手不释卷。
  坡的一部分恐怖小说以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为主要特点。这类小说多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述,其核心恐怖元素并不是来自外部的恐怖威胁,而是小说主人公充满不安的内心世界。此类重点关注人物阴暗内心世界的恐怖小说被后世称为“心理恐怖小说”(psycho-thriller)。爱伦坡创作的心理恐怖小说包含《黑猫》(Black Cat)、《威廉· 威尔逊》(William Wilson)、《泄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反常之魔》(The Imp of the Perverse)等。
  二、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指的是人因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或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而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Alloy等学者在其著作Abnormal Psychology(《变态心理学》)中将心理异常分为五类,包括:1.情绪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2.行为障碍(如强迫症);3.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4.人格障碍(如表演性人格障碍、人格分裂等);5.发育障碍(如自闭症)。
  下文将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三篇代表作《泄密的心》、《黑猫》及《威廉· 威尔逊》中主人公的心理异常症状。
  三、《泄密的心》中的恐惧症与精神分裂症
  恐惧症:短篇小说《泄密的心》中的叙述者和邻居老头无冤无仇,却因痛恨老头“蓝色的兀鹰眼”而最终将其残忍杀害。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叙述者疯狂的内心世界。叙述者在小说开篇即强调:
  “我是喜欢那老头的,他也从来没有对不起我,没有侮辱过我,我也不觊觎他的财富。我想全都是为了他的那只眼睛!对,就是为那只眼睛!他那只眼睛就像兀鹰的眼睛,浅蓝色,还带层雾。那眼光一落在我身上,我浑身的血就冰凉,于是渐渐地、慢慢地、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要结果那老头的性命,好永远摆脱他那只眼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说中的叙述者对老头眼睛产生恐惧很可能因为叙述者患有恐惧症(phobia)。恐惧症属于情绪障碍的一种,叙述者对老头眼睛的恐惧具备恐惧症的两大特征:1.对一个物体或一种场合强烈的、持续的恐惧,尽管它实际上并不真正具有威胁;2.躲避引起恐惧的刺激(在小说中,叙述者采取了最为极端的躲避方式:杀死老头,从而摆脱那只眼睛)。
  精神分裂症:叙述者从实施谋杀的时候就开始“听到”老人心跳的声音。叙述者将其比作“一种低沉的、闷闷的、短促的声音,就像裹在棉絮里的手表的滴答声”。叙述者杀死老头之后异常放松,而当警察前来询问时,却听到了越来越大的噪音,叙述者认为声音的来源是老头“可怕的心脏”。因无法忍受噪音的折磨,叙述者在未被怀疑的情况下自己招认了杀人罪行和藏尸地点。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属于典型的幻听症状。根据心理学研究,幻听的产生有听觉障碍、药物作用、精神分裂三大原因。故事中造成叙述者的幻听的并非听觉障碍或药物,只能是精神分裂症状。精神分裂症导致叙述者出现幻觉,在犯罪过程中及此后“听到”老人的心跳,并“听到”故事开篇时所提到的来自“天堂与地狱”的不存在的声音。爱伦·坡所描写的杀人犯饱受精神疾病困扰,若在当今的法庭,很可能会因患有精神疾病被判无罪。
  四、《黑猫》中的特殊意义妄想症
  小说《黑猫》的叙述者是一位童年时期性格温和的男子,人生中最开心的事就是饲养宠物。男子养了一只名为普鲁托的漂亮黑猫,对其十分宠爱。后男人成为酒鬼,在酒精的刺激下行为失控,将躲避自己的黑猫眼睛挖去,后将其吊死。后来,男子邂逅一只和普鲁托长相十分相似的黑猫并将其收养。这只黑猫身上有一片轮廓不清的白毛,而男子认为这片白毛缓慢地变化成 “一个绞架的形状”。他认为这只黑猫因为“自己把它同胞轻率毁灭”而为自己“准备了这么多难以承受的苦难”。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联想荒诞不经,很可能是特殊意义妄想症所致。特殊意义妄想症属于精神障碍的一种,其症状是患者将其遇到的某种境遇或现象进行病态的追究、来揣度这些境遇或现象具有怎样的特殊含义。在焦虑不安的状况下,人的联想有时会脱离现实成为妄想。叙述者的妄想症根源很可能是他残忍杀死黑猫普鲁托后压抑在内心深处的内疚与不安。
  五、《威廉· 威尔逊》中的人格分裂
  小說《威廉·威尔逊》是叙述者(主人公)威廉·威尔逊对自己短暂罪恶一生的回顾。威廉·威尔逊是一位富有的世家子弟,性格热情、冲动、专横霸道。儿时读书时叙述者遇到一位和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名字相同、相貌惊人相似,在语言和行动上模仿他的同学。只有这位同学敢于反抗他的暴虐行径,让他无法容忍。叙述者威廉·威尔逊感觉他们彼此“在过去某个渺远的时期就认识了”。叙述者从伊顿毕业进入牛津大学,自甘堕落,过着赌博、欺骗、放荡的无耻生活,但时常会受到同学威廉·威尔逊的监视,对他所做的恶行接二连三地加以干预。难以忍受之下,威廉·威尔逊与同学威廉决斗并一剑刺穿了同学的胸膛,但最终杀死的竟是自己。
  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两个威廉·威尔逊实际是叙述者的双重人格。双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的一种情况,属于人格障碍。叙述者内心深处的恶和善表现为两种不同的人格:自私作恶的威廉·威尔逊与无私善良的威廉·威尔逊。受悲观主义人性观的影响,爱伦·坡最终让恶杀死了善。坡在《威廉·威尔逊》对双重人格的关注具有首创意义,影响后世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创作长篇小说《化身博士》,对人性中包含的善恶两重性作进一步探讨。奥斯卡·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的结局与《威廉·威尔逊》的结局十分相似,很可能也受到此小说的影响。
  六、结语
  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曾称爱伦·坡为“精神病作家”。爱伦·坡因爱妻病逝等生活创伤屡受精神问题折磨,他对人异常心理、精神病态的关注是与其自身体验分不开的。在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坡的心理恐怖小说较早关注社会中人动荡不安、饱受折磨的精神世界,对后世文学乃至心理学研究有深远的影响,不仅带给读者恐怖刺激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具有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Alloy Lauren B.,Manos Margaret J.,Riskind John H.,Abnormal Psychology[M].New York:McGraw-Hill Humanities,2008.
  [2]埃德加·爱伦·坡.孙法理译.爱伦·坡短篇小说选[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游旭群.普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朱乐琴,岳俊辉.从威廉·威尔逊看艾伦·坡的善恶观[J].大众文艺,2008(12).
其他文献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1991年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的通知》精神,现制定实施办法如下: 一、大检查的步骤。分为宣传发动、单位自查、重点检查和总结整改四个阶段进行。各地区、
2012年2月16日,德山化工(株式会社トクヤマ)宣布,该公司位于马来西亚沙捞越(Sarawak)州Samalaju工业园的多晶硅项目二期工程正式启动。二期采用西门子的生产技术,投资约79.16
德国的G.Binnig和瑞士的H.Rohrer研制成功能观察到物体表面原子象的具有超高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microscope,简记为STM),并因此而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
不管是购买现有的或是创新的企业,投资人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生意组织的方式。商业设立登记的方式有三种,其中最简单的是独资,其次是合伙,最正式的是以股份有限公司方式组织
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4——7自然
创办于1940年的湖北省汉川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湖北省首批办好的10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4年在孝感市率先获得市级示范高中称号,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示范中学。近几年来,学校师生
从一家酒店的董事长到酒店预订公司的董事长,3年前的李梓正没有想到,自己“领跑”时的一些“花样”被“定格”为行业标准,像一张卡卖398元一张,像买一张卡送多少万元的旅途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妈妈,那个阿姨为什么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样对你说过?你又是怎么回答他的?环保是个大话题,但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Mom, why did the aunt throw
整数和小数的认识 一、知识概要 这部分内容包括整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分类,小数的性质,整数与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数、小数的读写法,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