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对症治疗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w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克隆抗体,其中抗CTLA-4药物伊匹单抗、抗PD-1药物帕姆单抗和纳武单抗可用于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对肾细胞癌、膀胱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的疗效还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这些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一种图像数据投影的方法,即把骨SPECT的图像数据投射到三维容积再现CT图像上,从而获得三维SPECT/CT融合图像。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8例癌症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骨显像。骨SPECT和CT的容积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二维SPECT/CT图像。经半自动骨图像提取后,骨SPECT的彩色体素数据被投射到相应部位的容积再现CT数据上,由此获得三维SPECT/C
目的在PET神经受体显像研究中,显像剂的动力学特征通过二室模型(2-TCM)来描述,包括总分布容积(VT)、不可置换的分布容积(VND)和结合能力(BPND)在内的结合参数可以通过模型的动力学参数分析来确定。结合参数估算的稳定性取决于放射性配体的动力学特征。为描述这些动力学特征,课题组在先前发表的论文中建立了一种双时相绘图分析法,该方法依据回归曲线早期相和延迟相在x轴上的截距来分别估算VND和VT
目的在灵敏度和分辨率之间寻求平衡是各种类型平行孔准直器(PCs)共有的问题,除此以外,高能PCs(HEPCs)由于孔间隔较厚,其采集的图像还面临孔型伪影(HPA)的问题。研究者对准直器进行新的设计,旨在更好地平衡灵敏度和分辨率,并消除HPA。方法设计一种新的高能扩展型PCs(HEEPCs),在其探头侧孔间隔上加装了梯形小齿,使用蒙特卡罗模型(MCNP5)对该HEEPCs的性能进行评价,并与普通HE
已证实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SLNB)可显示乳腺癌或黑色素瘤患者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由此,对此类患者的处理有了彻底的改变。作为分期方法,SLNB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在前哨淋巴结(SLN)未见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中,SLNB可替代区域淋巴结清扫。最近,1项乳腺癌多中心随机试验显示,SLNB组和ALND组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无显著差异,但与ALND相比,
目的评价骨骼肌蛋白质合成的传统方法是在静脉输注L-[环13C6] 苯丙氨酸(13C6-Phe)后做骨骼肌活组织检查,通过多次活组织检查计算蛋白质合成的分数合成率(FSR)。通过对健康老年女性行11C-L-甲基蛋氨酸(11C-MET) PET/CT动态显像,估算进食后和吸收后的骨骼肌蛋白质合成水平,旨在评价上述2种方法的一致性。方法13名老年女性[年龄(73±5)岁]禁食后口服25 g乳清蛋白,1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H1)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1和TGF-β2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瘤生存期、总生存期分析。结果在60例乳腺癌原发灶中,ALDH1蛋白和TGF-β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23例(38.33%)和38例(63.33%)。ALDH1
期刊
目的探讨熊果酸对小鼠结直肠肿瘤及微环境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熊果酸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小鼠CT26细胞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将模型分为4组,即空白组、荷瘤对照组、荷瘤二甲基亚砜(DMSO)组、荷瘤熊果酸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的数量和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
目的探讨微小RNA-92a(miR-92a)靶向调控Krüppel样因子4(KLF4)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检测21例结肠癌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及4种结肠癌细胞(HT29、SW480、SW620、HCT116)中miR-92a的表达水平。选取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620分别瞬时转染miR-92a mimic、inhibitor,在构建miR-
6-磺基N-乙酰乳糖胺树突状细胞(slanDC)是一类新发现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其特征性表达经典DC缺乏的Fc受体,既往对该亚群的研究集中于炎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研究发现slanDC可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释放相关细胞因子、与间充质干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交互作用,以及激活Toll样受体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等途径产生抗肿瘤效应,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抗肿瘤治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