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求语文教师不囿陈见,大胆求新,改变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树立教学为就业服务、为市场服务的意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一、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画面、语音,这样的情境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精力集中、情感专注,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他们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讲授丰子恺的《中国画与西洋画》时,打印了拉斐尔的《圣母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梵高的《向日葵》等名画,在打开课本之前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进行对比,区别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同。由于笔者学校学生学的是建筑专业,对绘画了解甚多,他们拿到色彩绚丽的名画都很兴奋,很快就找出了答案。然后,再打开课本,看到列出中西作品的五个不同点,学生就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了该次课的教学内容,且教学效果非常好。语文课堂其实也是美育课堂,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二、加强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美育教育与技能教育良好结合的切入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例如,可采用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也可以通过命题演讲,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安排学生排演课文情节短剧,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去感悟语文课堂带来的知识与快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然,学生不仅仅是“听”这么简单,听完演讲后,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写作知识评议该次演讲所采用的文体、结构特点、写作技巧,然后,讨论该演讲的内容,共同探讨体现的内涵和现实意思等。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会了“说什么”,而且还锻炼了“怎么说”,从而逐步提高了敢说、能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加时事话题的讨论
现代职校学生,思想很难集中,如果教师单单讲解“之乎者也”,讲鲁迅的弃医从文,只会让学生与之背道而驰。在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找到学生们共同的兴趣点,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模仿电视节目《今日话题》,组织学生讨论网络游戏“三国杀”;以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为例,引发对核能、环境保护的思考;为培养学生爱国热情,讨论“台海形势”“南海问题”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话题,如“我看我的职业”“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有哪些”“假如就业学非所用”等,根据话题举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收集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四、增强课外活动的实用性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中职生而言,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辩论比赛、专题讨论、校企合作、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例如,学生写的不合规范的“请假条”,学生向广播站投递的广播稿,以及邀请老师参加主题班会的邀请书等,都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文教学的素材。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兴致所至,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要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内心感受,继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从而相得益彰。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学习教育理论,渗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过去,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能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郑立丹,长春物业管理学校;
王磊,吉林艺术学院)
一、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知识。如果把枯燥的文字叙述制成课件,配以画面、语音,这样的情境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精力集中、情感专注,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带到课文涉及的实体场景,用最直观的情境告诉他们无法用语言讲述的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讲授丰子恺的《中国画与西洋画》时,打印了拉斐尔的《圣母颂》、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梵高的《向日葵》等名画,在打开课本之前发到学生手里,让他们进行对比,区别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同。由于笔者学校学生学的是建筑专业,对绘画了解甚多,他们拿到色彩绚丽的名画都很兴奋,很快就找出了答案。然后,再打开课本,看到列出中西作品的五个不同点,学生就在10分钟时间内完成了该次课的教学内容,且教学效果非常好。语文课堂其实也是美育课堂,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
二、加强口语训练
口语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美育教育与技能教育良好结合的切入点。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前5分钟口语训练。例如,可采用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也可以通过命题演讲,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安排学生排演课文情节短剧,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这样,不仅能使他们带着极大的学习热情去感悟语文课堂带来的知识与快乐,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发挥到极致。当然,学生不仅仅是“听”这么简单,听完演讲后,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写作知识评议该次演讲所采用的文体、结构特点、写作技巧,然后,讨论该演讲的内容,共同探讨体现的内涵和现实意思等。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会了“说什么”,而且还锻炼了“怎么说”,从而逐步提高了敢说、能说、会说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增加时事话题的讨论
现代职校学生,思想很难集中,如果教师单单讲解“之乎者也”,讲鲁迅的弃医从文,只会让学生与之背道而驰。在现代语文课堂上,教师应找到学生们共同的兴趣点,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例如,模仿电视节目《今日话题》,组织学生讨论网络游戏“三国杀”;以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为例,引发对核能、环境保护的思考;为培养学生爱国热情,讨论“台海形势”“南海问题”等。当然,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话题,如“我看我的职业”“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有哪些”“假如就业学非所用”等,根据话题举行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收集信息,学会交流,学会表达。
四、增强课外活动的实用性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舞台,有助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对于中职生而言,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诗歌创作比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课本剧表演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辩论比赛、专题讨论、校企合作、模拟招聘等一系列为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五、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文学源于生活,生活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语文教育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才有无穷的语文资源可供挖掘,学生学习语文才有兴趣。语文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例如,学生写的不合规范的“请假条”,学生向广播站投递的广播稿,以及邀请老师参加主题班会的邀请书等,都可以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应用文教学的素材。只要能在生活中找到语文教学的切入点,适时而为,学生学习语文就会兴致所至,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育者要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内心感受,继而实施相应的教育方法,从而相得益彰。作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多从自身找原因,多学习教育理论,渗透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拘泥于过去,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能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郑立丹,长春物业管理学校;
王磊,吉林艺术学院)